《一生的旅程》|從迪士尼CEO的經營哲學中窺見的3個育兒啟示

2020-12-09 麥姐說

「無論取得何種頭銜或成就,我們仍會覺得,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還是很久以前那個純真的孩童。」「這或許是最易忽視但也最需銘記於心的一點:無論走到旅程中的哪一階段,你,仍是那個一直以來的你。」---引自《一生的旅程》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快樂魔法」,那麼擁有它的人一定是羅伯特·艾格。而迪士尼從一隻米老鼠,發展成為全球巨鱷,羅伯特·艾格掌舵的15年,可謂功不可沒。

1951年出生的他,23歲時加入美國廣播公司,從底層的工作室主管做起,一直到2005年,54歲的他在一片爭議聲中,臨危受命,帶領身處內憂外患的迪士尼走向行業的巔峰。

其中亮眼的成就有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和20世紀福克斯,主導落地上海迪士尼樂園,推出流媒體Disney+等等。而獲得如此成就的背後,並沒有什麼順風順水、平步青雲,更多的是各種艱難、坎坷和挑戰。

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羅伯特·艾格用講故事的方式,在《一生的旅程》一書中做出了詳盡的回答。同時,他也將這45年職業生涯所積累的經驗和領悟,貼心地總結成45條原則,一一羅列了出來,以期給讀者帶來啟發。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職場人士、經營管理者、任何想取得成功之人的必讀書籍。但同時,從艾格的經營哲學中,也窺見了3個重要的育兒啟示。

啟示之一: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拼死創新。如果將對新事物的恐懼作為行動的出發點,那麼創新就無從談起。」「絕對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但是你至少需要鋌而走險的膽識。沒有這種膽識,也就沒有偉大的勝利。」---引自《一生的旅程》

在艾格接管迪士尼之後的收購中,敘述收購皮克斯、說服賈伯斯的橋段,可謂用了濃墨重彩。而這一成功案例的突破口,卻源自艾格打小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而一開篇,艾格就說過,「我對世界的好奇來自父親」。

好奇心,其實是所有創新、創意、創造,乃至鋌而走險的膽識的根源所在。而縱觀艾格一生重要的決策,無不散落著好奇的影子。

好奇心應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但在後天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卻總被無情地扼殺。好奇心會驅使孩子進行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可以得到各種能力的鍛鍊,從而收穫快樂、經驗、自信等等。

但很多父母,出於安全、規則、威嚴等諸多因素的考慮,往往都會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無形中就阻礙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而這樣經常性的否定,則會讓孩子缺乏探索的自信。

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林,從小就喜歡在藥劑師父親的實驗室裡進行探索。父親細心呵護了兒子的好奇心,並開始教鮑林做實驗。鮑林不但學到了很多知識,也養成了探索的精神,最終成為著名的化學家。

父母對孩子好奇心的反應和做法,將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很重要的影響,特別是3-12歲的年齡段。對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給予積極的響應和引導,不要急於否定或給出答案,給孩子保留足夠的想像和探索空間。好奇心寶貴,父母應當多加保護。

啟示之二:積累性格信用,教會孩子時刻保有尊重之心。

「如果你能帶著尊重和同理心與人接觸和交流,那麼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終將實現。」 ---引自《一生的旅程》

性格信用,是心理學家艾德溫·霍蘭德提出來的概念,大意是一個人過去的品性紀錄,會成為他行事的背書,即便他未按常規方式行事,也不會受到懲罰。

而艾格的優秀品性中,最突出的背書就是尊重。從上司到員工,從意見相左的同事到針鋒相對的對手,艾格都給予足夠的尊重。在數次「僵局」面前,「尊重」都為艾格開啟了解決之道。

有關「熊孩子」的報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例如,一個10歲的孩子,猛推懷孕4個多月的孕婦,只為看看會不會流產;一年輕女子被8歲男孩摸臀,理論不成反遭其母等三人毆打辱罵;幾個孩子在高鐵車廂吵鬧,有人好心提醒,結果被孩子家長打到眼出血……

這些熊孩子行為背後所缺乏的正是對他人的尊重。亞里斯多德曾教導門徒:你要別人怎麼待你,就得先怎樣待別人。孔子也曾教育弟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首先,讓孩子在心理上尊重他人,保持同理心;其次,在態度上尊重他人,保持謙虛禮貌;再次,在語言上尊重他人,不要出言不遜;最後,在時間上尊重他人,保持守時守信。

啟示之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

在艾格被任命迪士尼CEO不久,妻子薇羅對忐忑不安的他說了一句話:世界500強企業執行長的平均任期不到四年。其實,她的潛臺詞是「大膽去做」,抓緊時間採取行動是不會造成什麼損失的。---摘自《一生的旅程》

艾格坦言,雖然他一貫自信淡定,但有些時候也會極度焦慮,甚至崩潰。只是,艾格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可以迅速扭轉負面情緒,然後想出對策、走出困境。

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展示積極的、美好的、光明的東西;甚至我們的學校教育,也總是在倡導奮鬥、進取、成功。誠然,這也沒錯,但事實在於,世界是複雜的,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總是沉浸在「正面」的世界,那麼突如其來的「負面」則會對孩子造成毀滅性打擊。

近些年,因考試失利而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事後父母多以「孩子心理有問題」來「推卸責任」。但實際上,這樣的決絕並非一時衝動,而是不知如何處理挫折和失敗情緒的「蓄謀已久」。平時只注重給孩子灌輸「成功學」,而迴避挫折與失敗,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脆弱。

面對挫折和失敗,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和支持,允許孩子犯錯,鼓勵孩子接受挫折、失敗,引導孩子冷靜對待、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快速從挫折和失敗中恢復過來。這才是家長更應該做的。

寫在最後

「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們人生的故事是按照邏輯展開的,這想法很奇妙。一天連著一天,一個工作接著一個工作,一個人生選擇引出另一個人生選擇。這條故事線連貫流暢,從未間斷。」

精彩的人生故事,往往都需要獨特的個性、良好的品行及堅韌的意志做支撐。幸運在於,我們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去書寫,全靠自己手中的握著的筆。

借用艾格的話結尾:過去已逝,未來才是重點。

相關焦點

  • 《一生的旅程》|從迪士尼CEO的經營哲學中窺見的3個育兒啟示
    「這或許是最易忽視但也最需銘記於心的一點:無論走到旅程中的哪一階段,你,仍是那個一直以來的你。」---引自《一生的旅程》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快樂魔法」,那麼擁有它的人一定是羅伯特·艾格。而迪士尼從一隻米老鼠,發展成為全球巨鱷,羅伯特·艾格掌舵的15年,可謂功不可沒。
  • 《一生的旅程》|品讀迪士尼CEO批量打造超級IP的經營哲學
    在《一生的旅程》一書中,作為全球最大娛樂公司迪士尼的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在書中回顧了自己45年的職業生涯,在這本關於領導力的書中,艾格歸納總結了過去四十五年的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和教訓塑造了他的職業生涯,同時也可以給我們的職業生涯帶來很大的啟發。
  • 人生是自己寫的劇本——《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經營哲學》
    我為什麼喜歡《一生的旅程》本書?這是迪士尼式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打雜到迪士尼CEO的真實故事,他的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部勵志電影。整本書充滿了真誠動人的故事,給我一系列正能量的洗禮,這也是今年最暢銷的一本傳記,受到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人的一致讚賞,閱讀全程全無尿點,讓人慾罷不能。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成功的奧秘,在職場如何聚焦未來
    在《一生的旅程》中我們都能找到答案。《一生的旅程》有一個副標題——迪士尼CEO自述批量打造超級IP的經營哲學。魯尼是個有鐵腕人物,在他手下出錯會有丟了飯碗的危險,在一次節目中,因為突發情況,艾格出了差錯,魯尼追查下來,艾格主動站出來承擔了責任,雖然魯尼當時什麼也沒說,從此卻對艾格刮目相看,給了他更多的信任與機會。
  • 《一生的旅程》:超級IP之父、迪士尼CEO親述成功奧秘
    2020年2月69歲的艾格卸任CEO,5月推出中文版自傳《一生的旅程》,將他的經營哲學和管理念娓道來。這是迪士尼CEO第一次現身說法,也是迪士尼CEO著作首次引入中國。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為你講述艾格的人生旅程,包括成長經、做大做強敵迪士尼的三板斧,以及打造超級IP的秘訣。先說艾格的成長經歷。
  • 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自傳《一生的旅程》推出中文版
    近日,受全球疫情影響,迪士尼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4月13日,本來已經宣布半退休近兩個月的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宣布重返崗位,以執行總裁身份率領迪士尼渡過難關。這一次艾格還能力挽狂瀾嗎?這一切,也許從艾格自傳《一生的旅程》中能找到答案。
  • 讀懂《一生的旅程》,迪士尼董事長兼執行長的經營方法論
    今天帶給大家的是《一生的旅程》,這本書是迪士尼的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對其45年職業生涯的回顧。該書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暢銷美、英、德、法等20國!全書共4個部分,除序言和附錄,共14個章節,基本按照時間順序,對其前半生的工作進行了回顧,能夠清晰看到兩種類型公司(去中心化,扁平管理結構的公司:大都會/ABC;組織架構完整,重視流程化管理的公司:迪士尼)企業文化的巨大差異,以及作者如何在不同類型的公司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的逆襲之旅
    如何在不改變迪士尼的經營策略的情況下,將迪士尼公司帶出困境,發揚光大呢?羅伯特·艾格經過慎重思考、全盤布局,決定批量打造超級IP。他獨具慧眼,發掘創意公司和創意人才,通過兼併、收購等手法,將皮克斯、漫威、盧卡斯等影業收至麾下。挽救迪士尼於水火之中,在羅伯特·艾格不斷的擴張之下,迪士尼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 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自傳《一生的旅程》推出中文版
    近日,受全球疫情影響,迪士尼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4月13日,本來已經宣布半退休近兩個月的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宣布重返崗位,以執行總裁身份率領迪士尼渡過難關。這一次艾格還能力挽狂瀾嗎?這一切,也許從艾格自傳《一生的旅程》中能找到答案。
  • 讀懂《一生的旅程》,迪士尼董事長兼執行長的經營方法論
    今天帶給大家的是《一生的旅程》,這本書是迪士尼的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對其45年職業生涯的回顧。該書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暢銷美、英、德、法等20國!全書共4個部分,除序言和附錄,共14個章節,基本按照時間順序,對其前半生的工作進行了回顧,能夠清晰看到兩種類型公司(去中心化,扁平管理結構的公司:大都會/ABC;組織架構完整,重視流程化管理的公司:迪士尼)企業文化的巨大差異,以及作者如何在不同類型的公司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 迪士尼傳奇CEO羅伯特艾格首次「開口」自傳《一生的旅程》揭開...
    記者今日從出版方獲悉,本月,由讀客文化策劃出版,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首部自傳《一生的旅程》中文版將正式在國內上市,這本自傳首次揭秘了迪士尼從差點被收購最終逆襲為全球最大的娛樂帝國的秘密。據悉,此次艾格推出自傳,在新書《一生的旅程》中將打造迪士尼的秘密傾囊而出,詳盡講述了他任職迪士尼CEO 15年來「打過的仗、踩過的坑」的一手經驗。、——早在2005年,艾格上臺以後就提出了迪士尼的三大戰略目標,並且踐行至今。這三大戰略目標分別是:1.創作高質量的品牌內容;2.擁抱科技,借力技術創作高質量產品,並用更貼近時代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3.要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的逆襲之旅
    如何在不改變迪士尼的經營策略的情況下,將迪士尼公司帶出困境,發揚光大呢?羅伯特·艾格經過慎重思考、全盤布局,決定批量打造超級IP。他獨具慧眼,發掘創意公司和創意人才,通過兼併、收購等手法,將皮克斯、漫威、盧卡斯等影業收至麾下。挽救迪士尼於水火之中,在羅伯特·艾格不斷的擴張之下,迪士尼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 迪士尼CEO《一生的旅程》中的壓力:城堡中的壓力不會因為童話
    好吧,我們先聽個故事--一、危機中的CEO一家大型跨國公司CEO提前五天從美國伯班克總部到達中國上海。我們開始籌備開園儀式,這是公司過去來投資最大、最關鍵的項目。星期天,晚上。這是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在他的新書《一生的旅程》中分享的真實體驗。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比爾·蓋茨的大力推薦長達2000字。可見其內容豐富,含金量高,在名人傳記中實屬罕見。在書中,艾格不僅記錄了他的長達生涯,還分享了迪士尼公司興衰的許多第一手資料。
  • 《一生的旅程》:新官上任三把火,初上任的迪斯尼CEO放了幾把?
    你去過迪士尼樂園嗎?你看過《獅子王》《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嗎?如果還沒有,那你知道米老鼠、白雪公主吧,這都是迪士尼旗下的形象。然而,迪士尼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如此龐大、全球知名的IP形象。它能成為今天的迪士尼,是因為多年之前的一些決定,而做出這些決定的人,正是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
  • 迪士尼退休CEO艾格復出 新書《一生的旅程》揭秘娛樂帝國
    近日,由讀客文化策劃出版,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首部自傳《一生的旅程》中文版即將於5月上市,該書首次揭秘了迪士尼從差點被收購最終逆襲為全球最大的娛樂帝國的秘密。受全球疫情影響,迪士尼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4月13日,本來已經宣布半退休近兩個月的艾格宣布重返崗位,以執行總裁身份率領迪士尼渡過難關。這一次艾格還能力挽狂瀾嗎?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成功經驗&電影「花木蘭」慘澹票房
    正值迪士尼影業的電影《花木蘭》在國內上映,我正在讀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的自傳《一生的旅程》。為了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我不顧《花木蘭》的票房慘澹以及豆瓣極低的評分,還是到影院親自觀看。沒有親身體驗,也就沒有發言權,更難以理解作者在書中的所思所想。
  • 報名《一生的旅程》精讀班 |從電視臺打雜到迪士尼CEO,他的經歷更值得普通人研究
    15年前定下3個徹底改變好萊塢格局的戰略,一直延續至今,毫無動搖。在同行的譏笑中,力排眾議,買下漫威;在收購Twitter的前夜,斬斷慾念,放棄前進。這背後,不是有錢就可以成功,更何況對面牌桌上的人還是難纏的賈伯斯。從賈伯斯手中拿下皮克斯,註定了艾格的不平凡;在上海成功完成樂園興建,更體現了艾格的手腕。想要將書中更多的知識框架、商業邏輯落地,仍需要費一些精力來思考,需要有人做引導。
  • 《一生的旅程》:告訴你如何從一個草根逆襲成為迪士尼CEO
    在《一生的旅程》裡面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僅僅是羅伯特·艾格的人生寫照。在本書中羅伯特·艾格詳細的敘述了他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他的經驗將為我們實現人生夢想照亮前路。
  • 《一生的旅程》:賈伯斯敬愛的迪士尼CEO,教你4個職場致勝原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他就職期間,他帶領迪士尼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確保了豐富的創意內容,並將迪士尼的運營推上了全球市場的舞臺。《一生的旅程》這本書是艾格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回顧。剛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一家國際化公司CEO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經驗離我的生活太遠,但讀完之後發現其實能從中收穫很多。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成功經驗&電影「花木蘭」慘澹票房
    正值迪士尼影業的電影《花木蘭》在國內上映,我正在讀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的自傳《一生的旅程》。為了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我不顧《花木蘭》的票房慘澹以及豆瓣極低的評分,還是到影院親自觀看。沒有親身體驗,也就沒有發言權,更難以理解作者在書中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