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茗茶,一泡苦澀,二泡甘香,三泡濃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誠似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壯年回香,老年無味。」
品茶·品味·品人生
一說:「品」字有三「口」,三口喝完一盅。一口為嘗,二口為喝,三口為品。
再一說:一觀其色,二聞其香,三品其味。「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
還有一說說,一口品香,二口品甘,三口品味。
而要品出茶真正的味道,就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品嘗,因此茶為分三口品,一品在境,二品在味,三品在情。
讀書潑茶,倚樓聽雨,一品即是在境,合適的環境,合適的氣氛,才能醞釀茶的真正味道。
窗外風雲交替,屋簷下的滴水輕聲作響,即使遠方車水馬龍,你的內心也依然安然平和,潔淨無物。如此清淡,不是疏離塵世,而是讓自己在塵世中修煉得更加質樸自在,返璞歸真,隨緣即安。
二品即是在味,當茶葉與水相遇,茶香就會四溢而出。不用刻意去尋找,茶香就會進入你的鼻子,進入你身體的每一處。這一項是品茶的核心,縱使情濃境美,茶湯本身的質量欠佳也會大大折損整體的品飲效果。
以湄潭翠芽為例,這一口茶的背後,是無數的付出的味道:茶樹栽種至收穫需歷時5年,每畝蓮心獨芽僅產2公斤;每公斤大約65000顆芽頭,即每杯需約200顆芽頭。若是要喝到明前綠茶,茶工們要在清明前10天的清晨6點至10點,採蓮心獨芽或一芽一葉初展,每公斤成品茶需茶青5公斤;從採摘到成茶,歷21個小時,24道工藝,98道工序,成就一杯湄潭翠芽茶。
三品即是在情,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回味茶香的時候,你懷念的不是茶的味道,而是那份內在的真情。
人生如茶,千迴百轉,味道似苦似甜,要慢慢品,才能懂得其中的樂趣。行走在塵世間,我們在一杯茶的霧氣繚繞中,五泡五品,看遍人生百態。正如茶有五泡,人的經歷同樣如此:第一泡年少青澀,第二泡青春芳醇,第三泡壯年沉重,第四泡中年回香,第五泡老年無味。
盤州的印象,是茶的味道,更是茶的人生,身在貴州,這處茶葉種植第一大省,無人不知湄潭翠芽,而它也可謂貴州最具代表性的好茶。想要品茗好茶,感悟內心,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