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時隔千年首次會晤 籤署聯合宣言

2020-12-18 中安在線網站

  

  視頻:分裂近千年後天主教東正教領袖舉行首次會晤 來源:深圳高清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當地時間2月12號,古巴首都哈瓦那國際機場迎來了兩位特殊的貴客。他們分別是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這一次,兩人沒有像往常一樣各走各的路,而是坐下來交談了近3個小時。從1054年這兩大教會分裂算起,這是羅馬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近千年來的首次會晤。

  那麼,東正教與天主教有著怎樣的淵源?為什麼兩個教會的頭兒會談能引發這麼高的關注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講述了兩者之間的故事。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和西羅馬,遷都到君士坦丁堡以後,西方的教會就形成了今天的天主教,這是西歐的教會。在東歐,土耳其伊斯坦堡那個地方,原來叫君士坦丁堡,就形成了東正教會。西羅馬滅亡之後,天主教會的力量就比較強了,他實際上成了西歐的控制者,東羅馬一直還是在羅馬皇帝的控制下,東正教會因此跟西方教會爭奪權利,公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雙方彼此開除對方首領的教籍,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今天的這樣一個局面。東正教會君士坦丁堡的牧首是名義上的牧首,但是因為後來這個地方成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地了,東正教會是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東正教現在有15、16個獨立的教會,都有自己的牧首,君士坦丁堡的牧首實際上沒有實權,只有一個虛名,目前來講俄羅斯東正教的勢力還是比較大,它是在公元988年,羅斯受洗都是在國王的要求下皈依了東正教會。

  本是同根生的天主教與東正教分裂之後,高層之間幾乎不來往。不過,教皇方濟各繼位後向東正教伸出橄欖枝。方濟各一直秉持"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會面"的態度,2014年他曾告訴基裡爾,「只要給我打個電話,我就去。」

  大牧首基裡爾2月11號至22號訪問拉美三國,教皇方濟各也將在這段時間裡去墨西哥訪問。兩人在哈瓦那機場完成了這次計劃中的"邂逅"。為什麼選在古巴?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說出了其中一層意味。「新任的教皇方濟各上來以後,他是阿根廷人,梵蒂岡教庭在國際事務中很活躍,包括美古關係緩和,他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這回選擇在古巴也不奇怪,因為有這麼一個背景在裡面,而且我想古巴可能相對來說,對於東正教牧首和羅馬教皇來說,都是一個相對合適的地方,因為在美古關係緩和中發揮過積極的作用,古巴方面完全可以給他提供這麼一個機會和場所」。

  俄羅斯東正教聲明稱,目前在中東和非洲的基督教徒遭遇大規模迫害,是促成雙方會晤的主要原因。兩人的會晤以閉門會談形式為主,會談後籤署了聯合宣言,共同呼籲保護在中東的基督徒免受迫害。針對這一千年之約,俄羅斯東正教教徒普遍給出了積極評價。俄羅斯正教會成員瓦赫坦·凱珀什澤說:這個會面象徵性意義更大。我想沒有人會期待兩人會面之後,世界就會變了。但是,我認為兩個教會對於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問題的每一個共同回應都應該得到支持。

  莫斯科大主教之管區教父基裡爾·戈爾布諾夫從教皇和大牧首的會面裡讀出了更多信息。他說,在很多在俄羅斯的東正教徒眼裡,天主教是外國的,是敵視俄羅斯文化的。但在我看來,天主教在莫斯科很友好。我相信,兩人這次會面之後,很多人會發現,原來大家和平共處對大家都好。

  此前,無論是天主教教皇還是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都給外界低調、遠離政治和閃光燈的印象。自2013年方濟各當選教皇后,他卻經常成為新聞焦點人物。這次為何一改往日教皇作風?宗教能在當今國際格局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為,一方面是方濟各本人有一定的政治抱負;另一方面當前國際事務中的一些衝突也需要宗教發揮積極作用。「宗教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到社會和民眾,所以它在一些方面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比如說去緩解緊張的局勢,呼籲和平,號召這些信眾去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等等。而且他們也可以通過他們對社會,對民眾的影響,來對這些政治人物,包括對各國的領導人發揮一定的影響,所以它是可以在國際政治層面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也知道因為現在社會它畢竟是以民主國家為主要的單位,所以宗教在國際中的作用它還是有一個度,也就是說它如果能把握好的話,它能夠發揮一定的促進和平,維護穩定這樣的作用,但是如果發揮不好的話,它也可能會引起這個比如說宗教上的衝突或者是矛盾,所以這一次我覺得教皇和牧首之間的會晤實際上是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宗教之間應該是和諧或者說應該共處」。

相關焦點

  •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東正教牧首千年首次會晤 發布共同聲明
    2月12日,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是基督宗教1054年隨著東正教拒絕承認羅馬的權力而大分裂以來,西方的天主教與東方的東正教這兩大宗派的領袖首次會面。
  • 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千年等一回!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 原泉:天主教東正教「千年之約」背後的國際關係密碼
    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然而一則基督教世界爆炸性的新聞卻搶走了今年情人節的一大部分風頭:2月12日,天主教羅馬教皇方濟各與東正教莫斯科及全羅斯大牧首(俄羅斯正教會牧首)基裡爾一世在古巴哈瓦那舉行了會面並籤署了聯合聲明。這被媒體看作是1054年基督教東西教會大分裂以來天主教和東正教主要領袖的首次聚首,堪稱「千年之約」。
  • 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千年恩怨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6年2月12日,羅馬教宗方濟各和俄羅斯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在古巴會晤。這是羅馬教宗與俄羅斯大牧首第一次會晤, 重點不在重修舊好,而是共同應對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基督教遭受的迫害。許多中文媒體形容方濟各與基裡爾的會晤是「大分裂」以來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第一次正式碰面,這並不準確,此前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也曾碰面,1965年12月7日,教宗保羅六世在耶路撒冷會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阿特那哥拉斯一世,發表共同宣言,廢除了1054年的相互絕罰。而且俄羅斯東正教只是東正教的一支而已,並不能代表全體東正教。但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恩怨延續了一千多年,確實值得一說。
  • 天主教與東正教千年恩怨:1054年雙方互相宣布絕罰處分
    原標題:天主教與東正教千年恩怨:寧見蘇丹 不見教皇   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12日在古巴哈瓦那舉行了兩個小時的會晤並籤署聯合聲明,堪稱基督教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在這次被稱為「千年擁抱」的背後,同屬基督教的兩大派別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歷史恩怨?
  • 當羅馬教皇和東正教大牧首跨越千年會晤時,普京笑了
    當羅馬教皇和東正教大牧首跨越千年會晤時,普京笑了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Nina Khrushcheva 2016-02-19 11: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答案來了!
    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 不過如今卻呈對立狀態,無法調和。那麼,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羅馬皇帝成為教會的最高領袖。不過,在公元330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隨著帝國的分裂,基督教也一分為二,以羅馬為根據地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總部的東方教會。
  • 天主教東正教統一在望 天主教皇或為"第一主教"
    中新網11月17日電 分裂超過950年的天主教和東正教,為重新統一踏出非常重要一步,雙方最近起草聯合文件,首次同意教皇為「第一主教」,地位高於東正教的牧首。然而日後兩教統一後,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力無可避免會被削弱,相反東正教的普世牧首則可藉此加強對穆斯林國家的影響力,變相成為整個東正教「教皇」。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早前兩教的領袖特別就教皇地位問題開會,是雙方自1054年分裂以來第一次。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十字軍東徵穆斯林,卻洗劫了拜佔庭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個宗教歷史的冷知識——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千年恩怨」。大家可能都知道基督教在歷史上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而新教誕生前,基督教一直都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共分天下」的局面。那二者之間都有哪些恩怨呢?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天主教主要在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繼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又分成新教和舊教;東正教則是在希臘、巴爾幹半島等國佔優勢。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對於誰是領導和一些教義的分歧不能達成共識,相互之間封閉了達千年之久。
  • 美國福音派路德宗教會通過《在路上的宣告》 將為路德宗與天主教...
    據ELCA介紹說,這一獨特的合一文件希望是預備2017年開始的紀念宗教改革500周年而開始的將持續50年的路德宗與天主教的對話,其中大多數將涉及到全球的路德宗與天主教。此次宣言的中心是「共識聲明」,其中涉及到可以讓天主教和路德宗在有關教會、牧靈、聖餐等方面實現合一的32條合約。
  • 教皇方濟各會見東正教牧首 籲穆斯林和基督徒攜手
    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東正教牧首巴多祿茂一世,這兩位宗教領袖11月30日參加了在伊斯坦堡的宗法聖喬治教堂舉行的普世基督教禮拜儀式,在那裡教皇打破傳統,向巴多祿茂一世鞠躬,並徵求他的祝福。巴多祿茂一世親吻教皇方濟各的頭,表示祝福。 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巴多祿茂一世是約3億東正教徒的精神領袖。兩人的會談議題包括基督教東西兩大教會的統一。
  • 世界四大文明即天主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東亞文明
    這四大文明之間關係,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曾經在世界上競爭了上千年,從來就沒有真正信任過。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一直是伊斯蘭壓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打,曾經給了基督徒們無數個慘痛的歷史回憶。但是就在200年前,天主教(西歐)和東正教(沙俄)聯手,憑藉科技優勢,把伊斯蘭徹底打垮,並且肢解了伊斯蘭。
  • 歐盟迎來「花甲之年」,27國籤署新版《羅馬宣言》誓言團結
    歐盟迎來「花甲之年」,27國籤署新版《羅馬宣言》誓言團結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7-03-27 17:07 來源:
  • 「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到底是什麼關係?
    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天主教傳統,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形成正教傳統。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在天主教與東正教各成體系、分別發展的過程中,西羅馬帝國於476年被推翻,教會隨之進入漫長的中世紀基督教發展階段。
  • 天主教與東正教教宗耶路撒冷聚首 一抱抿恩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5月26日報導,天主教教宗弗朗西斯一世和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一世當日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一同進行禱告。此舉或意在彌合兩教派數百年來的裂痕。弗朗西斯和巴塞洛繆在聖墓教堂外的庭院內互相擁抱,隨後進入教堂共同禱告。該教堂被兩教認為是耶穌受迫害、埋葬和重生的地方。
  • 國際觀察:《板門店宣言》籤署兩年 韓國展鐵路合作「雄心」
    中新社首爾4月27日電 題:《板門店宣言》籤署兩年 韓國展鐵路合作「雄心」中新社記者 曾鼐27日是《板門店宣言》籤署兩周年。兩年前,韓朝首腦在《板門店宣言》中就連接南北鐵路等達成共識。2018年11月,韓國列車時隔十年駛入朝鮮,雙方啟動鐵路聯合考察。同年底,韓朝舉行鐵路公路連接工程動工儀式,雙方官員在朝鮮開城市板門站,共同揭幕一塊綠色指示牌,其上在不同方向標有首爾和平壤字樣。但項目「破土」後並未開工。
  • 《平壤宣言》籤署兩周年,「和平冷麵」味道還如故嗎?
    當地時間2018年4月27日,朝韓兩國領導人籤署《板門店宣言》。  2018年4月27日,朝韓領導人在板門店韓方一側舉行會晤,並籤署《板門店宣言》,這也是韓戰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入韓國。(平壤聯合採訪團供圖)  2018年9月19日,文在寅前往平壤與金正恩會晤的第二天,雙方籤署了《平壤共同宣言》,一致同意實現半島無核化,緩解朝韓軍事緊張並改善雙方關係。這一次,金正恩直接邀請文在寅前往玉流館,品嘗平壤冷麵。「和平的象徵從鴿子變成了平壤冷麵。」英國《衛報》評價道。
  • 《平壤宣言》籤署兩周年 「和平冷麵」味道還如故嗎?
    兩年前的今天,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籤署了推動朝鮮半島和平進程的《平壤共同宣言》後,便是在這裡一同就餐,並掀起了「冷麵熱潮」。然而,兩年來,朝韓關係卻因合作項目擱置、「脫北者」散發反朝傳單等,逐漸降溫。難得取得積極進展的半島局勢,停滯不前。如今,冷麵裡的「和平味道」,還一如曾經嗎?
  • 天主教教皇弗朗西斯和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在耶路撒冷教堂共同...
    據環球網轉引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今日(5月26日)報導,5月25日,羅馬教皇弗朗西斯(Pope Fracis)和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Bartholomew)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一同進行禱告。此舉或意在彌合兩教派數百年來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