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於拉薩最中心的城郭,當地盛傳: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2020-12-11 裕豪Travel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在整個西藏藏民,乃至世界上許多佛教信徒心目中都擁有著崇高的地位。通往拉薩的路來自四面八方,前往大昭寺的信徒來自五湖四海,裹著牛皮,翻過重重雪山,淌過條條河泊,伏地而行,叩地而進,用單薄的身的點滴度量著天路的距離,從不懼路途遙遠且艱苦,只為能離心中的信仰近一點。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中意為佛殿,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拉薩最古老的寺廟,至今仍然是整個藏區地位崇高的中心寺。現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現如今,全世界現存的釋迦牟尼佛親自塑建、開光、加持的佛像僅存三尊,分別是8歲等身像現供奉在拉薩小昭寺,12歲等身像現供奉在拉薩大昭寺,25歲等身像現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大昭寺中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也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尊進入雪域高原的佛像。每天一早,大昭寺門前都擠滿了來自各處特來朝拜佛像的信徒們,他們耐心地排起長隊,只為能親自在佛像面前祈求來年萬事如意、平安吉祥。

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不同與漢地佛教寺院的坐西朝東,大昭寺的主殿是坐東面西的,主要原因是當初大昭寺是為尺尊公主而建設,所以朝西,向著尼泊爾。而小昭寺是為文成公主所建,所以大門是朝向東方,也就是朝著唐朝。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布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大昭寺主殿三層,殿頂覆蓋著西藏獨具一格的金頂,陽光下浮光耀金。

立於滿是虔誠的信徒的大昭寺寺門前,在世界之巔的藍天幕布之下,陽光射下,抬頭便可看到高立於寺門的神鹿金輪,光芒耀眼,洗滌著人的內心。進入寺內,首先就來到近1100平方米的方形千佛廊院,千佛廊院是由宗喀巴大師在十五世紀時主持修建的,之後十七世紀時,五世達賴喇嘛再次對其進行擴建。廊院四周的柱廊內布滿1648年繪製的精美千佛故事壁畫,稍留意查看便可看到那裝飾極其華麗繁雜的梁柱。院落東側有很多排酥油燈,每個前來朝聖的藏民都會帶著熱水瓶裝著的酥油,在燈前添上一份酥油,送上自己的一份虔誠,就這麼一壺一壺的積累下來,大昭寺的酥油就越來越多,酥油燈便也長明不滅。大昭寺寺門處右側是新惹南院,南院主要是為傳召法會而設, 有傳召機構, 廚房、倉庫等建築。新惹南院入口的西側設立辯經臺,辯經是藏傳佛教喇嘛攻讀顯宗經典的必經方式。

在此還最應該提及的便是,位於大昭寺寺內,圍繞覺康大殿所設立的一條環形轉經道,也就是「囊廓」,這是藏語的音譯,引申為內轉經道,這是距離最短,也是最接近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的一條轉經道。在千千萬萬的佛教信徒一生之中有三條必須走的轉經道,在千百年來的不斷發展中,信徒們形成了圍繞大昭寺大殿的「囊廓」轉經、環繞布達拉宮的「孜廓」轉經,環繞拉薩老城的「林廓」轉經,這三條分別被稱作「內轉」、「中轉」和「外轉」。在雪域民族的觀念中,拉薩是世界的中心,大昭寺是拉薩的中心,而大昭寺的中心又是那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所有的外、中、內轉經只為離他們心中的佛更近一點。

在寺內轉經道上,從左到右供奉著藏傳佛教最有威望的佛和佛祖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尊像。圍繞大殿的環形通道,有數以千計的轉經筒,不用擔心走錯方向,跟著人流的順時針方向就不會錯。順時針撥動轉經筒,經文發出一片譁啦啦的聲音,向十方神靈發出最虔誠的祈禱。一個民族的信仰,正是在這從未間斷過的轉動中得到延續。

油燈常亮,經書常誦。穿過兩側的酥油燈便可進入寺中的主殿,殿門的後面是最早大昭寺的建築,現在的其他很多都是後來重修、擴建的。由於日積月累的信徒們的摩擦,殿門前的石頭地板已變得格外的光亮。

進入門內,大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側為紅教創始人密宗大師蓮花生;右側則是強巴佛,也稱未來佛。殿內通廊的右側則是珍貴精美的壁畫,記載著大昭寺的形成發展。跟從信徒們的習慣,在主殿中應按順時針朝拜,可以看到殿內供奉著宗喀巴大師、達賴喇嘛、班禪大師、甘丹寺法臺等上師塑像,每尊佛像前都點著酥油燈,醇香綿長,好似虔誠藏民們的信仰一般。

稍往前走,便可看到大昭寺的中心釋迦牟尼佛堂,裡面就是供奉著佛教信徒心中最敬重的佛像,也就是大昭寺的鎮寺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進入佛堂大門便可看到大名鼎鼎的覺沃佛,因為在信徒心中,認為見到這尊佛像和見到2500多年前的佛陀沒有區別,所以才吸引了從各地而來的藏民們,前僕後繼,只為來到信仰面前,將額頭貼在它的膝上,輕聲訴說自己的心意,這一刻是教徒最幸福的時刻。

關於這尊佛像的歷史是值得去細讀了解的,佛像成像於釋迦牟尼在世之時,並也得到了佛祖的親自開光,隨後,南北朝時期,印度國王將其送給中國,佛像便從印度飄洋過海來到了東方漢地。百年春秋過去了,佛像被文成公主帶到了雪域高原,成為了第一尊進入高原的佛像。其後,佛像便被供奉在了大昭寺的主殿,在之後的漫漫歷史長河中,佛像飽經磨難與滄桑,也曾兩次被埋於土下。悠悠歲月漫長,春秋輪迴又是幾千年,漸漸的釋迦牟尼佛像前的香火才又重新興旺起來,時至今日成為了拉薩,乃至西藏的心臟。

現在有意思的還有就是,不少人覺得覺沃佛像看上去不像12歲,甚至還有些「長胖」了。其實誠然是因為多年以來都有給佛像貼金,正所謂那「黃金裝佛裝自己,遮蓋如來蓋自身」,這算是教徒們心中所信仰的吧。

從覺康神殿出來,便會看到一環轉經筒,一個個緊挨著,沿著轉經筒邊走邊用手推轉經筒是每個虔誠的信徒必做之事。之後沿千佛廊院和新惹南院兩處樓梯皆可通上二樓,上了二樓,來到二樓南側,迎面便可看到精美悠久的壁畫,繼續向前有門朝北的五間佛殿,順時針朝拜,來到二樓西側,西側主要有四座佛殿,其中的主佛殿是名為確傑拉康的佛殿,裡面主要供奉藏王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塑像,每尊塑像都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尊貴。之後便可隨著原來的樓梯便可往上,其中在二層與三層之間的拐角處,供奉著大昭寺護法神白拉姆和白拉白東瑪的塑像,這是大昭寺和整個拉薩城的護法女神。

選擇一處樓梯上到屋頂,在高原燦爛的陽光下,四座充滿神聖性的金頂,顯得格外光芒閃耀。走近了去仔細觀察,便能看到金頂滿布精美非凡的裝飾。大昭寺的金頂為單簷歇山式, 屋面覆蓋鎦金銅瓦, 屋脊正中和兩端豎立三個精細的金瑞, 替代了漢式屋頂正脊上的吻獸。在金頂的四角, 還裝飾有漢式屋頂角梁上套獸裝飾作用的摩羯魚、八寶吉祥圖或火焰紋寶珠形象。這些光亮的佛教裝飾品, 在陽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富有強烈的裝飾效果與民族風情。

站在大昭寺金頂,可以遙望到遠處的布達拉宮,兩兩相望,像是互訴衷腸相互欣賞,共同守護著拉薩,這座雪域高原上的城池。靜靜感悟,藍天、白雲、金頂之下,大昭寺並不大,他大的只是一種信仰。

相關焦點

  • 它位於拉薩最中心的城郭,當地盛傳: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在整個西藏藏民,乃至世界上許多佛教信徒心目中都擁有著崇高的地位。在此還最應該提及的便是,位於大昭寺寺內,圍繞覺康大殿所設立的一條環形轉經道在千千萬萬的佛教信徒一生之中有三條必須走的轉經道,在千百年來的不斷發展中,信徒們形成了圍繞大昭寺大殿的「囊廓」轉經、環繞布達拉宮的「孜廓」轉經,環繞拉薩老城的「林廓」轉經,這三條分別被稱作「內轉」、「中轉」和「外轉」。在雪域民族的觀念中,拉薩是世界的中心,大昭寺是拉薩的中心,而大昭寺的中心又是那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所有的外、中、內轉經只為離他們心中的佛更近一點。
  •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有1350多年的歷史的大昭寺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有1350多年的歷史,不僅是西藏的中心,也是拉薩的中心。西藏最古老的寺廟前面的樓板已被崇拜者磨得透亮。寺廟前面的酥油燈室裡有成千上萬的酥油燈全年點亮。大昭寺建成後,西藏沒有僧人。後來,它延續了幾代人。周圍有許多迴廊和庭院。一些僧侶開始照看太陽穴,但他們不屬於一個特定的教派。在格魯派的興起之前,第五世達賴喇嘛建立了甘丹博璋政權,夏霞及其下屬辦公室位於大昭寺。從那時起,西藏的許多重大政治和宗教活動,如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金金玉的籤字儀式在大昭寺的釋迦牟尼雕像前舉行。
  • 一路向西,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一路向西,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藏民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的說法。2011年大昭寺 門票85元大昭寺坐落在拉薩市老城中心,始建於公元七世紀松贊幹布時期,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 拉薩城投祁連山水泥廠點火投產
    拉薩城投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120萬噸熟料新型幹法水泥由拉薩城投旗下建材集團與中國建材旗下甘肅祁連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生產線佔地面積約為700.218畝,總建築面積為115472.9平方米,項目計劃總投資15.44億元,年產水泥約150萬噸。「我們這個項目2018年開始啟動,截止到今天曆經500多天。
  • 在西藏的中心,有拉薩「最古老」的寺廟,風景優美
    大昭寺很古老,那麼它有多古老?藏族中有一句話:「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可想而知,大昭寺的建立對拉薩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西藏主要佛教活動的中心。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位於拉薩老城中心,由藏族國王松贊幹布建造。這座寺廟最初被稱為「惹薩」,也被稱為「祖拉康」和「覺康」。
  • 一路向西,日光之城拉薩
    到西藏特別是第一次到西藏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拉薩,到了拉薩最想去的地方是布達拉宮。遷都之後,造宮堡,建寺院,修河道,奠定了拉薩城市的雛形。經松贊幹布之後的歷代贊普(吐蕃王)擴建,拉薩城的市功能日趨完善。聰明的藏人想到用山羊負土填湖,於是就有了「惹薩」寺,也就是大昭寺。人們以『惹薩」作為這座城市名字,沿用至今。故有「現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之說」,範圍基本是以大昭寺為中心的拉薩老城關區。
  • 冬遊雪域幸福城 暢享拉薩藏曆年 「冬遊拉薩」推介走進京城
    推介會以「冬遊雪域幸福城·暢享拉薩藏曆年」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西藏自治區旅遊產業大會精神和西藏自治區第三輪「冬遊西藏」優惠政策,進一步打造「冬遊拉薩」旅遊品牌,積極搭建對外開放、客源互送、合作共贏的交流平臺。
  • 實拍拉薩生活日常,去過六次拉薩後,這是遊客眼中的日光之城
    拉薩,全國日照時間最久的一個城市,也被叫做日光之城。這裡的天空,總是離的很近,每天起床,白雲和藍天都會讓人眼前一亮,日出日落,都很漂亮。有個誤區,其實拉薩的冬天真的不冷。曾在一月和三月都去過,比家鄉溼冷難熬的江南冬日,舒服太多了。
  • 秘境西藏——拉薩三日遊玩攻略
    拉薩中國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城市,被譽為高原明珠,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只有紅磚白牆。(裙子、破洞褲等暴露服裝是不能進入寺廟的),在接觸藏民時一定要遵守當地習俗。高反和自身體質有很大關係,第一天進藏,不要過度興奮、勞累。更不能著涼(這就是不建議洗澡的原因)要有充足的睡眠,多喝熱水。輕微難受是正常現象,這需要適應的過程。過一天後我們自身感覺狀況正常,則基本度過高反艱難時期。如果出現頭痛,嘔吐就需要及時吸氧,嚴重者需要立馬出藏。
  • 拉薩最值得去的地方
    這首央金蘭澤唱的[坐上火車去拉薩]大家都不會陌生吧,相信聽過這首歌的人,都一個去拉薩的夢。去過拉薩的人還想去,沒去過的人一直在想像拉薩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拉薩,簡稱「拉」,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
  • 西藏拉薩,心之嚮往的地方
    說起拉薩,想必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了吧,或許他是每個人心中的聖地,一生值得去打卡的地方,那裡是西藏的中心,世界屋脊的心臟,離地球最遠的一座城而卻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具有信仰的一個地方,說到拉薩這個城市名字,就令無數旅行者心之嚮往。
  • 拉薩,最接近天空的聖城
    拉薩,最接近天空的聖城 世界聞名的藏傳佛教聖地 一直以來 拉薩都是萬千進藏愛好者打卡的第一站 受到無數驢友的追捧熱愛
  • 拉薩,一個自帶療愈的陽光之城
    幾年後再訪色拉寺只為安靜地找個位置地聽僧侶們辯經,雖然語言不同我也不太能理解其中之意,可在這初冬的暖陽下,看著他們日常修行的辯論,一切都像是定格的電影一樣,很多人年少就來此學習,需要在寺廟裡花上幾十年的時間也不見得能如願畢業,「不急"是這些僧人教我的。今日事無解,就等待明天,後天,終有一日會有答案。
  • 日光之城拉薩,藏傳佛教聖地,這六個旅遊景點一定要去
    拉薩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拉薩以風景優美、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著名,是藏傳佛教聖地。 拉薩有很多名勝古蹟,讓我們來調查拉薩最值得去的6個景點。二、大昭寺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西藏佛教寺院,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西藏佛教中擁有最高地位,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大昭寺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在他們心中,大昭寺的神聖不亞於布拉宮。
  • 丁真的家鄉有多美?離成都654公裡,比拉薩還高的世界高城
    要說最近最火的人,肯定是丁真。誰是丁真?現在能問這種問題的人應該少了,因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扶貧,帶動了自己地方的旅遊,讓人們知道他來自一個美麗的地方,四川理塘。丁真的家鄉有多美?離成都654公裡,比拉薩還高的世界高城理塘,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 城市旅行(拉薩):人生旅途中不能錯過的聖地旅行,拉薩Top5景點
    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在藏語中拉薩意為「聖地」或「佛地」,它長期以來都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拉薩也素有「日光之城」,是我國平均日照時間最長的地區,當地的耗牛肉和酥油茶也同時吸引著遊客的到來現在來介紹來拉薩必玩的五大景點1.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坐落於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是曾經藏族政教中心
  • 西藏拉薩不單是中轉站。閒逛這座天空之城,這些地方最值得去
    西藏拉薩,對於很多遊客來說,不是旅行的終點,它不過是一個中轉站。從各個地方來到拉薩,再從拉薩去往各個地方。很多人在拉薩停留很短的時間,然後去往林芝四日線,珠峰四日線,阿里南線,阿里大北線...02 八廓街轉經道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於拉薩市舊城區,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去拉薩,似乎沒有哪次不去八廓街的。
  • 西藏拉薩不單是中轉站。閒逛這座天空之城,這些地方最值得去
    去過五次西藏,對於拉薩,也不敢說熟悉的。只是每一次旅途,很喜歡在拉薩停留幾天,自己去感受,去閒逛。總結了這幾年閒逛拉薩的一些心得,想去的朋友可以收藏。有一首很老的歌這麼唱: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宮...西藏拉薩,對於很多遊客來說,不是旅行的終點,它不過是一個中轉站。從各個地方來到拉薩,再從拉薩去往各個地方。
  • 專訪拉薩城投代俊傑:我不是一個有天賦的球員
    中乙第4輪,拉薩城投在主場德陽迎戰成都興城,又站在蜀地之上,對於拉薩城投的四川籍球員代俊傑來說,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開賽前,他小跑到客隊替補席,與來訪的成都興城教練組成員魏群、周威擁抱致意。08年前後,是足球環境最差的時候,很多人都提前放棄了,我正是有父親的支持和堅持在後來得到了機會。我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踏實和勤奮,堅持和努力。「
  • 忽然,想去拉薩了。
    世界之大,西藏拉薩,她卻是最高的一座城,也是最遠的一座城,更是最具信仰的一座城。所以我們總是想要去拉薩。有什麼能比布達拉宮更能代表拉薩,更能代表藏族嗎?這座宮殿,見證了拉薩城盛極而衰,也見證著它的復興。它早已化為一個符號,代表著外來人心中難以名狀的旅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