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海
我下過無數次的飯館,也品味過許多美食。但是,赤城縣三道川喬家大院的美食,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普通的農家院,普通的農家飯,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口味。
第一次去「喬家大院」吃農家飯是2017年的秋天,我和家裡人一起去黑龍山遊玩。一路上我的小外孫女都在興奮之中。東瞅瞅,西看看,一切都感到新鮮。大山連綿不斷,逶迤起伏,路兩邊懸崖峭壁林立,怪石嶙峋。有的崖壁上還斜長著雜樹小草。小外孫女潘鈺晨看著峭壁林立,看著滾滾流淌的黑河水,戲問我說:「姥爺,兩岸猿聲啼不住,咋聽不到猿聲呢?我接了一句,「猿人不知何處去,輕車已到黑河源」。
黑龍山裡有許多的山珍野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那裡的老百姓餐桌上都有點野味。野菜品種豐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只是這幾年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不讓狩獵。野雞、野兔、狍子肉就沒有了。現在餐桌上的野雞、野兔都是人工養殖的。
中午時分,在親戚的按排下,我們來到喬家大院吃飯。炒蕨菜、炒黃花、炒黑狗莖,熬芥辣子,野菜,又一盤野菜。真正的山珍美味,讓人胃口大開。
三道川鄉的蕨菜知名度很高。我過去在縣外貿工作,曾經給日本出口過鹽漬蕨菜。日本人點名要河北赤城三道川的貨。因為這裡的蕨菜品質好,營養豐富。
又一道菜端上桌,爆炒辣子野雞丁。這道菜色澤好看,肉質鮮嫩,微辣可口。小外孫女說:「非常好吃」。家裡人也直誇這個飯館的菜名不虛傳。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我覺得每天吃都香。這肯定是對這裡的飯菜情有獨鍾了。
這裡,小巷犬吠,一街飯菜香;滿窗風景,清風鳥飛翔;半杯淡茶,一曲聞聲響。如果蘇軾來這裡旅遊,恐怕喬家大院就是定點餐廳了。
這裡物產富饒,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深山老林裡,溝壑縱橫,原始森林隨處可見。老柵子村地處深山老林,是理想的「桃花源」。旖旎多彩的風光吸引了無數的人前來休閒旅遊。
微風吹過,樹葉發出輕輕地響聲,空氣中漂浮著農家院裡的油花味,身旁傳來的飯菜香,都會使人躁動,並迅速的滲入到你身體裡的每一條血管,每一個細胞裡。讓你的食慾頃刻之間大增,急切地想一品鮮香之味。
最讓人流口水的,是服務員端上來熬大菜,凍豆腐、肉、粉條、酸菜燴在一。十分爽口。如果不馬上吃,口水可能會流下來。
我第二次在這裡吃農家飯是和縣政協組織的採風組一起來的。
八月,剛剛進入黑龍山的初秋,鬱鬱蔥蔥,峰巒俊秀。一行人看完了大部分景點,中午又走進喬家大院。一桌子豐盛的菜,以山野菜,當地土特產為主。特別是「紅燜羊肉」這道菜,非常好吃,有特色。不同於壩上草原的「清燉羊肉」。這裡的「紅燜羊肉」口感特別好,肉質細膩,鮮嫩。無論你怎麼吃都不油膩。
喬家大院的飯菜,特點就是以當地土特產山貨,野味為主,貨真價實。
大山深處,佳餚、美味無處不在,喬家是三道川鄉農民發家致富的代表人物。秘訣就是:厚道、勤奮、吃苦。
黑龍山村的中午,遠山雲霧繚繞,近水微波蕩漾。花香、草香、農家飯菜香,離開喧囂的都市,享受靜謐的山村生活,真讓人離開了還想回來。
美食具有誘惑力,「自笑平生為口忙,」願更多的人「為口忙」,來黑龍山旅遊,來「喬家大院」品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