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海:大山深處的美味佳餚

2020-09-06 長城文藝

文/王志海

我下過無數次的飯館,也品味過許多美食。但是,赤城縣三道川喬家大院的美食,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普通的農家院,普通的農家飯,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口味。
第一次去「喬家大院」吃農家飯是2017年的秋天,我和家裡人一起去黑龍山遊玩。一路上我的小外孫女都在興奮之中。東瞅瞅,西看看,一切都感到新鮮。大山連綿不斷,逶迤起伏,路兩邊懸崖峭壁林立,怪石嶙峋。有的崖壁上還斜長著雜樹小草。小外孫女潘鈺晨看著峭壁林立,看著滾滾流淌的黑河水,戲問我說:「姥爺,兩岸猿聲啼不住,咋聽不到猿聲呢?我接了一句,「猿人不知何處去,輕車已到黑河源」。
黑龍山裡有許多的山珍野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那裡的老百姓餐桌上都有點野味。野菜品種豐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只是這幾年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不讓狩獵。野雞、野兔、狍子肉就沒有了。現在餐桌上的野雞、野兔都是人工養殖的。
中午時分,在親戚的按排下,我們來到喬家大院吃飯。炒蕨菜、炒黃花、炒黑狗莖,熬芥辣子,野菜,又一盤野菜。真正的山珍美味,讓人胃口大開。
三道川鄉的蕨菜知名度很高。我過去在縣外貿工作,曾經給日本出口過鹽漬蕨菜。日本人點名要河北赤城三道川的貨。因為這裡的蕨菜品質好,營養豐富。
又一道菜端上桌,爆炒辣子野雞丁。這道菜色澤好看,肉質鮮嫩,微辣可口。小外孫女說:「非常好吃」。家裡人也直誇這個飯館的菜名不虛傳。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我覺得每天吃都香。這肯定是對這裡的飯菜情有獨鍾了。
這裡,小巷犬吠,一街飯菜香;滿窗風景,清風鳥飛翔;半杯淡茶,一曲聞聲響。如果蘇軾來這裡旅遊,恐怕喬家大院就是定點餐廳了。
這裡物產富饒,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深山老林裡,溝壑縱橫,原始森林隨處可見。老柵子村地處深山老林,是理想的「桃花源」。旖旎多彩的風光吸引了無數的人前來休閒旅遊。
微風吹過,樹葉發出輕輕地響聲,空氣中漂浮著農家院裡的油花味,身旁傳來的飯菜香,都會使人躁動,並迅速的滲入到你身體裡的每一條血管,每一個細胞裡。讓你的食慾頃刻之間大增,急切地想一品鮮香之味。
最讓人流口水的,是服務員端上來熬大菜,凍豆腐、肉、粉條、酸菜燴在一。十分爽口。如果不馬上吃,口水可能會流下來。
我第二次在這裡吃農家飯是和縣政協組織的採風組一起來的。
八月,剛剛進入黑龍山的初秋,鬱鬱蔥蔥,峰巒俊秀。一行人看完了大部分景點,中午又走進喬家大院。一桌子豐盛的菜,以山野菜,當地土特產為主。特別是「紅燜羊肉」這道菜,非常好吃,有特色。不同於壩上草原的「清燉羊肉」。這裡的「紅燜羊肉」口感特別好,肉質細膩,鮮嫩。無論你怎麼吃都不油膩。
喬家大院的飯菜,特點就是以當地土特產山貨,野味為主,貨真價實。
大山深處,佳餚、美味無處不在,喬家是三道川鄉農民發家致富的代表人物。秘訣就是:厚道、勤奮、吃苦。
黑龍山村的中午,遠山雲霧繚繞,近水微波蕩漾。花香、草香、農家飯菜香,離開喧囂的都市,享受靜謐的山村生活,真讓人離開了還想回來。
美食具有誘惑力,「自笑平生為口忙,」願更多的人「為口忙」,來黑龍山旅遊,來「喬家大院」品嘗美食。

相關焦點

  • 綠色純天然大山深處的美味,口感脆嫩爽口,吃不夠!
    竹筍是中國傳統佳餚,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這次回老家,無意中在大山深處發現幾根竹筍剛好能吃,做了一道竹筍炒肉全家都愛吃,媽媽說是她吃過最好吃的一次竹筍。
  • 煙水寒 | 大山深處有人家
    大山深處有人家文 / 煙水寒這裡,沒有更多的喧鬧與繁華
  • 《流浪日記2》大山深處怎麼玩 大山深處玩法攻略
    導 讀 流浪日記2大山深處怎麼玩?
  • 大山深處的明珠
    大山深處的明珠烏拉斯臺水庫,位於九師一六四團境內烏拉斯臺河這顆大山深處的明珠以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養殖、防洪。它猶如玉帶般泛著紅飄逸於藍天碧水間。魏煒攝
  • 王志海:走進黑龍山
    走進黑龍山文/王志海少不了賞「神女峰」,觀「絕壁千仞」,品「黑河源泉」,走過密林彎彎曲曲的小路,眼前的峭壁斷崖被雲霧截斷,一片片雲霧撫摸著寂靜的大山,形成「山山有景、刀劈斧削,各不相同」的奇觀,遊人行走其中,其樂無窮。綠草如茵,小溪流水,經過一番跋涉,我們在一個叫「天然氧吧」的地方停下了腳步。清涼,甜美的空氣沁人心脾。
  • 合江大山深處的致富經:多元化家庭農場
    村長瞿明興近日,筆者了解到,福寶鎮聶石壩村村長瞿明興正在著力打造多元化家庭農場,於是走進大山深處,尋找這位福寶鎮經營打造多元化家庭農場試驗者。可以閒時享受垂釣之樂,亦可以作為農家菜佳餚。當然,福寶作為旅遊大鎮,發展鄉村旅遊是必然要求,此種農家經濟發展模式,與景區旅遊相結合,賞風景、遊果園、享佳餚、怡悠閒,相得益彰,定能使百姓走出致富之路。文圖/福寶鎮 溫發霞編/宋玉霞 代勇 審/朱丹
  • 貴州大山深處找野菜,野蔥、雷公菌、野魚腥草等讓人目不暇接
    >這是貴州的一個普通小村莊,連綿的山、蜿蜒的水、崎嶇的路,讓遠離城市喧囂的這裡顯得格外寧靜,走進大山深處後來聽人們說這是雷公耳,有的地方叫雷公菌,也有的地方叫地木耳,傳說要打雷才會出現,用它來炒著吃或者燉雞湯,非常爽滑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餚
  • 舌尖上的美味,來自大山深處的味道!
    舌尖上的美味?你會想到哪些呢?各種海鮮,小吃,水果等等。本文我們要講的主角是我們農村比較常見的美味食材――竹筍竹筍是江南美食之材,過去甚至有「居不可無竹,食不可無筍」之說。可見竹筍在我們南方人的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 致敬,大山深處養路人
    巍巍韶山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大山腹地,以路為家,像移動的燈塔,默默地守護著國道241線(原省道247)近9公裡盤山公路的安全暢通。他們是大山深處的養路人。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大山深處。奔走在陡峭的懸崖邊,終日與蟲鳴鳥獸相伴;來回穿梭於山區公路,長年與清苦寂寞為友,大山是枯燥的,養路是辛苦的,年輕人都在這裡呆不下去,而他們卻選擇了奉獻,用默默的堅守和辛勤的汗水換來公路的安全暢通,成為這青山秀水間一道亮麗的橘黃色風景線。
  • 隱藏在蘭州南部大山深處的油彩畫
    金秋十月,層林盡染,走進蘭州南部大山深處的山林,帶您領略北國南地五彩斑斕的秋日美景,感受七裡河阿幹鎮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效。趁著秋色正好,帶上你發現美的眼睛,跟著蘭泉根子的鏡頭,走進地處蘭州七裡河阿幹鎮南部大山深處的
  • 探索盂縣大山深處的秘密
    魏巍太行山,山勢挺拔,溝壑縱深,山裡的鳥兒歡快的唱的歌聲,叢林中穿梭的各種野生動物,仿佛形成了一幅山水花卷,景色驚豔迷人,給人一種想走進大山深處,探索這裡的神秘故事。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山裡面人民吃水,是山裡面的透山水,蔬菜食物,都是自己種的,天然無公害,綠色無汙染,村裡沒有衛生所,人們生病了,都是到附近大山裡採草藥,回來熬製,喝上病就好了,大山深處,食品有:
  • 親近蘭州七裡河大山深處美麗鄉村
    親近蘭州七裡河大山深處,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徒步,去領略大山深處的原生態鄉土風情。一路穿行於大山深處美麗鄉村之間,親近自然的經歷和感受,大家執著於徒步穿越,雖然疲累得想要放棄,但看到一路原生態美景的那刻
  • 大山深處的家
    或許在這大山深處
  • 大山深處的貴妃雞
    我們一行走進全州東山鄉小和平村,在這大山深處,我們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貴妃雞養殖基地。我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的新風尚。綠瑤貴妃雞野味濃,營養豐富,其肉質細嫩,油而不膩,美味可口,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胺基酸,10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被稱為抗癌之王的硒和鋅的含量是普通禽類的3~5倍,是當代最為理想的食療珍禽,被譽為「益智肉」、「美容肉」、「益壽肉」。
  • 大山深處的兄弟們(報告文學)
    劉大校在電話裡向我們求援:他們在大山深處完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20罐、每罐1萬立方米的半地下油庫擴容主體工程,別人要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他們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而且還實現了總後領導要求的「不倒下一個人,不超支一分錢,也要建出優質工程」的目標。想請你們幫我們寫一部電視短片,鼓舞士氣。上級說我們創造了「大山速度、大山精神、大山奇蹟!」
  • 走進蘭州南部大山深處徒步觀景
    深秋時節,走進蘭州南部大山深處,戶外徒步觀景,也是一種享受。蘭泉根子帶你走進蘭州南部大山,11月3日,見證獨狼戶外健身小分隊,在蘭州南部大山深處,從峴口子開始徒步,沿大溝村登頂石關子翻過山梁來到
  • 大山深處的家:柞水朱家灣村
    一個分區一個建設方案,一條山溝一個規劃版本 率先把朱家灣村打造成國家級美麗鄉村 被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大山深處的家 大山深處的家
  • 雲南大山深處的古老傈僳族山寨——同樂村
    (原標題:雲南大山深處的古老傈僳族山寨——同樂村)
  • 湘西山裡娃忘不了的美味佳餚——擂缽辣椒筍
    文/吳櫃貞無論我去得再遠,每每想起童年的美味佳餚——擂缽辣椒筍,我都會口水直流;無論我在城裡吃上怎樣琳琅滿目的錯季新鮮菜
  • 大山深處的迷人風情,美麗的拉祜族少女
    金秋十月,有幸來到雲南普洱的景邁山,進山後又驅車幾十公裡,來了一個大山深度遊。深深的大山深處別有洞天。顛簸到大山深處的景邁大寨景洪寨時,樹林間裡恰好升起幾縷嫋嫋炊煙,滿眼的綠色中,嵌綴著幾十戶極具特色的房子,散發著濃濃的少數民族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