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四國對分攤難民說「不」

2020-12-16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許立群

  近來,難民問題成為歐盟和東歐成員國間爭議的一大焦點。歐盟方面威脅,這些東歐成員國如果拒絕按照歐盟配額接收難民,可能會受到制裁和罰款。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政府對歐盟攤派難民的做法極為不滿,並表示了強硬的立場,「寧願被罰款,也決不接收難民。」

  根據歐盟制訂的難民配額計劃,捷克應在一年內允許2600多名難民入境,但截至目前該國只接收了12名難民。為此,歐洲議會稱將在2個月內討論對拒絕接收難民的成員國實施制裁,包括建議對這些國家採取每拒絕1名難民罰款25萬歐元的措施。歐盟委員會還發表聲明稱,「不聽話」的國家未來可能被剝奪從歐盟基金獲得資助的權利。

  捷克內政部長米蘭·霍瓦內茨表示,捷克不準備接收更多難民,為此寧可向歐盟支付罰款。捷克議員亞羅斯拉夫·格利克稱:「捷克是一個主權國家,不允許任何人對我們指手畫腳。歐盟實施配額只會造成更多的非法移民湧入。各國應遵循自願原則,而不是被迫接收難民。」2015年,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將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難民潮稱為「有組織的入侵」。去年,他又說,接收難民意味著將整個國家置於恐怖襲擊的威脅之中。「很簡單,我們的國家無法承受類似發生在法德的恐怖襲擊。但是如果我們接收難民,就意味著我們引進了這種襲擊的隱患。」

  匈牙利也反對強制分攤難民。匈牙利政府發言人稱:「強迫接收難民政策違背歐盟原則,損害了匈牙利國家主權。只有匈牙利人民有權決定他們與誰一起生活在自己的國家。」匈牙利執政黨日前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主題為「讓我們阻止布魯塞爾」的調查問卷,難民問題已經成為該國爭論的核心話題。

  斯洛伐克議員米蘭·烏戈利克稱:「應當完全拒絕接收布魯塞爾強加給我們的難民,甚至受到制裁也在所不惜。保持國家文化比被制裁重要得多。」斯洛伐克科學院專家勃拉克薩託雷斯表示,歐盟在難民問題上的決定嚴重影響到東歐國家領導人在國內的聲望。如果這些國家領導人同意歐盟的難民配額可能將失去國內選民的支持。這些國家多數民眾都認同,寧願受到經濟制裁也不應接收難民。如果歐盟強推這一政策,將會造成歐盟進一步分裂。

  4月20日,波蘭內政部長馬柳什·布瓦什查克透露,波蘭正在為前往該國尋求庇護的難民修建特殊的營地。在這些營地中,波蘭將修建集中式住房,並用隔離網將他們隔離起來。「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應對那些即將來到波蘭但可能會違反波蘭法律的人,在德國和法國也有類似的營地。」

  波蘭總理希德沃認為,歐盟的難民政策必須建立在全部成員國協調一致的前提下,維謝格拉德集團在接收難民這一問題上不接受脅迫。維謝格拉德集團1991年在匈牙利小鎮維謝格拉德成立,目前有捷克、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4個成員國。(許立群)

[責任編輯:石依諾]

相關焦點

  • 中東歐四國:寧受制裁不要難民
    另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6日報導,捷克截至目前只接收了12名難民,而歐盟要求捷克接收1600名難民。儘管捷克會因此面臨來自歐盟的處罰,捷克也不再會接收更多的難民。在議會接受質詢時,捷克內政部長米蘭·霍瓦內茨(Milan Chovanec)說,捷克甘願接受來自歐盟的任何懲罰。「當我們確認來捷克的難民人數時,我想我們已經不可能再接納任何人了。」
  • 歐洲四國拒絕難民分攤計劃 對德國「欺凌」表示不滿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則說,拒絕接受德國在難民危機上的「道德帝國主義」。據法新社報導,在歐盟23日的難民問題緊急峰會前一天,歐盟內政部長會議就轉移安置12萬難民達成一致。這一攤派方案採取「多數贊成票即通過」的方式,而非歐盟以往決策時採取的「全票通過」方式。東歐國家中只有波蘭投票贊成;另外芬蘭投了棄權票。
  • 加入歐盟後的中東歐國家為何尷尬?
    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隨著歐債危機、難民危機和「脫歐」危機的接連上演,以及局部與整體利益的摩擦上升,中東歐國家與歐盟「蜜月期」很快結束,而在內政外交等一系列問題上兩者的分歧卻日益增多。——歐盟內部雙重質量標準。同樣的品牌和包裝的產品,在中東歐銷售的比其他國家的質量差,引起中東歐國家的不滿。
  • 中國銀行面向中東歐四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
    來源:新華網5月8日,中國銀行面向中東歐四國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正式開班。在「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框架下,中國和中東歐四國未來的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中國銀行願為中東歐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希望本期研修班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深化合作增添新動力,為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經驗打開新窗口,為中國銀行與中東歐國家交流架起新橋梁。
  • 馬爾他海域49名難民絕食抗議 歐盟將分攤安置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8日,歐盟就解決海上漂泊的49名難民問題舉行成員國特別議會,形成初步分攤解決難民計劃。德、法等10個成員國表示願意共同分攤安置這些難民,前提是難民必須從馬爾他登陸。資料圖:馬爾他海域。
  • 現代舞劇《田園》2019「歡樂春節」中東歐四國巡演圓滿完成
    在當地時間2月18日晚10點,廣東歌舞劇院現代舞劇《田園》劇組31人到達斯洛伐克,這也是該劇2019「歡樂春節」中東歐四國巡演的最後一站。劇組從當天晚上11點多進入布拉提斯拉瓦城市劇院開始,到2月19日晚7點半演出完美謝幕,不到24小時就圓滿完成了一場舞劇的演出。
  • 當前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爭議與深層原因
    一、中東歐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態特點  政治方面,部分國家中民粹主義政黨崛起並成功上臺執政。這些黨派在宣傳方麵塑造了一個「他者」的形象。例如在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出生的美國投資家索羅斯成為了青民盟和方向黨所描繪的頭號公敵;波蘭法律與公正黨領導人卡欽斯基也經常在演講中提及特權者、寡頭等。此外,難民問題和歐盟機構也被用來當做是「他者」。
  • 絲路藝術之花盛開在中東歐!甘肅藝術團四國巡演完美收官
    甘肅藝術家是在結束了克羅埃西亞、波赫、北馬其頓演出後,來到有著音樂之鄉美譽的波蘭,在那裡進行了兩場民族交響樂《魅力絲路·隴上行》演出後,甘肅藝術團2020年「歡樂春節」中東歐四國巡演完美收官。藝術家傾情演奏民族管弦樂《挑山》。奧波萊工業大學師生與甘肅藝術團同臺表演。
  • 德國人熱情擁抱難民,只是為了洗刷納粹恥辱嗎?
    可以說,在中東難民問題上,德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成本。其實,2015年9月默克爾選擇全面放開邊界,是得到德國民意高度支持的,那麼德國人為何對救助難民如此熱心呢?二戰結束後的頭兩年裡,大約一千兩百萬至一千四百萬德裔居民被中東歐國家驅逐,他們被迫背井離鄉,回到幾乎被世界大戰毀滅的德國。當時的德國遠不具備今天的難民接待條件,這些德裔難民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才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而且這段德裔難民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同世界分享的,因為這些德裔難民並非無辜,他們在二戰期間或多或少參與或被捲入納粹德國的擴張活動。那麼這次德裔難民潮是如何發生的呢?
  • 斯洛伐克小鎮舉行公投 97%居民拒絕接收難民
    對於不斷湧入的難民,歐洲人民的真實想法究竟如何?斯洛伐克一個小鎮的公投結果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這個問題。據英國媒體9月28日報導,斯洛伐克蓋巴斯科夫鎮被劃為臨時難民接收點,該鎮就是否接收難民舉行全民公投,結果顯示97%的居民說不。  本月22日,歐盟各國領導人以多數票表決通過了12萬難民的分攤計劃。
  • 上千人喪生地中海,難民問題割裂歐盟
    近年來,歐洲國家普遍收緊難民政策,進入歐洲的難民數量整體雖有減少,但是風險加大。由於歐盟國家在接納難民船隻問題上達不成一致意見,導致救援難民的船隻經常在地中海漂流數周,從海路通往歐洲的道路變得更為兇險,死亡率升高。今年在地中海確認遇難的非法移民和難民總數已經超過1000人,其中近2/3發生在北非和義大利之間的水域。
  • 德國人熱情擁抱難民,只是為了洗刷納粹恥辱嗎?
    可以說,在中東難民問題上,德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成本。其實,2015年9月默克爾選擇全面放開邊界,是得到德國民意高度支持的,那麼德國人為何對救助難民如此熱心呢?二戰結束後的頭兩年裡,大約一千兩百萬至一千四百萬德裔居民被中東歐國家驅逐,他們被迫背井離鄉,回到幾乎被世界大戰毀滅的德國。當時的德國遠不具備今天的難民接待條件,這些德裔難民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才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而且這段德裔難民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同世界分享的,因為這些德裔難民並非無辜,他們在二戰期間或多或少參與或被捲入納粹德國的擴張活動。那麼這次德裔難民潮是如何發生的呢?
  • 2018年新春中國主題圖書中東歐四國聯展在華沙啟動
    人民網華沙2月8日電(記者于洋)2018年新春中國主題圖書展在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四國舉行。2月8日,由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新聞出版發展有限公司聯手法國拉加代爾集團波蘭公司自華沙蕭邦機場的維珍書店舉行啟動儀式。
  • 疫情、難民、恐怖主義危機疊加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此外,歐洲國家對中東難民的接納面臨協調困境,助長了歐洲社會的分裂和激進化。在難民湧入和安置時期,歐洲國家之間各自為政,極大挫傷了歐盟的領導力和凝聚力。以難民分攤矛盾為例,儘管歐盟以緊急情況為名對各國接收難民的配額作出規定,卻遭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與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的反對。北歐國家如丹麥、瑞典加強邊境審查,甚至暫時關停與南部鄰國的邊境。
  • 海外網評:煽動中東歐反華?蓬佩奧的算盤沒打響
    (圖片來源:路透社)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結束對捷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波蘭這四個中東歐國家的訪問行程返回美國,這是他時隔三周再度訪問歐洲。蓬佩奧為將中東歐綁上對華「新冷戰」的戰車可謂費盡心機,但實際上並未取得太多「成果」。
  • 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強調維護巴爾幹半島穩定
    新華網索非亞10月8日電(記者 王欣然)在8日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舉辦的一個論壇上,中東歐國家代表就歐洲難民危機、巴爾幹半島穩定及歐洲一體化等問題廣泛交換意見,尋求共識。  保加利亞總統普列夫內利耶夫在開幕講話中說,如今,歐洲面臨難民危機等眾多挑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歐洲各國領導人尋求共識。重新加強邊界管控只是權宜之計,只有加速一體化才能保證歐洲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普列夫內利耶夫說,歐洲歷史警示人們,巴爾幹半島是歐洲最容易發生動蕩的地區,歐盟不應繼續把東南歐邊緣化,應把這個地區視為歐洲地緣政治的核心利益之一。
  • 綜述:面對難民問題:北歐四國互相指責
    2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內政部長會議以「多數票」通過了12萬抵歐難民分配方案,使得這次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難民危機得到了緩解,但是,這遠遠不能解決各國之間的爭議和分歧。作為高福利的北歐各國,尤其是瑞典對待難民的政策,讓這裡成為很多難民的目的地國,卻也因此使四國之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並相互指責。
  • 德國能否在難民危機中再次主導歐洲
    波蘭前總理、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11月初呼籲德國政府肩負起首要的責任,他指出:「歐洲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德國如何處理難民危機」,「所有人都在注視著德國,觀察來自柏林的信號。」  德國也積極聯合奧地利、法國等國,推動歐洲層面的解決方案,再次啟動了一體化的德法發動機,10月7日,默克爾和奧朗德在歐洲議會共同呼籲歐盟保持團結,在歐盟範圍內分攤難民壓力。
  • 難民8條遷徙路線 歐洲鐵路經受考驗
    在荷蘭民間,演藝界、體育界甚至政界人士在報紙上刊登通版廣告,呼籲各界向難民伸出援助之手,預計呼聲會越來越高。單德國官方預計,今年湧入德國的難民總數可能達到80萬。此前一日,東歐的匈牙利、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總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開會議,會後四國發表聲明,明確反對此前歐盟強制攤派給四國接收難民的份額,並拒絕新提出分攤12萬名難民份額的計劃。難民的前景仍難明朗。
  • 維謝格拉德集團稱支持將難民安置在歐盟之外的國家
    新華社華沙11月21日電(記者韓梅 石中玉)維謝格拉德集團21日在波蘭華沙舉行成員國內務部長會議,支持將難民安置在歐盟之外的國家,宣布將成立移民危機管理中心。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維謝格拉德集團宣布將成立移民危機管理中心,旨在為在歐盟之外的難民,如在黎巴嫩和約旦的難民提供幫助。該中心由波蘭負責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