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工程有多牛?曾挖空一座大山,被國家列為絕密級軍事單位

2020-12-20 西府趙王爺

上世紀60年代,隨著中蘇兩國的關係交惡以及美國在我國東南沿海的攻勢加劇,國家決定在大後方,即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建立一個大規模戰備工程,將工業內遷,以備不患,史稱三線建設。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初,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動用了數千億的資金,數以百萬計的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以及上千萬的民工,在祖國大西南的深山峽谷和大西北的大漠荒野中,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其包含範圍很廣,諸如國防、科技、工業以及基本的交通設施建設。是當之無愧的世紀性工程。

而在這其中,「816工程」無疑是最為核心的工程之一。

當時面對蘇聯的核威脅,國家決定利用大西南山林地貌的隱蔽性優勢,修建一個核工廠,集核武器製造與核原料儲備於一身,代號「816」。

1966年,在經過國務院批准以及有關部門多次實地考察與論證之後,國家把「816」地下核工程的地址定在了重慶涪陵的白濤小鎮。這裡毗鄰烏江,緊靠武陵山,山高林密,而且又是西南大後方,地理位置相對安全。

在當時,「816」地下核工程屬於高度軍事機密,是國家高度保密的軍工單位,級別為絕密級。

「816」工程施工建設之初,打的是「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的招牌,在外人看來,這裡只是在修建一個普通的工廠。

然而,其內部的守衛非常嚴格,僅僅是負責安保的警衛力量就有一個團。值得一提的是,守衛這裡的部隊番號為8342,可想而知當時816守備規格有多麼的高。此外,在地圖上根本查不到這裡的具體建設地點。因為白濤鎮這個地方已經被從地圖上抹去,就算是寄信件,地址欄也只能寫重慶市4513信箱。

至於參與建設的職工們,首先其家屬是不能進廠探視的,要探視也是職工自己回家。而且這部分大都不清楚自己參與的是一項什麼工程,更多的只是認為自己在給國家建工廠。深入的項目,完全都是由部隊的工程兵們參與。

由於當時的保密制度很嚴格,一對兄弟都工程裡施工,但是彼此並不知悉。一次,兄弟倆在鎮上偶遇,還不敢相認。類似的故事,在這裡並不新鮮。

其保密級別之高,可見一斑。

「816」工程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由於大部分設施都安置在山體內部,所以其需要將山體內部挖出一個大洞。

從1967年正式開挖到1984年停建,816工程前前後後共用人力6萬多人,挖了十八年。挖出來了一個總長度20餘公裡,總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的「超級大洞」。裡面挖出的土石方量超過151萬立方米。如果將這些石渣築成一米見方的石牆的話,可長達1500公裡,堪稱現實版的愚公移山,「816」工程也因此被譽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總計犧牲76名官兵,烈士中年齡最小的僅有19歲。他們被統一安葬在離洞體3公裡遠的「一碗水烈士陵園」。這裡環境幽靜,松柏蒼然

當然,這並不僅僅只是在山體內部挖一個洞穴那麼簡單,作為一個「核工廠」,其需要挖出不同的「車間」、「倉庫」、「通道」等等單位。比如負責816工程供水系統的引水洞,其全長約3公裡,儲水量為2.4萬立方米的。

據統計,大型洞室有18個,而道路、導洞、支洞、隧道及豎井等總計達到130條。其中,最大洞室為核反應堆主廠房洞室。其總面積達到了1.3萬平方米。其中整體高度為79.6米,相當於20多層樓,側牆開挖跨度為25.2米,拱頂跨度為31.2米。

總之,「816」工程是內部結構極其複雜,抽屜型的建築內體,宛如一隻蜘蛛。洞室通道交錯縱橫,就像是一座大迷宮,如果初來乍到,有沒有地圖標誌指引,很容易迷路。

此外,816工程設計複雜,施工難度大,其覆蓋層厚度均在200餘米以上,能承受8級地震的破壞,抗核打擊。

事實上,816工程是一個未完成的作品,更沒有正式投入過生產。

1984年,由於國際形勢發生了改變以及技術層面的進步,「816工程」停止了建設。

80年代中美關係進入友好時期,蘇聯則落入美國軍備競賽圈套,並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實力大減,已無力對中國構成全面威脅。涪陵816地下核軍工廠工程以生產核燃料為主,在60年代生產力落後時期涪陵816核工程顯得非常得要。但隨著我國國防技術進步,已突破了該瓶頸制約,無須再耗資「816核工程」項目。

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和國民經濟戰略調整需要,國家在分析世界形勢後認為在可預測的一段時間內,不會產生對中國有較大的威脅的軍事行動。於是果斷停止涪陵816核工程,將有限資源投入經濟戰略調整。

此時整體工程已完成大半。土方建築工程完成度為85%、設備安裝完成了60%。

此外,「816工程」在停建後便被封閉了起來,依舊作為國家機密單位而不為人所知。直到2002年4月,由國防科工委下達解密令,「816工程」才得以重見天日,為世人所知。

2010年4月,816核工程人工洞體被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當然,並不是完全開放,大家只能遊覽部分區域。不過,那也絕對是一次別樣的體驗了。

816地下核工程展覽館內,擺放著當時建設者們留下的各種物品,靜靜地訴說著那段難忘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漫遊重慶——世界第一人工洞體,「816」的故事
    816地下核工程景區在重慶東南面的涪陵區白濤鎮有座名為金子山的大山,這座山看似平淡無奇,裡面卻隱藏了一個絕密的山洞,代號「816」。816地下核工程,當時被列為絕密級軍事機密,就連山洞附近的居民,建設者的家屬都不知道這個洞裡藏著什麼秘密,1984年因國家戰略調整,工程停建。18年間,十餘萬軍民披荊斬棘,共同譜寫了一曲慷慨悲壯的時代交響曲,直至2002年才向世人解密。
  • 沉默44年,地名曾消失……
    - 44年的山間靜默 -一座為了和平興建又停建的地下工程1966年,隨著選址小組結束了歷時良久的實地勘測後,這項被列為「絕密級軍事機密」的工程,最終定址重慶涪陵區白濤鎮。同事之間也不會互相打聽工作,跟整個工程被隱藏在大山深處一樣,「靜默」成了他們當年工作的常態。816原副廠長張曉東講述「816地下核工程」的歷史BY 新華社 陳誠曾在廠任職土建工程師的靳文國說,一進單位就要上很多天的保密課,然後是宣誓和考試。
  • 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成旅遊景區
    日前,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峰集團)旅遊健康產業項目部副總經理楊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816地下核工程遺址通過提檔升級變成景區後,更好地向世人展示了其獨特魅力!」   神秘山下別有洞天   我市涪陵區白濤鎮,有一座「奇怪」的山。
  • 為建造這座教堂,曾有6萬人在一夜之間「消失」,這個工程是啥?
    了解各國的發展歷程後,我們會發現,在現代社會中,軍事力量的建設對於一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那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註定會相對較低。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就開始大力建設軍事,為了能使中國的軍備實力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國家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地下軍事核工程。
  • 816是中國最大地下核工程 洞口的門由光電控制
    從1967年到1984年的17年間,前後有6萬多人從全國各地聚集到重慶涪陵地區的白濤鎮,挖空了150餘萬立方米的巖石,挖成了一個總長超過20公裡的龐大地下工程。  由於歷史的原因,816核工程並沒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1984年停建時,它累計完成了土建工程的85%,安裝工程的65%。
  • 保密35年,6萬人修18年,擋50顆原子彈的816工程成景區
    在重慶的烏江邊,有一個曾經在地圖上消失了整整25年,被保密了整整35年的小鎮——白濤鎮。在過去幾十年裡,哪怕曾經是白濤鎮的居民,除了能在鎮子附近看一看那在一片大山中高高矗立的巨大煙囪之外,誰也不能靠近白濤鎮半步。只因為,這裡存在著曾經屬於國家級保密行動的核原料工業基地,它僅有一個簡單的代號「816地下核工程」。
  • 涪陵工作時難忘的周邊美景,美麗的烏江畫廊,神秘的816核工廠
    涪陵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春秋戰國時間曾為巴國國都,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王陵多在此而得名。烏江古稱黔江,是長江南岸的最大支流,源於貴州高原,自西南向東北奔騰至涪陵注入長江。道路沿江而走,在大山中蜿蜒穿行,在這大好環境裡無目的暢遊也是一種享受。有時忍受不住美景的誘惑,就把車停下來,在路邊欣賞一會,再不舍地前行。
  • 6萬人參與、投資7.4億,來自重慶的瘋狂工程
    「816地下核工程」可以說是世界人工的奇蹟,位於重慶涪陵大山中,始建於1966年,計劃用於中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主要生產鈽239(原子彈的核心材料)。總投資7.4億元(折合到現在有一千多億元人民幣),參與人員達6萬。
  • 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中國唯一解密核反應堆、重慶的816核工程
    在重慶市涪陵區,一處地圖上曾經不被標註的白濤鎮,隱藏著一處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也是距今為止中國唯一解密的核反應堆工程,這就是目前作為景區開放的816地下核工程。1966年開工建設至1984年工程停建,18年間,6萬多軍民拼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譜寫出一曲慷慨激昂的時代樂章。
  • 探訪重慶涪陵地下核工廠舊址 記住「816」人的故事
    「816」地下核工程反應爐鍋底  「816」工程是三線建設時期上馬的核工業項目,6萬多人參與建設,即將完工之際卻宣布停建。驅車兩個小時後,路旁一棟老式紅磚小樓躍入眼帘,這就是「816」景區接待中心。從地下通道走到馬路對面,只見青山腳下有個水泥洞口,上面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816地下核工程」。  「像這樣可以進卡車的大型洞口,在山體不同方向有10多個。」講解員王芋七介紹說,中央批准「816」項目後,總共有6萬多人參與建設,8年打洞,9年安裝,總投資超過7億元。
  • 浙江一座曾多次重建的寺廟,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有雙塔
    浙江一座曾多次重建的寺廟,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有雙塔浙江寺廟旅遊浙江所擁有的旅遊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不少景觀一般都有很高的社會欣賞價值,而在多數城市的寺廟歷史表現和文化內涵上看,它們都有很強的欣賞意義,例如說靈隱寺
  • 世界第一人工洞體~神秘的816核工程
    烏江天險路越來越險、不愧是當面的軍事秘密工程涪陵的白濤鎮,看似平淡無奇大山裡,隱藏了一個規模驚人的軍工洞工程平面圖,結構極其複雜大門處有電瓶車,坐5分鐘後,到達發電機房現在所處的位置-中心-核反應堆大廳的底部因為該工程的主體工程只完成了
  • 816地下核工程,6萬人日以繼夜開挖,可承受百萬噸氫彈衝擊!
    在該鎮烏江邊的金子山上,發掘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穴:總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總長20多公裡,發掘出的石料量151萬立方米;最大的洞室,高79.6米,相當於20層樓,深入洞內烏江的河底有30多米。這個曾經是國家級絕密項目,曾經是中國投資最高、規模最大的項目。
  • 中醫祖傳秘方獻給國家:被列為絕密配方,不參觀、不介紹、不洩露
    季德勝的傳奇故事:季德勝的傳奇經歷曾多次見諸報端,且被列入江蘇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江海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898年,季德勝出生在江蘇宿遷一座破廟裡,他的父親是一個耍蛇賣藥的遊醫他的祖先在一代代傳授秘方過程中,不曾有任何文字記載,而是靠口授心記,親自實踐。一來怕文字記載萬一丟失,就會落入他人之手;二來是無論清朝還是民國時期,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多半是一貧如洗,目不識丁。季德勝的祖宗曾立下規矩:秘方「傳子不傳女,世代不外傳」。所以季德勝視秘方比生命還寶貴。
  • 816地下核工程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涪陵再添旅遊新名片
    7月29日,重慶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涪陵再添一張響亮的旅遊新名片。通過近年來持續高標準創建,816地下核工程最終通過重慶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的現場評審,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涪陵第五個國家4A級景區,讓涪陵旅遊呈現出名副其實的「五朵金花」新格局(武陵山大裂谷、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木花谷·林下花園、816地下核工程)。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欲將把新疆沙漠的沙子挖空?專家:異想天開
    ,欲將把新疆沙漠的沙子挖空?大家都知道中國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最近幾年一直創造著一個個奇蹟,不管是三峽大壩還是港珠澳大橋,都是一座座典型的國家超級工程。在我們多次取得佳績之後,最近又要出一項超級工程,但這次專家卻表示:異想天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又有大動作?斥資600億挖空2座大山,德國:簡直反人類操作
    中國太大了,有太多需要建設的地方來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在今天的中國,1小時都能做什麼?1小時能創造出超百億的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大約1.5億斤糧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鐵路,處理約600萬件快遞,往來貨物貿易額超過5億美元,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半日可以往返千裡,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於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如今的中國速度令世界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