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中!

2020-12-25 登封發布

中嶽嵩山,巍巍峻極。天地之中,華夏之源。鄭州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縮影就以嵩山文化為原點,徐徐展開。在歲月的長河裡,嵩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提供著豐厚滋養,而勤勞智慧的登封人民,也用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文化奇蹟。

凌晨5點,晨曦微露,嵩山少林寺在厚重悠遠的鐘聲裡甦醒。這座紅牆灰瓦的千年古剎莊嚴而富有生機,日復一日迎接著八方來客,年復一年傳承著少林文化。

聞名海內外的少林文化只是嵩山浩瀚璀璨文化中的零光片羽。嵩山之古,堪稱萬山之祖。25億年前,地球還沉浸於一片大海之時,嵩山就橫空出世,成為華夏民族繁衍生息的搖籃。 這裡孕育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大河村文化、仰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數量之多、分布之密居全國之首。

2010年8月1日,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研究嵩山文化近30年的鄭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常松木說:"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中原,八千年文化看嵩山。嵩山地區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據《周禮》記載,為了在天地之中建都,周公通過土圭測量法找到了位於鄭州登封告成鎮的"天心地膽",並在此驗四時、定曆法,確立了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分""二至"。一直到清朝時期,這裡都是中國天文活動的中心、曆法制訂的原點,吸引無數愛好者紛至沓來。郭同勳說:"2014年春分到2017年春分,我們堅持每天在這後邊的石規上測量日影,一個是確定24節氣的時刻,再一個對比一個回歸年時間和元代記載的時間(是否相符),4年測量了1100個影長數據。"

嵩山腳下的觀星臺不僅是中國天文發展大繁榮的有力見證,其蘊含的"中文化"更體現了古人的宇宙觀、哲學觀,千百年來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為人處世之道。嵩山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呂宏軍說: "中國的哲學都是以中作為核心的,就是大道為中或者中庸之道。天地之中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之源、中國文化之根,成為中國一切行動的指南。"

正因為嵩山如此雄壯偉岸、底蘊深厚,中國多位帝王在此舉行祭祀封禪活動,文人墨客、三教九流也爭相登臨。儒釋道三教薈萃,不但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瑰寶,更形成了嵩山文化圈內的諸多古蹟。

其中,漢三闕是中國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築典範。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漢三闕生動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習俗,甚至為現代足球運動起源提供了實物佐證。呂宏軍說:"漢三闕上的文字和圖案可以說是中國上古到漢代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的縮影。就是有了漢三闕上這個蹴鞠圖,聯合國世界體育組織2004年在巴黎正式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足球發祥地。"

同樣在古代建築領域首屈一指的還有建於北魏時期的嵩嶽寺塔,這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磚塔,也是中國乃至東亞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密簷式塔,鄭州新地標"大玉米"的設計靈感就來源於此。歷經1500年風雨侵蝕仍屹立不倒,嵩嶽寺塔卓越的建築技藝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專業人士"取經"。嵩嶽寺塔講解員喬樂鵬說:"嵩嶽寺塔裡面融合了西域文化,融入了數學、美術、幾何、藝術多種元素,造型、建築結構非常特別。"

在位於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十多位身著漢服的小學生在此誦讀經典。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名滿天下,成了無數孺子的求學聖地。範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等鴻儒碩學都曾前來傳道授業。置身其中,悠悠書香撲面而來,"之乎者也"餘音在耳,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訴說著千年的儒學文化。

嵩陽書院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李俊梅說:"一千多年過去了,現在還有很多活動在這裡舉行,如每年的嵩山論壇都有很多國內外學者研究討論,還有小朋友到這研學,接受文化薰陶,這也是對嵩山文化的一種傳承。"

黃河滔滔、嵩嶽蒼蒼。這些不勝枚舉的嵩山古遺存聞名遐邇、神秘奇異,猶如一把鑰匙,不斷牽引著我們去探尋悠遠的歷史。而一路從遠古走來的嵩山文化,歷經歲月洗禮卻愈發光彩奪目,它融入了中華文明的歷史血脈,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形成與壯大,為華夏兒女帶來永不枯竭的力量。

中華之源和嵩山文明研究會副會長閻鐵成說:"在黃河文明上下五千年,嵩山地區的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對中華民族最具有關鍵意義。它誕生了中國最早的人類、最早的村落、第一座城市、第一個王都。嵩山文明的這種原創性和原生性,奠定了黃河文明的基礎,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與魂做了非常好的詮釋。"

編輯:趙曉聃

相關焦點

  • 「最大武林部落」:爭議漩渦中的登封武校
    連續多起死傷事件被媒體密集報導後,登封武校迎來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整改行動。 4月15日,登封市政府在官網通報中稱,市委、市政府已安排相關部門對全市武術學校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綜合整治活動。 4月23日,小龍武校主管文教的副校長李廣鑫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次整改,「公辦的民辦的,統統列入其中。」
  • 嵩山和登封的歷史故事:嵩山是誰封為中嶽?登封又為何叫登封
    嵩山為何叫嵩山,登封有誰來命名?說起這個話題,也許很多人不一定了解。登封嵩山地處中原西部的丘陵地帶,總體呈東西走向,長達60千米,嵩山由兩座山組成,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層戀疊嶂,危崖高聳,壁立千丈如同一條巨龍,橫臥在黃河南岸。
  • 為什麼說登封是「天地之中」?「登封」之名有何含義?
    古時候,人們的科技水平並不發達,那時人們的傳統觀念認為,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而中原則被認為是「天地中心」,中原的核心則在鄭州登封,因而這裡成為中國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薈萃的中心。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議,將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報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登封住房公積金查詢餘額,登封住房公積查詢電話
    登封住房公積金查詢餘額,登封住房公積查詢電話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7-11-14
  • 《貓桑遊記-登封》
    登封的鄉土人情、景區特點、歷史等等,我了解甚少。只是去登封吃了一頓當地的特色小吃,和驢友一起爬了嵩山,與某些這輩子第一次的景色相見。下次要提前了解一下目的城市、景區的鄉土風情、文化歷史等等。與當地老人嘮嗑嘮嗑是個不錯的選擇。寫於8.18,更於9.10.行程周日早----周一早計劃於上上周 8.9-10  去登封,擱置到上周末。
  • /登封高質量發展答卷/登封社會...
    登封市2020年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開班 映象網記者劉少利 實習生 趙萌萌 通訊員 蔡宏焗 文/圖 為進一步加強登封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骨幹作用,推動體育強市和健康登封建設。
  • 年輪中寫滿故事!登封保護古樹名木留住「綠色記憶」!
    古樹是大自然賜予人間的一份特殊禮物它的每一道年輪都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古樹名木也是文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悠久的登封古樹名木當然很多登封市文物保護單位有在登封嵩陽書院,有兩棵將軍柏,是中國最古老的柏樹,人稱「原始柏」,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據傳,漢武帝於元封年間遊嵩山時,見兩株柏樹非常高大,一時高興將其封為「將軍」。▲嵩陽書院將軍柏以將軍柏為代表,登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了一批古樹名木。有的年齡大,樹齡超過數百年;有的名氣大,由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
  • 河南登封少林寺
    河南登封少林寺注意事項>1、建議在鄭州火車站對面的長途汽車站買前往登封的車票,只要27元錢,到登封下車後即有8路公交車直接到少林寺,票價只有2元。唐初,少林寺志堅、曇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徵戰中,立下漢馬功勞,得到了李唐統治者的讚譽和封賞。在此期間,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極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稱,少林功夫也從此美名遠揚。明代達到鼎盛。民國時期,軍閥石友三放火燒毀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築,千年基業毀於一旦。
  • 河南曲劇《卷席筒》有唱詞「登封小縣」,登封真的小嗎?還真不大
    但拍攝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河南曲劇電影《卷席筒》裡卻有唱詞提到「登封小縣」,分別是在主人翁曹張蒼(也稱小蒼娃)提解到洛陽覆審的路上所唱: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一路上我受盡多少熬煎……以及在小蒼娃洛陽向已是狀元、巡按的大哥曹寶山陳述家裡遭遇時的唱詞:
  • 登封鬧市裡的一處「國保」
    一直往西走,過了市直一初中,一處古樸的院子映入眼帘,上寫登封歷史博物館,又名城隍廟。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停下來看看的腳步都沒有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從這裡路過而忽略了這裡。說是小院,其實它大有來頭。兩尊威武的獅子,立在門外,土黃色的臉,土黃色的皮膚,四隻眼睛睜著,像望穿了數百年,打量著繁忙的光陰。
  • 登封以「六美」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
    ,加快把登封建設成為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少林功夫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將重塑登封的「山之美」。統籌推進嵩山和箕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山體修復;推進縱橫市區及周邊的「三綠楔」建設,構建獨具特色的山城生態景觀布局;力爭新增生態廊道綠化面積4.9萬畝;加快建設「多彩嵩山」,登封正全力建設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生態後花園」。
  • 美麗登封建設進行時|登封與中唐空鐵集團籤約項目計劃投70億元
    中唐空鐵集團是全國懸掛式單軌交通領域的領軍企業,院士團隊擁有專利300多項。雙方將進行新能源空鐵旅遊線項目合作,合作打造登封市全域空鐵旅遊;建設空鐵軌道橋梁裝備製造產業園,使登封成為中國國內新型旅遊交通工具應用的引領者,建設輻射中原三省的空鐵軌道橋梁製造基地。項目計劃投資70億元,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開工,一期約投資20億元,2021年底達到通車條件。
  • 吃貨日記:關於登封涼皮的記憶
    好像住了有三四天吧,我領著他們吃了登封的小吃,他們都誇讚非常的好吃。當時是5月份,天氣已經比較熱了,我領著他們在嵩山百貨樓下面的涼皮攤吃了涼皮,每人大概是吃兩盤,其中一個叫小偉的,吃了三盤。吃涼皮的同時,每人一瓶汽水,我覺得是標配。小偉打著飽嗝告訴我:這涼皮真好吃,我以前以為涼皮是陝西的特產,誰知登封才是涼皮的原產地,真好吃。我笑而不語。
  • 在初冬,和登封來一場浪漫的約會
    轉眼11月即將過去登封也已步入冬天這麼美的季節,怎麼忍心辜負?來和晨光一起去登封尋找初冬裡的浪漫!看白雪皚皚,賞水墨丹青,美哉!登封冬染油畫。登封,你好Hello, DengFeng初冬的晨,清冷,寂靜你看,一輪暖陽正徐徐綻放,那光芒直暖至心窩。
  • 城市建設繪就登封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結合周邊建設,重新設計和打造沿街公園街景,大量綠植苗圃裝點街區景色,增加納涼休憩長亭、休閒長凳等特色城市家具,實行人、非、機三分離,塑造「城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城市風貌特色。市民行走其上,視域疏朗,「百裡嵩山半入城」的意境讓心境異常開闊。
  • 「登封看嵩山」原來你是這樣的小鎮
    5月29日,「山河源 風華啟」黃河文化與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綠地嵩山小鎮啟幕儀式在登封城西、嵩山腳下圓滿舉辦!,推動黃河文化活態傳承,開啟登封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培育文旅品牌助力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從前,嵩山之於登封,是蜚聲中外的少林功夫,是天地之中、中華聖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如今,嵩山之於登封,還多了一個綠地嵩山小鎮。
  • 儘快讓登封人民用上更好、更實惠的5G
    來到登封,就像置身歷史名城。在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作為一組東方古代建築藝術殿堂,以古老與博大、凝練與舒展、滄桑與輝煌,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瑰麗之華和中華悠久歷史的璀璨之光。回想去年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其火種採集暨網際網路火炬傳遞儀式在登封觀星臺舉行。
  • 航拍下的登封有多美!看一眼就喜歡
    航拍下的登封有多美!、俯瞰登封 看看這片朝夕相處大地 熟悉的景象,是不是也變了一副模樣 俯瞰城市、生機勃勃
  • 明清風韻 鑑照古今—探秘登封城隍廟的前世今生
    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的登封,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中華5000年,脈絡相延、從未間斷。一部登封史記錄著各個朝代的興替史,折射出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史。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5000年文脈不斷的歷史名城登封,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除了中嶽廟、少林寺、嵩陽書院等8處11項世界文化遺產和少林功夫、登封窯傳統燒造技藝兩項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登封明清建築城隍廟等古建築亦值得探尋、回味。
  • 盤點哪些明星到訪過登封少林寺
    我國登封少林寺是一個佛教文化興盛的地方,經常有給國內外名人到訪,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有哪些人到訪過少林寺。俄羅斯總統普京2006年正逢中俄文化年,普京訪問中國,由於普京女兒熱愛少林武術,普京在中國行中特地到訪登封少林寺,對外是一個宣傳少林文化的絕佳機會。是少林寺在國際交往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