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這兩天最火的紀錄片,那一定是下飯的《風味人間》。其中,一碗禿黃油拌飯令吃貨們的胃深夜 " 抗議 ",蟹殼淺煎,蟹黃熬煮,配上米飯攪拌,蟹油包裹著米飯,隔著屏幕閉上眼,都能想像這窮兇奢靡的美味。一碗地道的禿黃油,是絕無蟹肉摻雜進去的,幾斤大閘蟹拆不出一兩蟹黃蟹膏,鮮美逼人,滑膩溫潤。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封藏一年,在沒有螃蟹的季節,也能拿出來聊慰蓴鱸之思。
關上電視,沒有禿黃油的夜晚,最難將息。那還猶豫什麼,去吃唄!現代快報記者尋遍蘇州、南京兩地,吃了兩碗 " 愛馬仕 " 面,一碗麵價格近 200 元!替你們嘗一嘗《風味人間》裡提到的禿黃油有多好吃 ~
△蘇州:一份禿黃油麵
蘇州:
裕興記
價格:188 元
澆頭重量:116.6 克,固形物非常多
澆頭成分:蟹黃、蟹膏、蟹肉
口感:不腥、有點膩
" 沒吃過禿黃油麵,就錯過了蘇州的整個秋天。" 作為一道蘇州名菜,想吃禿黃油,那第一站必須得來蘇州啊。但是,在蘇州這麼一個崇尚面點的城市,大小麵館街頭巷尾星羅棋布,能做禿黃油的麵館,也沒有多少,難怪這道菜曾被沈宏非先生說成是已經消失的美味。
這一次,現代快報記者選擇的是裕興記,這家老牌麵館在蘇州已經有了二十多家分店,但記者去的是最早的門店之一:石路店,希望可以吃到更正宗的禿黃油。
一進店門,感受到的只有一個字——貴,黃魚面 98 元,蟹粉面 138 元,禿黃油麵 188 元。在店裡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道 " 面中皇帝閃亮登場 ",牌子正中一隻大閘蟹雄赳赳氣昂昂,配合著這八個字,大有吃了這碗面就可睥睨天下的派頭。另外,禿黃油麵每天限量供應 60 份,可接受預約。記者沒有預定,但是 11 點到店裡,依然吃上了。
現代快報記者點了一碗 188 元的禿黃油麵,老闆建議再來 2 塊錢的薑絲,配合著吃更有味道。付款不多時,一套上齊。共有茶水一杯、雞湯一碗、小菜三樣(青江菜、滷香菇、毛豆雪裡蕻)、禿黃油麵碼一碟以及二兩半的面。
△禿黃油料很足
測量一下澆頭,共 116.6 克,裡面的固形物相當多,堆成了小山,這個分量可以說是誠意滿滿,大塊的蟹黃和蟹膏佔了八成,但是裡面還有兩成左右的蟹肉。等等,這為什麼和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 禿 "(tei)在蘇州方言中,不是 " 只有 " 或 " 獨有 " 的意思嗎?" 黃油 " 專指蟹黃蟹膏。那翻譯過來就是 " 只有蟹黃蟹膏 ",這裡面怎麼會有蟹肉呢?特意跑到蘇州,挑了一家最火的老店,居然不是正宗的禿黃油?
來都來了,嘗嘗吧!碗裡是碼放整齊的蘇式麵條,配上淺淺的醬油湯,店裡的阿姨會幫你拌麵,手速快到記者拍的照片都重影了。拌麵阿姨還會特別交代要趁熱吃,薑絲碟裡倒上醋,配著面吃,先吃小菜再吃麵,否則小菜索然無味,全部吃完之後,再喝湯清口。拌完的面,禿黃油與面的配比正合適,每一根麵條上都泛著油亮亮的金黃色,鮮甜的蟹香撲面而來,沒有任何腥味,立馬將一碗再普通不過的主食,升華成饕餮盛宴。
美中不足的是,禿黃油炒製得稍膩,第一口驚豔,但是吃到一半就能感覺到膩了。
南京:
孔雀先生螃蟹生鮮館
價格:198 元
澆頭重量:144 克,固形物比較多
澆頭成分:蟹黃
口感:有腥味,醬汁太少拌不開
在南京能吃到禿黃油嗎?現代快報記者在河西找到了一家——孔雀先生螃蟹生鮮館,這裡不叫禿黃油麵,只有蟹黃面。
一走進店裡,門前兩位拆蟹師傅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她們面前擺放著幾個大大小小的筐,蒸熟的蟹腿、蟹螯、蟹黃都分類歸置著,巧手翻飛間,蟹黃、蟹肉已經拆出來了。其中一位拆蟹師傅告訴記者,一份蟹黃面需要耗費十幾隻螃蟹," 前陣子螃蟹還不肥,一份面要 20 只螃蟹。"
打開菜單,記者發現這家店主營螃蟹,有蟹粉泡飯、蟹粉餛飩、香辣蟹、清蒸蟹,記者點了一份 198 元的蟹黃面,店裡還有賣一種蟹腿和蟹粉的雙拼面,售價 168 元。
很快面就上來了,擺盤可以說是相當文藝,還配有薑茶祛除螃蟹的寒氣。麵條看上去像是日式拉麵,沒有湯汁,旁邊點綴著西蘭花和蝦仁,澆頭由小碟子單獨盛放,金黃油亮,一眼看上去,都是大塊的蟹黃。上秤一稱,果然不失所望,澆頭的重量達到了 144 克,將近 3 兩了。
這一家店就需要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面一上來,趕緊趁熱開拌,但是因為麵條沒有湯汁,純用澆頭來拌,根本拌不開,還有部分麵條仍然是白色的,沒有均勻裹上醬汁。這家的蟹黃拆得比較大塊,一口蟹黃捲起幾根麵條,吃起來粉糯鮮美,很是過癮。
但是,面剛端上來的時候,記者就聞到了有點腥味,吃了一半,涼了以後,就更腥了。傳統的禿黃油都是用豬油炒制而成的,但我們問了一下拆蟹師傅,這裡沒有使用豬油。或許是沒有蟹膏的緣故,吃起來倒是不膩,不過沒有了粘膩口感的禿黃油,似乎也失了些許特有的風味。
網購禿黃油也火了,造福隨時想吃的你
按照傳統做法,這兩家 " 愛馬仕 " 面都算不上最正宗。一碗地道的禿黃油,只取公蟹的膏、母蟹的黃,配上豬肥膘末,加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味,最後再淋一些豬油調味。
兩碗面中 " 愛馬仕 " 下肚,記者看看自己癟下去的錢包,還是覺得貴得服氣!這既耗人力又耗螃蟹的吃法,究竟是誰想出來的?原來禿黃油的緣起,是古時青樓女子為答謝恩客、為了 " 對你好 ",我把大閘蟹的精華全部存下來,即便他日你我相忘於江湖,而你仍然記得這一口蟹香還魂。不僅讓沈宏非和蔡瀾吃得醉生夢死,還能讓紅男綠女們勿相忘,禿黃油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如果你也想嘗嘗這散發著土豪金的美味,又不想錢包內傷,不妨試試網購啊!現在網上的瓶裝禿黃油賣得也十分火熱,價格在一兩百元到三四百不等,更重要的是,吃起來相當方便,不用大老遠跑去店裡吃,還可以自由發揮你的廚藝,禿黃油拌麵、禿黃油拌飯、蟹黃餛飩、蟹黃豆腐 ……
醫生:一頓禿黃油超標的油脂、膽固醇,需要 3 到 5 天代謝
但是如果你有 " 三高 " 或者心血管疾病,可就得小心點了。南醫大第二附屬醫院主管營養師梁婷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我們每天的油脂攝入量應該不超過 30 克,一份禿黃油麵裡的油脂含量是嚴重超標的。對於胃腸道沒有問題的人,梁醫生建議每天螃蟹的食用量不要超過兩隻," 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引起血脂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如果偶爾吃一次的話,超標的油脂、膽固醇會在 3 到 5 天代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