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魯番--坎兒井火焰山
吐魯番冬季不下雪,年降水量16毫米 ,是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也是我國年降水最少的地方,由於這樣的氣候特點,當地人們發明了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吐魯番的大盤雞坎兒井與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O公裡。
-
大西北之旅(十四)——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參觀吐魯番的葡萄溝葡萄園新疆提子25元一斤葡萄溝從坎兒井景點出來時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天太熱,口好渴,看到隔壁棚子有好多西瓜,我問賣不賣?沒想到本地司機說:「買什麼,拿一個送你就是。」我說不好吧,司機轉身走進去拿了一個,我推託不了,只好接受了,盛情難卻!滿滿當當的熱情好客!提著二大袋葡萄乾、奶糖,還有一個沉甸甸的大西瓜,這一趟收穫頗豐。只是在吐魯番上火車時,把我們幾個累得夠嗆。
-
新疆第九章——吐魯番(火洲 )
王都安樂城(今吐魯番市東郊安樂故城)吐魯番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開始在現今的吐魯番市形成。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阿黑麻在東察合臺汗國東部的吐魯番稱汗,建都吐魯番(安樂城)。明隆慶四年(1570年),葉爾羌汗國佔領吐魯番,吐魯番屬葉爾羌汗國。
-
大美新疆感嘆之九—吐魯番坎兒井
吐魯番是著名的「火洲」,又是葡萄的產地,用水量非同一般;而日常的生活用水、澆灌農作物的水,都是取自吐魯番的祖先們發明的優秀水利工程——坎兒井坎兒井已有2000多年歷史,經歷了歷史與時間的考驗,它與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與四川的都江堰、廣西的靈渠並列,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坎兒井在歷史上分布在吐魯番、哈密、昌吉、和田、阿圖什、烏魯木齊等地,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和哈密。
-
美麗的新疆旅行之吐魯番—坎兒井,蘇公塔,火焰山和葡萄溝
到新疆後的第一站朋友給安排的路線是到吐魯番旅行。從阜康出發到吐魯番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阜康沿著吐烏大高速(G216高速)穿過烏魯木齊後轉京新高速(G7高速);一條是從阜康出發在甘泉堡樞紐轉繞城高速(G3001高速)繞過烏魯木齊後轉京新高速(G7高速),15年的旅行我選擇的是第二方案,因為我覺得途徑任何城市的市裡都會堵車,這是中國目前的通病。
-
新疆-天山天池-吐魯番-坎兒井···雙飛6日遊
第2天烏市—吐魯番(單程180KM約3小時)—鄯善(單程90KM約1.5小時)住宿:吐魯番特色商務酒店(參考酒店:麥西萊普大酒店/華景大酒店/閩臺酒店等)或同級指定酒店【博格達雪峰】,抵達吐魯番參觀【火焰山大峽谷+千佛洞】(約1小時)這裡是擁有吐魯番最熱得地方,在這裡可以觀賞到在地質運動中形成七條斷裂谷中最為震撼的景色最美得一條斷裂谷,之後抵達【鄯善庫姆塔格沙漠公園,含區間車】(1.5小時),沙漠面積1880平方公裡是世界上少有的與城市零距離接觸的沙漠;後返回吐魯番,入住酒店休息;
-
坎兒井、古交河驛遺址和葡萄溝維族家訪「壯闊新疆觀花賞雪」之旅
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種特殊灌溉系統,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分布較廣。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裡。,吐魯番交河驛·坎兒井源景區在2017年正式向遊客開放。原創作者程哥遊記)(友情提示:法治中國,言論自由,若有各種評論,恕不一一回應)謝謝關注!
-
(新疆24日自駕遊)第六天:吐魯番—烏魯木齊
行程:吐魯番——烏魯木齊(宿七天連鎖新疆大學店)裡程:195+20昨晚吃了大餐,今天安排輕鬆,第一站是吐魯番高昌的坎兒井。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種特殊灌溉系統,歷史上在新疆很多地方都存在,如南疆的皮山、庫車,北疆的哈密,奇臺,木壘等地區都曾經有過,由於歷史和環境地理的種種原因,其他地區的坎兒井都已經消失了,只有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留存了下來
-
被稱「中國三項目偉大工程之一」,孕育吐魯番的坎兒井源自何方?
可別忘了吐魯番火焰山腳下的坎兒井哦!坎兒井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達到鼎盛時期,林則徐被貶新疆時,途徑吐魯番看到坎兒井時,驚奇之餘寫下日記:「卡井應準酌開也,查吐魯番境內,地方多系掘井取水以資澆灌,名曰卡井,每隔丈餘挖一口環,導引水由井內通流,其利勘溥,其法頗奇,詢為關內外所僅見。」林則徐到了伊犁之後是非常重視農業,興修水利工程。
-
談古論今話新彊-3 吐魯番 坎兒井源 交河古村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吐魯番,這裡是四大文明的交匯點,是全世界文物考古工作者嚮往的聖地。來吐魯番旅遊,又怎能不去了解一些文化知識呢? 那麼,你知道古代吐魯番人如何傳送官府文書?如何寄出家信?如何與中央政權進行聯繫?如何與周邊地區交往、交流?
-
吐魯番旅記:關於火焰山、交河故城、坎兒井、饢、大盤鬥雞的故事
本期封面:吐魯番的饢出敦煌,一路往西,沿著古人絲綢之路的腳步來到了吐魯番。吐魯番火車站附近停著不少私家車,專門瞄準了像我這樣的散客提供用車服務。我揣著未吃完的饢踏上了遊覽坎兒井之路,坎兒井的水源自冰川、積雪雪水,利用地形匯集到地下。參觀坎兒井也是在地下,坎兒井的水冰冰涼涼的,坎兒井門口賣的葡萄汁也是冰冰涼涼的。吐魯番果然是葡萄的王國,不加一滴水,純葡萄榨出的汁液,喝一口,真是甜到了嗓子眼。繼續揣著沒吃完的饢,又踏上了火焰山之路。
-
新疆味道·杏花春—天山天池、吐魯番杏花、坎兒井、火焰山、沙漠、大巴扎也是雙飛六日
第二天:烏魯木齊/吐魯番(高速220公裡,行車約3小時)/鄯善(單程60公裡,行車約1小時)約07:30 酒店享用早餐08:00 集合乘車經吐魯番赴鄯善。12:30 抵達後享用吐魯番特色香妃宴13:30 遊覽離城市最近的沙漠—【庫木塔格沙漠】(遊覽不少於2小時)它是著名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的一部分,站在鄯善老城向南望去,金色的大漠雄渾壯觀、風光無限。因它是世界上唯一與城市相連的沙漠,固有「城中的沙漠」之稱。15:30 乘車赴火焰山16:30 參觀大名鼎鼎的【火焰山】(遊覽不少於1小時)。
-
東方龐貝,世界低極-西行漫記(吐魯番 之三)
我感興趣的也就只是為什麼蘇公塔就成了吐魯番的標誌性建築了。難道不應該是坎兒井麼?真論起知名度來,難道坎兒井不是更高些麼?蘇公塔是全國百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蘭風格的塔,也叫額敏塔,是為了紀念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而由他的兒子修建的,隨塔修建的還有一個大的禮拜寺,至今仍是周圍穆斯林頒經禮聖,祈求福佑的重要場所。
-
新疆之旅見聞:埋藏在地下的中國古代第三大奇蹟—被遺忘的坎兒井
圖:戈壁灘上的坎兒井航拍(@吐魯番網)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廣袤荒漠上的一片綠洲,園內流水淙淙圖:長城(@地球旅客)無論中國大地如何改朝換代,只有長城,對這片土地的守望,從來沒有改變。圖:長城(@新豐臺)一千四百年前,為漕運打下良好的基礎,加強南北交通。
-
大美新疆:喀納斯、可可託海、禾木、魔鬼城、五彩灘、火焰山、吐魯番、坎兒井
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葡萄溝、火焰山、坎兒井等。 新疆獨具特色的坎兒井,在吐魯番尤為突出,有1100條之多,總長5000多公裡。這是一種極特殊的灌溉系統。為減少蒸發量,當地人採用了這種地下引水方式,鑽到井下,看涓涓水流在暗渠中緩緩而行。據說,最長的坎兒井有8公裡,出土通風用的直井多達三百眼,相當艱巨!所以說,坎兒井是吐魯番,其實也是新疆的生命了。
-
大美新疆:神奇的坎兒井
到新疆的第三天,按照行程安排,今天遊覽吐魯番的坎兒井和葡萄溝。 早上八點半大巴車準時帶著我們奔赴吐魯番, 吐魯番距新疆烏魯木齊東南約180公裡的地方。 目前,吐魯番地區共有坎兒井1100多道,長的20多公裡,短的只有100多米,總長4400公裡,年流量達3億立方米,可以灌溉吐魯番35%以上的土地。
-
全域旅遊|坎兒井的傳說
吐魯番自古有「火洲」、「風庫」之稱,氣候極其乾旱。吐魯番植被稀少,因此有植被的地方就會特別受珍惜和重視。有水源,才會有人群;有人群,才會有綠洲;有綠洲,才產生了吐魯番綠洲文明。吐魯番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和雙手創造了坎兒井,把融化後滲入吐魯番盆地下的天山雪水用坎兒井引流出來,大規模應用於生產生活。然而得益於坎兒井的推廣使用,吐魯番地區在很早就產生了較為發達的綠洲灌溉農業文明。
-
大西北之旅(十五)——火焰山
我知道很熱(40℃以上),知道很遠(離葡萄溝45公裡),但是全車人聽了導遊王古麗的介紹,覺得不去是遺憾,一生難得來一次,即使刀山火海也要親身體驗一下。除了四個年老的人留在餐廳休息,幾乎都去了。導遊說這是自費景點,每個人補交了一百多元。天氣預報顯示吐魯番市42℃了,去火焰山無疑是自討苦吃。到了火焰山旁的停車場,一下車就感到輕飄飄的,如同進入烘箱一樣,太熱了。
-
西北之旅的詩詞(二十九)——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文/在水一方天好像發了燒心好像著了火千裡迢迢為的是一飽口福我來到了傳說中的地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嗎我踮起腳尖觸碰高高的葡萄架摸到了夢中的葡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嗎遊客的眼睛看直了一串串誘人的果實清新芳香、垂涎欲滴火爐的吐魯番盆地乾旱少雨的沙漠氣候悶熱烘培的晾房是天然的
-
坎兒井丨讓沙漠變綠洲的神奇工程
談到新疆水源問題,首先想到的是繼承千年的創造——坎兒井(Karez)!雖說「坎兒井」聽起來像口井,但它更像是一條生活在綠洲的勞動人民為了生計而去汲取地下水,但又怕其被蒸發所設計的「定製型地下長河」。最後,將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接,坎兒井就可以顯露出真面目了!地表面上用於農業灌溉的河流又被稱為明渠(地表渠道)和澇壩(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