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從烏市出發,去往吐魯番,一路上經過的兩旁土地貧瘠,寸草不生,風力發電設施特別多,到了吐魯番,馬上開啟了燒烤模式,很熱,實時地面最高氣溫39度,每家都有晾曬葡萄乾的晾房,蔚為壯觀!
在關牧村優美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歌曲中,吐魯番姑娘的美,已經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今日一觀,果然不負眾望,在塵土飛揚的吐魯番,姑娘們穿著鮮豔的服裝,美極了!
吐魯番,是天山東部的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四面環山,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四周高山環抱,升溫很快,散熱慢,晝夜溫差大,降水少,風力大,有「火州」之稱!當地流傳的諺語:沙窩裡面煮雞蛋,石頭上面烙大餅!
吐魯番冬季不下雪,年降水量16毫米 ,是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也是我國年降水最少的地方,由於這樣的氣候特點,當地人們發明了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坎兒井與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O公裡。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這是當地勞動人民多麼智慧的一項發明!
新疆火焰山是吐魯番最著名的景點。其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的赤紅色砂、礫巖和泥巖組成。
火焰山童山禿嶺,寸草不生,飛鳥匿蹤。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今天,我真切的感受到「火州」的熱情似火!
晚上逛了烏市大巴扎,新疆國際大巴扎於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娛樂、餐飲於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2004年入選烏魯木齊市「十佳建築」。
在大巴扎,品嘗了新疆特色美食烤包子,外皮很脆,肉餡香而不膩,新疆之旅, 帶給我不一樣的風景,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讓我彌久難忘,我愛你,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