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走?鄭州這條100米多長的盲道,有10多個障礙!

2020-12-17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攝影 張琮

在鄭州市順河路上,其中有一段百餘米長的盲道,上面立有10多個路燈、線杆等障礙,讓這條盲道走起來舉步維艱。正常人途徑此地都側著身子,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更何況有視力缺陷的盲人呢?

盲道障礙重重,不小心就會摔倒

「這條盲道太難走了,不小心就會摔倒。」連日來,不少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反映,在位於順河路上的一條盲道「很忙」,障礙重重,給行至此地的路人造成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處理解決。

11月7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了市民所反映的位置。在順河路和燕西路交叉口路南,一直往東到燕東路,緊臨院牆處,有一段寬約1米多百餘米長盲道,路燈、電線桿、公交車站牌、垃圾箱等擋在了盲道上。此外,還有線杆散落的線纜,堆放在盲道上。

由於旁邊是一所小學,快到放學時候,站滿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記者注意到,有行人在盲道上經過時,一般都會側身躲過,有的繞行。

附近市民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家就在附近,經常從此處過接孩子,旁邊就是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不從盲道上走太危險,而盲道上有很多障礙,還有一個公交站臺,有時也見有盲人經過,在此候車,如果不走這條盲道,還要到對面,然後穿過馬路,「太危險了。」該市民說。

後期入地改造,會把線杆進行拆除

「不要讓盲道變『忙道』」。附近多名商戶在受訪時表示,盲道是盲人行走的道路,如果一旦被佔用或者破損就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不便。

不過,記者在採訪的近一個小時內,未見有盲人路過,倒有不少正常人從盲道上「左右逢源」。

據了解,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設施。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就,一類是條形引導磚,引導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另一類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彎了,稱為提示盲道。

對於市民所反映的問題,鄭州市政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在受訪時表示,該處路段之前是雙向車道,道路拓寬以後,以前的快車道變成了一個雙向4車道,因其緊挨著南側的家屬院院牆,所以旁邊的人行道沒有拓展的空間了,造成人行道很窄。

上述工作人員說,後期如果入地改造的話,會把地面上的線杆拆除,再進行道路的修補和施工,確保行人的正常同行。

佔用盲道,可進行處罰

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發展程度,也檢驗著一個城市的管理能力。盲道的鋪設,是為盲人提供方便,保障這類人群的出行安全,體現了城市對盲人的幫助和關愛。

但記者走訪發現,除此之外,在順河路燕西路向西道路兩側,以及鄭州市一些道路兩側的盲道,有的盲道被障礙物擋著,有的上面停有機動車,同樣存在盲道被佔用情況。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35條規定,盲道、人行道應當保持安全、暢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佔用、損毀盲道及設施,不得損毀或者擅自佔用人行道。相關部門對佔用、損毀盲道的行為處以200元罰款。記者在採訪中,但不少市民卻不知道這一項規定。

11月7日,記者聯繫上了鄭州市政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說,道路分為區管道路和市管道路,線杆擋道一般找產權單位,而車輛由交警或執法部門進行處理,具體執法部門操作。

鄭州交警支隊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依據相關規定,機動車應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停放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放的,不能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過。機動車佔壓盲道,一般都是按違章停車處罰。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裴申申

相關焦點

  • 鄭州一盲道破爛不堪,市民反映正常人走在上面都會摔倒,官方回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鄭州惠濟區英才街,部分路段的人行道高低不平,地磚被大樹樹根頂起,鬆動活絡,有的地方被頂起個坑。附近居民反映,人行道連同盲道都是這樣,別說盲人了,就是正常人走在上面,不小心就會摔倒。
  • 北京無障礙設施調查:400米盲道13個電線桿(圖)
    北京晨報記者昨天走訪多個地鐵站和部分路段發現,有不少無障礙電梯仍處於關閉狀態,個別換乘通道甚至根本沒有無障礙設施,路面盲道被障礙物阻攔現象依舊十分普遍。專家表示,無障礙設施要鋪設,但市民的相關意識也要提升。  地點:黃平路  400米盲道13個電線桿  昨天上午,北京晨報記者乘坐地鐵8號線到育新站下車,從B口出來後,沿著黃平路東側的盲道向北行走。
  • 25米盲道 竟有28個拐點
    「短短25米盲道,竟拐了28個彎。」近日,趙女士致電北青社區報順義版熱線稱,在東風小學(西校區)西側的人行道上,一條盲道為躲避大樹竟連續繞出28個直角拐彎,這種現象已存在五六年。記者採訪了解到,該設計是為了既能鋪出盲道,又能兼顧道路上的兩排樹木造成的。17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東風小學(西校區)西側看到,從西側圍牆的最南端開始,共有7棵白楊樹生長在人行道上,總距離約25米。為保護7棵白楊樹,這條道路上的盲道分別繞著每棵白楊樹的樹坑做了4個直角彎道。如果盲人走完這25米盲道,需要拐28次直角。「這對盲人來說,就像走迷宮吧?
  • 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彎」,這是跟盲人有仇?
    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彎」,這是跟盲人有仇?喬志峰為躲避新移植樹木,內蒙古150米盲道被改成十八彎,殘聯發聲。近日,內蒙古赤峰。市民在一處新修路段上,發現一段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市民感嘆這樣的設計只會給盲人增添麻煩。
  • 部分道路商場公園無障礙設施「有障礙」
    7月10日,成壽寺路與成儀路交叉口,西南角有盲道被共享單車佔道。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7月10日,方莊南路西側,部分飯店將盲道劃為停車位,部分車輛停放在盲道上。1 道路 盲道被佔常見 正常走也難過從事盲人按摩的孫慶在菜市口大街6號院附近上班。他告訴記者,每天最發愁的就是上班下班。店外是一個汽車修理店,總有車輛佔用盲道。「好幾次走著,就撞到車上,我摔了一跤,還被罵不長眼,心裡很難受。」
  • 盲道「坑人」:不足500米的道路埋伏5個陷阱
    8月1日,是《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實施一周年,來自廣州、江蘇、北京的共七人分別向全國31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市政府郵寄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希望各地市政府公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以及具體的實施情況。記者「體驗」發現,海珠南路一段不足500米的道路就埋伏著5個陷阱,生活在廣州的視障人士丘玉華希望,能夠進一步完善各種無障礙措施,真正讓殘疾人放心出行。
  • 盲道就這麼「忙」?北京宣武門地鐵口百米盲道停50餘量共享單車
    有員工認為,不少司機還不認識盲道,這也是導致佔盲道停車的原因之一。北京站西北側盲道長期被各種車輛停佔。2月12日15時許,在位於西城區的宣武門地鐵站東北口,一段長達百餘米的盲道上,齊刷刷擺著50餘輛ofo共享單車,另有幾輛摩拜單車乾脆直接躺倒在盲道上。一名身穿「ofo」工作服的男子說,他們只管檢查清運故障車,不負責清理盲道,但若有人要求,他也會幫著挪走侵佔盲道的共享單車。
  • 人行道窄處僅30釐米,70米長的盲道要拐11道彎!甌海這條路「行路難」
    12月3日,有讀者反映,甌海區南湖路上有段人行道特別狹窄,只能供一人通行,人行道上的盲道也是「九曲十八彎」。記者來到現場發現,溫州萬象天地小區門前,近南湖大橋的這段人行道一側種了行道樹,一側種了綠植,可供人通行的道路非常狹窄。
  • 獨家調查|無障礙設施何以障礙重重?
    新建設施存在設計缺陷點位:地鐵生命科學園站外10月7日,記者從昌平線地鐵生命科學園站西北口出來,沿著北清路輔路往西走,發現非機動車道旁有一條將近6米寬、兩三米深的排水溝,旁邊沒有任何防護設施。而盲道距離溝邊只有不到半米。從永旺西街往西還有一段200長、10米寬的排水溝,同樣沒有安裝護欄。水溝旁的盲道有的地方破損嚴重,有的地方竟然「斷片」,還有的被交通信號燈、水泥路墩和垃圾箱擠佔。而盲道外側不到半米就是5米深的水溝,竟然沒有一點防護措施。由於這裡緊鄰地鐵站,因此行人車輛非常多,逆行現象嚴重。
  • 請給盲道讓個道什麼意思?盲道是什麼有哪些作用為何要給盲道讓個道
    目前,我國視力障礙殘疾人就達1730多萬。無障礙建設,給殘疾人以及特殊群體出行帶來了方便。記者在北京街頭看到,一些盲道成為有些人的停車點,盲道被佔現象嚴重,隨意佔用盲道給視力障礙殘疾人出行帶來不便。我國在2012年就施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對無障礙環境建設進行了明確規定。
  • 赤峰十八彎盲道已改成直線,住建局:把綠化位置改了,在逐步進行
    8月26日,內蒙古赤峰,一處新修路段約150米盲道被改成十八彎,市民感嘆這樣的設計只會給盲人帶來麻煩。相關單位收到市民反饋後作出回應:逐步改,很快就會處理。8月28日,這條盲道開始整改,31日盲道已變成了直線。
  • 斷頭的盲道,陡峭的坡道……北京這些點位的無障礙設施還需完善
    新建設施存在設計缺陷點位:地鐵生命科學園站外10月7日,記者從昌平線地鐵生命科學園站西北口出來,沿著北清路輔路往西走,發現非機動車道旁有一條將近6米寬、兩三米深的排水溝,旁邊沒有任何防護設施。而盲道距離溝邊只有不到半米。這條排水溝由方磚砌成,溝底淺淺地積著一層雨水。記者注意到這段路對側設置了護欄。
  • 「盲道十八彎」不算啥,還有一條百米盲道35個彎!把它們拉直,就行了?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是經典老歌的一句歌詞;這裡的「盲道十八彎」,是最近新聞熱搜的的一條標題——據報導,外地某市一處新修的長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
  • 斷頭盲道、陡峭坡道、突出路牙……無障礙設施何以障礙重重?
    新建設施存在設計缺陷點位:地鐵生命科學園站外10月7日,記者從昌平線地鐵生命科學園站西北口出來,沿著北清路輔路往西走,發現非機動車道旁有一條將近6米寬、兩三米深的排水溝,旁邊沒有任何防護設施。而盲道距離溝邊只有不到半米。從永旺西街往西還有一段200長、10米寬的排水溝,同樣沒有安裝護欄。
  • 北京東城區:年底前基本建成王府井、崇外無障礙商圈
    然而,這條大街以往曾給人留下風貌較雜、通行混亂的印象。今年,崇雍街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工程在7月底8月初動工,無障礙環境建設已成為工程的重要元素。近日,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雍和宮周邊的盲道不再走著走著就沒了,便道和公交站臺形成暢通流線;草廠四條胡同裡安上了全新的坡道、扶手,還建有明亮乾淨的無障礙衛生間……據北京東城區殘聯介紹,年底前將基本完成王府井、崇外兩個重點無障礙商圈。
  • 互動丨全城「尋人」:鄭州香山路是誰修的?
    與人方便的城市設施,需要全體鄭州市民共同維護,你來挑刺兒,我幫你追問直至解決。 市民糾錯 高壓箱櫃佔盲道,盲人該咋走? ■讀者反映 東風路辦事處巡防隊員馬子堅向大河報記者反映,去年八九月份,天明路進行大修改造期間,供電部門在天明路與索凌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處,安裝了一個高壓箱櫃,把盲道全部佔據了。
  • 靖西的這些盲道
    不久前的一天傍晚,農先生閒著沒事,就獨自拄著拐棍,順著盲道到龍潭路走走。店裡一位健全的小夥子不放心,跟著農先生後面。當走到龍潭路大約距離三元橋500米處,農先生被前面的一根鐵桿撞個滿懷。因為這根鐵桿不偏不歪立在盲道的中間。還好有這名小夥子跟著,否則農先生不知該如何回到按摩店了。
  • 有障礙的「無障礙」之路 - 深度 - 新京報網
    事後有朋友重走那條路時發現,坡道的盡頭被一輛車佔據了。文軍是一名無障礙出行的推行者。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附近,他創辦了無障礙設施完善的「截癱者之家」,供前來治療的傷友居住。他每年都會組織傷友一起出行,爬長城、登山,到西安、成都等地旅遊,實施、推廣無障礙理念。
  • 上海今年將整治完善130公裡盲道,投放兩百輛無障礙計程車
    最近,一段上海公交無障礙體驗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B站點擊量8萬多,評論上百條。發布視頻的是一位網名叫「大程子好妹妹」的女生,由於小兒麻痺症後遺症,她已在輪椅上生活了29年。「大程子好妹妹」是B站第一名殘障UP主,粉絲4.6萬,獲贊15.1萬。在上海生活了一年的她,最近萌生了製作「上海無障礙體驗系列」的想法。
  • 3000米障礙賽 100/110/400米欄賽跑
    3000米障礙賽 是運動員在跑動中跨越一定數量障礙物的競賽項目.正式比賽距離為3000米.全程須越過35個障礙架,其中7個附有水池.是項發展耐力,提高內臟功能,培養意志品質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