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06:59 |浙江新聞客戶端 |吳丹 楊斌英
5月的湖州安吉縣天荒坪鎮,碧空如洗、山清水秀,別樣的美迎來四方遊客。這裡被譽為安吉第一森林旅遊大鎮,中國大竹海、「兩山」理念誕生地餘村、江南最大瀑布群「藏龍百瀑」,還有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等,處處皆是風景秀麗之地。
綠色、生態,既是天荒坪鎮發展的底色,也是最大的優勢。十多年來,在「兩山」理念引領下,天荒坪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將生態環境優勢不斷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續繪藍圖,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天荒坪鎮持續做深「兩山」轉化文章,連通長三角大動作連連。2019年以來,重點工作「兩山」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如火如荼……搶抓機遇,把加快自身高質量發展與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結合起來。
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且看這一年天荒坪鎮織就的錦繡風景。
「兩山」理念誕生地餘村
生態優先唱好主旋律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生態和綠色是主基調。這裡的山水保護好,繼續發展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生態就會回饋你。擁有得天獨厚山水優勢的天荒坪鎮,如何讓生態更綠?天荒坪鎮主要領導表示,該鎮全力推進「兩山」示範區建設,讓這片土地「綠意更濃」。
2020年伊始,一場「奮戰200天·『兩山』煥新顏」攻堅專項行動在餘村開始,通過奮戰200天,全面完成餘村及周邊的核心區域土地要素保障、環境提升改造、交通設施建設、基層治理完善等,實現重點項目有效展示、全域資源有效整合以及產業布局基本成形、黨建基礎更加牢固、鄉風文明全面提升。
在「奮戰200天·『兩山』煥新顏」攻堅行動任務表上,產業運營、環境提升、村莊經營、遺留問題化解、黨建民情、項目推進7大專班各司其職,倒逼時間、加快進度,精細打磨、突出特色。
「年年有餘」綜合體準備投入運營,美麗安吉綠色發展展示館完成了建設,完成了智能化垃圾精準分類……如今,隨著攻堅行動的推進,這樣的新變化,處處可見。餘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每家每戶連接到餘村的大景區中,他們正在推進「開放式庭院」項目,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業團隊進駐,針對每一戶的特點和要求,逐一設計。
「我們這裡真是越來越美了。」看到這些變化,餘村的百姓們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他們也更加深知,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借綠而美,天荒坪鎮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過程中,積極推進全域美麗。天荒坪鎮副科級組織員郎國良介紹,2019年,天荒坪鎮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清廢「四大戰役」,紮實開展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成功創建省級「美麗河湖」,完成了汙水零直排鄉鎮創建。
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今年1~4月,天荒坪鎮PM2.5濃度均值為26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35%,空氣優良率為98.3%,較2019年同期上升了19.1%,兩項排名均列湖州市第一。
轉型升級做好綠文章
山水要「綠」,產業更要「綠」。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這是天荒坪鎮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這些天,天荒坪鎮生態工業功能區施工如火如荼,一棟棟標準廠房拔地而起,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就在一年前,這裡還只是破舊的一層廠房。」位於園區的周鐵藝家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現有廠房已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在鎮政府的推動下,企業拆除了原有的舊廠房,新建兩棟5層標準廠房,一改廠區面貌。
不斷提升工業園區承載能力,天荒坪鎮政府出臺零土地增高擴容政策鼓勵企業。2019年,白水灣工業園完成汙水零直排園區建設、天然氣管道鋪設、渠道溝改道、兩條10千伏強電入地等工程,園區環境大幅提升,一批企業實現了增高擴容、技改提升。截至目前,該園區已有6家企業完成廠房建設併入駐,共拆除老舊廠房27000平方米,新建標準廠房150000平方米,這相當於零土地再建了一個工業園區。
產業升級做好綠文章,工業產業的布局調整隻是其中之一。持續做優休閒產業,天荒坪鎮「年年有餘」綜合體、翠篁溪谷度假酒店項目獲評湖州市服務業「大好高」,祥生悅山青谷、布穀鳥希爾頓、陶源君瀾等項目有序推進,2019年全年共接待遊客86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9.3億元。
現代農業同樣加速發展,目前該鎮已經建成現代農業園區200畝,林下經濟種植500畝。農業綠色先行先試項目獲評省級農業綠色發展示範,餘村獲評安吉縣唯一「森林體驗國家重點建設基地」。
喜獲豐收
項目推進培育增長極
綠色,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鮮明標識;綠色能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因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而聞名的天荒坪鎮積極主動作為,近年來加緊推進重點項目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不遺餘力。
連日來,長龍山電站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在下庫大壩,百餘名施工人員分散在壩面,進行鋼筋網綁紮,這是大壩蓄水面板澆筑前的最後一道工序。「長龍山電站下庫大壩面板需在高溫季節澆築,大壩是分倉澆築,一個鋼筋籠就是一個倉,一倉要用到37噸鋼筋。」安吉縣葛洲壩長龍山項目部相關負責人胡海洋介紹,根據這一情況,2019年,長龍山試驗室與浙江工業大學合作,對混凝土基準配合比進行調整,新增新型氧化鎂材料,防裂能力增加了20%。
2020年是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的關鍵之年。長龍山項目的建設,對所輻射地區電源結構調整、改善電網運行條件、促進能源發展、推動電力體制改革、服務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等均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設周期長、時間跨度大,安吉全縣上下秉承「項目為王、服務至上」的理念,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的跟蹤服務。
做好綠色能源項目長龍山電站的服務保障工作,天荒坪鎮創新「一站三服務」模式助力長龍山電站項目建設。「我們抽調鎮村兩級業務骨幹組建專職駐站服務專員,設立了駐長龍山電站項目工作站,開展駐站代辦或業務指導。」天荒坪鎮副鎮長任仁介紹,2019年,該工作站共化解矛盾糾紛160餘起,妥善處置大溪施工便道和飲用水工程、山河管理用房復建等重大民生問題。12座500千伏輸電塔基完成建設。在這樣的服務保障下,實現國內首次400米級長斜井精準貫通。
預計2020年8月首臺機組竣工併網發電,屆時綠色新能源產業將不斷發展壯大。
美麗鄉村
鄉村治理提升幸福感
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不僅僅是產業轉型、項目推進,還要下好社會治理「一盤棋」,這對天荒坪新時期鄉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天荒坪鎮認真全面地研判形勢,並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多去一線、多接地氣,以最有力最及時最溫暖的「三服務」連續奮戰,民生實事做到心中有數、腳下有路,不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據了解,天荒坪鎮通過「1+3+N」,即人民調解委員會協同派出所、靈峰法庭、律師事務所和糾紛涉及的其他部門或個人,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
5月15日,走進新落成的天荒坪鎮矛盾調解中心,數十名群眾正在這裡辦事。一旁,工作人員幫忙取號、積極引導、耐心解答。「在這裡,交通、民政等多部門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讓基層社會問題矛盾糾紛的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天荒坪鎮人武部部長張偉介紹。
據悉,為了提升矛盾糾紛調解的工作水平,天荒坪鎮動員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到矛盾糾紛的化解中,邀請「兩代表一委員」、鄉賢和當事人親屬等積極參加調解,最大限度在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做到點對點精準施策,矛盾調解各方信息互通、資源互補、調處互動,實現訴訟增量下降78.3%。
開創鎮域治理的新局面,天荒坪鎮還把問題前置,善於把問題扼殺在搖籃裡,讓政策能夠應對並引導形勢變化,落實到群眾心坎上,力爭為浙江發展提供更多寶貴經驗。
當前,浙江又有了建設「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天荒坪鎮作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陣地,該鎮黨委政府上下形成共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繼續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繼續堅持以生態優先唱好主旋律,繼續深化產業轉型做好綠文章,打造出更多應用型及服務型方式,積極助力浙江改革與創新,努力讓改革成為建設「重要窗口」徵程中最鮮明的標識。
15900155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