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同步發布。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吉祥物評審專家張頤武表示,「冰墩墩」名字裡包含著北京文化的意蘊,把大熊貓的個性性格也展現出來。兩個吉祥物的名字既有京味兒,又與形象高度匹配。
評審時看中吉祥物的文化內涵
新京報:評審團來自社會各個不同領域,大家看作品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從你的角度來看,在初審和覆審時更關注作品的哪些特質,會讓你想投票給它?
張頤武:一個是視覺上的震撼,視覺上你的感受怎麼樣,第一眼看過去的感覺。另一方面看它的文化內涵底蘊,看它的表現力。
每個人角度可能不一樣,有一些美術方面的更傾注於造型獨特性,創意新穎性這些方面,我們就著眼於文化內涵,如何能表現出奧運會精神,奧運會文化內涵這些方面。同時,還是要有視覺上的震撼力,讓人能感受到奧運魅力。這個方面是大家都在共同地從不同角度評審。
中國人氣質通過熊貓形象呈現
新京報: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你覺得如何去解讀它蘊含的文化內涵?
張頤武: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這兩個吉祥物,充分表現出了這幾個方面的文化內涵。「冰墩墩」有些高科技的感覺,另一方面又是中國熊貓的造型,冰雪的感受也融在裡面,既有奧運精神,又有中華文化底蘊,還有冰雪的特點,同時形象憨態可掬,非常可愛,讓人一看就覺得很有親和力。
從這個角度看,「冰墩墩」既表現了奧運的不斷追求、努力奮進的內在精神,同時也有賽事元素,比如一個圓環在大眼睛外邊,就像賽道,而冰晶透明又有點機械的感覺。可以說把我們北京冬奧會的整體內涵都表現出來了。
中華的文化精神,中國人的氣質通過熊貓的形象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呈現,同時集中展現了冰雪的特點,又展現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這些都盡在不言中,讓人聯想無窮,可以說是言有盡意無窮。
冬帕運會的吉祥物也有它的特性,一個燈籠,燈籠上面你會發現它最後呈現出天壇的形象,把北京文化的意蘊也傳遞出來了。
天壇是北京最具象徵意義的符號,它通過渾然天成的兩隻鴿子,把天壇的形象整合出來,非常巧妙地把中華文化的內涵,把燈籠這一中國文化裡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象徵物,具有節慶意蘊的一個符號和非常獨特的北京文化意蘊,同時也把冬帕運會不屈拼搏的精神意志通過非常喜慶的感覺表現出來。
「雪容融」,融化人們內心裡的各種障礙,也跨越身體殘疾的障礙,追求更高生命的境界。所以「冰墩墩」「雪容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組合,讓人們感受到冰雪運動獨到的魅力吸引力,感受中華文化、北京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奧運精神的魅力。這幾個方面結合得相當完美。
吉祥物的名字和形象非常匹配
新京報:可否談一談兩個吉祥物名字的文化性?
張頤武:命名下了很大功夫。首先一定要有冰雪的概念,「墩兒」也有北京文化的意蘊在裡邊,「冰墩墩」顯得非常憨厚可愛,把大熊貓的個性性格也展現出來了。
容融,一個是包容,一個是融合,包容和融合。容和融是中華文化裡非常具有意蘊的兩個字。兩個「rong」字有差別但諧音,整體上充分地表現了奧運會的意蘊。「雪容融」就像一大片白雪融化的時候,它融合了人類的共同理想人類的共同境界,非常通俗容易理解,就像北京老百姓話家常時創出來的名字,實際上又包含著很深的文化意蘊。
兩個吉祥物的名字是經過反覆研究創意出來的,北京風味很濃,好像兩個小孩子的名字,和吉祥物的形象匹配度非常高。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