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稱印拒絕中國對藏南「越界」抗議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王慧】據印度NDTV新聞網8日報導,中印邊境人員會議上中國對印度在「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的越界「巡邏」提出嚴正抗議,並稱之為「入侵」行為。對此,印度軍方反對中國的用詞,拒絕中方的抗議。

報導稱,中國在3月15日舉行的中印邊境人員會議上提出印度的越界行為。消息人士說,中國軍方特別提到了去年12月21日、22日、23日印度軍隊在「阿魯納恰爾邦」戰略敏感地區阿相比拉的大規模「巡邏」。

印度方面對此表示否認,稱「阿魯納恰爾邦」的上蘇班西裡地區屬於印度,印度有權在此地區進行經常性「巡邏」。

中印軍隊在邊境面對面 印度NDTV新聞網 圖

報導引述消息人員話稱,中國對印度巡邏的抗議「令人震驚」,很多例子表明中國過去經常進入這一地區,並多次被印度方面提出。

報導稱,由於中印雙方在邊界人員會議機制下對實際控制線的理解不同,雙方均可對對方的任何「越界」行為提出抗議。

中國解放軍代表團在會議上特別指出了印度過去過度的越界「巡邏」行為,稱這種「違規」行為將增加雙方在此地區的緊張形勢。

而印度不但拒絕中方的指責,且反駁稱印度注意到了實控線,並將繼續「巡邏」,在真正的中印邊界「巡邏」。

中國同時指責了印度破壞中國的道路建設設備。據消息來源稱,這一指責也被印度拒絕。

印度媒體於今年1月份便炒作稱,12月下旬,中方士兵攜帶修路設備進入「阿魯納恰爾邦」200米,並遭到印度士兵阻攔。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稱,中方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從來不承認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中印之間已經建立了成熟的涉邊管控機制,雙方可以通過有關機制處理各種邊境事務。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符合中印雙方共同利益。

印度託拉斯新聞通訊社稱,在「洞朗對峙」之後,印度增加了實戰演練的力度,以應對實控線附近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去年6月16日起,中印在洞朗對峙73天 印度NDTV新聞網 圖

「我們已經做好了應對任何情況的準備。」一位來自印度軍方的高級官員稱。

「洞朗對峙」事件後,印度已經在中印邊界部署了更多的軍力,並且加強了在中印邊境山區的巡邏。同時,印度也強化了監控機制,以密切關注中國在西藏地區的活動,甚至經常部署直升機進行偵查。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於加強對中印邊界地區軍事防禦。今年1月份,印度陸軍總參謀長拉瓦特稱,印度會將戰略重點從與巴基斯坦接壤的邊境轉移到與中國接壤的邊境,這也反映了局勢的嚴重性。

據觀察者網此前消息,印度國防部近日宣布緊急採購20萬支新槍,稱為應對中國。

相關焦點

  • 印上將稱解放軍罕見讓步 中國施工隊從藏南撤回 印歸還挖掘機
    《印度時報》1月9日頭條文章,歡呼印度低調獲得藏南地區修路越界事件的勝利。印度時報頭條報導原文印媒稱中國已同意停止在藏南地區,印度所稱的阿魯納恰爾邦都亭(Tuting)地區Bishing這位印軍上將透露,目前洞朗地區的解放軍士兵人數已經大幅減少。印媒稱雖然中國在藏南地區修路一事上表現低調,但洞朗事件後,中國表現出在中印兩國4000多公裡的實際控制線上日益自信強硬的跡象。
  • 印媒:解放軍越境伐木 專家:藏南是中國領土
    中國軍隊在達拉克地區打出橫幅與印軍對峙的畫面。【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中印「帳篷對峙」事件之後,印度國內媒體各種關於中國軍隊「入侵印度邊境」的報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今在炒作「解放軍侵入」方式上,又有了新花樣。《印度時報》8月26日報導稱,中國軍隊在印中邊境地區借伐木「侵入」佔地。
  • 印媒稱中國公布藏南6地名是「報復」 中方回應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民政部14日發布消息,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標準化處理,增補第一批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6個。有印媒懷疑,中國此次命名是對達賴4月竄訪藏南的「報復」。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9日表示,公開發布6個地名是中國地名管理部門根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以及中國國務院有關地名管理規定,行使合法權利的正當舉措。
  • 印媒:中方批莫迪訪藏南措辭講究 採取雙面方針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剛剛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訪問藏南地區一事向印方表示抗議,中方此舉的主要目的是強調其邊界主張。印度「雷迪夫」網站2月24日刊登文章稱,倘若把中方此次最新抗議的措辭(包括英文和中文版本)同2009年(曼莫漢·辛格訪問藏南地區)、2012年(時任印度國防部長訪問該地區)以及2013年(印度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訪問該地區)的類似抗議放在一起比較,就會發現雖然中國人覺得有必要反對印方「安排」領導人訪問爭議地區的做法,但面對眼下的關鍵節點,中國人其實希望把反對態度控制在溫和的範圍內
  • 印度聲稱中國在藏南越境修路 兩臺挖掘機被扣押 莫迪突然搞大事情
    印媒稱,莫迪或將於2018年初訪問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魯那恰爾邦),對中方釋放「強硬信息」。不過,印度安全機構官員在1月2日淡化了這起「中國侵入」事件。印媒稱,儘管中印兩國軍隊經過73天的洞朗地區對峙事件後脫離接觸,越境印軍撤回邊境線印方一側,但中國在4057公裡的整個實際控制線(LAC)上一直加緊施壓。
  • 印度在中國藏南地區建2座戰略橋梁 印媒:還要再建400多座
    海外網12月20日電 印度本周在中國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連修了兩座戰略橋梁。印媒稱,這兩座橋梁對改善印度通往中印邊境的通道至關重要。印度本周在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連修了兩座戰略橋梁。(圖源:印媒)據印度《經濟時報》、NewsBytes等媒體20日報導,這兩座橋梁是印度邊境道路組織(BRO)著手在中印邊境修建的410座戰略橋梁中的一小部分。410座橋梁中,有144座是打算建在「阿魯納恰爾邦」。報導指出,建橋的目的在於縮短印度向中印邊境輸送軍隊和補給的時間。
  • 印媒:炒作解放軍「入侵」藏南與美國日本有關
    中國西藏網訊 印度媒體日前報導了中國士兵進入中印有爭議的藏南地區,並稱事件中兩國士兵發生短暫衝突,但此次衝突規模並不大。最後,印度一名指揮官拿到中方給的巧克力之後,衝突化解。印度當地一家媒體發文稱,該事件「正好發生在日美印三國軍演即將開始的前一天,也正值有關各方就印度申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一事展開討論之際......」。有網友指出,印度又拿藏南說事,無非是想增加談判籌碼,自己為自己造勢。
  • 中國抗議印度總理訪藏南
    國際先驅導報本報記者 韓傳號/攝  東方網10月14日消息: 中國外交部13日向印度表達強烈不滿,抗議印度總理訪問兩國存在爭議的藏南地區(印度聲稱的阿魯納恰爾邦)。但印度政府迅速發出「對抗中國的反對聲音」,重申「『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一陣中印之間的複雜聲音很多,特別是印度屢次炒作莫須有的中國「入侵」,連印度政府都看不過去,公開做過駁斥。
  • 印媒炒作250名中國解放軍士兵進入藏南地區
    印度國防和情報機構官員在13日「確認」稱,上周再次發生中國士兵「入侵」藏南地區的事件,約250名解放軍士兵分成四個小組,在當地停留了大約三個小時之後返回。據「今日印度」網站6月13日爆料,這些未具名的印度官員稱,此次「入侵」事件發生在6月9日。當天,大約250名解放軍士兵分成四個小組,進入藏南的東卡門地區,並在當地停留了大約三個小時之後返回。
  • 外媒:印欲在藏南地區部署巡航飛彈對抗解放軍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是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一型多用途壓制武器原標題:印媒:印擬在藏南部署新飛彈部隊應對中國威懾武器《印度時報》3日援引匿名消息源稱,印度政府同意該國陸軍採購和部署先進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計劃將其部署在印度東北部,作為對付中國的威懾武器。
  • 莫迪不聽俄外長勸告,印媒:對抗中國的第一步
    當時在加勒萬河谷,中印雙方展開了肢體衝突,並導致印軍傷亡數人,隨後該地的局勢越來越緊張。並且印度方不斷地在當地,增加防守部隊,人數和彈藥數量都不斷地增加,都是為了應對以後的衝突做準備。由於中印邊境突發變故,我軍和印軍都高度重視,多次嘗試展開對話未果。印方甚至從美國入手了大量軍備,並不停的在渲染戰爭氣息。
  • 印媒評達賴去藏南:印度沒必要挑釁中國底線
    歐巴馬的顧問去見達賴   針對美國總統特使的此次「印度之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9月15日表示:「我們堅決反對達賴以任何名義和身份到任何國家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的官方人士以任何形式與達賴進行接觸,我們也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借涉藏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美方非常清楚中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
  • 西部下雪印度可能從藏南進攻中國,印增兵上萬,我們可以這樣應對
    當然,西部實際控制線印軍恐怕受大風雪的限制,後勤保障又跟不上,想從中國軍隊手上搶地盤絕非易事,但是中印東部的實際控制線兩側,應當引起注意,因為東部印度的實際控制線附近的氣候要比西部高原地帶溫和的多,而且印度一側地處平原,地理上的優勢強於中國,中國縱然在後勤保障方面的能力比印軍強太多,但在這裡印度可以通過自己一方自然環境上的優勢拉平與中國軍隊的差距。
  • 印度發「印版」地圖籤證對抗中國新護照
    繼菲律賓和越南「抗議」之後,中國新版電子護照內頁印製的地圖又引起印度不滿。印度抗議說,對中方在地圖上將「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以及阿克賽欽地區劃為中國領土的做法「不能接受」。與此同時,據BBC 23日報導,在中國新版護照推出之後,印度方面已經開始向中國公民發附有「印度版」地圖的籤證。
  • 印媒稱中國圖154M偵察機飛入印度領空5分鐘進行偵察
    資料圖:中國圖-154電子偵察飛機原標題:印媒稱中國圖154M偵察機飛入印度領空5分鐘進行偵察印媒稱,印度官方消息人士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今年早些時候動用圖7月時印度就已經宣稱中國解放軍越界進入印度北阿肯德邦,印度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長聲稱7月19號發生中國解放軍越界事件,但印度內政部低調回應指這只是個小插曲。此地區位於中印最為穩定而較無爭議的中段邊界。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1日報導稱,在進入北阿肯德邦巴拉霍蒂地區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動用這種配備了可提供大範圍高清圖像的合成孔徑雷達的尖端飛機來執行偵察任務。
  • 印媒稱解放軍攜挖掘機進藏南修路 印官方忙否認
    海外網1月3日電 印媒稱,在洞朗對峙結束4個月之後,中國士兵12月底攜修路設備進入藏南地區(印方所謂「阿魯那恰爾邦」)200米,印度士兵進行了阻攔。而當地官員否認此事,印度軍方也不予回應。《印度斯坦時報》3日報導稱,上述情況由當地居民表述,印度安全機構相關人士予以了證實。
  • 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勝利後,為什麼沒有趁勢解決藏南問題?
    藏南是繼外蒙古之後,中國人心中又一個永遠的痛。這是一塊超過九萬平方公裡的肥沃土地,西藏最美麗的地區,素有西藏江南之稱。自無恥的英國人搞出麥克馬洪線之後,中國歷屆政府一直試圖收復藏南,但因種種原因始終無法成功。其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建國後的對印度自衛反擊戰。
  • 印媒稱伊核專家被殺或誘發三戰,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
    自今年6月中國和印度發生邊境衝突以來,兩國關係持續交惡。為了緩解緊張關係,解決邊境矛盾,中方代表多次積極地與印度洽談,希望和平解決中印邊境問題,但是印度似乎並不願意太配合。據環球網報導,蘇傑生在最近一次受訪時多次回絕有關中印邊境談判的問題,同時還暗示媒體,中國和印度的邊境對峙或將持續數年時間。在中印邊境問題上印度就是始作俑者,表面上客客氣氣地和中國談判,背地裡卻小動作不斷。從中印兩國談判開始時印度就沒想過要達成協議,所以印度在談判的同時各種陽奉陰違。
  • 印媒:莫迪將於2018年農曆除夕再訪藏南地區
    中國農曆年三十,印度總理莫迪將再訪藏南。印度媒體「阿魯納恰爾24」14日稱,印度總理莫迪將在2月15日(即中國農曆大年三十)對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首府伊塔那噶進行訪問。印度將其非法佔領的中國藏南地區設為「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從來不承認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 伊核專家被殺,印媒臆想或爆發三戰,美日澳印聯手在南海對抗中國
    在與中國一邊談判時,印度還一邊往中印對峙區增兵。據印媒稱,印軍從美國租來的2架「捕食者」無人機已經就位,不日將會部署在中印邊境。與此同時,印度海軍陸戰特種部隊也已部署至班公湖附近。目前中印邊境地區印度一側,印海陸空三軍特種兵已經聚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