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1月9日頭條文章,歡呼印度低調獲得藏南地區修路越界事件的勝利。
印媒稱中國已同意停止在藏南地區,印度所稱的阿魯納恰爾邦都亭(Tuting)地區Bishing附近的實際控制線(LAC)上的道路施工活動。印度安全部隊則將上個月在該地區從中國施工人員手中扣押的兩臺土方挖掘機和其他設備歸還。
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上將周一表示:「Tuting事件已經解決,兩天前中印召開了邊界人員會議(BPM)。拉瓦特曾在2017年持續73天的中印軍隊洞朗對峙事件中態度強硬,聲稱印度要打2.5線戰爭。這位印軍上將透露,目前洞朗地區的解放軍士兵人數已經大幅減少。
印媒稱雖然中國在藏南地區修路一事上表現低調,但洞朗事件後,中國表現出在中印兩國4000多公裡的實際控制線上日益自信強硬的跡象。
12月下旬,中國道路施工人員在上遊Bishing村附近進入印度近1公裡處,印度軍隊在接到邊界地區民眾報告後在12月28日進行攔截,隨後中國施工隊撤退。2018年1月6日,印度邊界警察部隊與中國指揮官進行談判。
與在洞朗對峙期間表現出的好戰態度不同的是,這次中國軍隊「非常成熟地承認,對兩國存在爭議的實際控制線的不同看法,導致建築工人『不經意地進入』藏南附近的印度一側。」一位印度軍官說:「他們(中國)向我們保證,他們會小心,確保他們的施工人員不會再次進入我們的身邊。」
印媒再次強調,中國冬季在長達4000多公裡的幾乎整個邊界實控線上進行道路規劃和建設,並越線進入印度一側的行為非常罕見。這表明中印兩國軍隊在洞朗對峙後的緊張局勢正在加劇,兩國軍隊都增派更多的的步兵營,坦克,大炮和飛彈部隊向實控線附近部署。
此前,中國已在亞東縣新建了兩座直升機停機坪,升級了道路,搭建數十個預製房屋,防空設施和商店,以抵禦高海拔山區的嚴寒氣候。但是與藏南爭議區其他「8-10個爭議地區」不同,此次中國修路的Tuting地區(墨脫縣以南)從來沒有真正成為印度與中國邊界緊張局勢的「熱點」。
正如易評君此前分析,中國正有計劃有統籌地推進對西藏邊遠地區的道路建設,加強對此前連接薄弱的區域實際掌控力度。這種建設不僅是全方位的,涉及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等領域,而且並不局限於中印邊境的東、中、西三塊爭議區。是依據中國邊疆地區經濟建設、領土主權以及南亞地區跨國交流等需求來規劃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