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07: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梁國瑞 區委報導組 胡歡歡
面貌煥然一新。
初冬時節,到海島舟山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有著「海島第一村」之稱的定海區馬岙街道,也迎來了一撥撥觀光者。這幾天,街道辦事處的幹部們,頻繁和設計單位對接,準備儘快完善「千年馬岙智慧小鎮平臺」。
馬岙街道位於舟山本島西北部,是當地的工業強鎮、農業重鎮。隨著旅遊資源的不斷挖掘和鄉村價值的進一步凸顯,前來馬岙旅遊觀光的人越來越多。但在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馬岙」過程中,當地人發現,城鎮管理水平不高,佔道經營、亂停車現象嚴重,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梳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馬岙的街道面貌,制約著全域景區的打造。
如何有效提升城鎮治理水平?去年被列入全省首批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象後,馬岙街道加大投入,全面改善街道面貌,並正式啟動了「智慧小鎮」建設。
「目前已經實現鎮區WiFi全覆蓋、車位掌上找、佔道有預警、河湖有監控。」說著,街道負責人點開了「千年馬岙」微信公眾號,為記者現場演示這個「智慧小鎮」平臺。
微信公眾號的主頁面,被劃分成「馬岙故事」「我要停車」「今日馬岙」等板塊。點開「我要停車」,頁面上馬上出現鎮區地圖,在白馬街、菜場路、開源路等主幹道上,密密麻麻地標著「P」字符號,紅的是已用車位,綠的是空餘車位。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馬岙對鎮區主幹道進行整治的同時,在所有停車場、沿街停車位的路面下,安裝了智能傳感器,實時掌握車輛停泊情況。遊客只要進入微信公眾號,點擊「我要停車」,就能自動接入導航,輕鬆找到停車位。
有了智慧平臺,市民、遊客享受到了便捷服務,城鎮治理也變得更加有效。
「每個城管執法人員的手機上,都裝了智能管理平臺的終端,只要市民佔道經營、亂停車超過規定時間,手機上就會跳出預警信息。」街道城管執法部門負責人說,自系統運行以來,城管執法效率大大提升,以前鎮區至少要五六個人巡邏,現在只需2個人,「今年以來,亂停車、佔道經營已很少發生。」
在馬岙街道綜合指揮室裡,工作人員熟練地切換著鏡頭,畫面上顯示著街道各個角落的實時監控情況。截至目前,街道已經安裝了WiFi布點85個、視頻監控攝像頭100多個,2個水庫、2座山塘、28條河道的重點部位,也全部安裝了監控,不僅可以實時查看河道保潔情況,還能在颱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下實現水位情況監測。
隨著智能管理平臺的作用日漸凸顯,一個更大的設想出現了:能否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分散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進而提升馬岙的旅遊知名度?
馬岙是舟山的文化之鄉,素有「海上河姆渡」之稱,境內有古驛道、古亭、古井、古墩等諸多遺蹟,其中不乏省級、市級、區級文保單位。這些散落城鄉的古蹟,如何儘快成為遊客尋訪參觀的目的地?
今年8月起,馬岙街道開始全面梳理、繪製「古文化旅遊地圖」,在轄區內挖掘出50多個旅遊景點。最近,他們正將這張地圖做成電子版。接下來,「千年馬岙智慧小鎮平臺」裡將新增一個「智慧旅遊」板塊,為廣大遊客量身定製旅遊線路。
「有了『智慧小鎮』平臺,城鎮管理更加高效、長效,對市民和遊客的服務也更加精準、及時。」他們希望,通過對數據的進一步分析、挖掘和利用,能真正推動城鎮管理方式由被動式、救火式、善後式,向主動式、前瞻式、預防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