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馬岙文化遺產保護有了「路線圖」 將來至少可形成三條旅遊...

2020-12-10 浙江在線

2020-07-03 09:45 |舟山晚報

日前,歷時兩年編制的《舟山市定海區馬岙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2018-2035)》(審議稿),提交舟山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 

馬岙街道歷史文化遺產中長期保護、展示有了較為明晰的「路線圖」。

全域規劃到2035年

2018年7月,原市規劃局會同定海區政府及馬岙街道辦事處,委託浙江建院建築規劃設計院啟動《舟山市定海區馬岙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2018-2035)》編制工作。

此次規劃範圍為馬岙街道全域,規劃期限為2018年-2035年。根據規劃,馬岙街道定位為「海上河姆渡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名鎮」,重點保護「一區、一帶、多點」的功能結構。

其中,一區是指土墩遺址規劃區,一帶是指馬岙古驛道歷史文化帶,多點是指長春嶺止善亭、三江古客棧、林氏宗祠、長墩遺址、三江堠烽火墩等古遺址和古建築。 

一區、一帶、多點

土墩遺址群屬河姆渡文化晚期,與良渚文化基本同期,距今4500-6000年,是迄今為止舟山群島發現的所有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該區塊定位為「馬岙史前文化旅遊區,海上河姆渡文化和農耕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將規劃利用各個土墩遺址形成不同主題展示節點,並增加與土墩遺址歷史文化結合的項目。

馬岙古驛道全長14公裡,從三江商埠翻山越嶺直抵定海北門,它被規劃為朝聖古道的一條分支,將沿途土墩遺址、寺廟、古亭、道埠、村落及其他人文遺蹟串連起來,融合綠道建設網絡,使其成為休閒場所。

涼帽蓬墩遺址、長墩遺址、洋坦墩遺址、長春嶺止善亭、馬岙林氏宗祠等分布較為分散,為加強保護,除已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7個土墩和建(構)築物外,另21個歷史文化古蹟,也做了保護範圍規劃。

三條旅遊線路

規劃以「歷史文化遊、休閒度假遊」為脈絡,為馬岙街道規劃了三條旅遊線路:

兩條為歷史文化線,其中一條貫穿馬岙街道南北,從樓門街出發,過馬岙林氏宗祠,由唐家老街進入唐家1號民居、唐家祠堂,參觀侵華日軍火燒景陶遺址,沿馬沙線北上至土墩遺址規劃區,向北行進參觀龜西塘、龜東塘等古海塘遺址,繼續向東來到炮臺崗烽火臺。

第二條從長春嶺止善亭沿古驛道北上,到達樓門街,再向東沿定馬線到達光三村紀念碑,之後向北到達三江古客棧(古客棧)及三江客運碼頭。

第三條為休閒度假線路,從古驛道出發,至青青世界旅遊景區、臥佛山莊、團結水庫等。 

《規劃》主要分三個階段:近期規劃(2018-2025年)、中期規劃(2026-2030年)、遠期規劃(2031-2035年)。近期規劃以搶救為主,中遠期規劃將對文物古蹟控制地帶內建築物、構築物等進行整治提升。屆時,馬岙街道全域範圍內文化遺產有望實現保護、展示良性循環。

(原標題《馬岙文化遺產保護有了「路線圖」 將來至少可形成三條旅遊線路》,原作者石豔虹、陳濤。編輯滕蓉) 

1593740715000

相關焦點

  • 第四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創建名單 定海馬岙、嵊泗黃龍榜上有名
    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四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的創建名單,全省35家單位入選,其中我市定海區馬岙街道、嵊泗縣黃龍鄉榜上有名。據了解,所謂旅遊風情小鎮,是指在行政建制鎮(鄉、街道)範圍內,擁有獨特的自然風景、建築風貌、節會風俗、特產風物、餐飲風味和人物風採,以旅遊休閒為主導功能,以規劃保護為前提,人居環境優美和諧、地域風情豐富多彩、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綜合管理保障有力的特定區塊。2016年底,浙江省提出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全省驗收命名約100個省級旅遊風情小鎮。
  • 浙江舟山:探訪海島桃花源 生態宜遊善治馬岙
    中安旅遊網訊 11月20日,「長三角全媒體看定海」採訪團走進舟山定海區馬岙街道,探尋這裡的歷史人文與錦繡山水,深度感受海島風情的獨特魅力。據馬岙街道馬岙村黨總支副書記林凱華介紹,該村村民通過對自家房屋進行裝修改造,打造了以「風情鄉村」為載體,形成了「一見棕情」「青巷」「林家巷子」「水墨謝」「遊筆溪」「田園風光」「樓門古街」、「家風街景一條線」「文化禮堂」「歷史文化長廊」等旅遊景點,在綠水青山間定調生態底色,描摹成出彩、連片成景的鄉村新景。
  • 定海微旅行十大線路推薦
    點位概況:馬岙風情鄉村:馬岙是舟山海洋文化的發祥地,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脈相承,被譽為「海島第一村」。小鎮文物古蹟眾多,走在樓門街上,時間沉澱的氣息撲面而來。每一處遺址,都是人類史前文明的見證。團結水庫:登上水庫大壩,鳥瞰整個馬岙田園風光,水面上波光粼粼,山上樹葉茂盛,蒼翠欲滴,沿水庫邊的登山步道可至臥佛山頂,令人心曠神怡。
  •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馬岙,也有這樣的美景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馬岙,也有這樣的美景。位於馬岙鎮的南部的馬岙村。南距三江碼頭2公裡,北距定海城區僅為9公裡,依山傍海,景色秀美。旅遊區依託臥佛山2000多畝天然林業資源,四季常青,是清靜幽雅的天然大氧吧。山上森林覆蓋率達95%,林木蔥蘢蒼翠。
  • 馬岙旅遊區——海洋文化氣息濃厚極具教育性知識性和觀賞性
    馬岙旅遊區現建有浙江省第一家鄉鎮級博物館-馬岙博物館,海洋文化氣息濃厚,極具教育性、知識性和觀賞性。 景區現有春嶺旅遊渡假村、青青世界休閒觀光旅遊區、涼帽逢土墩古文化遺址公園等一些旅遊景點、景區正在開發建設中。青青世界旅遊區:位於馬岙鎮的南部的馬岙村。
  • 滿載詩情畫意的定海已為你備好精品體驗線路
    兩地人文相親,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移民潮中就有不少定海人移居上海,近代史上劉鴻生、朱葆三等巨商大賈根在定海、興在上海,是兩地共有的名人文化資源。舟山市定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其鋒在致辭中表示,他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彼此之間文旅合作,促進兩地文化旅遊的發展共贏。
  • 區公安分局舉行馬岙派出所揭牌儀式
    2020-06-24 16:45 |浙江定海公安
  • 舟山定海 輕鬆散慢三日遊 怎麼舒服怎麼來
    定海之名由康熙二十六年五月,康熙帝以「山名為舟,則動而不靜」,詔改「舟山」為「定海山」,並題「定海山」匾額而來,現在定海則是舟山一個區。定海區有12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有些島還是一些無人島,但無人島也離陸地比較近,所以舟山也在發展無人島的旅遊。
  • 高山古村馬岙(下)__寧海新聞網正文
    童章回  天台連四明古道  嵊州市金庭觀經馬岙,有到天台縣國清寺的古道。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寫道:天台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裡行松聲。從會稽入剡溪,經馬岙,可到天台山南麓的國清寺。
  • 歷史悠久,古蹟眾多,唯一的海島文化名城,福建省連江縣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位於福建省連江縣筱埕鎮。是一座歷史悠久、古蹟眾多的千年古城,也是中國唯一的海島文化名城。古城內曾保存有明清時期的中大街、西大街、東大街、柴水弄、留方路等歷史街區,散布著許多年代久遠的古蹟,留下了歷朝才子名人的足跡。歷史上,這裡歷來還是一個軍事要塞,除著名的鴉片戰爭外,還有抗倭、抗清一批歷史遺存。
  • 有顏值,更有智慧 定海區馬岙街道深化環境綜合整治
    「目前已經實現鎮區WiFi全覆蓋、車位掌上找、佔道有預警、河湖有監控。」說著,街道負責人點開了「千年馬岙」微信公眾號,為記者現場演示這個「智慧小鎮」平臺。微信公眾號的主頁面,被劃分成「馬岙故事」「我要停車」「今日馬岙」等板塊。
  • 北京擬立法保護中軸線文化遺產 維護文化遺產真實性完整性
    近日舉行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委託,北京市司法局局長李富瑩在會上作草案說明。草案共5章33條,分為總則、保護措施、傳承和利用、法律責任、附則。草案明確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對象與保護原則。
  • 舟山馬岙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嵩:做好鄉村旅遊文章
    2018-02-06 11: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寧璐 餘若望 通訊員 康明軍近日,舟山市定海區馬岙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嵩正忙著做「小巷改造」的政策處理工作。為了趕在春節前完成,他走街穿巷,一戶一戶做政策解釋。
  • 繪出全景畫卷 交出美麗答卷 定海「各美其美」打造活力鄉村
    5月23日至29日,一場美麗鄉村周活動點燃了新建村南洞藝谷景區,10個項目現場籤約、3條精品旅遊線路亮相,引來不少遊客。東海自駕旅遊節、鄉約定海·晚風市集、鄉村微旅行、古村茶韻等活動輪番上演,不僅讓遊客大呼過癮,也讓村民們收穫好「錢景」。僅23日、24日兩天時間,南洞藝谷景區旅遊綜合收入近1000萬元。新建村是定海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窗口。
  • 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智慧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這兩部文化遺產基本法,到有關遺產保護利用創新的一系列特定領域的專項發展條例、指導意見、管理辦法,我國形成了各種專項政策和法律法規互補兼容、相互推進的制度化網絡,構建了文物保護利用、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創新三條主線的保障體系,為高效率、高質量的遺產保護發展事業提供了制度支撐。 二是「大遺產」理念創新。
  • 荷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注重「活化利用」
    原標題:荷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注重「活化利用」  原標題:注重「活化利用」的荷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荷蘭是「地理小國」,南北距離300公裡,東西跨度不過200公裡,相當於兩個半北京;荷蘭又是一個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印記的「文化大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並探索形成了一個注重「活化利用」的管理理念和保護體系。
  •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福州路徑」
    市委、市政府帶領各級各部門和全市人民,牢記囑託,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福州古厝〉序》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把文物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創新工作策略,構建歷史文化名城治理體系,全力推進各級各類文物保護修復,做好新時代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讓八閩首府、有福之州綻放光彩。
  • 法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之路
    這些數量可觀的古蹟、遺址、建築園林以及文物古畫能夠得以完好地保存原貌並煥發昔日光彩,與1913年12月31日頒布的《歷史古蹟法》有莫大的關係。正是這條標杆性法律條文的頒布及隨後建立起來的一系列相關法規,改變了人們對文化遺產的認識,促使人們真正將文化遺產作為公共財富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