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少見!上個世紀30年代的日本旅遊海報居然長這樣

2021-01-14 贊那度旅行人生




日本設計界「教父」、MUJI 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在他的《請偷走海報》一書中曾說:「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想要帶回家的海報,就請毫不猶豫地將它偷走吧。」去過日本的人看到這句都會心領神會,無論是在古老城鎮的街巷,還是在現代都市的櫥窗,海報早已成為這個國家風景的一部分。


▲ 原研哉操刀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主視覺海報


而且不僅僅是商業廣告,連官方機構比如警視廳的海報都是這麼有衝擊力!


▲ 大分縣警察招募海報


追溯起日本海報的歷史,應該是從20世紀初開始,那時候的日本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日常生活裡的一切都開始與西洋有了關聯。日本這個民族性格本身是內斂細膩的,所以日本的海報設計雖然受制於西方的章法結構,也能看出來接受了西方各種藝術流派的養分,但最終呈現的還是與歐洲截然不同的視覺語言,更加含蓄簡約,平和中卻有無盡韻味。


▲ 日本最大百貨集團三越在1925年的海報


日本海報設計中所蘊含的獨特美學,不僅在20世紀初對歐洲印象派畫家們產生過影響,也直接成為了後來躋身於世界設計前列的現代日本設計表現的根本特點。


▲ 三越伊勢丹 JAPAN SENSES 海報


20世紀初飛機尚未普及民用,那怎麼去日本旅遊呢?當然是坐船。這張日本郵船株式會社的海報誕生於1912年,圖中的和服女子雖無笑容但看不出倦態,手中還拿著本書,這種安寧如在家中的氛圍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外國旅者對坐船的疑慮,雖然日程不及現在快捷,但在海上航行的日子也是相當輕鬆愜意呢。



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大量修建鐵路,同時帶動了國內旅遊業的興起,所以這個時期的旅遊海報不僅來自各地觀光協會,也有出自鐵路局的。下面這些1930年的旅遊海報中,並沒有我們認知中的日本標誌性元素比如藝伎、壽司、茶藝等等,反而是更加平實地描繪了景觀風光,濃鬱的版畫風格,浮世繪基調的配色,流露出淳樸的人文風情,讓人想穿越到過去,看看那個時代的日本。


▲ 山梨縣的色彩(日本鐵路局)

▲ 白山(名古屋鐵路局)

▲ 鹿兒島霧島(日本鐵路局)

▲ 福井小濱海水浴場(大阪&名古屋鐵路局)

▲ 平岡町二俁一葉扁舟(名古屋鐵路局)

▲ 京都紅葉(京都旅遊局)

▲ 秋、紅葉和溫泉(大阪和名古屋鐵路局)

▲ 名古屋之秋(名古屋旅遊局)


為什麼名古屋這麼活躍呢,因為這座中部大城市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通的重要樞紐,是日本之旅的中轉站。名古屋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1900年前,日本戰國時代最牛的三大BOSS: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都出生於以名古屋為中心的愛知縣。



江戶時代的名古屋是日本最重要的城下町之一,德川家康於1612年所建的名古屋城,作為尾張德川宗族的定居點,是對抗勁敵大阪的第一道防線。天守閣頂部是兩米高、十八K金制的金光閃閃的金鯱鑄像,遊人到此必定會行注目禮。



為了修復木造天守閣, 從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名古屋城內無法進入。即使不登城,外景也值得一看。入秋後,名古屋城周邊的紅楓與銀杏,與天守閣的昂揚挺拔相映成趣,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景觀,出現在1930年的旅遊海報上也不為奇。



日本人喜歡觀察和感受四季的轉變,典型的行為就是春日賞櫻和秋日賞楓。賞櫻在日文中叫「花見」,賞楓卻是「紅葉狩」,原本是平安時代貴族的風雅活動,他們為了尋訪楓葉奇景而遊遍山林,採摘紅葉的姿態被比作「狩」。其實紅葉狩的叫法比賞楓要更適合一些,因為在秋天葉子變紅的植物有很多,例如三角楓、毛漆樹、歐亞花楸、四稜樹、杜鵑等等,並不只有楓樹。



紅葉🍁的變色其實是植物自我保護的反應,入秋之後日短夜長,溫度下降後,葉綠素合成小於分解,而胡蘿蔔素、花青素等漸漸成為主宰,所以就呈現出綠、黃、橙、紅交錯的多彩世界。



每年從10月初,日本便開始進入紅葉季節,直到12月上旬才結束。和櫻花前線正好相反,紅葉前線從北海道開始,以平均每天27公裡的速度一路向南,僅需50天左右,就能籠罩這個狹長的島國。




11月無疑是日本紅葉的巔峰時期,所以贊那度選擇在此時帶你開啟妙不可言的「紅葉狩」!先是11月13日出發的九州5天4晚娉婷楓情之旅,接著是11月14日出發的北陸6天5晚萬千楓韻之旅,再是11月24日出發的關西6天5晚深秋追楓之旅,精選私藏賞楓名所,在峽谷、山麓、寺廟、湖畔、溫泉中收穫秋之濃韻。

九州楓情


位於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島擁有著每年「紅葉狩」的收官之景,九州賞楓名所遍布,無論是漫山遍野的紅黃相間,或是神宮廟宇間的一筆醉人豔紅,這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秋日畫卷,都將紅葉盛宴推向落幕前的高潮。


▲ 高千穗峽


作為佐賀縣地標的御船山樂園是江戶時代末期,由當時的武雄領主鍋島茂義耗時3年建造的,這個佔地廣闊的日式庭院以御船山斷崖為背景,如中國山水畫一般優美,因形似唐朝海船而取名「御船山」。



御船山樂園內種植著各類花草樹,四時美景各不相同。若金秋時節來此漫步,你將欣賞到擁有170年樹齡的大紅楓古樹、回望坡等知名景點,或是自池塘一側眺望蔓延一路的點點紅色,仿若置身由遍野紅楓繪就的絢爛畫卷。



這裡每年秋季都會舉辦日本最大規模的「紅葉祭」夜間點燈,披上燈光的紅楓映照在湖面上,這畫面實在是綺麗又迷離。



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大興善寺位於佐賀契山腳下,以杜鵑花祭與秋日紅楓最為出名。若是從寺內庭園——契園向四周望去,你能欣賞到以500多株楓樹染紅天空的盛景,古剎醇厚的底蘊也在這耀眼的紅中愈發顯得穩重和幽靜。每到紅葉狩時節,這裡還有醉人的夜楓燈光秀。



由於這裡的一尊契山觀音像可祈求良緣,因此大興善寺也吸引了眾多情侶來此一遊。於是,這裡也被選為全日本第115編號的「戀人的聖地」。楓葉落在100多級的石頭臺階上,讓情侶們攀登時不但不覺得是苦差事,反而會被這浪漫的景致所吸引。



位於福岡縣朝倉市的秋月城跡素有「筑前小京都」之稱,起源於1203年,戰國時成了廢城,到了1623年由福岡藩主黑田長政的三兒子黑田長興進行了重建。城池遺蹟的黑門是福岡縣指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自黑門拾階而上,陽光透過由紅葉搭成的拱頂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光影,及至神社處,濃密的樹冠已遮蔽了天空,紅色的楓葉與金色的銀杏交相輝映,煞是好看。



雖是紅葉名所,秋月城跡卻是個人少清淨的絕好去處,穿行於古巷之中,聽著秋雨打溼楓葉,仿佛轉瞬間穿越回了古老的江戶時代。



位於大分縣玖珠郡九重町的九醉溪,是九州地區人氣最高的紅葉勝地之一。這個 Y 字型溪谷由千歲川和鳴子川形成,不僅有幾近直角的斷崖,更是到處可見彎道,因此這裡又名「十三曲」。玖珠川兩岸斷崖絕壁對峙,每到秋天,漫山間如火如荼的丹楓似是要把溪水都給點燃。



離溪谷不遠處,是日本最高、最長的人行吊橋——九重夢大吊橋,行走於橋上仿佛漫步雲端,你能透過橋面板中部的鋼格柵俯瞰谷底溪流,或是環顧四周綿延不絕的醉人楓景,甚至遠眺位列「日本瀑布百選」之一的震動瀑布。



耶馬溪位於九州大分縣中津市,在大正時代,與北海道的大沼、靜岡縣的三保松原一起被選定為「日本新三景」。雖然耶馬溪本身被分為本耶馬溪、深耶馬溪、裡耶馬溪、奧耶馬溪等多個溪谷,但是名氣最響的還是深耶馬溪。從深耶馬溪的「一目八景」展望處,可以一眼眺望海望嶺、仙人沿、嘯猿巖、夫婦巖、群猿山、烏帽子巖、雄鹿長尾嶺、鷲之巢山這八個景點。



溪谷兩旁都是懸崖峭壁,仿佛是一座又一座連綿的天然屏風。到了秋天,高聳的巨巖就會被楓葉、銀杏葉裝點得無比美麗,建議沿散步徑一邊走一邊欣賞紅葉,尤其是「麗谷」的路徑,單走一程約需30分鐘,是鮮為人知的賞楓景點。



由布院位於大分縣的中部,大大小小八百多個溫泉星羅棋布,坐落於由布嶽山腳下的金鱗湖,擁有著整個日本最原始的山色秋景,因夕陽時分的水面金光閃閃,好似龍鱗一般而得名「金鱗湖」。



金鱗湖雖小,卻甚是奇特,東側湖水清涼怡人,西側則有溫泉湧出。天氣轉涼時分,湖畔漸漸變紅的楓葉倒映在水中,仿佛是給湖水也上了層紅妝,待及起霧,更是宛如神秘仙境。



賞楓+泡湯向來是最佳 CP,九州正是日本人心中知名的溫泉鄉,我們此行便會舒享日本三大美膚溫泉之嬉野溫泉,在柔滑泉水中浸潤肌膚,品嘗當地名產——使用溫泉水製作的「嬉野溫泉湯豆腐」,並親手製作溫泉茶染布,於茶香之中體驗自然的芬芳。

關西楓韻


位於日本列島中央的關西,是體驗真正的日本文化最佳之地,這裡是歷經1200年之久的古都所在地,分布著約日本60%的國寶、50%的重要文物、30%的國家指定史跡名勝,堪稱歷史與文化的寶庫。所以紅葉掩映下的古蹟古建築,以及隱秘的小眾秘境,便成了關西地區最大的賞楓特色。


▲ 大阪城


日本首個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重要國寶——姬路城,建於14世紀中葉,豐臣秀吉在16世紀時下令建造天守閣。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稱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由於其保存度高,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



姬路城最明顯的不同於其他城堡的地方在於——它特別白!白色的城牆漆是日本特製的一種漆料,塗在城牆上後,姬路城的建築之美尤為凸顯,在城市的高丘之上佇立,就像是一隻白鷺即將騰空飛起,因此姬路城也被稱為「白鷺城」。




姬路城城牆內外都種著很多樹木,四季色彩都不同,春有粉櫻照城,秋有紅葉漫天,與雪白恢弘的城堡相襯,格外優雅別致。



城內賞楓名所——好古園位於姬路城西邊,是為了紀念姬路市實行市政100周年而建,一共由九個江戶時代不同風格的庭園組成,像是有著在大池邊圍繞著楓樹的「御屋敷の庭」,夜間遊園更能讓你欣賞到不同情致的紅葉盛景。




竹田城是兵庫縣朝來市和田山町的一座中世紀的山城,山裡在秋季晴朗的早晨容易起霧,竹田城跡的石牆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仿佛漂浮於天空之上,正如宮崎駿名作《天空之城》在人間的真身。



竹田城曾是一座壯觀的城堡,據說是室町時代名叫山名持豐的武將於1431年所建,於1600年被廢棄,如今只有遺留下來的殘垣絕壁向人們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過往。由於整座城的建築形狀看起來像是一隻猛虎趴臥的樣子,因此又別名「虎臥城」,也被譽為「日本的馬丘比丘」。



竹田城的特別之處在於秋日早晨令人窒息的美景。來此獵楓,你既可以選擇從它對面的立雲峽眺望「天空之城」全景,也可以身處城跡,享受「漫步雲端」的奇妙氛圍,將楓紅與雲海之美盡收眼底。



安國寺是鎌倉時代後期夢窗疏石國師開山創建的臨濟宗大德寺派的寺院,相傳這裡還是奇僧一休的修行場所。



明治37年(1904年),本堂重新修建時在後庭院種植的日本吊鐘花是安國寺的一大看點,安國寺境內樹齡超過80年的楓樹有100棵以上,秋日裡的紅葉盛景也蔚為壯觀。



在京都市中心的平安神宮,是為了紀念京都成為首都1100周年而於1895年建成的神社,整體建築為平安時代一座皇家宮殿的部分複製品,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朱紅色応天門和神殿。



這裡最美的並非是普通遊客能到的地方,而是藏在神宮深處、一般不對公眾開放的「神苑」。神苑是被評為日本國家級財產的日式庭院,擁有頗具明治時代建築風格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在這樣一個京都市中心的世外桃源裡,我們將為你包下私密的空間,下午面對庭院賞著紅葉,品著名家「御茶師」「上林家」茶道的御茶;晚上在獨特的亮燈夜楓下,伴著舞伎的傳統表演,享用日法創意會席料理。



涉成園是京都東本願寺的境外飛地(寺外屬地),最初是在公元9世紀末石油嵯峨天皇第12皇子源融所建,而這源融正是《源氏物語》前兩卷的主人公光源氏的原型,當時的庭院風格以奧州塩釜的風景為範本。在寛永18年(1641年),三代將軍徳川家光捐給東本願寺,在承應2年(1653年)改建成書院式的回遊庭園,作為東本願寺住持的隱居之處。



涉成園的名稱由來是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這句: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園內種植有諸多四季花卉和草木,擁有豐富變化的「十三景」也為人津津樂道。在昭和11年(1936年)12月,涉成園被指定為國之名勝。



在京都市中心能有這樣一片廣闊幽靜的園林已是難得,而在紅葉季來此處的本地和外國遊客都不多,真正是賞楓好去處。紅葉飄落,園內的木製小橋下的池水輕輕蕩起了波紋,漫步其間,仿佛可以體會到光源氏遊園的心境。



而贊那度也在此秘境為你準備了特別驚喜——你將身著和服、腳踏木屐,專業攝影師會在涉成園的紅葉漫舞中捕捉你最動人的瞬間。




圖片來源

日本旅遊局 /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9日本九州5天4晚娉婷楓情之旅


2019年11月13日 

僅剩12席


- 早鳥禮遇 -


前6位預訂並支付定金的贊粉

免費升級行程中2晚房型

嬉野 大正屋-本館和室升級為和室庭園房2晚


- 套餐價格 -


成人價格

¥ 19,800 /人

兒童價格(5-11歲不佔床成人餐)

¥ 10,800 /人

兒童價格(5歲以下不佔床兒童餐)

¥ 9,600 /人



2019日本關西6天5晚深秋追楓之旅


2019年11月24日 

僅剩14席


- 早鳥禮遇 -


前8位預訂並支付定金的贊粉

免費升級行程中如下2晚房型

竹田城 城下町酒店-豪華房升級為精緻豪華房1晚

京都 清水坂之酒店-高級房升級為豪華陽臺房1晚


- 套餐價格 -


成人價格

¥ 19,800 /人

兒童價格(3歲-11歲加床)

¥ 18,800 /人

兒童價格(3歲以下不佔床 兒童餐)

¥ 10,800 /人


預訂請詢

021 6330 0350

(9:00~18:00)



相關焦點

  • 蘇聯旅遊業發展很早,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旅遊海報
    國際旅遊界習慣上按歐洲大區、東亞太平洋大區等劃分,這無形中掩蓋了整個蘇聯和東歐地區。這一地區的旅遊發展雖然比不上西歐和北美各國,但是實際水平已相當發達。它以自己的規模和特點構成了世界旅遊業的一翼、現代旅遊活動的一大中心。蘇聯和東歐各國的旅遊業創立較早,進入七十年代後發展迅速。
  • 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Office Lady,號稱新人類要做自由自主人
    在整個消費經濟中,單身年輕女性是個新興的重要力量,她們通常有份薪水不太差的工作,不過完全沒有晉升希望,社會上稱她們為「辦公室小姐」(OL,為英文Office Lady的簡稱,有點貶義)。她們多半居住在家中,不用付房租。當媒體談到她們的生活時,一方面羨慕其多金,一方面帶有鄙視之意,與20世紀20年代談到「摩登女郎」時的口吻一模一樣。
  • 中國像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
    近日,美籍華人章家敦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罔顧事實,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中國共產黨的部隊在和印度的對峙中表現出了嗜血的樣子,中國和1930年代的日本相似,1930年代,日本確立了軍國體制,興起法西斯主義,並稱中國共產黨暗中資助美國叛亂遊行提供資金幫助。
  • 上色老照片: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脫亞入歐開放之風盛行
    30年代日本的上色老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昭和天皇親自檢閱日本陸軍,此時正是日本軍力爆發式增長期。由於在1931年日本關東軍入侵並佔領了中國東北地區,日本軍隊的自信心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激進的軍國主義思想開始全面碾壓溫和派。
  • 昭和30年代,母親眼裡的日本公司(一)
    媽媽是從日本女子大學畢業,就職公司是三菱機械。母親說她的畢業論文寫的是關於14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傑弗裡喬叟的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她曾經給我講解過「古英語中第二人稱的變遷」,當然,我什麼也沒聽進去,左耳朵進,就右耳朵出來了。畢業論文研究古英語這件事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但她到底掌握到什麼程度呢?我很懷疑。
  •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女人罕見老照片,個個打扮時尚都很美麗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大地正被日軍侵略,當時日軍在中國燒殺搶掠,中國男女老少有許多都殘死在日軍的屠刀下。而中國完全不一樣的日本國內則一派祥和,日本國內的女性生活無憂,許多女性在1030年代打扮的還十分時尚有氣質。
  •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永井一正海報風格演變
    永井一正是日本平面設計師大師,針對其海報設計作品展開圖像研究,發現其海報設計風格幾經演變,且演變過程是緊跟時代發展的,從60、70年代的抽象幾何風格開始,逐步演變到80、90年代的意象手繪風格,最終形成90年代末的禪意空寂風格;這種風格的演變,說明永井一正是一位對設計本質不斷進行深入探索的思辨者,也是一位能將日本傳統與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入在海報作品中的集大成者。
  • 來常德,帶你看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漢諾瓦
    新建的德國風情小鎮總建築面積約4.76萬平方米,街區長約450米,擁有16棟單體傳統德式建築和138間商鋪。它由德國漢諾瓦水協、德國萊茵之華設計院進行設計,還原了常德友好城市——德國北部名城漢諾瓦20 世紀 30 年代的原貌。其建築多採用傳統坡屋頂,結構為梁柱型,外牆搭配磚瓦及天然石材等。
  • 南滿洲湯崗子溫泉 20世紀30年代
    溫泉泉水無色無味,清澈透明,溫度達72℃,並含有鉀、鎂、氫、鈉等30餘種微量元素。本世紀二十年代,張作霖日本人也在這裡修建了「對翠閣」旅館,設「龍宮溫泉」。三十年代初,末代皇帝溥儀曾兩次下榻溫泉旅館。20世紀30年代日本明信片賞析
  • 「美好年代」的法國巴黎,海報文化崛起,是現代商業海報的發源地
    21世紀的海報注重於資訊傳播與活動宣傳,逐漸出現商業大於文化、文字大於圖像的趨勢,並且面臨了被快速流通的網路媒體取而代之的危機。但其實海報並不是一直處於媒體產業中的弱勢族群地位,反觀19世紀末"美好年代(1871-1914)"的法國巴黎,劇院和咖啡廳林立,娛樂平民化地蓬勃發展,當地的演員、名人便與商業藝術家合作設計海報,大量印刷並張貼於熱鬧的街道上,成功塑造出自身的偶像形象。
  • 齊藤千穗《白色圓舞曲》系列:19世紀30年代的亂世情緣!
    前言童年時期的我,據不完全統計,應該看過好幾千本日本少女漫畫吧!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會把零花錢省下來,前去地攤購買低價格的盜版漫畫書,到了初中畢業,家裡已堆滿了上千本漫畫書籍。小綿羊》、《騎士王子》、《帝國王子》、《紫花情夢》、《蝶夢芭蕾》、《芭蕾娃娃》、《情侶廣場》……寶冢歌劇風格中的《少女革命》,90年代漫畫與動畫的結合!日本少女漫畫最早出現的時期應該是在19世紀50年代初期,但那個時候少女漫畫還不具備明顯的特徵,直到60年代時才開始有了初步的成型。
  • 飛行艇的黃金時代~回顧20世紀30年代的飛行艇
    20世紀30年代,萊特兄弟發明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後,僅僅過去了短短的幾十年,那些航空巨頭們的商業競爭讓巨大的飛行艇航線遍布全球,世界的聯繫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緊密
  • 1192弄上海風情街,一秒穿越到上個世紀30年代的老上海!
    近代歷史上比較繁華的城市到現在還留有幾條風情街,而國內近代歷史上光彩奪目的「大上海」的上海市,更是在城市內外建起了許多以「老上海」、「上海灘」為主題的風情街。對愛旅遊的人來說,逛過的風情街肯定不少,其中大多數風情街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異域商業街了,遊客數量不溫不火,偏偏這座建好時間短的1192弄老上海風情街是最成功的。
  • 日本大神重製電影海報 70年代風發黃紙張復古懷舊
    日本大神重製電影海報 70年代風發黃紙張復古懷舊
  • 華服時課|旗袍(20世紀20年代-20世紀50年代)
    儘管有觀點認為旗袍包含清代旗裝的袍和民國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一種女裝式樣 。——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這個時期由於一些西式剪裁方式的引入,旗袍的款式由寬大變為緊身合體,流行變遷迅速。
  • 歐巴馬:美國計劃在21世紀30年代將人類送上火星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日撰文稱,美國正在加大政府部門和私人企業的合作,以在21世紀30年代實現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安全返回的計劃,終極目標是未來能夠延長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時間。周二,歐巴馬在CNN上發布的署名評論文章稱,美國正在和商業夥伴合作建立新式太空站,幫助太空人在火星上執行長時間任務。這些任務將教會人類如何離開地球生活,是人類實現火星旅行的關鍵一步。 歐巴馬預計人類將在21世紀30年代的某一刻踏上火星,最終目標是延長人類在火星上居留的時間。
  •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7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臺灣!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的舊照片,從照片中看去,有人在曬太陽、有人騎著三輪車拉貨,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很簡單、實在。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70年代的上海舊照片,從照片中看去,大街上可謂車水馬龍,行人眾多,但那時候大多數市民的出行交通工具還是自行車!
  •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80年代的綠皮火車,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那些記錄現實的老照片更是珍貴無比。 時光可以流逝,記憶永不磨滅。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領略.80年代的珍貴火車影像北京-成都(直快163次)木製的水牌,明顯的拼音字母,全是年代的記憶綠皮火車在拐彎,當時的鐵路沿線還沒有封閉,電氣化的路段還很少鐵路沿線的居民以及散養的豬仔,那個年代的建築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鐵路沿線的河流
  • 傑作| 20世紀的海報設計:吹奏海報的音樂
    凱澤認為,海報必須起到文化中介的作用,須在現實的動機及其通過暗示表達的想像之間,成為一種催化劑。純粹的攝影可以把事實記錄下來,但它不能像海報那樣,以非常抽象的推論方式把這一事實逐漸變為圖形。而對於音樂海報來說,首先要做的是將樂器變換為一個能表現它行為的,並在視覺上可以表明的觀念,然後相應地創造一個像雕塑那樣的三維客體,最後藉助燈光使之發亮,並用照相機對海報的紙面進行預加工。
  • 日本地鐵站出現動漫海報,仔細一看居然是泥巴畫的?
    最近可能是因為剛好八月吧也契合作品的名字,官方在新宿站設置了巨幅的動漫海報做宣傳,這顏色還有點特別,居然是深褐色,仔細一看才發現,咦?是泥巴畫的?這實在是太強了。遠遠看去的話似乎只是水墨風格的海報作品,用深褐色的筆觸將在棒球場上揮灑青春的少女們繪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