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禮的正確手勢,是怎麼做的,有什麼講究

2020-12-09 成長新視點

拱手禮的正確手勢,是怎麼做的,有什麼講究

文/@成長新視點

拱手禮,在中國古人的社交禮儀中,是一種日常使用人群最為廣泛,不同身份人使用的禮儀,也是揖禮的一種形式,與抱拳禮類似。

一、拱手禮的來源。

中國古代的禮儀,大多源自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 周禮」 。《左傳· 文公十八年》記載「 先君周公制周禮」 ,周公所作的禮儀,涵蓋了社會各個方面,非常全面、細緻。

周代禮樂文化的主要內容,都保存在《周禮》、《儀禮》和《禮記》這三本書中, 即通常所說的「 三禮「 。

拱手禮,是古人相見禮的一種形式,為古代用於一般性的見面打招呼,重大節日和不同場合有作揖禮、跪拜禮、抱拳禮等。

拱手禮,即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晃動行禮,可對單人行禮,也可對多人行禮。

二、拱手禮的姿勢。

拱手禮的核心動作,是「拱手」。可一對一行禮,一對多也不失禮,站坐都可行禮。

1、身體姿態。雙腿站直,面容自然,上身直立(一般適於對平輩)或微俯(一般適於對尊長)。

2、正確手勢。右手五指屈攏,不握實心拳,略有空隙,拇指壓在食指上;左手手掌彎曲,覆蓋在右手之上,大拇指壓在右手拇指之上。雙手握合於胸前,距身體前約15釐米左右,形成一個拱形,在額頭下、胸部上位置,有節奏地晃動兩三下。行禮時,向對方致以問候或祝福、感謝的話語。

平輩行禮,身體站直不動,晃動手勢;對尊長行禮,身體微俯,晃動手勢;距離遠用於遙祝時,手可適當抬高,寧高不低,不能低於胸。

3、單人和多人行禮。拱手禮,可對單人行禮,也可對多人行禮,身體姿態視現場情況及身份所定。對單人行禮,目視對方,手向對方晃動;對多人行禮,身體應隨手勢晃動,轉向周圍之人,不可始終面對前方,可對每個方向的人晃動手勢兩三次。

在坐著時,也可以對他人行抱拳禮,也可以作為回禮使用。

結語。

拱手禮,在古代多為男子見面使用之禮,女子見面行禮時,與拱手禮類似,叫萬福,也叫壓手。行禮時,右手放在左手上,兩手握拳,位於腹部中央。右腳向後撤一步,兩膝稍微曲,頷首低眉,微微伏身。

在新的時代,拱手禮毫無疑問是禮儀界的一張「王牌」,對比古代有一些變化,更加靈活,適用場合更為廣泛,男女皆可使用。但女子是右手覆蓋左手,手心略開一些,其他不變。

重大節日可以用,重要場面少不了;見面可以用,告別也能用;祝賀恭喜可以用,感謝道歉同樣行。相比不方便的握手禮,有更高的靈活性。

相關焦點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作揖手勢稱為「拱手禮」,我們不「合十」!
    今天,小道就來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我們道教的作揖手勢,以及再說一次,福主,我們不「合十」!其實,雙手合十禮是佛教拜佛時候的手勢,而我們道教拜神的時候,則是使用左手包右手的拱手禮又稱為「抱拳禮」或者是「作揖禮」。
  • 你知道的社交禮儀都有哪些?拱手禮是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
    拱手禮是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相信一說到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估計很多人都會猜到,小編要說的是什麼了。沒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就是拱手禮。其實拱手禮是我國歷史悠久記得一種問候禮儀,又稱作揖,長遠的可追溯到春秋時代,其中《論語》就曾有「子路拱而立的」的記載,古人用不同的作揖方式,來分別用作平輩、長輩、男女之間互相見禮的方式。
  • 中國傳統禮儀:最具中國味道的拱手禮
    在古代中國,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徵戰有禮等等,禮儀文化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影響至今,也讓我們有了約束自己言行、提升自身素養的很好的規範,在社會中成為一個言行得體的人。而說到中國的禮儀文化,最著名的便是中國的拱手禮了。拱手禮是人們相見或感謝時常用的一種禮節。
  • 見面不握手,多行拱手禮!這動作成疫情防控新「標配」
    那什麼是拱手禮呢?對疫情防控有啥好處?為什麼行拱手禮會起到同樣交際效果呢?讓我們來了解下:拱手禮拱手禮不僅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民俗。拱手禮保持一定距離,文雅、莊重、大方,可避免男女差異以及關係比較疏離者之間不必要的尷尬,同時也比較符合現代衛生要求。可謂歷史悠久,門道深厚。
  • 道教中的拱手禮,為什麼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我們常在道觀中看到道教信徒在朝拜三清的時候,以拱手禮在前進行朝拜三清及諸神,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拱手禮到底應該怎麼做,以及拱手禮的前後次序。道觀朝拜與佛寺不同,在佛寺中最為常見的是又手合十,但是在道觀中,都以拱手禮為主,即使是見道長也是拱手禮相問。
  • 快來多用拱手禮吧!
    隔空擊掌但沒戴口罩,差評碰腳碰拳新型打招呼方式應運而生的同時,咱們中華老祖宗發明的拱手禮也越來越被人熟知和使用。作為中華文明史中一個關鍵而又富有內涵的禮儀手勢,拱手禮在華夏大地上流傳數千年,也常被泛指為作揖或抱拳禮,是在西方握手禮進入我國前,在相見離別或表達感謝時國人最常用的一種禮節。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作揖時行拱手禮並躬身致意。
  • 專欄·風土識小|疫期重看「拱手禮」
    晚清人們在過節時行拱手禮 仲富蘭收藏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許多有識之士都在呼籲、或者身體力行,在人際交往中實行傳統拱手禮的方式。此情此景,讓我好生感慨,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為呼吸道和接觸傳播,戴口罩、勤洗手,免除人際交流中的「握手禮」,改行我國流傳千年的拱手禮很有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際交流在所難免,平日裡握個手也是人之常情,可眼下,還是避免握手為好。
  • 疫情期間的兩會與會人員由握手改行「拱手禮」鄭州快速公交站臺,穿...
    就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你會發現一個新現象,今年與會人員見面不再握手,而改行「拱手禮」,這成為今年兩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拱手禮正確的姿勢,您知道嗎?5月14日下午,在鄭州快速公交農業路花園路BRT站臺裡,在兩名身著漢服的美女站務長的帶領和示範下,現場20餘名公交站務長們一起練習行「拱手禮」,大家認真的樣子,引來了乘客們的駐足欣賞。
  • 觀音和佛公的手勢其實很有講究,你知道嗎?
    我們平日裡在觀賞觀音、佛公等人物雕刻題材時,重點觀察的就是開臉,也就是面部表情,但手勢卻很少有人注意,其實,這些人物的手勢也很有講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聊一聊佛像五大最經典、最原始的手勢:1、無畏印
  • 2018支付寶五福到手勢圖 五福到手勢正確做法掃敬業福
    2018支付寶五福到手勢怎麼做2018支付寶五福到手勢怎麼做 支付寶五福到手勢是怎樣的,2018支付寶五福到手勢其實很簡單,就是大家比劃一個五福到的手勢就行了,不說視頻了,一張gif動態圖就可以為大家解答,只需要在鏡頭前擺出張根手指就算是比劃出五福到的寓意了喲,大家只需要找個人配合就可以了。
  • 拱手禮做錯就糟了
    然而,簡單的拱手禮,您知道具體怎麼做嗎?做錯了可就糟糕了。拱手禮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論語》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記載,是古代賓主相見時常用的禮節。兩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春節拜年的時候作揖拱手是老北京的一種習俗,北京民俗協會秘書長高巍先生告訴記者,拱手禮一般都是左手抱右手,但不抱拳。
  • 中國傳統見面禮儀—拱手禮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到了廣泛深遠的影響。而說到中國的傳統禮儀文化,最著名的應該就是中國的拱手禮了。在古裝劇中,古人見面常常行拱手禮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 烏蘭圖雅新歌《拱手禮》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倡導健康得體禮儀
    近日,由曲波作詞、丁紀作曲,烏蘭圖雅演唱的新歌《拱手禮》在京溫暖發布。這裡子路對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禮,拱手禮的正式稱呼應該叫揖禮。拱手禮的正確做法是,行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兩手合抱於胸前,有節奏地晃動兩三下,並微笑著說出相互之間的問候。
  • 自疫情始,國人啟用拱手禮的契機來臨了?
    華夏的由來已久,並且和禮儀有關:「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的禮儀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拱手禮又稱作揖,也稱揖禮,據有史可載從西周時期,人們見面就開始採用了,《論語· 微子》曾載「子路拱而立」。揖禮根據對象不同,主要分為同輩、師長、帝揖(大揖禮,同祭祀祖先)三種,尊敬程度和拱手的高度有關,同輩至胸,師長至眼前,大揖禮過額頭。
  • 唐僧向女兒國國王告別,為何行拱手禮而不念阿彌陀佛?
    這雙手合十也是有講究的,比如併攏的十指一定要向上方,眼睛要向下看,以能看到無名指的指尖為準;兩掌心既不能完全並緊,也不是刻意地放虛,而是保持自然微虛狀態。行禮時,為何有的是雙手合十,有的是單手行禮呢?據說來源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故事:當年,慧可前去拜達摩為師,達摩認為他意志不堅定不肯收。
  • 「兩會」重現「拱手禮」,傳統禮儀文化的復興融合了時代精神!
    今年的地方「兩會」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兩會」代表見面不握手改行「拱手禮」,成為今年一道獨特的、很接中國傳統文化地氣的風景。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在傳統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徵戰有禮等等。
  • 拱手禮和抱拳禮有何區別?用錯場合容易鬧笑話,連成龍都錯過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周禮》以來,便極為重視禮儀,上自豪門望族,下至販夫走卒,都要遵循一套據說是周公開始制定的禮儀制度。尤其是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的年長者,比如40後、50後、60後等,見面不再握手,而是「作揖」,也就是俗稱的「拱手禮」。平常電影、電視劇裡也常見。看似簡單的「拱手禮」,卻內藏玄機,用不好,就會鬧笑話的。據說成龍有一次在晚會上因為抱錯拳而出過醜。那麼,「拱手禮」有哪些講究和做法呢?
  • 《國家寶藏》中鹿晗手勢錯了麼?了解下正確的傳統禮儀
    衍聖公朝服只見鹿晗一襲白衣亮相,丰神俊逸,眉目端莊,飄然若有神仙之概。他講到一位司卿在朝會上不慎將服飾上的玉帶和皇上的玉帶勾連在一起,由此引發了關於禮制變革的導火索。這個鏡頭看起來鹿晗是沒錯電視鏡頭中因距離較遠,很難看清鹿晗的手勢,但是後來在網上的節目圖中,鹿晗的手勢是錯誤的,他以右手在上,但有些圖片又出現了鹿晗左手在上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