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祠、觀、庵的區別

2021-02-23 鳳凰山龍泉宮


關注龍泉宮弘道平臺,從這裡遇見你的信仰!

嚴景誠道長私人微信號:13303419969

(今天)道歷:四七一三年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農曆丙申火年 二月小 二十日

辛卯木(仲春)月 己酉土危破日

此日幹支:己酉 建除十二神:破日

宜:破屋、壞垣餘事勿取

忌:嫁娶、移徙、開市、入宅

旅遊中,人們常常會看到寺、廟、祠、觀、庵等建築。有些人把這些建築物統稱為宗教建築,這是錯誤的。又比如俗話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

也是錯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那麼,寺、廟、祠、觀、庵有什麼區別呢?


寺《說文》雲「廷也」,即指宮廷的侍衛人員,以後寺人的官署亦即稱之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審判機關,太常寺則為掌管宗廟禮儀的部門。西漢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之「寺」,即所謂的「三府九寺」。漢代,九卿中有鴻臚卿,職掌布達皇命,應對賓客,其官署即「鴻臚寺」,大致相當於後來的禮賓司。相傳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後來鴻臚寺改建,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廟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時,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太廟」是帝王的祖廟,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蛻變為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瀆、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廟作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諡文人武士,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


祠是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當於紀念堂)。這點與廟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據《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及時(指誕辰和忌日)祭禮不絕。」東漢末,社會上興起建祠抬高家族門第之風,甚至活人也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漸增多。


觀《釋名》云:「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臺」。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據傳,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庵古時是一種小草屋,即所謂「結草為庵」。舊時文人的書齋亦稱「庵」,如「老學庵」、「影梅庵」。漢以後建了一些專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於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專用建築名稱了。

寺、廟、祠、觀、庵各有區別,不能混淆。

(文章來源於網絡)



太谷縣鳳凰山龍泉宮,始建於元至正十五年,迄今已有六百六十多年之歷史,是山西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歷來為民眾遊憩之地。龍泉宮位於太谷縣城南十二裡地的鳳凰山之腹,為太谷十景之一「鳳山春色」之主景。觀前有高大精雕的石牌樓,全觀殿閣樓臺,依山層層布置。蒼松翠柏,古樹龍根,掩映其間。更有水母洞內,龍泉不斷,清澈如玉,四季長流,飲之沁人心脾,萬慮俱消。山頂風水塔巍峨入雲,雄壯秀美。元朝大詩人元好問曾在此地留有詩作數首,清趙鐵山有「聽山水之清音」題詞。滄海桑田,日月輪轉,龍泉宮經歷了四次頹廢,60年代幾近徹底摧毀,惜乎古城寶觀幽靜之地,未能為百姓服務。一九九八年被正式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如今嚴景誠道長不畏艱辛,致力於龍泉宮之修復,廣大善信紛紛解囊相助,目前已初具規模。雄偉壯麗之景觀再現,「鳳山春色」又復以奇妙勝境以供海內外遊人與太谷人民旅遊觀賞,籍以怡情悅性,亦為構建和諧太谷、開發旅遊、強縣富民之一助。

相關焦點

  • 俗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寺、廟、觀、庵,有什麼區別?
    寺、廟、觀、庵到底有什麼區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種說法準確嗎?寺、廟、觀、庵差別挺大的,雖然我們常把「寺廟」連著說,現在也經常以寺廟指和尚居住的地方,但在最初,寺廟根本是兩個概念,所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嚴格來說是不準確的。我們分別解釋一下,寺、廟、觀、庵的意思吧。
  • 古建之美,盤點那些隱藏在重慶的寺、觀、庵、廟、祠
    洗完手,突然靈光乍現,這期乾脆聊一聊「寺、觀、庵、廟、祠」,這是大家經常見到的古建築吧。這些建築雖然經常都能看見,可是,各位知道他們之間的區別嗎?(我賭三杯奶茶,知道的人數不超過十個)一說到寺,大家腦海裡出現的畫面一般都是一群滿身疙瘩肉頭上頂著個九筒一樣戒疤的少林武僧。其實……寺,分兩種。
  • 寺,廟,宮,殿,觀,庵等建築有什麼本質區別
    其實寺廟這兩個字分開來說區別很大,古代人總是喜歡求神問佛,什麼事情都要祈禱一番。上到身體健康,下到姻緣事業。要做這些事就要到寺廟裡去拜一拜,添一點香火錢。那麼為什麼有的地方被稱為寺有的地方被稱為廟呢?寺其實最開始是法度的意思,是官舍立志的地方,我們常聽說的大理寺,太常寺。為什麼佛教也叫寺呢?因為在古代的官寺當中,有一個地方叫鴻臚寺,是主管外交的。
  • 寺、廟、庵、觀的區別你知道嗎?
    後來重新翻修了,蓋了幾進的院落,可是名字卻改成了騰雲寺,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與原來有很大的區別。寺原本是政府機構,比如鴻臚寺、大理寺、太常寺等等。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說文》寺,官舍也。並由鴻臚寺接待西方來的僧侶,由於是一匹白馬駝經書而來,所以蓋的建築稱為白馬寺。
  • 寺、廟、庵、觀如何區別?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經常把寺廟連起來讀,但不知道寺和廟的區別,今天小編給大家科普分享一下。廟在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叫做宗廟,比如皇家的太廟,宗族的祠堂,孔子的夫子廟(孔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蛻變為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瀆、地望城池之神社。
  • 有哪些許願靈驗的庵觀寺廟?
    可以許願的地方有庵、觀[guàn]、寺、廟、祠,按照這樣的順序念著比較順口。庵很好理解,就是尼姑庵,屬於佛教的建築。比如湖北黃梅縣的蘆花庵,廣東肇慶的梅庵。《笑傲江湖》中恆山派不是有個無色庵嗎?在武俠小說或短打平書中,尼姑庵往往是收留落難女子的重要場所。
  • 廟為何叫廟,寺為何叫寺,廟和寺其實是有區別的,別再搞混了!
    東漢末年,社會動亂,鬼神之論興起,各地出現眾多龐雜的神祗信奉現象,供奉這些神祗的神社也被百姓稱之為「廟」、甚至一些世族大家也可以將自己的先祖供奉於「家廟」之內。嚴格來說「廟」與道教傳教的「觀」有很大不同。廟是民間原始的一種神祗信奉狀態,供奉的神祗有道教體系的神仙,有自己的先祖、也有鬼、怪、妖、魔,其基本沒有宗教傳播的功能性。
  • 妙江訪談錄(041):廟、寺、院、庵的區別是什麼?有著怎樣的由來?
    廟、寺、院、庵的區別是什麼?有著怎樣的由來?      中國習俗,一般祭祀神靈的場所統稱為廟。佛教的廟宇,統稱為寺院;道教的廟宇,統稱為宮觀。古代官署叫做「寺」,如太常寺、鴻臚寺之類。      佛教傳人中國漢地,是由漢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請來攝摩騰等到洛陽而開始的。攝摩騰初到時,被招待在鴻臚寺。因為鴻臚寺是掌握賓客朝會禮儀的。
  • 農村俗語「廟前祠後不住人,廟左廟右出寡婦」啥意思?有道理嗎?
    前段時間,筆者在農村老家和村裡長輩閒聊時,就聊起俗語,大家在一起長篇闊論的,你一句我一句的,甭提多開心,其中有一則俗語引起了的好奇,「廟前祠後不住人,廟左廟右出寡婦」,起初聽來,沒當一回事,覺得這就是迷信。不過後來聽長輩們講了許多故事後,也變得有點半信半疑了,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這則俗語,不知大家覺得有道理嗎?何為廟?
  • 祠?廟?寺?古人的講究你不懂!
    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和對鬼神的信仰伴隨著原始祠廟的產生。不同時期崇拜對象不同,在人們以採集漁獵的方式生活時,因為動植物提供了人們生存和生長的必需品,與人類關係更為密切,所以這一時期人類的主要崇拜對象是各種動植物。隨著農耕和畜牧業的出現與發展。
  • 又亮瞎眼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是錯的 原來和尚並不住在廟裡
    旅遊中,人們常常會看到寺、廟、祠、觀、庵等建築。有些人把這些建築物統稱為宗教建築,這是錯誤的。又比如俗話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也是錯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那麼,寺、廟、祠、觀、庵有什麼區別呢?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是錯誤的 因為和尚不住廟裡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句話是錯誤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旅遊中,人們常常會看到寺、廟、祠、觀、庵等建築,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北周武帝時,道教活動場所的稱呼叫「觀」,取觀星望氣之意,所以常建於山頂。到了唐朝,因皇帝認老子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稱為「宮」,所以道教建築也稱為「宮」了。其它還有叫「院」、「祠」的,如碧霞祠等。儒家則稱之為「廟」、「宮」、「壇」,如孔廟、文廟、天壇等。伊斯蘭教稱之為「寺」,如清真寺等。
  • 白巷裡「下午茶」 | 上莊南庵廟
    看古村古鎮賞古代文化品內涵韻味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上莊南庵廟共同來傾聽它的故事(潤城風景)南庵廟位於香爐峰的半山腰上,是上莊村位置最高的建築。南庵廟共由四個院落組成。四組院落的建造時間各不相同。南庵廟東廊下有碑記《新修關聖賢廟序》,詳細記錄了此次新修的情況。
  • 潮州古城「低調」廟庵,內存有金身觀音,目前廟庵對外開放
    潮州古城「低調」廟庵,內存有金身觀音,目前廟庵對外開放潮州古城位於廣東省,是廣東首個獲得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的地區,也是中國比較著名的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潮州古城內的著名景點有:金山古松、韓祠塢木、湘橋春升、鳳凰時雨、西湖魚筏等,不僅有自古聞名的老八景
  •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呢?
    之前頭條給我出一道這樣一個問題: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呢?哎,你別說,這個問題問住我了,有點懵;平常在景區遊玩,也去過寺廟玩,比如:少林寺、相國寺、插花廟、老爺洞等等,我以為寺廟是一碼事,頭條的這個問題,讓我知道了,原來寺和廟不一回事,漲知識了,可我還是說不清楚,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說法可能並不正確
    不論在哪個地方旅遊,基本都逃不過與教派有關的寺、廟、觀、庵。而大多數人都不是信徒,所以看過也就稀裡糊塗地過了,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還分不清這些地方吧?所以我們今天來聊聊寺、廟、觀、庵的區別。令人感到最頭大的可能是「寺」和「廟」吧,人們普遍認為寺和廟都是和尚宣講法事,吃齋念佛,修行居住的地方,二者並無區別。我們一般直接把這些地方統稱「寺廟」,而很少對它們進行細分。要想區別寺和廟,可能還要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民俗和神仙觀中找找線索。
  • 寺和廟的區別是什麼?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嗎?
    寺和廟的區別是什麼?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嗎?時間:2015-02-05 00:30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 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寺和廟的區別是什麼?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嗎? - 一直搞不懂什麼叫寺?什麼叫廟?他們本質上有哪些區別,單單只是從佛教和道教上來區別的嗎?
  •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這話是錯的,看完文章別再這樣說了,讓人笑話
    在我們印象中,「寺」和「廟」似乎就是和尚居住的地方,是和尚宣講法事吃齋念佛的地方,一般人認為兩者並無區別,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其實錯了!「寺」和「廟」其用途和供奉主體不同,兩者有嚴格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寺」供奉的主尊是佛或者菩薩。
  •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他們有何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寺」和「廟」這兩個字,「寺」為什麼叫「寺」?「廟」又為什麼叫「廟」,他們之間的區別又是什麼呢?說到「寺」這個字,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故事來簡單了解一下。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劉莊夢見一個身高6丈,頭頂還會放光的、一個來自西方的金人,在大殿上盤旋,劉莊隨即便被驚醒了。
  • 廣西一4A古鎮景區「火」了,內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臺樓閣10多處
    廣西一4A古鎮景區「火」了,內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臺樓閣10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