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這樣一個規律,年前忙活著醃臘肉,年後快活得吃臘肉,雖然每年都是如此,但一點都不感到乏味。臘肉是最具年味的食物,吃多少都不嫌多,每次桌上有臘肉,都顯得特別搶手,簡單地炒一盤蒜苗炒肉或者臘肉炒粉條,都能讓人吃得開心。
說到吃臘肉,剛認識老公的時候,他一點也不喜歡吃,好說歹說一塊都不吃,我原以為他家裡不興吃這個,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不吃臘肉,都是婆婆的錯,因為每次炒的臘肉又幹又硬,嚼起來很費勁,也毫無香味,所以老公印象中臘肉很難吃。
不過有一次帶老公回家,老爸給他夾了一塊臘肉,老公礙於面子,小心翼翼地吃下去了,吃完後才發現不太一樣,非常好吃,於是問了為什麼?我告訴他臘肉都一樣,只是炒的時候方法不一樣罷了。
可見如何炒臘肉非常關鍵,相信有不少人都遇到這一問題,別人炒的臘肉口感那麼好,而自己炒的卻那麼難吃,方法很重要,想要臘肉好吃,並不是單純地下鍋炒炒那麼簡單!
到底怎麼炒好臘肉呢?炒臘肉時,記住不要直接下鍋炒,炒前加2步,臘肉香軟不塞牙!好方法分享給你,總也炒不好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保準你會覺得這麼做更美味,快看看具體做法。
炒臘肉步驟:
第一步——清洗臘肉
取一塊臘肉,把它放在水裡,用水把表面清洗乾淨,附著有灰塵,不洗肯定是不行的,若是燻制臘肉,還需要用鋼絲球處理一下為好。
然後把臘肉切成薄片,準備一碗溫水,把臘肉片放進去浸泡五分鐘,時間到後再換水洗兩遍,這麼做是為了去掉臘肉上的一些鹹味,長期間醃製、晾曬、儲存,臘肉直接炒非常鹹,而去掉一部分鹹味,才會讓臘肉更好吃,吃著香。
第二步——蒸臘肉
蒸鍋裡加水,臘肉放碗裡再放入蒸屜,大火蒸上五分鐘,這麼做是為了讓臘肉變軟,如果只是短時間浸泡的話,臘肉還是硬的,可能有人還習慣長時間浸泡,雖然臘肉會軟,但這麼做並不太好,泡的時間太長,臘肉的口感不太好,味道也不香了。
第三步——炒臘肉
炒臘肉時注意順序,不能先炒蔬菜再放臘肉,也不能炒好臘肉直接放蔬菜。
正確方法是,炒鍋裡加適量食用油,燒熱到五成時,將臘肉倒進鍋裡翻炒,控制在半分鐘內。
接著盛出臘肉留底油,把蔥姜蒜、幹辣椒倒進鍋裡,炸出香味,將蔬菜倒進鍋裡爆炒。
炒到斷生後,加少許食鹽和調味料調味,給素菜增加一些底味,但不要味太重,因為臘肉很鹹。
最後把臘肉倒進鍋裡一同翻炒,翻炒均勻後,一道炒臘肉就做好了,聞起來好香,吃起來軟嫩不塞牙。
炒前多加2步:
這兩步分別是清洗浸泡、上鍋蒸製。
清洗浸泡的目的是讓臘肉更加乾淨衛生,還能讓臘肉的味道不那麼鹹,如果味道太鹹,很難吃到臘肉的香味。所以這一步很重要,不能忽略,有些朋友只是簡單的衝洗一下就不管了,直接切片下鍋炒,導致炒好的臘肉又硬又鹹又不香。另外浸泡時,要先把臘肉切片,如果整個臘肉浸泡,在短時間內很難減少鹹味。
上鍋蒸製的目的是讓臘肉變軟,口感更好。蒸製的時候,蒸汽會滲進臘肉裡,能在短時間內變軟,這麼做又不會讓臘肉的香味變淡,所以這一步是重中之重。當然了蒸製時,也要切片後蒸,若是整個蒸,很難快速蒸軟,還有蒸的時間不能太久,五分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