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引發了公募基金人士的「奔私潮」,那麼,前公募人士「奔私」後的業績如何呢?數據顯現,整體上公募派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均勻收益率為34.16%。而前公募大佬章秀奇旗下的私募公司,以均勻收益率80.61%奪取了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前期「奔私」的前公募大佬楊東、任澤松、劉明月今年的業績又如何呢?
「奔私」潮中有人新晉百億還斬獲收益冠軍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吸收著不少公募基金人士「奔私」,而前公募人士「奔私」後的業績表現又如何呢?
目前來看,今年才躋身百億級私募俱樂部的上海趣時資產以今年以來的均勻收益率80.61%,問鼎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
據數據顯現,上海趣時資產目前攫取了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該私募今年以來的均勻收益率為80.61%,合計12隻私募產品今年以來收益率超80%,其中,代表性產品趣時勢件驅動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99.66%。
上海趣時資產開創人章秀奇曾為公募基金專戶範疇的知名基金經理,從其履歷來看,他曾於2009年8月至2016年3月在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專戶投資部擔任投資總監,屢次取得公募專戶最高獎項「基金金鼎獎」。
那麼,「奔私」後的公募派私募的整體業績怎樣呢?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目前具有公募基金從業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合計有284名,合計管理私募產品4283隻。這些私募產品今年以來(截至11月20日)的均勻收益率為34.16%。上述具有公募基金從業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均勻從業年限為17年,其中,均勻收益率在50%以上的有46名、佔比16.19%。在公募派私募中,今年區間收益最高的是傳家堡資管的陳新宇,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區間收益率超240%。其次是盈灃(上海)投資的姚躍,其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區間收益率為171.44%。位居第三的是駿偉資本的徐煒哲,其管理的私募產品區間收益率為171%。第四名的是盈象資產的劉新勇,其管理的產品區間收益率為110%。
而在今年區間收益率超50%的具有公募基金從業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中,也有不少已成為明星私募基金經理,如高毅資產的鄧曉峰,其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區間收益率為64.82%。另外,高毅資產的孫慶瑞管理的產品區間均勻收益率為62.48%。另如民森投資的蔡明,其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的區間均勻收益率也到達61.6%。
楊東、任澤松、劉明月今年業績如何?
曾經是興全基金靈魂人物的楊東,早在2018年3月27日就備案了本人的私募公司——上海寧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現,楊東的寧泉資產今年以來合計備案了44隻私募產品,並在今年新晉成為百億級私募。另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其代表性產品寧泉特定戰略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38.47%,累計收益為80.7%。另外興業信託-寧泉興悅34號、寧泉興悅19號、40號、10號在內的共計52隻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23.5%。
劉明月也早在2018年年8月14日註銷了私募——善水源(橫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合計備案14隻私募產品。劉明月2004年就進入廣發基金,曾任投資管理部總經理,2014年加盟中歐基金,2017年分開公募行業。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其代表性產品善水源價值生長5號今年以來收益率達86.92%,累計收益率為108.6%。另外,善水源價值生長4號今年以來收益率達63.96%,善水源合力101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61.5%。
據了解,原中郵基金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2018年「奔私」是加盟了一家2015年註銷的私募——上海集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公司總經理,該私募成立至今合計備案17隻私募產品。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上海集元今年以來收益率超40%的產品合計6隻,其中任澤松擔任基金經理的有兩隻私募產品,集元-祥瑞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74.30%,集元-煜烽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超61.17%。
另據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現,上海欽沐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於今年9月1日完成了備案註銷,前富國基金的知名基金經理于洋認繳39%,法定代表人為柳士威,認繳了51%,柳士威曾在中歐基金任職投資經理。截至目前,該私募在協會合計備案了5隻私募產品,還未有公展開示的業績數據。
在今年8月27日,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現,由前東證資管的林鵬擔任法人代表的上海調和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備案登記,目前合計備案私募產品38隻,不過該私募目前也沒有公展開示的業績數據。
跨年行情如何把握?公募大佬支招
滬指目前再次衝擊3400點,迫近前期階段新高。那麼投資者如何把握跨年行情?金信基金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基金經理孔學兵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10月份以來,直至歲末年初,市場還是存在比擬多的構造性輪動時機的。首先美國大選落地,不肯定性得以消弭,被壓制的科技類資產將在行業景氣度加持下,迎來風險偏好改善帶來的估值上升。
國內方面,「十四五」規劃相關倡議也將提供政策驅動,局部長期生長空間較為明白的生長性行業,如新能源、半導體等,有望在景氣度和政策催化共同推進下,為市場提供較為豐厚的構造性機遇。目前A股跨年度行情曾經展開,根本面向好,但市場活動性仍有壓力,這決議了市場中期方向向上,但途徑可能較為迂迴,短期也難有趨向性行情呈現,周期、生長輪動可能較為頻繁。
有哪些行業或板塊值得重點關注呢?孔學兵以為,堅持優質科技生長股的重點配置,考量長期增長空間、業績與估值的匹配度等維度。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5G應用場景、雲計算SaaS等範疇,閱歷了較長時期的估值消化後,性價比逐漸凸顯。疫情的影響終將逐漸消散,市場長期面臨的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構造調整和轉型晉級這一大局。堅持看好全球性需求擴張驅動下,長期景氣度上行、具備中心競爭優勢的科技生長股。國產替代仍舊是2021年國內半導體產業開展主線,並且會加速在重點產品範疇和根底環節的上下遊產業鏈協同攻關。
5G、新能源汽車等新基建市場將會進一步提升浸透率,帶動國內半導體產業加速開展。估計國內半導體2021年完成20%以上增速應該是大約率事情,產業範圍有望超越萬億元,全球半導體產能慌張的場面還會持續至2021年。細分賽道方面,看好可以通吃晶圓和品牌兩道環節,業績彈性最大的IDM廠商,以及需求持續提升、國產化替代加速的MOSFET。
溫馨提示:私募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