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私」大佬斬獲百億私募業績冠軍

2020-12-21 金投網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引發了公募基金人士的「奔私潮」,那麼,前公募人士「奔私」後的業績如何呢?數據顯現,整體上公募派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均勻收益率為34.16%。而前公募大佬章秀奇旗下的私募公司,以均勻收益率80.61%奪取了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前期「奔私」的前公募大佬楊東、任澤松、劉明月今年的業績又如何呢?

「奔私」潮中有人新晉百億還斬獲收益冠軍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吸收著不少公募基金人士「奔私」,而前公募人士「奔私」後的業績表現又如何呢?

目前來看,今年才躋身百億級私募俱樂部的上海趣時資產以今年以來的均勻收益率80.61%,問鼎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

據數據顯現,上海趣時資產目前攫取了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該私募今年以來的均勻收益率為80.61%,合計12隻私募產品今年以來收益率超80%,其中,代表性產品趣時勢件驅動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99.66%。

上海趣時資產開創人章秀奇曾為公募基金專戶範疇的知名基金經理,從其履歷來看,他曾於2009年8月至2016年3月在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專戶投資部擔任投資總監,屢次取得公募專戶最高獎項「基金金鼎獎」。

那麼,「奔私」後的公募派私募的整體業績怎樣呢?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目前具有公募基金從業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合計有284名,合計管理私募產品4283隻。這些私募產品今年以來(截至11月20日)的均勻收益率為34.16%。上述具有公募基金從業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均勻從業年限為17年,其中,均勻收益率在50%以上的有46名、佔比16.19%。在公募派私募中,今年區間收益最高的是傳家堡資管的陳新宇,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區間收益率超240%。其次是盈灃(上海)投資的姚躍,其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區間收益率為171.44%。位居第三的是駿偉資本的徐煒哲,其管理的私募產品區間收益率為171%。第四名的是盈象資產的劉新勇,其管理的產品區間收益率為110%。

而在今年區間收益率超50%的具有公募基金從業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中,也有不少已成為明星私募基金經理,如高毅資產的鄧曉峰,其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區間收益率為64.82%。另外,高毅資產的孫慶瑞管理的產品區間均勻收益率為62.48%。另如民森投資的蔡明,其管理的私募產品今年的區間均勻收益率也到達61.6%。

楊東、任澤松、劉明月今年業績如何?

曾經是興全基金靈魂人物的楊東,早在2018年3月27日就備案了本人的私募公司——上海寧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現,楊東的寧泉資產今年以來合計備案了44隻私募產品,並在今年新晉成為百億級私募。另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其代表性產品寧泉特定戰略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38.47%,累計收益為80.7%。另外興業信託-寧泉興悅34號、寧泉興悅19號、40號、10號在內的共計52隻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23.5%。

劉明月也早在2018年年8月14日註銷了私募——善水源(橫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合計備案14隻私募產品。劉明月2004年就進入廣發基金,曾任投資管理部總經理,2014年加盟中歐基金,2017年分開公募行業。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其代表性產品善水源價值生長5號今年以來收益率達86.92%,累計收益率為108.6%。另外,善水源價值生長4號今年以來收益率達63.96%,善水源合力101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61.5%。

據了解,原中郵基金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2018年「奔私」是加盟了一家2015年註銷的私募——上海集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公司總經理,該私募成立至今合計備案17隻私募產品。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現,上海集元今年以來收益率超40%的產品合計6隻,其中任澤松擔任基金經理的有兩隻私募產品,集元-祥瑞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74.30%,集元-煜烽1號今年以來的收益超61.17%。

另據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現,上海欽沐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於今年9月1日完成了備案註銷,前富國基金的知名基金經理于洋認繳39%,法定代表人為柳士威,認繳了51%,柳士威曾在中歐基金任職投資經理。截至目前,該私募在協會合計備案了5隻私募產品,還未有公展開示的業績數據。

在今年8月27日,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現,由前東證資管的林鵬擔任法人代表的上海調和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備案登記,目前合計備案私募產品38隻,不過該私募目前也沒有公展開示的業績數據。

跨年行情如何把握?公募大佬支招

滬指目前再次衝擊3400點,迫近前期階段新高。那麼投資者如何把握跨年行情?金信基金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基金經理孔學兵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10月份以來,直至歲末年初,市場還是存在比擬多的構造性輪動時機的。首先美國大選落地,不肯定性得以消弭,被壓制的科技類資產將在行業景氣度加持下,迎來風險偏好改善帶來的估值上升。

國內方面,「十四五」規劃相關倡議也將提供政策驅動,局部長期生長空間較為明白的生長性行業,如新能源、半導體等,有望在景氣度和政策催化共同推進下,為市場提供較為豐厚的構造性機遇。目前A股跨年度行情曾經展開,根本面向好,但市場活動性仍有壓力,這決議了市場中期方向向上,但途徑可能較為迂迴,短期也難有趨向性行情呈現,周期、生長輪動可能較為頻繁。

有哪些行業或板塊值得重點關注呢?孔學兵以為,堅持優質科技生長股的重點配置,考量長期增長空間、業績與估值的匹配度等維度。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5G應用場景、雲計算SaaS等範疇,閱歷了較長時期的估值消化後,性價比逐漸凸顯。疫情的影響終將逐漸消散,市場長期面臨的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構造調整和轉型晉級這一大局。堅持看好全球性需求擴張驅動下,長期景氣度上行、具備中心競爭優勢的科技生長股。國產替代仍舊是2021年國內半導體產業開展主線,並且會加速在重點產品範疇和根底環節的上下遊產業鏈協同攻關。

5G、新能源汽車等新基建市場將會進一步提升浸透率,帶動國內半導體產業加速開展。估計國內半導體2021年完成20%以上增速應該是大約率事情,產業範圍有望超越萬億元,全球半導體產能慌張的場面還會持續至2021年。細分賽道方面,看好可以通吃晶圓和品牌兩道環節,業績彈性最大的IDM廠商,以及需求持續提升、國產化替代加速的MOSFET。

溫馨提示:私募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公募派私募新晉百億,還斬獲百億級業績冠軍,楊東、任澤松、劉明月...
    而前公募大佬章秀奇旗下的私募公司,以平均收益率80.61%奪取了今年前11個月的百億級私募業績冠軍。前期「奔私」的前公募大佬楊東、任澤松、劉明月今年的業績又如何呢?「奔私」潮中有人新晉百億還斬獲收益冠軍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吸引著不少公募基金人士「奔私」,而前公募人士「奔私」後的業績表現又如何呢?
  • 奔私4年,私募經理收入從400萬到1億,百億私募一年又能賺多少
    一家百億股票私募去年能賺多少錢?券商中國記者粗略算了筆帳:假如該私募年初規模是100億元,不考慮新發產品,全年平均收益達到25%。按行業普遍採用的「2+20」費率計算,該公司管理費收入為2億元,業績提成收入為5億元,兩項合計收入可以達到7億元。如果計算新發產品,實際收入可能還會更高。
  • 王亞偉、趙軍、胡建平等7位大佬加盟!這家新私募什麼來頭?
    而今,7位私募大佬連同中信建投證券前高管成立新私募。那麼,帶有「合伙人制」色彩的私募機構會是一種趨勢嗎?   7位大佬佔近七成股份   根據中基協官網信息,明晟東誠是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成立於2020年11月20日,備案於2021年1月11日。同時,該私募機構的業務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類FOF基金。
  • 基金周評:前三季業績QDII一枝獨秀 私募加速布局公募
    數年前,私募基金還是一片金融從業者的樂土,彼時私募基金監管相對寬鬆、操作更加靈活,且私募基金業績蒸蒸日上,遠遠凌駕於公募基金之上,從而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眾多公募基金高管和明星基金經理紛紛「奔私」創業,將私募基金推向了「第二春」。  今非昔比,一輪熊市將群雄無情得「挑落馬下」,昔日基金「一哥」王亞偉和「一姐」王茹遠「奔私」後同樣不復當年之勇。
  • 冠軍爭奪白熱化背後:券商派私募和公募派私募大比拼!平均業績透露...
    臨近年末,私募年度業績冠軍爭奪賽進入了白熱化,其中有274隻私募產品今年以來(截至11月)收益翻倍。而在光鮮數據的背後透露出些許不一樣。據統計,券商、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合計管理私募產品10624隻,是私募行業的中堅力量。
  • 私募基金「中考」戰績:新發超7700隻 友山旗下產品業績跌破50%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或公募基金高管「奔私」屢見不鮮,今年類似戲碼仍在繼續。7月13日,國泰君安前董事長楊德紅的私募公司道禾投資在中基協成功備案,截至目前,已備案的資產配置類私募增至9家。不久前的5月份,東證資管繼陳光明後又失去「一員大將」林鵬。據了解,林鵬即將與「幾個朋友」一起創業,打造自己的私募基金。
  • 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簡史-從歷史的發生看投資的真相
    號稱「公募一哥」的王亞偉從華夏基金離職,並在9月底註冊私募千合資本,年底即發行產品開始運作。頂著「公募一哥」的名號,千合資本成立初期自然不愁募集資金,各路投資人很快就踏破了千合的門檻,千合也是保持著極高的姿態,產品投資要3000萬起!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千合的募集,規模分分鐘就過了百億。儘管如此,王亞偉本人還是非常低調的,奔私之後基本上不再公開場合露面。
  • 3000多隻私募產品提前清算,超八成淨值超1元,百億級明星私募...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今年結構性的行情造就了私募行業的飛速發展,今年以來截至12月15日,私募行業發行產品總數達27500多隻,其中更是爆款頻出,如林鵬「奔私」後發行的產品「和諧匯一遠景系列」首日募集金額就超百億元
  • 80、90後崛起,百億私募「後浪」兇猛! _ 證券時報網
    百億私募「後浪」澎湃 加強投研建設是發展根本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今年私募新秀迅速崛起,數據顯示,成立時間三年內的百億私募有7家,有的私募僅花一年就突破百億,正心谷、寧泉、禮仁、衍復等「後浪」澎湃,成為行業中堅力量
  • 12萬億私募養成記:私募十年,盡顯芳華
    作為公轉私的代表人物,江暉在全新的私募領域再次證明自己。這一年不少人驚呼,2008真是個私募年。2009年私募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公司進入這個領域,當年私募成績單驚豔無比,榜單一、二名均由廣東新價值公司包攬,私募冠軍產品收益高達192.57%,大幅跑贏公募冠軍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116.19%的收益率。領跑的私募們讓這個行業沸騰,巨大的賺錢效應讓投資者開始追逐私募冠軍。
  • 揭秘200位「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 人大、上交大...
    200位「證券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人大、上交大、浙大、廈大…也很牛! 摘要 【揭秘!200位"證券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 人大、上交大也很牛!】私募江湖,英雄輩出!
  • 馬甲私募竟也虧損?基金一姐王茹遠流年不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私募工廠。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廠長的話   作為曾經的公募基金一姐,王茹遠投奔私募後也一直不順,最近,就連她的馬甲私募也傳出業績不佳的消息……  一姐怎麼了?馬甲私募也虧損!
  • 夏俊傑:長跑高手「奔私」築「仁橋」
    2017年7月中旬,已經「奔私」數月,過了「投資靜默期」的夏俊傑獨家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專訪。此時,他已經組建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仁橋資產」,並準備發行第一隻私募產品。  夏俊傑並不諱言短期市場難有趨勢性機會,自己的「奔私」與市場時點關係不大。他坦言,「奔私」既與他的個人理想追求有關,也是順勢而為。
  • 2018年私募冠軍放榜:百億級私募折戟奪冠大熱門大禾投資無緣前三甲...
    每年的重頭大戲——年度私募冠軍最終花落誰家?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潮金投資楊文敏管理的潮金產融1號以152.33%的年度收益取得2018年股票策略私募冠軍。而2018年的奪冠熱門大禾投資,卻因為在去年12月份回撤較大而無緣前三甲。
  • 一晚消費30萬、深圳全款買房,今年私募賺了多少錢?
    私募規模暴增「總算是看到了希望」,三年前帶領兩個兄弟一起「奔私」的上海陸家嘴某私募創始人白志龍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有些激動。白志龍表示,2020年原本是他給自己的最後期限,苦熬了兩年之後,轉機出現在今年。他的公司原來一共有2隻產品,業績表現一直處於行業中等水平,折騰了兩年,規模始終做不上來。
  • 百億私募賺錢榜:前11月映雪資本、恆宇天澤投資等收益低於15%
    來源:證券日報 59家百億元級私募「賺錢榜」出爐 前11個月收益率最高超八成 18家不足兩成本報記者 王寧臨近年末,私募證券基金進入業績衝刺階段。《證券日報》記者從私募排排網處最新獲悉,有統計數據的59家百億元級私募前11個月收益榜單已經出爐,最高收益率達80.61%。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其中,有41家百億元級私募年內收益率超過20%。近年來私募間的業績分化較為明顯,尤其是在新晉身百億元級規模的私募與老牌百億元級私募之間,分化表現更加突出。
  • 鄧曉峰、趙軍、裘國根、王亞偉、林利軍、林園 私募大佬們最新A股...
    摘要 【鄧曉峰、趙軍、裘國根、王亞偉、林利軍、林園 私募大佬們最新A股持倉來了】淡水泉投資趙軍,重陽投資裘國根,高毅資產鄧曉峰、馮柳,千合資本王亞偉,正心谷林利軍
  • 私募大佬馮柳「犀利」操作浮出水面
    百億私募大佬馮柳「被查」?說起馮柳,關注股票投資的投資者都知道,在私募圈馮柳可是響噹噹的人物。履歷顯示,作為絕對的傳奇大佬,馮柳在散戶時,創下了10年900多倍的驚人收益;作為百億的私募管理人,5年不到累計收益303%,年化高達36%,遙遙領先於同行!因此,面對知名大V的爆料,有人認為,一般情況下,私募被查主要是因為聯合坐莊,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
  • ...趙軍、裘國根、王亞偉、林利軍、林園 私募大佬們最新A股持倉來了
    原標題:鄧曉峰、趙軍、裘國根、王亞偉、林利軍、林園、馮柳…私募大佬們最新A股持倉來了 摘要 【鄧曉峰、趙軍、裘國根、王亞偉、林利軍、林園 私募大佬們最新A股持倉來了
  • 十大私募大佬最新持倉:馮柳400多億買了這些
    十大私募大佬最新持倉:馮柳400多億買了這些!還有鄧曉峰、趙軍、裘國根、林利軍、王亞偉等投資大曝光證券時報下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隨著2020年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完畢,作為市場上最敏銳的資金——私募基金的調倉換股情況也隨之曝光,基金君吐血整理了十位知名私募大佬最新的持倉情況,包括高毅資產的馮柳、鄧曉峰,淡水泉投資的趙軍,重陽投資的裘國根,千合資本的王亞偉,正心谷資本的林利軍,盤京投資的莊濤,林園投資的林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