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也有「懸空寺」!就在這座山裡

2021-02-18 莆田晚報

爬登了莆田的掛壁路,我還沉浸在興奮與膽顫之間久久難逝,熱心的市民陳再華打來電話,告知在仙遊縣境內有座懸空寺,建在懸崖峭壁上,值得一探。

掛壁路修在崖壁上,極目可遠眺一方興化大地,已是壯觀;寺廟乃人居活動的場所,空間佔位肯定要比掛壁路大出不少,把寺建在崖壁上,想必要半倚半懸的,光想像就讓人心驚。我又聯想起國內著名的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絕美震撼,而莆田家門口的懸空寺從來沒有聽說過,筆者欲一睹為快。

冬日裡,尋得一個晴朗的日子,在導航的指引下,我往懸空寺較近的書峰鄉百松村進發。「村村通」寬敞平敞的水泥路,半個小時就能到達百松村村口。經村民的指引以及簡單路牌的指示,我繼續驅車從村口右側一條水泥路環山上行,不消十分鐘,就在山路平坦地可仰望到近峰頂處有兩座白牆方形房子。「應該就是那了!拐過幾個山坳就能到!」探尋者看到嚮往目標後的心情,自然是加快「腳步」,一刻也不願耽擱。

從仙遊縣城寬敞的雙向八車道柏油大路,到進山初段的雙向四車道水泥路,再到雙向雙車道水泥路,最後的路是雙向共一車道——就在懸空寺「座下」的山路,路一邊是突兀的山巖,另一邊則是懸崖,還好有水泥牆圍護著。我找了個山坳處,把車停在礪石泥土路上,好讓後來的或迎面來的車輛可以順利通行。

懸空寺就在停車的崖體正上方,攀崖路徑就在車後方二十來米處有條登山階。登山階的坡度較大,但在鋼管扶手護欄的協助下,我垂直攀爬並不費勁,粗略數下來,整個石階也就兩百來個,十分鐘就能到達懸空寺。短短的攀爬過程,積落階上的大松果最能吸引孩童的注意力,成年人則更注重回望環視、抬頭仰視,當然如果膽大的,多俯視走過的臺階以及一路行車上來的崖體山澗,這些景致心境並不是他人能體會得到的。

呼吸著清新的山風,我習慣性地邊爬邊拍,懸空寺自然是我的主角。

真心地說,從外看,懸空寺並不是想像中的那種「懸」,至少我感覺不到手腳發汗和酸軟。它的鋼筋水泥建築材體,更是打消了我之前擔心寺廟會倒下來的「害怕」心理。而且,與其說這是寺,倒不如說是一處不起眼的現代民居,只不過它建在山崖上,這與常人定性地認為寺廟必須有的煙火、神像、琉璃簷瓦等宗教元素毫無關聯。

以「樓」為名:在「寺」口,我與兩位七十來歲的老人不期而遇。攀談中,我得知他們都是「寺」的管理人,其中,魏玉飛老人還是「寺」的重建發起人。也就是在攀談中,我漸漸知道這個懸空寺不能叫寺了,而是「仙公樓」——以「樓」為名,倒是與它的外在表像相符,但作為宗教之地,卻是很新奇。也就是在攀談中,我獲知了「懸空寺」最初建在懸崖上的原因和多次毀建興衰的歷史「懸」情,而這些,就算是本地的村民也未必全然知曉,更不用說慕名而來的各路探尋者。

步入仙公樓,憑欄眺望,仙風暢懷,恍如世外桃源,又似得道成仙。極目東鄉藝都塔山情長一覽無遺,遠望西鄉平原蘭溪風光盡收眼底,近觀南湖古寨錚骨遺韻傳奇色彩,俯視百米懸崖石梯攬腰不寒而慄。透過一層鋼化玻璃屋頂,酷似雄鷹頭的山巖就在頭頂,仿佛觸手可及

魏玉飛老人告訴記者,雄鷹頭「仙公樓」分為兩棟三層,從1998年至2004年建成,「重建該樓發動了鄰近八鄉的村民、信眾,後來又有三位老闆先後接力做功德主主持建造。如今的『仙公樓』鑲嵌在懸崖上,寺下懸崖裸露,垂直高度近百米,成為『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道家聖地和信眾朝聖祈夢的靈異之所。仙公樓主殿上供奉觀音大士,前排還位列八仙,以道教為主,道釋儒三教長期共存、和睦相處。樓內有祈夢屋二十間上下,均可見巖崖體當屋牆,莆仙祈夢文化在這裡歷久不衰。」

據魏玉飛老人提供的史料記載,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仙遊部分地區瘟疫流行,信徒糾集西坑(百松村的原名)尖峰山峭壁隘口,討佛地建寺保平安。後發現鷹嘴洞,於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建成靈山寺。之後,靈山寺功德主白玉仁系當時五邱寨寨主,在宋軍清剿五邱寨賊寇中,寺因受其牽連一併焚毀。至此,遺址成了西鄉人攀崖尋夢的聖地。

迨至光緒廿五年(1899年),西坑有信徒夢奉卓晚春真人(傳說中卓晚春與林龍江為摯友,談經論道,人稱「卓狂林顛」,卓真人於杭州淨慈寺蛻化成仙)批示,重修鷹嘴洞寺廟。宣統元年(1909年),仙溪慧雲師父奠基改建仙公樓,後因僧家衣食不滿而與信徒結怨,寺廟衰落。

民國八年(1919年)九月十五日再奠基,鷹嘴洞仙公樓舊貌換新顏。公元1959年11月,仙頭四坑蘇某金,家道貧寒開荒燒山,引起大火,仙公樓被燒成廢墟,整個雄鷹頭蓬萊寺毀於一旦。八百餘年的雄鷹洞仙公樓就這樣迭經興廢,直至1998年-2004年的這次重建。

由史得知仙公樓的「懸」來,但仙公樓既然是卓晚春真人顯化而來,為何現今要供奉觀音大士和八仙,卻不見卓真人神像?原來,觀音菩薩是佛教對其的尊稱,在道教中,觀音為慈航真人、慈航大士或觀音大士,是道教的一位神仙,救苦救難。八仙入仙公樓,源於卓真人受呂洞賓傳道,為感念師父,感恩八仙而入邀。

神幻的傳說,為仙公樓這座「懸空寺」增添了迷人的色彩,這也註定了下山後,回望鷹嘴洞仙公樓的我對最初不「懸」的印像有了新變——尖峰山奇崛險要,崖壁高聳,重巖疊嶂,危峰兀立。雄鷹頭,削崖霹洞似鷹嘴,仙樓依洞而立,凌空欲飛,氣勢恢宏,令人生畏,能不「懸」不「空」嗎?

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做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蒼巖山橋樓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據考證石橋為隋代建築,略早於趙州安濟橋。橋上的樓殿為唐代建築。它坐西向東,長15米,寬8米。從力學角度看,此殿重量及遊客滿載時,總重量約在35噸左右,按此推算,橋的拱記應在3.5到4米之間,而該橋卻拱高2.8米。

三清閣,位於太華山南面的羅漢山。由北向南眺望,山形外廓酷似大肚彌勒,故名羅漢山。羅漢山懸崖峭壁,與南面掛榜山千仞削壁相連,山麓下即浩渺滇池。三清閣九層雲南西山懸空寺十一閣道觀建築群,層疊嵌綴於懸崖絕壁之上,成「懸空寺」險境。

始建與北魏,現在已經是我國第二大懸空寺,也叫土樓觀。北禪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硬巖層向外凸起,猶如屋簷,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迴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群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曲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可稱得上名副其實的懸空寺。

大慈巖坐落在建德市南面24公裡,懸崖高位洞穴建築是大慈巖的一大特色。在大慈巖,寺廟、棧道、香廊、索道都處處體現出一個「懸」字。主殿寺廟地藏王大殿一半嵌入巖腹,一半凌駕懸空,頗為奇險壯觀,它與山西恆山懸空寺有異曲同工之妙,故稱之為「江南懸空寺」。

寧武古棧道與懸棺是寧武地區與蘆芽山相媲美的人文景觀。上古石門棧道要攀登一段艱險的棧道,還要通過一座長達數十米懸於兩座山崖之間的鐵索橋。棧道中間建有一座兩層的懸空寺,氣勢雄險。

聖泉寺建築基本保存完好,登寺而望一覽眾山小,沿途峰嶺溝谷間松柏成林,灌木蔥翠。絕塵世喧囂,空氣清新,適宜漫步觀景。核心景觀區,有眾多人文和自然景觀。尤其人文遺蹟中,存在許多無從破解的神異古怪的謎團。

懸空寺 坐落於河北省南宮市東南39公裡董家廟鄉懸空村西,與清河縣城隔清涼江相望,該寺廟始建於唐朝初,歷年多有修繕。該寺廟是全國眾多懸空寺的寺廟中別具一格的「懸空」建築,也是整個華北平原乃至全國獨特的在平原地帶修建的號稱懸空寺的唯一寺院。

來源:莆田晚報記者 嶽劍鋒

責編:許秋洪

編審:嚴紹香

監製:林雙華

相關焦點

  • 中國十二座懸空寺
    四、青海西寧懸空寺 始建與北魏,現在已經是我國第二大懸空寺,也叫土樓觀,這裡是絲綢之路南線必經之路,所以在這裡流下了許多有名和尚的腳印,幾千年的風雨將這的巨大佛像洗刷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 中國三座懸空寺
    山西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城南5公裡,據《恆山志》記載,該寺建於北魏晚期(約公元6世紀),是中國最著名的懸空寺。整個寺廟有40座亭子,洞穴被挖在陡峭的懸崖上,並將懸空的梁插入基座,有連接亭子的木板路。
  • 江南唯一的懸空寺,驚險程度與高度都不亞於恆山懸空寺
    其實中國有十二座懸空寺,分別是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河北蒼巖山懸空寺、雲南西山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巖懸空寺、山西寧武小懸空寺、山西廣靈小懸空寺、山西神池轆轤窯溝懸空寺、四川省旺蒼三江懸空寺、河北省南宮市懸空寺、榆林懸空寺(石窟)。其中江南這座唯一的懸空寺是距離地面最高的,其驚險程度也不亞於恆山懸空寺。
  • 河北也有「懸空寺」!形似趙州橋,橫跨斷崖絕壁上百年依舊不倒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出門旅遊為的就是能看到一些稀奇的東西,所以位於山西大同的懸空寺就是很多遊客選擇的地方,這裡的寺廟建在懸崖峭壁上,僅靠幾根柱子拖著就能屹立不倒,面對這樣的一個奇觀,很多人不遠萬裡都要前來觀賞!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河北也有「懸空寺」,壯觀程度一點都不輸大同!
  • 浙江的這座山厲害了,匯集了江南第一懸空寺,和中華第一天然立佛
    浙江這座山厲害了,集江南第一懸空寺和中華第一天然立佛於一身!在一座座精美的建築拔地而起的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樣式乃至一個時代的文化在這座建築中得以確立,浙江建德的大慈巖是一個充滿歷史氣息的地方,這裡展現了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它是大慈巖的主峰,有「中華第一天然立佛」之稱,這裡有什麼?
  • 福建有座千年懸空寺,一條神秘瀑布從天而降,不知水從何來
    說起懸空寺,最有名的當屬山西渾源的懸空寺了,其實在廣西、河北、河南、青海、雲南、浙江等地都聽說有懸空寺。福建也有一座懸空寺是真不知道,據說福建的靈通山懸空寺是已有千年歷史的古寺,氣勢不輸山西懸空寺,香客比遊客還多!
  • 遊記 懸空寺
    第一站-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今1500年的歷史,峭壁懸崖上,一座規模不大的寺廟凌空其上,歷經千年而不衰,為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教天師寇謙之臨終遺訓建一座懸空寺,以「上延霄客,下絕囂浮」,弟子們謹遵師訓,多方籌資,精心設計,建設了懸空寺,公元
  • 河北有座「懸空寺」,橫跨斷崖多500年,《臥虎藏龍》在此取景
    #懸空寺,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下意識就想到了山西恆山那座建於1500年前的空中閣樓。但其實,我國有三座著名的「懸空寺」,除了山西恆山,在青海西寧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也有一座北禪寺,倚著山腰而建,屬於三座懸空寺之一,而另外一座「懸空寺」則位於河北石家莊井陘縣的蒼巖山上,名為橋樓殿。
  • 這10座山裡的僧院,是要上天?
    這座修道院在古代至中世紀時期時是歐洲的學術文化中心之一,但在歷史上多次因戰爭遭到破壞。1866年義大利政府廢除修道院制度後,修道院成為國有財產。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旅遊頻道)蒙塞拉特修道院 西班牙 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中部的蒙塞拉特修道院,在巴塞隆納以西48公裡,可透過公路、鐵路或纜車到達。修道院與谷底的高差達到1236米,是加泰隆尼亞低地的最高點。
  • 【莆田最具特色小吃排行TOP12】@微莆田
    且這些特色小吃小微都附上推薦的商家,讓食客真正能品鑑得到。TOP01:興化燜豆腐莆田的豆腐其實才是真正莆田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特別是燜豆腐的這種做法更是一絕。在莆田很多鄉下的宴會酒席上,燜豆腐都是第一道菜,積澱了莆田的特色文化。更是能代表著莆田的特色小吃TOP01。推薦商家為:三伍碗地道小吃,柴火灶。
  • 重慶掌故丨重慶主城區藏著座「懸空寺」 曾是二郎神的家
    眾人皆認為重慶是一座十分新鮮的網紅城市,這座城市中從來不缺乏自然景觀和仿古建築。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隱藏於鬧市之間的龍泉洞,這不是洞,而是重慶市的「懸空寺」,是個道觀。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旅遊景點,95%的遊客不了解龍泉洞的來歷,甚至當地居民也不知道身邊存在重慶版的懸空寺。
  • 南寧周邊竟然有座懸空寺,百年古剎,藏在小鎮無人知
    說到懸空寺,相信大家都見過或聽說過山西大同的懸空寺。類似懸在山崖邊的佛寺,在廣西壯族地區應該再也找不到第二座了。洞的下層建有文武廟,分別供奉著孔夫子、關公、嶽飛3位歷史人物。長年香菸繚繞,鐘聲輕揚。,是沒有用一丁一卯也的,這深刻體會到了古代工匠們獨具匠心,能在這樣一個絕壁上懸空建起一座牢固的寺廟,歷經風雨屹立不倒,那樣的技術和智慧絕非尋常,令人驚嘆!
  • 懸空寺:北嶽第一景,1500多年「三教合一」的古建築
    此次來恆山,只有一個目的——看懸空寺。到了景區附近的村莊,發現只能做擺渡車上山,聽說懸空寺的人太多,沒有直達懸空寺的車輛,建議先遊覽恆山,再坐車到達懸空寺景點。北方的山在白天鮮少「氤氳」之氣,北方的山在陽光下是明朗的,北方的山在我一個南方人的眼中,「既遠又近」,山就在眼前,可是難以走到山腳下,到了山腳下,方才那座「眼中山」沒有縮小,依然雄偉得像父親,不容易觸動它的情感似的。
  • 福建千年懸空寺,神秘瀑布從天而降,卻鮮為人知
    文/初見說到懸空寺,大家一定會想到山西最著名的恆山懸空寺。其實在我國還有很多奇險壯觀的懸空寺。例如位於河北的蒼巖山懸空寺,雲南的西山懸空寺還有河南朝陽的懸空寺等等。這些著名的懸空寺,氣勢磅礴,各有特色。
  • 山西晉東南有個小小「懸空寺」,小巧玲瓏石窟美,堪比大同懸空寺
    懸空寺的大名眾人皆知,它是北嶽恆山的第一勝境,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境內。遠看懸空寺,像立體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上。與它類似,在山西晉東南的上黨地區,也有一個小小的「懸空寺」,是建立在懸崖峭壁之上,近乎山巔的地方,小巧玲瓏,險峻而美。
  • 河北有座「懸空寺」,橫跨斷崖絕壁間500年
    過了「碧澗靈檀」就來到了一處懸崖絕壁之下,抬頭仰望,如坐井觀天,特別是在絕壁之上,三座石拱橋橫跨斷崖之間,橋形如趙州橋,其中兩座橋上建樓,樓內建殿,堪稱奇觀。
  • 懸空寺|致敬1500年前的想像力
    ▲為紀念老徐到此一遊,懸空寺為其設置涼亭一直以來都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重度粉絲,記得《笑傲江湖》中也有一段對恆山懸空寺的描述。途中,衝虛道長喜道:「久聞翠屏山懸空寺建於北魏年間,於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處,發偌大願力,憑空建寺,那是天下奇觀。」隨後眾人遠眺懸空寺,但見巨閣二座,聳立峰頂,宛似,現於雲端…
  • 天下奇觀懸空寺
    先是三宮殿,這是道教的天地,幾座泥塑像都是烏眉黑顏,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意。繼而是三聖殿,這是佛家的世界,佛像豐臂潤面,端坐蓮席,目光微啟。最後是三教殿,這裡集中國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右是聖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三位大師神態各異,共居一室,同受香火,齊受跪拜,佛、道、儒三教合一,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千古佳話。
  • 莆田也有座普陀山,還有海上觀音!
    緊鄰文甲碼頭,面朝湄洲島,坐山望海,海天一線! 站在普陀山上,進可佛前焚香深山遊玩,出可吹吹海風,聽聽海浪,望盡海上月出日落…… 再也沒有比這更清幽愜意的享受了!
  • 第二站懸空寺
    翠屏峰突兀直起,但石壁中間略呈弧形,懸空寺恰好定位在弧形的凹底,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形成天然屋簷,把整個寺院罩在裡面,避免了雨水的衝刷和風砂的侵蝕,再加上翠屏峰和天峰嶺這兩大天然屏障,懸空寺的日照平均時間僅有3小時,這為懸空寺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之所以時至今日而風採依然。它不是中華民族的國寶,也是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