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昭君故裡,香溪河畔,有一個叫「陳家灣」的移民村。有史記載,這裡曾是王昭君兒時居住的村落。如今,小村莊不僅告別了髒亂差,成為年接待28萬人次的旅遊村,而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昭君別院。
【解說】9月6日,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19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來到位於湖北省興山縣的昭君別院,聚焦這裡的鄉村旅遊發展情況。
【解說】昭君故裡,香溪河畔,有一個叫「陳家灣」的移民村。有史記載,這裡曾是王昭君兒時居住的村落。如今,小村莊不僅告別了髒亂差,成為年接待28萬人次的旅遊村,而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昭君別院。
【解說】9月6日,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19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來到位於湖北省興山縣的昭君別院,聚焦這裡的鄉村旅遊發展情況。
【解說】走進昭君別院,可以看到餐館、酒吧、客棧,還有電商等多種經營主體,兩層三層的小樓居多,木質迴廊、紅磚青瓦、飛簷翹角……這一切,讓村落不僅保持了古樸風貌,而且具備了旅遊功能。
【同期】加拿大中文媒體記者協會會長 朱楓傑:它不同於過去的那種,我們去過其他地方,可能是旅遊景點,就是完全的變成景點,好像這個就是在生活和那個,生活和旅遊結合在一起了。
《僑報周末》(北卡)經理 胡豔萍:我覺得做得特別好的就是,它保持了這個村莊的原貌,然後再原貌的基礎上進行,這樣一個因地制宜的這樣一個改造,覺得非常非常好,就是又不失去這種傳統的味道,然後又改善了老百姓在這邊,生活的一個環境,我覺得非常好非常值得借鑑。
【解說】據了解,昭君別院是昭君鎮陳家灣村一組,是興山縣統一打造的特色鄉村旅遊聚集地之一「昭君文化旅遊目的地」,別院於2015年10月開始正式推廣營業。
【解說】目前,昭君別院已改造120多戶民居,打造出「美食一條街、電商一條街、民俗一條街、農特產一條街」的雛形,延伸旅遊鏈條。這個不賣門票的村落,依靠美食、民宿、農副產品等,將鄉村遊變為鄉村經濟。
【同期】當地村民:好多都回來了,都願意(回來)啊,在我們後面有農家樂,有開旅館的啊,都回來了,原來在外面打工的全部都回來了,搞什麼小吃的都回來了,還是自己家鄉好。
【解說】據統計,2015年至今,興山昭君別院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營業額已達500萬元人民幣左右。
記者鄒浩湖北興山報導
關鍵詞:
分類名稱: 港澳臺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