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郵件門」,美式民主的羅生門

2021-01-09 海疆在線

美國大選牽動著全球政治家們的每一絲敏感神經,「大嘴」川普與「不誠信者」希拉蕊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原本佔據相對優勢的柯林頓夫人在新「郵件門」打擊下情況略顯不妙。

從維基解密新近公布的近兩萬封郵件來看,民主黨初選中的醜事和希拉蕊個人作為政客的虛偽大抵昭然若揭。透過這些郵件我們首先可以看到希拉蕊競選團隊與民主黨高層,內定了黨內候選人(桑德斯大爺略顯無辜)。此外,參與「洗錢」,操控媒體,僱傭「水軍」等,一切都坐實了川普送給她的稱號——騙子。

與「老派政治家」而言,希拉蕊無疑符合他們的標準化要求,新興政治家族出身,夫君柯林頓是美國所有活著的總統中最受歡迎的,自身作為女性可以贏得大量女權主義者選票,對外強硬更是可以獲得保守主義者支持。所以,這是一個堪稱「完美」的總統形象,原本她的大選之路應當一帆風順。

然而「不幸」的是,2015年3月爆發了第一波「郵件門」事件,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的4年時間裡一直使用私人電子郵箱同時處理公務和私事,而她的助手也沒有遵守《聯邦檔案法》規定,將其電子郵件備份到國務院的伺服器上。之後,各種諸如使用私人郵箱只是「圖個方便」,以「沒有人希望公開自己的私生活」為理由在郵件提交審查前刪除了3萬多封所謂私人郵件等,希拉蕊的形象受到了重大影響。

事實上,這一波對於美國民眾而言,其實並不大在乎她違反了條例甚至洩露了秘密,而是她和她的團隊對「郵件門」行為的解釋反反覆覆,造成了民眾對她的信任危機。因此川普攻擊她最喜歡拿的把柄是「她是個騙子」。

尼克森總統時期的「水門事件」眾所皆知,美國民眾在送尼克森連任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是如此「老實、可愛」。 在「郵件門」問題上一直死不認錯的希拉蕊面對輿論的追究最終承認「那是一個錯誤」,並稱「對此我感到抱歉,我對此負責」後,希拉蕊的民意支持率持續增長。

很快,到了今年7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向司法部建議不起訴希拉蕊,因為未發現她有意違反法律的證據。這對正迎接民主黨全國大會的希拉蕊來說是絕佳喜訊。但是,沒過幾天劇情反轉,新版「郵件門」事件出爐。如今的希拉蕊在部分民眾心中已經同「不誠信者」畫上了等號,如桑德斯支持者們前往各國媒體聚集的記者中心靜坐抗議,其中許多人甚至用膠帶或布條綁住嘴,寫著「我們被封口」「這不是民主」等字樣表達憤怒之情。

的確,這並不民主,不管是內定了黨內候選人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向司法部的建議,包括之後所謂的「俄羅斯人製造該事件」的離奇聲音。整個事件徹頭徹尾的瀰漫著政治操控的味道,在過去,美國的民主模式常被看成是西方民主的典範。而當下,美國政治儼然已經開始變成一個由一小部分掌控權力的階層控制普通大眾的寡頭政治了,無怪乎美國前總統卡特曾談到:「美國是一個寡頭而非民主國家。美國民主是虛偽的,不管控制國家和媒體的寡頭向它注入了多少資金……令美國成為偉大國家的政治體系事實上已被摧毀。如今,只有政治行賄沒有止境的寡頭才能決定推舉誰當總統候選人、讓誰當選。」郵件門走向我們無需多做揣度,但是整個事件撕開了美國政治制度金玉其外的外裝,透出趨於崩壞的內裡,不知一向自我標榜公平正義的美式民主將如何自處?

坊間有戲言,「大美興,川普王。」也許,相較希拉蕊而言,從誠信角度來說,川普是美國民眾更合適的選擇,然而,他似乎並不符合「美式民主」和「老派政治家」的要求,所以美國大選究竟會如何,並不好判斷。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大洋彼岸看著這羅生門般的鬧劇如何繼續了。

當然,如果希拉蕊·柯林頓最終登上總統寶座,借用一句美國媒體的妙語「或許,這就是擔任帝國總統一職的新標準——要的不是坦誠,而是謊言。」

相關焦點

  • 一扇消防門引發的「羅生門」
    一扇消防門引發的「羅生門」 2020-12-17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的《羅生門》,其實是南宋《昨夢錄》的「庵子門」
    轟動世界的電影《羅生門》,一部人性醜惡的巔峰之作,改編自日本小說《羅生門》、《今昔物語集》。事實上,南宋筆記《昨夢錄》就有《羅生門》式的故事原型了,且聽細細道來。電影《羅生門》1950年在日本上映後就引起全球轟動,《羅生門》的黑白技法和精妙的故事情節給無數人以震憾,成為黑澤明整個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
  • 「民主」還是「錢主」?——看清美式民主的本質
    美國自詡為「自由民主國家的燈塔」,然而,最近兩次美國總統大選的高齡對決實際上已經折射出美國民主的困境——對此連美國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社會分化與政治極化使得美國民主運轉失靈加劇。究其原因,美國政治體制的運轉與金錢密不可分是美式民主的弊端所在。
  • 撇關係、相互謾罵…看到似曾相識的「美式民主」演砸,香港「黃絲...
    那時,這些蒙面黑衣人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稱讚為「民主英雄」。 如今,「民主英雄」在美國政客和媒體口中變成「暴徒」,「美式民主」的劇本在包括全球注視下演得稀爛。
  • 撇關係、相互謾罵……看到似曾相識的「美式民主」演砸,香港「黃絲...
    那時,這些蒙面黑衣人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稱讚為「民主英雄」。如今,「民主英雄」在美國政客和媒體口中變成「暴徒」,「美式民主」的劇本在包括全球注視下演得稀爛。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7日發文稱,「真誠的問問『泛民』,你們不斷追求美國的制度,說什麼政權順利移交,說什麼自我糾正,說什麼有暴徒攻入立法會是因為香港沒有民主。今天早上,請你們再想一遍。」
  • 羅生門
    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寬廣的門下,除他以外,沒有別人,只在朱漆斑駁的大圓柱上,蹲著一隻蟋蟀。羅生門正當朱雀大路,本該有不少戴女笠和烏軟帽的男女行人,到這兒來避雨,可是現在卻只有他一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數年來,接連遭了地震、颱風、大火、飢懂等幾次災難,京城已格外荒涼了。
  • 民主生活會情況報告(原創範文)
    本期推出第8篇文章《民主生活會情況報告》,歡迎訂閱專欄,只需一次支付,終身免費閱讀1000篇原創範文。需要電子版,請發私信聯繫。民主生活會情況報告xxx組織部:根據《關於召開xx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通知》要求,我部於x月x日,在機關會議室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
  • 深度長文,從非洲小美國賴比瑞亞的失敗,揭穿「美式民主」的謊言
    自賴比瑞亞建立後,這裡就被稱為「非洲的民主燈塔」、「非洲小美國」、「非洲第一個共和國」。有美國撐腰,有「包治百病」的美式民主,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賴比瑞亞無疑是殖民時代非洲大陸上最閃耀的星星,可時過境遷,理應發展得很不錯的賴比瑞亞,卻成了現在非洲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曾經的「非洲之光」成了內亂、疾病、貧窮落後的代名詞。
  • 暴徒衝擊國會山營造美麗風景,美國贏得「民主」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美國向來以國家的民主自由自豪,美國也是許多親西派人物的理想之地,但是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之爭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美國民主不是燈塔,而是容易破碎的燈泡。美國民主曾經是美國的驕傲國會山是美國政治權力的最高機構所在地,作為美國最高立法機構所在地竟然被暴徒攻破,令世界驚愕。世界各地的領導階層都對美國該事件進行評價,他們表示不能接受。在該事件中還有少量的人員傷亡,但只能說是美國自作自受的惡果。近幾年來,美國常以民主的名義幹涉他國內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國家在發生國內矛盾時,都有"美式民主"的身影。
  • 文豪野犬:芥川的羅生門形態各異,功能也不同,穿刺咬合或是防禦
    而羅生門的不同形態也有著自己的名字,最普通的就是簡單的羅生門,然後分別是顎、業、幼蕨、獄門顎、彼岸櫻、天魔纏鎧、連門顎,還有能夠當作防禦的空間斷絕。(「地獄變」還有「叢」西幾暫時沒有找到,有知道在哪裡出現過的朋友可以評論區提示一下,謝謝!)
  • 《羅生門》:去處不是去處,歸途也不是歸途
    似蓮非蓮便已是蓮,似地獄非地獄便已是地獄,羅生門便是這樣的存在,芥川龍之介在自己的世界裡造出了這個地獄一般的門,幾萬個字便能從中看出所謂人間地獄的模樣。在他筆下的人間地獄是經過各種災難後的日本京都,各種死屍堆積在羅生門前,"於是趁這荒涼的好機會,狐狸來往,強盜來往。"
  • 今天,三門縣委工作民主協商會召開
    今天,三門縣委工作民主協商會召開 2020-12-1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生門》:生性本善的人們,到底是如何走向邪惡的?
    今天,有書君就來和大家講講芥川龍之介經典作品《羅生門》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日本平安時期,當時的京都可以說是是各種天災人禍,什麼地震、龍捲風、大火、饑荒,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罪惡也開始恣意生長。這天,一個剛剛被解僱的僕人跑到羅生門下躲雨。
  • 執政8年歐巴馬用一句話描述自己:深信美式民主和美國人民
    歐巴馬表示,「我認為我低估了資訊時代中網絡黑客有可能通過散布錯誤信息影響我們的開放社會和我們開放的制度,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民主的行為。我認為這種現象正在加速發展。」歐巴馬說,他公布了一份美國情報機構關於俄羅斯的黑客行為報告的縮略本,其目的是「我們務必要懂得這個問題是普京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歐洲所作的事情,起初只是在俄羅斯原來的衛星國中這樣做,這些國家裡有不少俄羅斯的代言人,但現在他們越來越多地在西方民主國家做這樣的事情。」歐巴馬在兩任任期內做過的最艱難決定是什麼?
  • 法官裁定希拉蕊書面回應郵件門質詢 無需出庭
    圖/東方IC被《今日美國報》網站稱為「郵件門3.0」的醜聞,依然沒能讓美國民主黨人希拉蕊·柯林頓競選總統的「小船」遭遇太大風浪。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法官埃米特·沙利文19日裁定,希拉蕊無需就「郵件門」出庭作證,只需在30天內以書面形式回應保守派組織「司法觀察」有關她任國務卿時以私人郵件處理公務的質詢即可。
  • 《羅生門》,故事已遠,其心仍在
    今天,推薦大家的短篇小說《羅生門》,寫的是面臨絕境時,普通人是如何從有良知到罪惡之人心理變化過程。芥川曾直言,他很多小說的素材都來自於舊書,他著作的《羅生門》取材於12世紀的一部短篇故事集。芥川龍之介一生創作短篇小說一百四十八篇,並小品、隨筆、詩歌、遊記、評論等,在日本文壇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神」。芥川龍之介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光輝的一席之地,被認為可代表一國文學,為世界同行所認可。
  • 「黑客門」餘波不斷 美情報界敲打川普
    未經證實的情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天援引多名政府高層人士的話報導,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中情局局長約翰·布倫南和國家安全局局長麥可·羅傑斯四位情報界大佬6日向川普匯報了「黑客門」事件的調查報告,並在報告後文綴了一份兩頁紙的提要,內容是俄羅斯方面號稱掌握有損川普聲譽的信息。由於事情敏感,這些知情人士都不願公開姓名。
  • 原創視頻 | 美式甜甜圈
    這是烘焙地球村 第44篇 原創視頻配方分享
  • ...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
    原標題:2020年直接用於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選舉的費用將超過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激烈程度堪比貼身肉搏的美國2020年總統和國會選舉雖已塵埃落定,但餘波遠未平息,除兩黨纏鬥仍在繼續外,競選背後的巨額開支也讓人質疑所謂「民主」選舉的「含金量」。
  • 原創|什麼樣的自由才是最好的民主
    盧梭的契約論精神實際就是政府權力作為個體聯合體行使公權力的機構,是個體按照契約精神的聯合,政府類似於股份制企業版的存在,這是民主的基礎。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防止了政府的集權的可能。法國的自由與民主充滿了對於公權力的批判。法國的浪漫主義顯得更加的散漫。因此當封建農奴們的生存擺脫了封建王權的束縛,國家公權力被以民主的形式分散到每個人的手裡後。法國民主選舉實行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