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軍事裝備使用成本都是極其高昂的,軍用航空器尤為明顯。以空軍機隊的中堅力量戰鬥機來說,飛行一次的成本就不低。和民航客機類似,戰鬥機也需要在飛行中消耗大量的航空燃油。以一架波音747客機為例,747-8可以在全載重情況下,飛行1500千米,而燃料消耗情況為14.6升每千米,也就是說全載重最大航程的情況下747-8需要消耗21900升,即大約5780加侖航空燃油。平均到將近五百名乘客,一名乘客就需要12加侖左右的燃料消耗。
但是和客機不同,戰鬥機的耗油和航程都比民航更大。因為現代戰鬥機的布局其實是不適合遠距離飛行的,而轟炸機運輸機等"士"字形大飛機布局更適合遠距離巡航。話說回來,以重型戰鬥機蘇-27系列為例,其最大載油量在9噸左右,如果全部消耗完,則燃油費用就需要數萬元之多。不過這也比常規認知的"一小時數十萬元"有差距。因為戰鬥機飛行成本不只有燃油費用,還包括機體發動機等部件的折舊費用。現代戰鬥機和發動機壽命都是按小時計算。繼續以蘇-27為例,其發動機的壽命也就1000小時左右,而機體壽命也僅僅是發動機壽命的兩倍左右。即在服役期間需要更換一次發動機來實現全壽命。
三代戰鬥機價格普遍是千萬美元級別,從列裝到報廢。每一次飛行都是對飛機壽命的消耗,從使用成本來看,一小時的飛行也需要上萬美元。但除此之外,飛行員的培養和戰機維護也是空軍建設支出大頭。空軍飛行員待遇普遍是各兵種中相當高的,作為戰俘也是高價值人。培養一名飛行員的費用有的時候也快趕上飛機造價了,況且飛行員的壽命比飛機也多不了多少。當然,以上都是和平時代的推算,不考慮國際價格變動得出的結論。總之,一支空軍的建設費用支出是非常多樣且高昂的,日常訓練僅佔一小部分,人員培訓、設備維護、武器採購等等。維持一個有200架左右三代機的空軍,所要的費用,已經是小體量發達國家所不能承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