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到底能不能吃了?這4個問題你必須弄清楚

2020-12-18 生活小時訊

「一周總有那麼七天想吃三文魚」——同意的人請舉手。

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三文魚用這些美名,同時俘虜了營養專家和吃貨們的心。

但最近,一則「中國國內市場1/3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的新聞,引發了巨大關注。報導播出後,有人質疑,這些青藏養殖的所謂「淡水三文魚」實為虹鱒魚,與消費者通常認為的「三文魚」並非一類,有假冒之嫌,且虹鱒生吃風險較高。

權威專家,圍繞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虹鱒魚到底算不算三文魚?

要確定虹鱒魚能不能叫三文魚,首先要從三文魚這個詞的來歷說起。

中文「三文魚」原意特指大西洋鮭

英文裡「Salmon」不光指大西洋鮭,還指大馬哈魚(太平洋鮭)屬的很多種魚,泛指一種肌肉紅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遊性魚類。

上世紀七十年代,大西洋鮭由挪威進入香港,挪威等地的大西洋鮭魚,鱗小且呈銀白色,英文稱為「salmon」。香港人將其翻譯成為「三文魚」。主要是基於粵語的音譯,同時因其魚肉呈多條紋狀,「三文(紋)魚」的名字譯得很巧妙。

必須指出的是,中文「三文魚」是針對大西洋鮭這條魚,本來特指來自挪威的「salmon」,而不是針對其他鮭科魚類。

「三文魚」種類的豐富

20世紀90年代後,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鮭魚也開始被稱為「三文魚」進入中國,這種魚雖然與大西洋鮭不同,但差別不算大,均為海水魚,英語也稱為「salmon」。這種魚生活在環太平洋地區的日本、美國阿拉斯加等地區沿海岸,外形類似於「salmon」、亦洄遊產卵的魚類,於是乎通常將它們統統稱為「salmon」。

正式的場合為了區分,人們將歐洲老家的三文魚稱為「大西洋salmon」, 「太平洋salmon」即太平洋鮭。後來為了進一步區分,又在統稱前加上了產地、形態等特徵,才有了現在大馬哈魚屬的諸如Pink salmon(粉三文魚)、Coho salmon(銀三文魚)、Sockeye salmon(紅三文魚)等眾多魚種。

虹鱒魚並非傳統意義的「三文魚」

虹鱒魚也屬於太平洋鮭屬,但虹鱒的學名是「Oncorhynchus mykiss」,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連「salmon」都沒有。並且「trout」對應的概念是「鱒魚」,指的是大馬哈魚(太平洋鮭)屬和鮭魚屬的魚中,生活史全部於淡水中完成,沒有跨鹽度洄遊行為的一個類群。

相比較大西洋鮭,應該看作是另一種魚,不可混淆為傳統意義上的「三文魚」,非要加上「淡水」兩個字做定語,更是不應該,這樣容易造成誤導。

虹鱒魚不可充當三文魚

所以,無論按照學名還是英文名或是中文名,強行將虹鱒魚充當三文魚是不妥的。必須注意中文的「三文魚」並不對等同於英文的「salmon」。

在學術分類上來說,虹鱒魚跟大西洋鮭魚同是鮭魚科但不同屬。虹鱒魚和大西洋鮭魚只能算是遠親,和太平洋鮭魚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

兩者的營養和口味是否有明顯不同?

不能否認,虹鱒魚也是一種很好的魚類食物,與大西洋鮭魚的營養差別不大。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口感風味上。

淡水和海水的生態環境完全不同,魚類所處的食物鏈也各有差異。

大西洋鮭作為一種海水魚,由於海水環境的特殊性,呈鮮層次更好,吃起來鮮味更明顯。虹鱒魚在淡水中養殖,土腥味相對更重,鮮味較差。

虹鱒魚是否適合生吃?

陳舜勝:海水魚中的寄生蟲以線蟲為主,它們多數在人體中長不大,在成蟲前就會死掉,因此生吃海水魚的風險相對較小。而淡水魚中常見的肝吸蟲等,由於生長條件在與人體差不多的滲透壓下,較易在人體內存活,生吃淡水魚風險就會加大。

當然,也有人說,人工養殖虹鱒魚時,可以通過嚴格的管理和監控,保證魚類生長環境的安全性,進而切斷寄生蟲感染途徑。這有一定道理,但據我所知,從我國東北、西北,到西藏、新疆,都有虹鱒魚的養殖地,其中不乏天然養殖場,若不能做到所有虹鱒魚都明確溯源、標明產地,區分天然與工廠化養殖,就難以保證虹鱒魚的生食安全。

鍾凱:海水寄生蟲無法在人體內長期生存,因此主要是引起腹痛腹瀉,只有極個別情況有消化道穿孔。相比而言,養殖魚的寄生蟲可能會少一些,這主要得益於環境控制和漁藥的使用。

但當淡水養殖的虹鱒魚被作為刺身生吃時,風險仍然大於大西洋鮭這樣的海水魚。所以對於虹鱒魚,我不建議生吃,烹調熟透後再吃則完全沒有問題。

如何區別海水三文魚和虹鱒魚?

相對來說,虹鱒魚的顏色較淺。但如果在養殖時,加入了富含胡蘿蔔素的飼料,也會使肉質顏色加深,因此,單憑消費者肉眼很難區分。

若為整條魚,相對更易發現不同:

大西洋鮭的皮顏色銀亮,鱗光閃閃。虹鱒魚兩側有較明顯的彩虹色鱗片,整體色澤比大西洋鮭略深一點,帶點褐色。

相關焦點

  • 你以為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那麼淡水三文魚裡有沒有?△ 挪威奧勒松水族館裡的大西洋鮭(S. salar)海魚可以做刺身,是因為合法進口的海魚都是符合要求急凍後保鮮運輸,而且還有檢驗檢疫部門把關,自然更安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度冷凍15個小時,或是零下20度冷凍7天后才能食用,而歐盟的標準則是在零下20度冷凍超過24小時。
  • 【警惕】你以為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度冷凍15個小時,或是零下20度冷凍7天后才能食用,而歐盟的標準則是在零下20度冷凍超過24小時。所以淡水魚和海水魚最大的區別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淡水魚寄生蟲能在人體內完成寄生生食風險高生吃、醃吃、醉吃都不安全。
  •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一次給你說清楚!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一次給你說清楚!小編知道很多人懶得看實驗結果那麼,你只要記住這幾點即可↓↓不管怎麼說,最健康的辦法還是吃多少做多少能不剩則不剩這樣又新鮮又有營養也不用勞神去記「隔夜菜」如何存放啦
  • 真假三文魚之惑: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吃?有沒有寄生蟲?
    三文魚被青藏高原承包,你可能吃了假的三文魚?5月22日,央視財經報導稱,我國青藏高原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養殖三文魚,目前已經佔據了國內三文魚三分之一的市場。然而,對許多人來說,說起三文魚首先想到還是來自挪威、日本、紐西蘭、加拿大等地的「正宗」三文魚。
  • 三文魚到底能不能生吃?生吃三文魚會感染寄生蟲嗎?
    就連香港美食家蔡瀾曾在他的專欄裡寫道:「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三文魚是問題頗大的食材,野生的會有寄生蟲,養殖的則有抗生素,也會汙染海洋環境,連敢吃的日本人都敬而遠之。」關於三文魚的各種謠言?真相!是否安全?三文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 日本人不吃三文魚刺身?三文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記者赴挪威 實地了解三文魚內幕 蔡瀾關於「三文魚刺身寄生蟲多,不能吃」的言論一段時間以來被網民反覆轉載,不少三文魚愛好者直呼「難以接受」,更有消費者稱,吃了這麼多年三文魚刺身,如果此言屬實,那麼自己的體內是不是已經布滿寄生蟲?是不是得去醫院檢查身體?及後又有媒體澄清,不適合做刺身的是太平洋的三文魚,大西洋的三文魚是可以生吃的。實情到底是怎樣的?
  • 學哲學必須要想清楚的10個問題,一個都不能少!
    學哲學必須要想清楚的10個問題,一個都不能少!都哪10個呢?請看慧田哲學給整理的超級智慧哲學資料。1.邏各斯的三位一體存在只能顯示在思維裡,惟有思維才能把握存在。但把二者聯接在一起的則是語言。語言是什麼樣的語言?是概念化的語言。
  • 你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傻傻分不清楚……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度冷凍15個小時,或是零下20度冷凍7天后才能食用,而歐盟的標準則是在零下20度冷凍超過24小時。所以淡水魚和海水魚最大的區別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淡水魚寄生蟲能在人體內完成寄生生食風險高生吃、醃吃、醉吃都不安全。
  • 挪威三文魚遭曝光,香港食用三文魚又出問題,這魚還能吃嗎?
    德法公共電視臺14日的調查報告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原來吃的東西,竟然這麼不衛生!挪威的三文魚都是這種現狀,相信其他國家的三文魚也是好不了哪裡去吧。大家都知道,這一次北京疫情的反彈,在切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來了新冠狀病毒,不排除病毒是三文魚在被汙染之後冷凍運輸過來的。
  • 到底能不能生吃?虹鱒魚三文魚,傻傻分不清!央視和新華社「打架」背後
    @科普中國 也來湊熱鬧,並沒有直接表態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而是下了個結論——「價格便宜+肉色偏紅+刺身厚度薄+脂肪紋理窄且很清晰+肉表面無光澤的『三文魚刺身』是虹鱒魚的可能性更大。」面對著孰是孰非的紛爭,網友們倒是吃了一口「好瓜」。@不能想太多的C同學 說:新華社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打架了!@豬豬家的飄 也表示,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的背後都是利益之爭。@遵義市紅花崗區疾控中心 還建議說:不管啥魚,建議都還是儘量不要吃生的,生吃都容易感染各類病菌。
  • 你以為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這種魚能不能生吃?
    按照新聞報導所說,青藏高原養殖的三文魚跟我們大家通常所認為的三文魚並不是同一種。青藏養殖的這種「三文魚」其實是虹鱒。「先給大家做個科普: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度冷凍15個小時,或是零下20度冷凍7天后才能食用,而歐盟的標準則是在零下20度冷凍超過24小時。
  • 三文魚傳染新冠病毒?從哪進口?還能吃嗎?
    一條在大西洋冰冷海水中歡快遊弋的三文魚,只需幾天,就可以出現在中國的海鮮批發市場上。 如果趕上特殊時間節點,這條魚也能在一夜之間,攪動北京這座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
  • 中國拒吃三文魚!加拿大人慌了:我們的三文魚保證安全!
    隨著這次北京新發地「三文魚」疫情風波,全球的海鮮產業引起了巨大動蕩。近日,一些加拿大的主流媒體紛紛報導北京這波疫情給加拿大海鮮產業造成的巨大影響。新聞的標題非常顯眼:」我們的三文魚是安全的!加拿大告訴中國「!據悉加拿大的海鮮農戶和漁民現在都慌了,他們急於向中國傳達一個信息。
  • 虹鱒魚是冒牌三文魚?還有大量寄生蟲?!到底能不能生吃?
    在日料店裡吃飯三文魚幾乎是都要點的 蘸上醬油+芥末,很多人就愛這一口而這幾天小編對國內三文魚的認知又顛覆了!但近日來,關於三文魚的報導激起千層浪,有報導指出我國的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開始養殖三文魚,目前已經佔據了國內三文魚三分之一的市場。
  • 披薩到底能不能和菠蘿一起吃,這個問題你必須懂
    點擊披薩上到底能不能放菠蘿???不不不,不要以為我們在談一個健康問題,這實際上是西方人的「豆腐腦甜鹹之爭」。菠蘿的確是披薩配料的上乘之選,菠蘿會提升披薩的口感,絕對會刺激到你的味蕾,甚至微微加熱的菠蘿香味都會讓你垂涎三尺。但也有些人一提到菠蘿披薩就預先殺之而後快。之前英國火過一個事情,有人點外賣披薩,特別要求在披薩上加菠蘿,但送來的披薩上面並沒有菠蘿,而是一張紙條:我真的沒有辦法昧著良心在披薩上加菠蘿。
  • 最近很火的「淡水三文魚」到底能不能生吃?看完嚇一跳
    三文魚,你不陌生,常生食,亦可燻烤煎炸,魚骨還能煲湯。可是,你知道三文魚是何時走上餐桌的嗎?人們什麼時候開始生吃三文魚?什麼樣的三文魚適合生吃?到底什麼是三文魚?從生物學概念上來說,「三文魚」並不是某一個品種魚的名稱,而是一個在流通中逐漸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主要有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太平洋鮭不是三文魚的真子集,這點我們後面會講到。)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三文魚都是「海產品」,這一點在業內是不存在疑義的。
  • 虹鱒是不是三文魚?會感染寄生蟲嗎? 能不能生食?答疑指南在這
    虹鱒到底能不能生食? 關於這些問題,解答起來並不困難。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三文魚」,然後再理清,虹鱒與三文魚有什麼關係?然後就是關於寄生蟲的問題。
  • 《生食三文魚》標準出臺,淡水三文魚你敢吃嗎?
    今年5月,一則「我國青藏高原養殖三文魚已佔國內三分之一市場」的新聞引起了爭議。有人說,青藏高原養殖的是「虹鱒」,並非「三文魚」。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生吃的話是否安全?曾引發了廣泛討論。中國之聲也曾關注過此事。而就在這兩天,虹鱒魚、三文魚的話題再一次引發了廣泛討論,原因是一份《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把虹鱒算作了三文魚。
  • 三文魚還能吃嗎,改吃虹鱒魚更安全?「三文魚事件」的5個真相
    北京接近2個月無確診後,突然出現數名本地確診,今天官方又公布了45名咽拭子陽性人員。形勢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由於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指向新發地牛羊肉批發大廳的冰鮮三文魚攤位,因此該大樓暫時封閉,京深海鮮也關掉了,各大商超緊急下架三文魚,於是有了下面這張圖。(來源:網絡)這個圖可能是個段子,不過確實市場上有一些廉價三文魚是用虹鱒冒充的!
  • 這樣去吃三文魚刺身,根本不怕寄生蟲,放心吃
    虹鱒魚三文魚事件最近鬧得沸沸揚揚,這也反映出來了一系列問題,生鮮市場的混亂,監管檢驗機構遭到質疑等等問題,這些問題最終也就是說明虹鱒魚到底能不能做刺身,海鮮刺身到底對我們身體有沒有危害,我們的飲食健康問題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