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五指山阿陀嶺徒步本周五起發放裝備!

2020-12-09 海南日報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

下一站

我們相約五指山

去探秘巍峨神奇的阿陀嶺

因為颱風「環高」的搗亂

2020五指山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

延遲至11月29日(本周日)舉行

已經成功報名的朋友

記得準時赴約哦!

準備去徵服阿陀嶺的小夥伴

下面幾件事你不可不知

裝 備 發 放

本次徒步活動我們將繼續為所有通過官方渠道成功報名的小夥伴免費發放活動裝備,具體為:紀念T恤1件、抽繩背包1個、活動指南1份、紙巾1包、省總工會筆記本1本

發放時間、地點

1、時間:11月27日 12:00-22:00

11月28日 09:00-22:00

11月29日 06:30-07:30

2、地點:五指山三月三廣場(五指山市人民政府旁)

裝 備 發 放 須 知

所有人需憑海南健康碼綠碼、身份證(原件、複印件或照片)、參賽號領取活動裝備(含速幹T恤1件、抽繩背包1個、紙巾1包、參賽指南1份),同時籤署《免責聲明》。

發放流程

出示海南健康碼綠碼→出示參賽號→核對參賽號→籤署《免責聲明》→清點裝備→確認發放

活 動 須 知

活動時間

2020年11月29日(星期日)08:00-12:00

註:所有人須於當天8點前安檢入場

著裝要求

為便於組織,所有人須穿著統一發放的紀念T恤參與活動。不按要求著裝者,安保人員有權拒絕其入場

活動保險

組委會將為所有通過官方渠道報名的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參與人員需同意購買保險並籤署《免責聲明》

線路裡程

本次徒步活動全程13.5公裡,其中山地公路約佔70%,叢林約1.5公裡,線路中間不設折返點,體力消耗較大,參與者需量力而行

能量補給

本次徒步活動線路上共設7個補給點(含起點、終點),補給點提供飲用水、香蕉、法式小麵包等補給以及醫療救助服務

交通接駁

本次活動為單行線,不設折返點,主辦方提供從終點(阿陀嶺朱德亭)至起點(三月三廣場)的單向接駁服務(免費),其他交通需參與者自理

森林防火

本次徒步線路穿過熱帶雨林,森林防火至關重要,所有人嚴禁攜帶火種上山,進入林區嚴禁吸菸

環境保護

阿陀嶺風景優美,生態環境極佳,徒步過程中請大家珍愛這一片淨土,切勿亂扔垃圾、攀花折枝

蛇蟲防護

熱帶雨林中常有螞蟥、蛇類等出沒,參與者應做好防護、提高警惕,徒步過程中不可離開指定線路進入叢林,以免發生危險

防寒保暖

時值初冬,阿陀嶺山中氣溫較低,建議體虛畏寒的朋友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避免運動過後傷風感冒

說完了正經事

下面講點輕鬆的

本次徒步活動,將途經碧波蕩漾的太平水庫,以及負氧離子爆表的阿陀嶺熱帶叢林。一路上耳聞鳥雀歡歌、山風呼嘯,目遇碧水迴蕩,青山巍巍。

沿途不僅有各種各樣的熱帶樹種,還有恐龍時代就生長在地球上的「蕨類植物之王」——桫欏。共生、寄生、絞殺等熱帶雨林奇觀也將一一見到。

此外,隨著冬季的到來,五指山又到了紅葉飛舞的季節,正是登山賞紅葉的好時節。

先透露這麼多

熱帶雨林的魅力

還是等大家到時候親自去體驗吧~

推廣

責任編輯:阿木 小咪

覺得內容好看

相關焦點

  • 五指山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將於本周日舉行
    本報五指山11月8日電 (記者 謝凱 通訊員 楊逸仙)海南日報記者11月8日從有關部門獲悉,由海南省總工會、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年五指山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將於11月15日上午在五指山市舉行。目前,活動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1600多人參加2020五指山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
    1600多人參加2020五指山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走進「天然氧吧」掀起健身熱潮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王迎春11月29日7時許,身著藍色徒步活動服的各地跑友紛紛匯聚到五指山市通什鎮三月三廣場,為即將開啟的2020五指山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進行熱身準備。這一天,徒步活動成了山城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生態環境優良吸引眾人徒步「這空氣太清新了!」
  • 2020年五指山市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舉行
    11月29日上午,備受矚目的2020年五指山市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在五指山市舉行。千餘名徒步愛好者沿著阿陀嶺迷人的風景線一路奔向終點,現場氣氛熱烈。海南日報記者袁琛 攝8時30分許,徒步隊伍從五指山市三月三廣場集結出發,途徑三月三大道、泰翡路、太平水庫、太平村、新平村,一路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在「天然大氧吧」裡享受「醉氧」的酣暢淋漓,感受阿陀嶺的壯美與厚重,最終到達阿陀嶺的朱德亭觀山點,整個徒步路線全程約13.5公裡。參與健步的徒步愛好者中,有情侶,也有祖孫三代人,大家互相鼓勁,勇往直前,一起奔向幸福的終點站。
  • 千餘名徒步愛好者穿行五指山阿陀嶺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1日電 (蔡錫葵)2020年五指山市阿陀嶺山地公路徒步活動近日在五指山市舉行千餘名徒步愛好者沿著阿陀嶺迷人的風景線一路奔向終點,現場氣氛熱烈。活動中,徒步隊伍從五指山市三月三廣場集結出發,途徑三月三大道、泰翡路、太平水庫、太平村、新平村,一路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在「天然大氧吧」裡享受「醉氧」的酣暢淋漓,感受阿陀嶺的壯美與厚重,最終到達阿陀嶺的朱德亭觀山點,整個徒步路線全程約13.5公裡。參與健步的徒步愛好者中,有情侶,也有祖孫三代人,大家互相鼓勁,勇往直前。
  • 五指山六大旅遊景點,你都去過幾個?
    五指山位於海南島中南部,是海南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也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五指山市是有名的「翡翠山城」,因海南島上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得名。五指山市旅遊資源豐富,著名景點有著名景點五指山,阿陀嶺森林公園等。
  • 交通限制|嶺陀隧道周六起施工……
    最新交通限制來啦要出行的小夥伴注意了普陀嶺陀隧道施工交通限制通告因嶺陀隧道改造需要,舟山普陀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於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1月31日對普陀嶺陀隧道東側半幅隧道進行佔道施工。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自行車綠色「騎跡」逶迤
    並非僅是業餘驢友,一些自行車賽事,也將五指山作為最理想的賽道之一。1月5日,2014海南國際旅遊島自行車聯賽第一站就在此舉行。  「無論從地形地貌還是政府扶持力度,還是車手們的認可度,五指山發展自行車運動有潛力。」五指山市自行車運動協會會長馬威這樣感嘆道。
  • 五指山風景區攻略之形象宣傳片——綠動五指山
    阿陀嶺森林公園五指山市翡翠城北郊毗的阿陀嶺,距離市中心1000米,在海榆中線200公裡處。其四至範圍:東至同甲三角嶺913.0等高線,西至557.0山頂,南至三角嶺719.5山頂,北至橫頭山538等高線。
  • 盤陀嶺及其傳說
    盤陀嶺及其傳說林建東盤陀嶺,古稱蒲葵關,海拔280米,山巔的蒲葵關史冊聞名,是閩越、南越分野處,現在是漳浦、雲霄兩縣的交界處。原來國道324線越嶺而過,路東白雲寺、路西是觀音亭、亭前豎立清康熙間縣界碑。
  • 【旅遊】五指山旅遊景點大集合
    【五指山峽谷漂流】五指山峽谷漂流位於五指山熱帶雨林景區內,五指山漂流目前開發了「勇士探險漂」和「情侶逍遙漂」兩個項目。勇士探險漂長約6公裡,總落差80米。這段漂流行程,全程兩人共漂,因為跌水多,經常有落水之險,因此更強調彼此協作的合作精神。
  • 阿陀嶺爭「登山王」 五指山自行車登山賽開賽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9日電(李杏)12月8日,首屆五指山自行車登山王爭霸賽暨2018海南國際旅遊島自行車聯賽(五指山站)鳴槍開賽,來自島內外的200多名騎行選手齊聚五指山市毛陽鎮,在素有環島賽「皇后」賽段美譽的五指山阿陀嶺展開「登山王」榮譽爭奪。  比賽以五指山毛陽自行車驛站為起點,終點設在阿陀嶺山頂朱德亭觀景臺,全長13.9公裡,全程累計爬升588米。
  • 五指山的諸多景點裡!你最喜歡哪處呢?
    五指山位於海南島中南部中部地區,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是有名的"翡翠山城",是海南島中部的中心城市及交通樞紐。 因為海南島上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出名。
  • 退役軍人李名文:阿駝嶺原始森林裡有他的蜂蜜王國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鄭紅梅)在有著「海南之肺」美譽的五指山市,阿駝嶺的峻、陡、美以及常年雲霧嫋繞的原始森林令人神往。翻越阿駝嶺,在這片原始森林打造一個「甜蜜世界」,恐怕也只有這位1979年上過前線打過越戰的李名文敢於挑戰。
  • 泰國小課堂—阿瑜陀耶王朝
    阿瑜陀耶城(今曼谷北,意為「不可戰勝之城」),華僑習慣稱阿瑜陀耶城為大城,故阿瑜陀耶王朝又叫大城王朝。1350年建立,1767 年被緬甸滅亡,歷時 417年,傳35位國王。  阿瑜陀耶王朝的創始者烏通王(拉瑪蒂菩提)原為羅斛國國王。因瘟疫流行,烏通王於1350年率眾遷都阿瑜陀耶,建立阿瑜陀耶王朝。
  • 馳譽遐邇的阿旃陀石窟藝術(上)
    在印度足以和它媲美的,為阿旃陀石窟藝術。阿旃陀的壁畫、建築與雕刻,馳譽遐邇,也同為世界藝壇所重視。並且兩者都是古代佛教藝術的遺存,不論研究宗教、考古、民俗、藝術諸端,都在古代文化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世界上的著名學者,多往考察研究,發表不少專門的著作。我國訪印文化代表團也曾往參觀,致以極大的讚美。
  • 走進印度阿旃陀石窟(1)
    新華社照片,新德裡,2018年12月24日(國際)(6)走進印度阿旃陀石窟這是12月22日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拍攝的阿旃陀石窟內景。坐落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東北104公裡處的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文化遺址,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阿旃陀石窟鑿於一座山的一處馬蹄形暗色巖陡崖上,共有30個洞窟,其形成年代主要分為兩個時期: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和公元5至6世紀。印度古代繪畫在阿旃陀石窟保存得最多,水準也最高,因而這裡被稱為印度古代繪畫的寶庫。
  • 【文談】阿旃陀石窟:重現失落的寶藏
    阿旃陀石窟擁有驚人的財富,是個被遺忘了近1500年的佛教聖地。喬納森·格蘭西為你撥開重重迷霧,一窺阿旃陀石窟的真相。1819年,一次偶然讓阿旃陀石窟(The AjantaCaves)重現人間。阿旃陀石窟位於孟買(Bombay)東向450千米(約280英裡)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state),隱於深山密林中。阿旃陀石窟群巖壁呈馬蹄形,共30窟,包括佛殿及僧院,其精雕細琢,渾然天成,宛若魔咒,令人著迷。早於公元500年,阿旃陀石窟誕生於世。
  • 夢想家園——海南五指山!
    跳竹竿時,8根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著音樂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
  • 驚豔絕倫的古印度阿旃陀石窟佛像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圖片來源:資料圖) 阿旃陀石窟位於印度西南部馬哈拉斯特拉邦奧蘭加巴德縣以北阿旃陀村旁的瓦古爾納河畔,共有高低錯落的29個石窟,在溫德亞山的陡崖上環抱成新月形,綿延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圖片來源:資料圖) 阿旃陀以其壁畫藝術著稱於世,是現存最早的印度古代壁畫遺蹟,多用暈染法,使人物形象立體化,這種手法對敦煌壁畫有很大影響。
  • 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阿旃陀石窟
    毗訶羅窟內部有石床、石枕、佛龕等,陳設較簡單 壁畫是阿旃陀(ā zhān tuó)石窟中最為人們矚目的藝術,被認為是 阿旃陀石窟 印度古代壁畫的重要代表。畫面上出現的大量的現實生活場景,說明為宗教服務的繪畫藝術,已出現世俗化傾向。畫中所描繪的眾多的婦女形象,體態豐滿,姿態優雅,形象高貴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藝術的美學思想。 壁畫依時代風格可分為早、中、晚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