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數上班族來說,每天上班前除了經歷排隊擠公交,排隊買早餐也是每日一戰,而包子店是一般見到隊伍最長的地方了。包子的選擇多,方便攜帶,價格也挺便宜。灌湯包、豆沙包、蓮蓉包、奶黃包等都是我們最熟悉的品類。
印象中一款破酥包在包子界中是比較有特色的,它外形與常見的包子非常相似,全國售賣的地方比較少。許多人提到破酥包會知道這是雲南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但其實貴州安順和貴陽這兩座以美食之城著稱的城市,也有破酥包的蹤影。
作為貴陽、安順的老傳統早餐,在西南地區獨領風騷
一般我們見到雲南破酥包的餡料有三種,分別是豆沙餡、香菇餡和糖腿餡。而在貴陽或者安順,三鮮破酥包、肉餡破酥包、玫瑰喜沙破酥包是比較常見的品類,由於包子酥軟,餡心細嫩,味鹹鮮香,因內有層次,故稱為破酥。
破酥包是貴陽、安順的傳統名點之一,也是當地人熟悉的早餐佳選。這種健康實惠且快捷的食物,根深於他們的早餐系統中。一杯豆漿,就著幾個破酥包,無疑是貴陽、安順人最喜歡的早餐模式。
比起蘇杭小籠包的精緻細膩,安順和貴陽的破酥包卻多了些層次飽滿。
比起上海灌湯包那種皮薄湯鮮,安順破酥包卻多了些味醇柔軟。
比起天津狗不理的鮮美及譽滿全國的名氣,破酥包在西南地區其實獨領風騷。
破酥包是非常親民的一款特色小吃,層層分明透亮,沒有一般的包子油膩軟癱感,餡料乾淨爽口綿密,沒有雜氣,麵皮雖軟卻彈性十足,咬起來不黏牙,吃著吃著,滿心歡喜。
製作手藝精湛,看似簡單卻複雜
破酥包可謂是老傳統早餐了,它雖有包子的大致外型,但外皮兒、內餡兒和普通包子截然不同。
破酥包的制包手藝堪稱一絕,用的是上好的低筋精白麵粉,揉面、發麵、制餡、擀皮、抹油、成形。再經過充分發酵、兌鹼,然後用店家自製的豬油與麵團做成酥層。其實這看似簡單的包子,想要做好也得經過繁複的程序,精湛的手藝。
安順與貴陽一代,餡料分為甜、鹹兩種,鹹餡兒主要包括鮮肉丁、冬菇、冬筍、玉蘭片等食材,甜餡兒則加入了熟雲腿、白糖和蜂蜜等原料。
包子蒸製時是用旺火猛催,絕不能在中途揭鍋,否則包子就是半生不熟了。
掀籠的場面十分令人期待與溫暖,升騰的熱氣包裹著麵粉的氣味以及餡料的鮮香迎面而來,熱騰騰的包子出籠後雪白飽滿,收口處微微張開,好似一朵朵小巧玲瓏的白花兒,隱隱約約可見裡面的餡心,好不誘人。
熱乎乎的包子吃在嘴裡,暖在心上。那柔軟的麵皮就像嬰兒的肌膚,細細咀嚼,餡料的鮮美刺激著你的味蕾,包子皮是層層重疊在一起,因此口感香滑酥軟,酥軟起層,層次分明,薄若蟬翼,餡料油而不膩,柔軟松酥,滿口盈香,給人一種不咀嚼就有實時融化的感覺。
下期更新更多貴州經典而美味的小吃,哪一款令你念念不忘?
註明:文字素材及圖片來源網絡,整合編輯,如侵刪
責任編輯:滕小管(是新時代下的特色快餐飲食文化代表,將貴州地域飲食文化與都市快餐節奏結合。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新餐飲運營模式,以原創連載漫畫風格的連鎖餐飲模式走向行業的前端,致力於打造上班族的專屬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