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獅貓美麗的傳說!

2020-12-13 騰訊網

臨清獅貓的培育形成與伊斯蘭的傳人和運河的開通有密切的關係。

早在唐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王國向小國派來廠第一個使節團,謁見了唐朝皇帝。這是伊斯蘭教正式傳人我國的標誌。波斯入來華就帶來了他們心愛的波斯貓。此後歷代葉,西文化、經濟不斷往來,許多波斯人沿著絲綢之路到了中國,又乘上大運河的商船往來十沿岸各商業城鎮。臨清作為運河大都會,更是他們嚮往的地方。到了明代,臨清已建有五座大清真寺和—一處清真女寺,成了運河上一處回民聚居地,也成了與波斯人開展商業、文化交流的重鎮。伴隨著這種交往,波斯貓也在這裡安家落戶,加之波斯貓喜食羊的肝腎,便很快在回民家中繁衍開來。由於其珍貴,舊時也常貢到宮中,史載:「明嘉靖皇帝在西苑永壽宮寵養一隻獅貓,後死,上痛惜,為制金棺,葬之萬壽山麓,義命在值諸老為文,薦度超生。侍講學士袁煒,在祭文中有「化獅為龍」語。以此邀寵皇上,彼提升為少宰,陛宗伯,加一品入閣」。

臨清鴛鴦眼獅貓繁殖力極低,且較難飼養,尤為稀世珍獸,現在國內動物園中多有存養,並供遊人觀賞。獅貓以其昂貴的身份,在世界寵物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臨清獅貓遍體長毛,頭大而耳短,因頸部毛長,形如獅子而得名。兩眼圓而大,一藍一黃,炯炯有神,俗稱「鴛鴦眼」。臨清獅貓以全身雪白 而長毛,鴛鴦眼者為最珍貴。全黑、全黃又鴛鴦眼者則次之。據臨清老年愛貓者介紹,早年臨清獅貓有一些稀有品種:如白貓黑尾,謂之「鐵槍拖玉瓶」;背上正中有異色者叫「將軍掛印。」;「將軍掛印」並生黑或黃尾者,叫「掛印拖槍」;背黑而腹白 ,叫「烏雲覆雪」;黑貓白爪,稱之「踏雪尋梅」;頭頸正中有異色,尾尖與頭斑一色的叫做「鞭打繡球」等等 。

山東獅子貓又稱臨清獅子貓,俗稱中國大白貓。山東獅子貓為白色長毛,也有黑白相間毛色的品種,頸、背部毛長達4~5釐米,站姿猶如獅子。其中以山東省臨清市的長毛獅子貓最為名貴,所以又名「臨清獅子貓」,臨清貓除了全身披著厚厚的雪白長毛外,有的還長著一黃一藍的鴛鴦眼(人稱陰陽眼),與波斯貓很相似,但沒有波斯貓的短臉和上翻的鼻子。山東獅子貓身體強壯、抗病力強、耐寒冷、善於捕鼠。

別以為外國才有名貓,其實我國也有很多種名貓,如雲貓、狸貓、四川簡州貓、山東獅子貓等。

純種山東獅子貓為白色長毛,頸、背部毛長達4-5釐米,站姿猶如獅子。也有黑白相間毛色的品種,但以純白的較為珍貴。山東獅子貓身體強壯、抗病力強、耐寒冷、善於捕鼠。性格溫婉,不喜歡陌生人,對主人有較強的依賴性,其中以山東省臨清市的長毛獅子貓最為名貴,臨清獅子貓除了全身披著厚厚的雪白長毛外,有的還長著一黃一藍的鴛鴦眼(也有人稱陰陽眼),並被賦予神奇的迷信傳說。據說,家裡養有這種貓能闢邪旺家,給家裡人帶來好運氣!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臨清獅子貓
    中國臨清獅貓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飼養歷史。
  • 鴛鴦雪獅子——臨清獅子貓小百科
    臨清獅貓,又叫山東獅子貓,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飼養歷史。追溯中國山東臨清獅貓的起源,它是波斯貓與魯西狸貓的繁育而來的後代。其培育形成與伊斯蘭的傳人和運河的開通有密切的關係。早在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當時地處大運河和漳衛河交匯處的臨清逐漸形成了魯西最大的手工業、商業城市。大批歐洲商人和傳教士紛至沓來。他們帶來的波斯貓有了與魯西貓交配的機會,於是就出現了中國臨清獅貓。由於獅貓的祖先是波斯,它們有著波斯的血統,是屬于波斯系的(波斯系裡共有80多個品種,比如金吉拉、喜馬拉雅、異短等都是由波斯和別的品種繁育而來的),所以很多人把獅貓稱之為波斯貓。
  • 臨清舍利寶塔的傳說
    臨清舍利塔與通州燃燈塔、杭州六和塔、鎮江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名塔」。舍利塔位於城北衛運河東岸,為仿木結構樓閣的磚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塔平面呈八角形,連長4.9米,外接圓半徑6.4米,9層,通高53.44米,底門向南,基座條石砌築,每層8面闢門窗,4明4暗。外簷磚木結構,陶質鬥拱蓮花承託。塔內設有通天塔心柱,對稱轉角形樓梯,可迂迴攀緣,登臨塔頂。
  • 當地至今還流傳著「臨清是碧霞元君娘家」的傳說
    □ 周嘉明清時期,得益於朝廷對會通河的開鑿與疏浚,臨清成為南北水陸之要衝,商品經濟迅速發展,最終成長為全國聞名的商業大都會。研究臨清的歷史和風俗,歇馬廳宮觀便是一把開啟過去與當下的鑰匙。但歇馬廳面朝泰山東南方向而立,反映出臨清與泰山之間的密切關係。歇馬廳源於泰山崇拜及東嶽廟會,這是人所共知的。因歇馬廳奉祀的主神是碧霞元君,民間又習慣稱之為「奶奶廟」或「娘娘廟」。碧霞元君,道教全稱「天仙聖母碧霞元君」,民間傳說她神通廣大,能保佑農耕、經商、旅行、婚姻、治病等,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
  • 臭豆腐的起源竟是「臨清臭豆腐」...
    要說起這臭豆腐,就不得不提起這臨清臭豆腐——因為它可天下臭豆腐的鼻祖!小編今天要說一個關於臨清臭豆腐的傳說。清康熙初年,恢復科考。一個南方姓王的舉人落榜。行至臨清,揮身已是身無分文。他見臨清繁華,過往船隻都在臨清落腳,船工們都下船來吃臨清的豆腐。王舉人有了主張,自己開了一個小小豆腐店,聊做生計,賺點錢好回家。結果,老天不佑。
  • 臭豆腐的起源竟是「臨清臭豆腐」……
    要說起這臭豆腐,就不得不提起這臨清臭豆腐——因為它可天下臭豆腐的鼻祖!小編今天要說一個關於臨清臭豆腐的傳說。清康熙初年,恢復科考。一個南方姓王的舉人落榜。行至臨清,揮身已是身無分文。他見臨清繁華,過往船隻都在臨清落腳,船工們都下船來吃臨清的豆腐。王舉人有了主張,自己開了一個小小豆腐店,聊做生計,賺點錢好回家。結果,老天不佑。王舉人剛作出一鍋豆腐,就下起了連陰雨:那豆腐餿了!王舉人有些心灰意冷:人要倒黴,放屁都砸腳後跟!眼看著那豆腐要臭了。
  • 臨清美食甲天下,臨清人的驕傲!史上最全的臨清美食推薦,臨清人頂起來!
    老開元對過胡同清賓的小包子臨清第一。  地稅局對過事成飯店軟燒臨清第一。  民族餐廳牛肉乾臨清第一。  老開元的風乾雞臨清第一。  迎賓的肘子臨清第一。  伊林居的巧閣臨清第一。  招待所的什錦麵臨清第一。  寇家豆漿臨清第一。  飼料廠門口扣碗臨清第一。
  • 臨清歷史名勝古蹟,臨清人都轉轉!
    原標題:臨清歷史名勝古蹟,臨清人都轉轉! 白雲蒼狗,鬥轉星移。千年的滄桑為臨清這顆運河明珠積澱了燦爛輝煌的文化。滔滔運河水,帶走了舟車輻輳、世事嘈雜,給我們留下了處處名勝古蹟。
  • 京杭古運河魯西北古城臨清段會通河北端至今保留著的那些遺蹟
    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古城臨清的地標,古運河上的四大名塔之一,古城臨清八大景觀之一。風吹塔簷上的銅鈴,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站在舍利磚塔高處遠望,京杭古運河蜿蜒優美如帶,古城臨清無限風光盡收眼底,令人神往。
  • 臨清清真傳統名菜,你都吃過嗎?
    臨清回民現有1.6萬人,大部分居城區,追溯其涵源,一是明初大將常遇春屯軍臨清,回兵營土兵愛這裡民風淳樸定居於此,二是運河開通,回族同胞來臨經商定居,三是部分漢族人皈依回教。數百年來,臨清回漢兩族團結友愛,相親相助,共同創造了臨清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