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是哪兒來的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解放日報

水是生命之源。本周四,我們將迎來「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保護綠水青山)。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近兩年,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又有新發現……

彗星撞、太陽風吹還是自帶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說」和「自源說」。

所謂「外源說」,顧名思義,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地球外部。而外來水源的候選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

被譽為「髒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際塵埃,彗星撞擊地球會帶來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為隕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可達10%以上。正因如此,一些科學家認為,正是彗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體撞擊地球時,將其中冰封的水資源帶入了地球環境中。

然而,研究發現,大多數彗星水的化學成分與地球水並不匹配。此外,地幔中的同位素水平和隕石中的同位素水平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科學家據此表示,這證明,如果水確實是由彗星或小行星帶到地球上的,則其來到地球上的時間並不是地球的形成期,而是地球演化到形成地殼和地幔之後的時期。但並不排除另一種情況,即水最開始其實是星際塵埃的組成部分,而地球正是由星際塵埃所組成的。

外來水源的另一個候選者是太陽風。

太陽風是指從太陽日冕向行星際空間輻射的連續的等離子體粒子流,是典型的電離原子,由大約90%的質子(氫核)、7%的α粒子(氦核)和極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組成。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太陽風的傑作。

首先提出這一觀點的科學家是託維利,他認為,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地球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噸這種「宇宙水」。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氫與氚含量之比為6700:1,這與太陽表面的氫氚比十分接近。因此託維利認為,這可以充分說明地球水來自太陽風。但太陽風在地球45億年生命史中,也不過形成了67.5億噸水,與現今地球表面的水貯量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與「外源說」相對的是「自源說」,「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氣體和塵埃經過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凝聚後的這些星子繼續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後進一步增大生長,形成原始地球。

地球起源時,形成地球的物質裡面就含有水。在地球形成時溫度很高,水或在高壓下存在於地殼、地幔中,或以氣態存在於地球大氣中。後來隨著溫度的降低,地球大氣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巖漿中的水也隨著火山爆發和地質活動不斷釋放到大氣、降落到地表。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地球形成的最初階段,其內部曾包含有非常豐富的氫元素,它們後來與地幔中的氧發生了反應並最終形成了水。

你喝的水可能比太陽還古老

關於地球水的來源,地球科學家認為來源於地球自身演化過程中的巖漿水等,天文學家更傾向於是彗星等撞擊地球帶來的水。目前,兩種觀點誰也沒能說服誰。近兩年一些有趣的發現更是激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比如,你日常喝的水也許比太陽還要古老……

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天文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存在地球、隕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約46億歲的太陽系還「老」。這意味著現存於太陽系中的水,有部分來自於太陽系形成前的星際介質。

參與研究的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生克裡夫斯表示:「太陽系誕生初期的環境條件並不適合水分子的合成。而在這種情況下,水就只可能來自於富含化學元素的外部星雲。引人矚目的是,這些水成功地在太陽系誕生的過程中倖存了下來。」

為了探明水的「年齡」,研究人員決定從氫的同位素「氘」身上入手。氘,舊稱「重氫」,常用於熱核反應,在能源領域具有良好的前景,它們通常微量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水中,並且很難自然形成。

研究人員構建了專門的計算機模型,比對了彗星、行星、隕石及地球海洋水中氘的豐度。結果發現,這些樣本的比率均高於正常情況下太陽系中氘的比率,也就意味著多出來的氘可能並不來源於太陽系。超出比率的氘可能來自氘豐度(相對含量)更高的寒冷星際空間,比太陽系更加「年長」。

但並不是說我們周圍的水都是太陽系的「長輩」,真正早於太陽系形成的水在其中的比例目前並不明確,不過其數量可能很可觀。

這一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每天可能在喝著來自遙遠星際空間的水,還意味著宇宙中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太陽系的系統,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這將有助於人類對行星系統的研究,人們或許將有更大機會找到另一個孕育生命的「地球」。

地球水的「第四種形態」

其實,絕大多數地球上的水並不是以我們所熟知的冰、水、氣3種形式存在。水還有另外一種存在形式,這種形式異乎尋常——那就是封存在巖石中的水。

可以說,這些巖石像一個巨大的水庫,它的含水量至少與地球上所有河流、海洋和冰川中的水量加起來一樣多,或許還是海洋水量的4倍、6倍甚至10倍,但它們一直被深埋在我們腳下410千米處。

這種奇特的「第四種形態」的水,還可能隱匿在你家的廚房中。如果你家廚房的綠石灶臺是用蛇紋石做成的,假設這塊蛇紋石的灶臺面板重約90千克,在這塊石頭中,就有約10千克水,即石頭中可能融入了10升水。但是,這種融合併不像把雞蛋攪在稀麵糊中那樣,而是水融進礦石的每個分子中,即裹在構成蛇紋石的鎂、矽和氧原子的點陣結構中。幾乎地下410千米深處的礦石大都以這樣的方式融進了水——在410千米厚的巖石疊加在一起所產生的重力,以及約1093.33攝氏度高溫加熱的共同作用下,一個氫原子會離開水分子,留下一個羥基,而這個氫原子會融入礦石分子。科學家把這種融入水的礦石稱為「水合礦物質」,即「水巖」。

可以這樣形象地解釋: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某種礦石的確將水吸入其分子結構中,就像海綿吸水一樣。而水分子進入礦石就會分解,分解為一個氫原子和一個羥基。所以礦石中絕對有水。

而且科學家至少從三方面得出了結論:水巖確實比沒有水合狀態時更柔韌,更易變形;科學家能用紅外線分光鏡測量出礦石分子結構中的水分子;最重要的是,當礦石承受的壓力和溫度以適當的方式被去除時,氫原子和羥基就會從礦石中脫離,以水的形式從礦石中流出。

科學家認為,這種水巖遍布地下400-650千米的深處,厚達240千米,比地球表面的水層還要厚。即使這種礦石的含水量只有1%,其水量也很大,相當於地球海洋水量的幾倍。記者 雷冊淵 整理

(本文綜合自《科技日報》《中國氣象報》等)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兒來的?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兒來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也一直在探尋,目前他們已經找到了一些結果,不過卻十分驚人——科學家稱,我們的星球,根本不應該有水!地球的位置其實比較尷尬,雖然距離太陽不是很近,但也不是特別遠。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外星球?
    確實,任何一個彗星都能夠讓我們的沙漠變成海洋,不過也不敢讓它們來,否則地球就有滅頂之災,我們會像恐龍一樣被滅絕。 地球水從哪兒來的 地球上這麼多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呢?其實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依然沒有形成共識。最為普遍的說法是由彗星撞擊地球後留下的,每一顆彗星都是有無數冰塊組成的,即使一顆小彗星也能夠把地球灌滿。
  • 帶你了解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的?
    早期地球被巖漿洋所覆蓋,那時候的地球還沒有陸地。那麼水到底從哪裡來的?德國的行星學家在《自然.天文學》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Theia與45億年前的Gaia(古代地球)的碰撞使得大量的水從Theia轉移到Gaia上,大量的水形成了今天充滿生物的海洋。Theia有大量的冰水沉積物,因為它形成於更寒冷的太陽系外,而非較熱和乾燥的太陽系內。
  • 地球上的水究竟從哪裡來?
    如果有一天,你能站在太空中觀察地球,就會發現一片廣袤的藍色海洋。這時,你可能會產生疑問:這麼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僅海洋而言,它覆蓋了地球約71%的表面積,海水總重量達137億億噸。海洋(網絡圖片,若侵權聯繫刪除有科學家認為,地球是由星雲凝聚而來的,在形成之初就攜帶了大量的水,或者是地球上的氫原子和氧原子不斷結合形成的水,它們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地球內部和巖石層中
  • 地球的水從哪兒來?科學家認為構成水的物質也有可能來自太陽星雲
    科學家們曾認為構成地球上水的物質或源自落在地球上的小行星,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認為,它們還有可能來自太陽星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 Steven Desch 教授表示,以前人們之所以認為地球上的水其實都來自小行星,是因為地球海洋中氘(氫的同位素之一)與氫的比例和小行星樣本中的數值非常接近,但地球上構成水的物質可能並非全部都來自小行星,Steven Desch 說:「這是該領域內的『盲區』,由於樣本中的數值十分接近,人們會很自然地認為地球上構成水的物質都來自小行星
  • 地球上的水會用完嗎?地球上的水還能用多少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很多資源都是有限的,比如說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都是地球後天形成的,一共就有那麼多,用完了就沒了,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有一天這些東西用沒了,人類就沒有資源可用,人類社會就會回歸原始時代,那麼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也有用完的一天,要知道水可是生命之源,要是沒水了,別說是人類了,地球上的大多數生命都會被滅絕。
  • 你是否疑問:地球上那麼多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擁有液態水的星球,而且海洋等水域的面積佔到了地表的71%,陸地面積只有29%,海洋的平均深度約4500米,從太平洋上方的位置看,地球完全就是一個水球。再反觀太陽系其他和地球一樣的巖質星球,水星,金星,火星表面上卻沒有一滴水水,那麼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 地球上的水是哪裡來的?有人說是木星的禮物
    近日,據Smithsonian報導,說到太陽系早期,木星對地球可謂是呵護備至。在某種程度上,這顆氣態巨行星就像是地球的保護者,它的引力將衝向地球的危險碎片彈射出去。與此同時,木星也可能向太陽系內部拋出物質,讓富含氫的小行星和行星胚胎撞向其他類地行星。
  •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水,唯獨地球才有海洋?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時,是一片混亂。起初,地球根本沒有水,因為整個表面在地形、巖石和土壤上基本上像火星。水是生命的起點。因為地球開始時沒有水,這也表明地球開始時沒有生命。地球有了水之後,生命出現了。它剛剛出現。
  • 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歷時20年,科學家終於找到答案
    水是地球最重要的生命所需物質之一,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也可以一天不睡覺,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根據考古學家們研究,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誕生於原始海洋的海水中,如果沒有水地球的生命就無法誕生和繁衍,水對生命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好在地球上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地球的71%的表面覆蓋著厚厚的水,而且陸地上還有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
  • 地球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水?都是從哪來的?這些水會蒸發到宇宙嗎
    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巖漿等熾熱液體物質組成的熾熱的球,之後隨著地表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才逐漸形成。這樣看來,水肯定不是一開始就存在於地球裡的,水是生命之源,那地球上的水那麼多,是從哪裡來的呢?科學家們對地球水的來源說法不一。
  • 地球原本沒有水,那四大洋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地球在我們眼中是一個龐大的星球,而地球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且地球上有著70%的海洋部分,所以地球又被稱之為水球,興許正是有著這些海洋部分所以人類才得以生存下來吧,但科學家表示早期的地球不存在液態水的,那麼地球上如此多的液態水是如何來的呢?
  • 人類對水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減少?
    在地球上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體內70%的物質都是由水組成的,由此可見,水對生命有多麼的重要。根據科學家研究,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出現了大量的水存在,那麼這些水到底是從哪來的?對於這樣的問題,科學家直至現在都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科學家一致認為地球存在水資源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來自太空,一種是來自地球的本身。
  • 地球上的水最初來自於哪裡?
    地球上有大約140億億噸的水,這些水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地球形成之初就有的,二是小行星落入地球帶來的。原始星雲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其中氧元素和氫元素有大量機會結合成水,這些水從地球形成開始,一直保留到現在。比如上圖是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大麥哲倫星雲,不同通道反映不同元素的分布情況,其中紅色R通道表示氫元素,綠色G通道表示氧元素,藍色B通道是其他元素的分布情況。
  • 小科普:你知道地球上的水(海水及淡水)是從哪裡來的嗎?
    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不同,地球表面70%被液態水覆蓋。雖然水對生命是有用,但它的出現是很奇怪的。如果我們對其它行星形成的方式和時間有所了解,那麼你一定會覺得地球的表面應該是乾燥的才對。有人提出: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冰凍水形式的,冰凍水附著在我們星球的周圍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水。答:早期的太陽系內部對於冷凍水來說太熱了,任何水蒸氣都會被太陽風暴吹走。
  • 為什麼地球上的水不會飄到太空?
    地球的水當然會飄到太空。要知道地球上的水分為固態、液態、氣態三種,液態和固態的水依附在地球表面,而氣態的水分子則可以通過熱運動散逸出地球,但是總量很少。地球由於所處的太陽系軌道較為合適,大量的水以液態存在,少量以固態存在,引力使水分子聚集在一起,依附在地球表面,這兩部分的水基本不可能飄出地球,但是還有一部分以氣態存在,氣態水分子之間的間距在分子直徑的100倍以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比較弱(不管是引力還是其它作用力都和距離有關),這部分水分子會隨著大氣運動
  • 地球上的資源有很多,那液態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會被用完嗎?
    文/瑤堇雲詩地球上的資源有很多,那液態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會被用完嗎?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是有很多年,雖然這跟地球的年齡相比,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人類沒必要跟地球相比,人類已經是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想到這個,大家就會想起恐龍統治地球的時候,他們可是在地球生存了1.6億年呀,可惜還是沒有產生文明,最後消失在了歲月的長河之中,而人類不過500萬年左右,卻是已經能夠走出這個地球,探索地球所存在的這個宇宙了。
  • 新疆沙漠地下的暗河,那裡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可算漲知識了
    導語:新疆沙漠地下的暗河,那裡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可算漲知識了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國家最大沙漠的所在之地就是在新疆,而且這沙漠所屬的地方,其周邊的環境都是極其乾旱的,人類根本就不適合在此居住和生存。像地球的表面有著三個層次的水分,第一層便是我們肉眼可見的表層水,第二層則是那些積在低洼處的水,第三層便是存在地底下最深的那層水,這層水我們通常都是看不見的。這層水都是由地表水下滲而來的。即便是這樣無比乾燥的環境,地底下還是有流動的水,有些人對此可能就會感到疑惑了,這流動著的水究竟是從何處來的呢?
  • 童話世界裡的冰雪王國哪兒去了?地球變暖,那是它的眼淚
    地球變暖,那是它無奈的眼淚。在雪地裡狂奔,即使摔個大馬趴,你樂得合不攏嘴,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或是站在一片空白雪地上,突然躺下,再慢慢起來,盯著自己雪中的影子更是開心得要命,在雪地裡可不止這些,能玩出很多花樣呢!
  • 地球被稱為水球,最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看完你就懂了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之所以是一個生命之球,和地球上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是有著密切關係的。地球是一個巖石類行星,形成之初還是一個火球,因此地球最初也是沒有水資源存在的,然而現在地表超過70%的表面積都是水資源,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水資源都是從哪裡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