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峨地理位置:地處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境內布朗山的中心地帶。
老曼峨寨位居偏遠的中緬邊境的大山皺褶之中,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名氣卻很大。這緣於它是整個勐海縣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
據寨裡古寺內的石碑記載,其建寨時間恰好就是傣族傳統的傣曆元年紀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歷史;這裡的古茶園中,一棵棵刻滿滄桑歲月的古茶樹,見證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遠的種茶歷史。
走上村小組長巖溫寬家的新式布朗樓房,他先用時尚的飄逸杯沏了幾泡香高、味濃的「老曼峨茶」給我們品嘗。爾後,他拿出紙張已發黃的傣文「寨志」、叫來老康朗,一邊用布朗語念一邊翻譯,講述該寨布朗族先民遷徙、立寨的歷史。
老曼峨寨子是著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區之一,屬班章村委會,有156戶760人,主要以種植茶葉、稻穀為主。交談中得知,老曼峨寨如今仍保持著3205畝古茶園,遍布在寨子四周邊的莽莽叢林中。
普洱茶市場興起後,越來越多的茶商、茶葉愛好者喜歡上了老曼峨古喬木茶,先民留下的珍貴古茶園,為後代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為此,各家各戶對古茶園管理更加用心、下工夫。村裡專門制定了嚴格的村規民約,保持好古茶園的原有生態環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園中施用農藥和化肥,確保老曼峨古喬木茶的獨特品質。
一到春茶、秋茶採摘季節,每天都有不少省內外的茶商、普洱茶愛好者駕車來到寨子選購古喬木茶。自1999年起,布朗山先後列為全國人口較少民族綜合扶貧開發試點鄉、全省扶貧攻堅鄉,各級政府加大了扶貧力度。在國家扶持資金支持和縣茶葉產業辦技術幫助下,老曼峨村民們新種植了4000多畝生態茶園,茶葉品質雖比不上古茶樹茶,但卻是同類茶中的上品,銷售也不錯,成為了村民新的「搖錢樹」。
布朗族是百濮的後裔,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製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布朗山是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也是江外古六大茶山之一,是布朗族居住地,古時稱濮人,是最早種植茶樹的民族。
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歷史,全寨有140餘戶人家,600多人口,均為布朗族。布朗山鄉全鄉轄勐昂、章家、新龍、曼囡、吉良、曼果、班章7個村民委員會,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843人。
布朗山鄉有12000餘畝古茶園,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糯、帕點、曼新龍、曼捌、曼囡老寨和吉良等村民小組,另有臺(坡)地茶園18000餘畝及廣布全鄉的野生苦茶和甜茶,為生產優質普洱茶提供了優質的原料保障。
老曼峨古樹普洱茶的特點:條形肥壯厚實、緊結顯毫、湯色剔透明亮、滋味濃烈厚實、久泡有餘香,耐衝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獨特的滋味獨具綿長和清爽。
錦弘銀生號
雲南品質普洱茶供應商,普洱茶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人。
關注我們,更多精彩,與您分享!(電話微信同號:18887095928)
茶出銀生諸山 香自錦弘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