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煲湯為什麼這麼好喝?秘密全在這裡了!

2020-12-13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4M

廣州味道,不僅是美食的味道,

更是這座城市的味道。

生猛海鮮,無不敢試,

廣府人千百年來食得生猛的飲食傳統,

與「敢想敢闖,

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一體兩面,互為表裡。

一碗老火靚湯,

滿足的不僅是胃,

更將這座城市的溫情傳遞給熱愛它的人。

早茶、午茶、夜茶……千百樣廣府美點的背後,

是兼容並包,博採眾長,

以工匠精神執著創新的智慧,

並為城市的溫情寫下最生動的註腳。

今天,藉此廣州亞洲美食節開幕倒計時之際,廣州日報全媒體矩陣隆重推出《廣州味道19探》等一系列重磅報導,從食在廣州的起源、歷史沿革、經典粵菜、新派粵菜、古稀名廚、傳統名店、一盅兩件、老火靚湯、廣府糖水等19個角度,全景式呈現廣州美食文化,並借著這一趟多維度的美食之旅,一起體味這座千年商都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廣州味道品鑑官

蔡瀾

推薦美食丨番禺豬雜粥

剛屠宰完的豬雜還是熱騰騰的,猛火生滾後慢燜,一碗滾燙的豬雜粥讓人回味無窮。

廣東煲湯藝術可謂登峰造極

最近幾年,著名作家、美食家蔡瀾先生來廣州的次數越來越多。2018年11月,廣州國際美食節在番禺開幕,蔡瀾就作為「品味官」親臨現場,對於廣州美食,他也是讚不絕口。蔡瀾表示, 廣州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也是一座國際大都市和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城市,最近幾年來廣州,每次都感覺廣州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感覺廣州就像一個大花園,每次過來都想多住幾天。

在蔡瀾看來,廣州人生活得很淡定、很實在,他們的生活充滿煙火氣,非常接地氣。廣州本地有很多地道的美味,都分布在廣州的一些小街小巷中。這些美味名氣不一定大,但卻好吃得讓人直流口水。

蔡瀾表示,每次來廣州,只要有空,自己都會親自走走,去逛逛菜市場,看看菜市場上有哪些當季的新鮮食材。他愛吃的粵菜,很多都是大廚當天去購買食材,然後現場烹飪。

「豬不可用姜,羊不可用醬,鱭魚食頭,鯇魚食尾,塘鯴食身,田雞吃腿,不時不食,不鮮不食,食在廣州,味在番禺,這些以前都聽過,等真正品味過後,才會印象深刻。」

蔡瀾表示,在自己的記憶裡,媽媽的菜最好吃。「你從小吃過什麼,這個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腦裡,永遠是最好的,到後來這種味道永遠找不回來了。有時,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鄉愁。我的父母是廣東潮汕人,在我的『美食鄉愁』裡,第一位是廣東菜。」

蔡瀾坦言,自己對粵菜情有獨鍾。作為美食家的他之前還擔任《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總顧問,該片中不少粵菜的甄選,都有參考他的意見。他說,粵菜可以分出三大菜系來——廣州、潮州和客家菜,而且珠江三角洲各地的菜也各有名堂,足以看出粵菜博大精深。光是粵菜中的老火湯就讓蔡瀾念念不忘。

(廣東人善於煲湯。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蔡瀾說,在自己到香港之前,很少喝湯,後來到了香港後漸漸被同化,現在也喜歡喝起湯來,到餐廳,最愛點的也是餐廳的例湯。就連家中的保姆知道了他的喜好,也學會了煲湯。有時他晚上不回家吃飯,保姆就煲好一鍋湯作為他的夜宵。有時他在外面應酬只顧飲酒不吃東西,回到家有這鍋湯暖胃,也會覺得非常幸福。

「廣東煲湯的藝術,可以說是登峰造極,身為廣東人,已是一種福氣。

有一次,他在廣州喝到一碗很好喝的湯,入口濃鬱香甜,是廣東人煲湯最高境界的樣板。大廚告訴他,要先把鯪魚煎了,放進滾水中煲,再加豬肉和其他配料,一煲就是8小時。整條魚已經煲爛,最後一小時加進去另外一尾。湯一滾就要用慢火,把火爐中的木材拿掉一些,加另外一尾魚進去之前又要滾,又要加木材,總之每一分鐘都要仔細盯著這鍋湯。足見這鍋湯熬製過程之精細。

說起廣州本地美食,蔡瀾表示,番禺有些地方會拿豬的內臟來煮粥,味道非常好。自己也經常到廣州尋味。有時是深夜,甚至是凌晨,在美食的吸引下,他也忘記了疲憊,到夜宵大排檔上大快朵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視頻記者:肖歡歡 李文琤 劉曉溪

「食在廣州」

兩千年前初見端倪

提起「食在廣州」這一家喻戶曉的俗諺,你會想起什麼?生猛海鮮?老火靚湯?還是無雞不成宴呢?……這些「食在廣州」的「標配」,在全國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譽。那麼,這些讓每一個廣州人都深感自豪的廣府美食是如何在時間長河裡熬煉成型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有趣故事呢?

其實,「食在廣州」是一個兼容並蓄的文化符號。這一點,在兩千多年前的南越王宴上已經可以體現出來。

當我們走進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就會發現,南越王宴席上的美味珍饈可謂無不齊備:蛇饌乳豬,文火老湯,時令鮮果,樣樣齊全。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館長吳凌雲的話來說,兩千多年前的南越王宴席,既體現了中原飲食文化與嶺南飲食文化的融合交匯,開廣府美食「博採眾長」傳統之濫觴,又將嶺南先民「食得生猛」的一面演繹得淋漓盡致。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州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與兩千年來「食得生猛」的傳統之間,有著深深的因緣。

(遊客在南越王博物館參觀。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宣教部副主任李妍告訴記者,西漢南越王墓墓主,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可以說是一個地道的吃貨。他試圖帶入地下繼續享用的食材,品種相當豐富——考古學家發掘出的水產品就有14種之多,其中有大量的貝殼類水產,包括龜足、笠藤壺、青蚶、耳螺、楔形斧蛤等。這些水中生靈習慣各異,捕撈起來要費相當大的功夫。僅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就能看出南越國百姓下海捕魚的本事很不一般了。同時,這也反映出廣州百姓愛吃生猛海鮮的傳統早在兩千年前已初見端倪,並一直延續至今,是廣東人善於利用自然,能與環境和諧相處的註腳。

此外,廣州人也很重視飲食之中的審美愉悅,講究「色香味全」的感官享受。就如清初大儒屈大均先生在其名著《廣東新語》裡對本地魚生的描述,「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吃的時候「沃以老繆,和以椒芷,入口冰融」,這充分說明了食物對於廣州人來說不但意味著「充飢」,更體現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燒豬是廣府美食中的一道名菜,持續千年在廣州人嫁娶、祭祖等傳統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一大文化現象。李妍說,考古學家在南越王墓中不但發掘出了大量牛、羊、豬的骨頭,還在一個烤爐上發現了烤乳豬的實物形象。這件烤爐四足為鴞形,鴞兩足著地,脊背頂著爐盤。爐壁上各鑄有兩對小豬,豬嘴朝天,恰好可以用來插放烤叉,設計實在巧妙!可以合理推測,兩千年前甚至更早,乳豬就已經成為南越先民飲食的重要符號。到了清代,乳豬成為宮廷名菜;到了民國,又成為廣東盛宴「八大件」的首菜,也是傳統粵式筵席的頭盤。所以說,廣府美食中的乳豬文化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有著豐富的含義。

(銅煎爐,圖片自新快網)

很多美食家都知道,廣東人飲食有一條無形的規則,叫做「無雞不成宴」。這個傳統,在西漢南越王的宴席上已初見端倪——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的雞骨頭便可為佐證。李妍介紹,當時流行一種叫「炮」的烹飪手法,御廚用溼泥將家禽包裹起來,放在炭火中燒熟,類似於今天「叫花雞」的做法,原汁原味,吃起來噴香。時至今日,廣東人吃雞已經演化出100多種吃法,白切雞、豉油雞、鹽焗雞、吊燒雞在坊間大行其道;「這隻雞好有雞味」也成為廣東人對雞的最高評價。而廣東人愛「吃雞」的傳統,跟這種家禽的寓意息息相關。人們認為雞代表了富足吉祥,所以特別重視,以雞為主菜,帶出宴席的儀式感。

(廣東人雞肉的做法已經有上百種。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

食材如此豐富,炊具當然不可單一。李妍告訴記者,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了各種各樣的珍貴炊具,掰著手指數一數,有青銅鼎、銅鍪、釜甑、烤爐、煎爐等,琳琅滿目。其中,青銅鼎又分為漢式鼎、楚式鼎和頗有本地特色的越式鼎。東漢班固在《東都賦》中用「萬樂備,百禮暨,皇歡浹,群臣醉」之句來描繪皇家宴飲的場面,偏居嶺南的南越王時時仿效皇家風範,君臣宴飲時「鐘鳴鼎食」的場面想必也十分宏大。吳凌雲告訴記者,中原禮儀飲食文化影響嶺南,即始自西漢南越王時期。

多種多樣的食具使西漢南越王國的大廚們如虎添翼,李妍表示,當時的王宮大廚烹煮美食的手法有熬、蒸、炙、煎、炮、羹、 焯等多種,所謂熬,即用慢火燉,延續至今日,就成了廣東人擅長的煲湯之法;蒸就不用多說了,廣東人最擅長的就是清蒸各種河鮮海鮮,講究原汁原味;炙即燒烤,廣式叉燒可謂譽滿全球;所謂焯,就是用水燙熟,相當於今天的「打邊爐」……

由此可見,「食在廣州」傳統所孕育的精彩內涵,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初見端倪,經過一代代人持續不斷的改進與創新,一直綿延至今,影響深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王月華

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蓉芳 梁倩薇

視頻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劉曉溪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廖嘉明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煲湯,為什麼廣東人煲的就那麼好喝,外地的卻像「洗鍋水」
    要說煲湯界的第一名,那非廣東人莫屬,沒啥問題是一碗湯解決不了的,家中擺滿了各種瓶瓶罐罐,冰箱中隨處可見各種藥材,白天喝湯,晚上喝湯,有事喝湯,沒事也喝湯,晴天下雨要都喝湯,要問煲湯哪家強,中國廣東找大娘,從飛禽走獸到乾貨藥材,統統煲個遍,味道是真心的好喝,那麼同樣是煲湯,為什麼廣東人煲的就那麼好喝
  • 明明都是煲湯,廣東人煲的湯為什麼就那麼好喝,外地的卻像洗鍋水
    都沒錯,一般人都會想到這些,但是對於吃貨們來說,首先想到的那肯定就是「老火靚湯」。廣東人煲的湯可是一絕,湯品食材鮮美,湯汁濃鬱,裡面還有各種各樣的藥材,難怪他們當地人那麼愛喝湯,煲得這麼好喝的湯,不愛喝才有鬼。那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就這麼好喝,而外地的基本都跟洗鍋水一樣呢?這肯定是因為有人家的心血花在裡面了。
  • 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格外好喝?其實原因很簡單,看完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格外好喝?其實原因很簡單,看完你就知道了以前聽到廣東人煲湯好喝這種說法,我都是持懷疑態度的,可是自從去到那邊上大學、工作以後,才真真切切的感覺到,廣東人在煲湯上是無所不能的,他們煲的湯湯水水,確實比其他地方都要好喝。
  • 冬季喝這一鍋美味靚湯,廣東人的煲湯技巧原來這麼簡單,營養好喝
    廣東的老火靚湯很有名,喝過的人都知道,湯汁濃香,味道鮮美,但是你知道廣東人的煲湯技巧嗎?其實很簡單的,今天鐵頭就手把手教你一鍋廣東老火湯煲法,不用什麼調料,湯汁一樣濃香味美,而且營養好喝,讓人喝了第一碗想著第三碗,那味道那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哦。食材準備:半斤雞爪,半斤龍骨,蓮藕2節,胡蘿蔔1個,玉米1根,姜1塊,料酒,清水,鹽等。
  • 萬物皆可燉的廣東人:是時候揭開煲湯技術一流的秘密了!
    「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在廣東人的餐桌上,湯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如果沒有湯,那這頓飯就是不完整的。為什麼廣東人這麼愛喝湯呢?這與廣東獨特的地理氣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廣東人在吃這件事上是非常講究的,甚至衍生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的俗語來。別以為煮湯事小,廣東人細緻到按煲煮時間的長短將湯水劃分為三類:滾湯、煲湯、燉湯。滾湯是最常見的家常湯水,一通急火猛攻,待食材湯料在水中不斷翻滾、釋放出鮮香味道,滾湯即成。
  • 廣東人煲湯為何好喝?高壓鍋和砂鍋,選對了湯才好喝!
    說起煲湯全國各地應該就屬廣東地區的人們手藝最好,湯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廣東人喝的湯都特別講究,和其他很多地區都不同,廣東人熬煮的時間非常長這樣才能夠讓材料的營養全都濃縮在湯裡。他們煲湯使用的材料也是非常講究,食材的搭配多,所以湯也非常有營養,廣東人都有飯前喝一碗湯的好習慣,這樣會讓胃暖暖的。
  • 要喝湯,就得要到廣東!廣東湯水好喝的秘密
    問題:如果廣東人,離開了湯水會怎樣?答案:不可能出現,離不開因為廣東人的血液裡,流淌的正是那滾滾湯水,如果要細數一番,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豬肺湯,蘿蔔玉米豬骨湯和老火靚湯了…對於湯水,廣東人可是愛得很。鯽魚豆腐湯簡簡單單不費力氣,快速便捷又好喝「滾湯」,在廣東人的日常正餐裡最為常見,不用花費太長的時間。就能將湯玩出花樣。
  • 廣東人煲湯為啥好喝?小訣竅都在這兒了,最適合秋天進補!
    那就是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這麼好喝,有什麼技巧在裡面?其實廣東人煲湯,講究的是食材新鮮和火候控制,有些食材不易煲久,所以下食材的時候,要抓住時間與火候,不要圖省事,一鍋亂燉。常被用於煲粥煲湯,是非常好的養生食材。·----- 今日互動 -----·你最喜歡哪種養生湯?
  • 廣東煲湯第一那麼誰第二?這裡人無湯不成宴,蓮藕排骨湯更是一絕
    談到喝湯,廣東人自然是最會煲湯的,豬肚雞湯、椰子雞湯、茶樹菇湯等等,都是十分受歡迎的。說起煲湯,廣東排第一可謂是毫無疑問,那全國哪個地方可以排第二呢?其實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煲湯的習慣,比如福建的佛跳牆、四川的清水白菜、河南的胡辣湯、南京的鴨血粉絲湯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
  • 為什麼廣東人煲出來的湯那麼好喝?網友:「家家都有祖傳秘方」
    01材料不一樣廣東人煲湯跟其他城市的人煲湯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於煲湯材料的選擇有人說廣東人煲的湯裡面藏著一座植物園,這句話形容非常貼切。在廣東海帶排骨湯需要更的,首先食材就比較複雜,不僅僅有海帶、排骨、生薑、還有蓮藕、枸杞、蜜棗等。
  • 廣東人煲湯為啥如此好喝?粵菜師傅:掌握這幾點,不好喝都難!
    廣東人煲湯為啥如此好喝?粵菜師傅:掌握這幾點,不好喝都難!而對於我們現在人們的一些養生的觀念,也真的是要比之前變得越來越重了,所以吃東西也都是特別喜歡吃上一些健康的食材,而對於進入到了初夏的時候,做上一些湯湯水水還真的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家裡面燉湯喝不僅能夠滿足味蕾上面那些享受,而且還能夠滋補我們的身體,所以也真的是能夠達到一舉兩得,但要如果說到燉湯的話,三年都有很多人,他們首先想到的也就是廣東人特別會煲湯了,所以他們也是能夠不吃飯也不能少得了喝湯
  • 廣東人神奇的生活習慣,夏天很熱還愛煲湯,東北人表示不理解
    生活在廣東的孩子從小都聽過父母說過這個東西這麼熱氣不能吃,又或是火鍋太熱氣了、油炸的太熱氣了不能吃,反正什麼都是熱氣,在廣東不管吃什麼,都是熱氣。而東北人就表示聽不懂了,為什麼廣東人老熱氣?其實在中醫學裡,熱氣等於上火,一般就是喉嚨痛和長痘,而熱氣一次,大多也只在廣東一帶出現,因為廣東所處的緯度比較低,氣溫比較高。
  • 廣東人如何煲湯?廣東的湯怎麼做好喝?
    廣東人如何煲湯?湯要好喝,第一,材料一定要新鮮,熬湯之前要先氽水。第二,廣式湯時間要長,中途不可以加水。慢慢熬才能熬出老火靚湯。廣東的湯就講究老火,講究原汁原味。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產婦、手術後恢復身體的人效果更佳,膽固醇含量極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佳品。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廣東煲湯。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廣東如此盛行煲湯文化,這在全國都是屬於罕見的。這就讓人不禁納悶起來,廣東人咋這麼熱衷於煲湯呢?其實主要就是兩點:環境和歷史。
  • 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特別好喝?煲湯技巧和煲湯的常用的湯料有哪些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煲湯?說到湯,走遍全國,在選料、功夫上各有千秋,但真正掌握好用料的得當、拿捏好火候的精準,還是要數廣東老火湯。到過廣東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老火湯很有特色;走進本地人家,你會發現這甲的女子個個都能拿出煲湯的絕活。
  • 為啥廣東人煲的湯這麼好喝?原來都做了這一步,難怪鮮味十足!
    常聽人說北京人血液裡流淌的是豆汁,山東人是大蔥,那麼廣東人血液裡流淌的就是湯了,廣東人愛喝湯是眾所周知的事,而且他們對湯的做法也是特別有講究,為啥廣東人煲的湯這麼好喝?原來都做了這一步,難怪鮮味十足!廣東人煲湯講究的是食材和火候,煲一鍋靚湯,要保證食材的鮮嫩留住它的原汁原味,以及火候掌握的恰到好處,一般都是用大火燒沸後,再調成小火慢慢煨,這樣煲出來的湯顏色清澈,味道醇厚,這絕不是隨便開火煮一下就完事的。
  • 冬天煲湯別只會用骨頭,廣東人都愛用雞腳煲湯,膠質多多又好喝
    天冷,這幾天都降溫,走在街頭終於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不再是短袖短褲,廣東人也終於穿上了厚厚的羽絨。天冷要注意保暖,大家都習慣適當進補,羊肉火鍋,牛肉火鍋特別受歡迎,在家的家常便飯都以火鍋為主,因為火鍋方便,而且大家圍坐在一起,特別有氣氛。
  • 為什麼廣東人煲湯好喝?學會這六招,你也能煲出那樣的好湯
    小編雖然是一個四川人,但是一直非常喜歡粵菜,廣東菜清淡可口,營養滋補,尤其是廣東人幾乎人人都煲得一手好湯,慢火熬煮,把香味和營養都一點一點燉出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廣東人對於煲湯,有一份自己獨特的理解,快來偷師學兩招吧!
  • 煲湯這件事,廣東人是學習的典範
    煲湯這件小事,在冬天格外增色,天寒地凍取暖,心煩燥熱降火。王爾德呼喚,生活吧!過屬於你的奇妙的生活!點滴都別浪費。---說到喝湯,廣東人就是學習的典範,不信你翻他朋友圈。廣東的雞湯之所以這麼好喝,也取決於「走地雞」--自然放養的雞,畢竟對食材的講究也成為廣東人的一種標籤了。
  • 廣東人太會煲湯了,燉排骨湯加1個蘋果,好喝又營養,清爽不油膩
    廣東人太會煲湯了,燉排骨湯加1個蘋果,好喝又營養,清爽不油膩蘋果、香蕉、葡萄和柑桔被稱為世界4大水果,而蘋果則是世界4大水果之首。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一的一句口號:一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說明了蘋果的營養價值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