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何以墮落為迷信?(下)——士師記裡隱藏的福音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平臺

續:信仰何以墮落為迷信?(上)——警惕米迦式的宗教信仰

三、偶像宗教的癲狂

「人因偶像而癲狂。」(耶50:38)

無論是舊約聖經還是新約聖經,對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和批判。偶像崇拜是極大的罪惡,是最大的迷信,「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將不能朽壞之 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佛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所以, 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汙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他們將 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羅1:20-25)。看聖經的描述,觀察現實生活,偶像崇拜足夠扭曲人性,使人神魂顛倒,心地昏暗,思念變成虛妄,落入魔鬼黑暗權勢的轄制和汙穢中。

米迦的母親:我們不能否認在其身上有著樸素的母愛,但可悲在不認識真理,想了歪點子,誤導兒子,結果把兒子推入到偶像崇拜的網羅火坑裡,何等可憐!米迦的母親是一個失敗的母親!

米迦:出於私意進行崇拜,把製造的偶像當作耶和華神去敬拜,結果是打著耶和華信仰的名義製造了一個奇葩怪胎——偶像崇拜的混合主義宗教形態。光有屬靈熱情,卻不照著真理而行,何等的可悲!而且,他還天真地想當然地認定「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受蒙蔽何其深!

年少的利未人:完全是一個宗教上的投機分子,漠視自己應有的使命和職責,只關心計較酬勞,有奶便是娘,毫無節操可言。到了下一章,當有人提供更高酬勞和價碼的時候,他楞都沒楞,就「滿心喜悅」地接受了,並且立馬和原來的僱主變臉,還偷去了原僱主的偶像,投靠新的東家。這個利未人的底細直到18章最後才予以揭露,作者和我們開了一個玩笑。這個利未人不是別人,卻是一個「紅三代」(不妨稱之為「靈三代」),其爺爺竟然是摩西!真讓人大跌眼眶。作為摩西的子孫,竟然能心安理得地在偶像的旁邊主持偶像崇拜的祭禮。

 四、偶像宗教的覆滅

公義聖潔的神對背道的偶像崇拜宗教醜陋行徑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米迦家族:偶像被搶走,祭司被拐走,空留下一番哀怨:「你們將我所做的神像和祭司都帶了去,我還有所剩的嗎?」(士師記18:24)可惜,米迦在這個時候仍是毫無反省和覺悟!

但支派:開了以色列眾支派中一個支派集體偶像崇拜的先河,最終遭遇被擄的命運(士18:31)。

因為偶像崇拜是可憎的,聖潔公義的耶和華神決不允許他的子民持續性地陷入偶像崇拜當中的,必然施行管教!

這個故事提供給我們三大警戒:

出於私意的形式主義的宗教崇拜,是可憎的!按照人的意思,敬拜上帝,是不能討神喜悅的。還以為是「獻給耶和華」。扭曲信仰!一定要行在真理當中。亞倫的兩個兒子「獻凡火」,烏撒「伸手扶」約櫃,就是例子!脫離真理的軌道,想當然地拿環境印證來說事,還天真地以為「耶和華必賜福給我」!中國有些信徒認為對著十字架標誌禱告才「靈驗」。

出於沒有真理導引的屬靈熱情,是可悲的!有熱情不是錯,但是錯在空有熱情而無真理,結果便是陷入宗教狂熱和迷信當中。帶來信仰的扭曲變形。太平天國這個中西結合的本土基督教異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還有三贖基督和東方閃電(全能神教)!以前聽一位弟兄分享,他老家的教會信徒非常火熱,每天清晨五點就起來禱告,教會裡經常有趕鬼醫病的神跡發生。但後來這位弟兄仔細觀察發現,這些信徒大多數文化程度低,基本上不讀聖經不明白聖經,每天清早所禱告的內容無非是治病保佑平安之類。

出於投機主義的宗教服侍,是可恥的!士師記向我們刻畫了、揭露了這個利未人的無恥嘴臉。服侍的是自己的私慾!他的祖輩竟然是摩西!哪怕你的爺爺是唐崇榮,姥爺是劉志雄,爸爸是遠志明,伯伯是於宏潔,如果你自己沒有悔改接受主,他們永遠幫不了你。我以前認識一個傳道人,和我們一起學習,責罵「三自」教會如何糟糕。後來聽說他是三自教會的,在裡面擔任牧師,在三自裡面又罵家庭教會如何糟糕。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打著家庭教會的招牌騙了海外很多經費。

五、結語:出路在哪裡?—士師記裡隱藏的福音

「士師記」對拯救的出路與亮光有著強烈的暗示,這裡隱顯著一道曙光!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17:6),這節經文或類似的內容反覆迴蕩在士師記的附錄部分裡,在18:1、19:1、21:25 都出現過。可見,這句話何等重要,帶有強烈的暗示。這句話對王充滿了期待和肯定!但我們要進一步追問——   

「士師記」在呼喚的是什麼樣的王呢?

——是外邦人的那種君王嗎?高高在上,玩弄權柄,自我中心,傲視天下,損天下之人肥一己之私。當然不是外邦君王! 

——是士師時代之後的掃羅王嗎?掃羅擁有非凡恩賜,一度被神大大使用,後來卻操控權柄,濫用權柄,反覆無常,把以色列帶入水深火熱中,也導致其自我的毀滅。當然不是掃羅王!

——是大衛王、所羅門王嗎?這兩位王蒙神喜悅,多有建術,但其生命和家庭卻具有深刻的瑕疵,先後給以色列人帶來嚴重災難。好像是(從近處說是),但又不是(從遠處說不是)!

——這位王乃是主耶穌基督!在這裡,和《馬太福音》這卷「君王的福音」在救贖歷史上遙相呼應。他是道成肉身的神子,降卑為人,取了奴僕的形狀,謙卑地服侍,最終舍己,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福音,我們要回到福音,在基督裡尋找真正的答案和出路!我們要把士師記放在神的救贖歷史之中來看。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9:6、7 )

反思與應用:

後悔還是悔改?

後悔:賣主的猶大最後也後悔了。只是因出於對刑罰的懼怕或良心的責備而懊悔,但沒有真正悔改。米迦也是如此!

悔改:真正遵照神的標準要求,承認自己得罪了神,不是(或不單是)因為懼怕刑罰或罪咎感,而是因為發覺自己是個完全敗壞的罪人,需要上帝的憐憫和饒恕!

迷信還是信仰?

迷信:「專指人對事物的一種痴迷信任狀態,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

信仰不是迷信!信仰經得起理性的考驗,不是癲狂,不是盲信,也不是反智(知),而是有思考的(推薦書目:約翰派博著《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

聖經裡的「迷信」——

舊約:約櫃崇拜(撒上4:3、4)/祭祀崇拜(賽1:11-14)/銅蛇崇拜(王下18:4)

新約:假借耶穌之名崇拜(徒19:13-16)

教會歷史:聖物崇拜(耶穌的裹屍布、用過的「聖杯」、耶穌被釘的十字架木頭殘片等等)/聖母崇拜

當今:教主崇拜(多為異端邪教)/名牧崇拜/名人跟風(比如,所謂楊利偉信主、溫家寶受洗云云爾)

操控還是順服?

宗教總是傾向於操控,借著繁瑣的宗教禮儀和祭品操縱神靈,為自己及其私慾服務。米迦就是在試圖操控耶和華神,並不是真心誠實地要順服耶和華神。而結果自己也是被偶像操控!

環境印證還是真理檢測?

環境印證並不太靠譜,真理檢測要放在第一位。遇到什麼事情,或做什麼決定,不是光看環境印證,而是先行進行真理檢測。我們所告白的「聖經是神默示的真理,具有絕對的權威」之表現就在此。

是宗教之道還是生命(真理)之道?

完成於2015年1月24日晚,次日主日證道分享

 


相關焦點

  • 收藏|聖經圖表,幫助你讀懂《士師記》
    彙編: 心靈君 ∣ 平臺: 馬槽中的嬰孩約書亞記講述以色列人信靠神的應許,藉信心攻取迦南地,但他們也有失敗的地方,就是沒有照神的吩咐把迦南人完全趕出去。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為有迦南人作服役的工人是一件好事,但後來這些迦南人成為他們的網羅。
  • 士師時代:以色列歷史上大黑暗時期,是部落聯盟到君王時代的過渡
    士師時代是以色列由部落聯盟走向統一的王國時代的過渡時期。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下走出埃及,又在約書亞的帶領下進入迦南地。當年上帝呼召亞伯蘭,指示他離開本地、父族遷移到應許的迦南地,如今歷盡艱辛終於到達。但是,以色列人很健忘。約書亞等一批老人死後,他們選擇遺忘先人們的創業理念。正如《舊約聖經士師記》中多次強調一句話:「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 反思丨你的信仰是在以行動見證福音嗎?
    但是我們面對人性墮落的世界,選擇明哲保身,這真的好麼?耶穌曾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耶穌用比喻說跟隨他的人是「光」,光又怎能在黑暗中隱藏呢?
  • 一起走進《聖經》士師記中,一些主要地方,看看那裡發生的故事
    士師記是舊約聖經的一卷經文,在這卷書裡記載以色列民族軍事領袖-士師的故事。同樣,該卷書也向我們記錄了、展示了一些主要地方的名字,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地方,看看那裡發生的故事。士師記波金:士師記記載,以色列人繼續攻佔迦南應許之地 ,他們沒有順服神,沒有將當地的所有惡人消滅。惡人就以兩種方式來報復他們。
  • 文化:迷信與信仰淺談
    #前幾天我以「狐仙」的供奉為例,淺說了一下信仰與迷信的問題。誠然,我對「信仰」的理解很膚淺,僅停留在個人道聽途說的水平上,要不怎麼說是「淺說」呢?下面再接著淺說「迷信」與「信仰」的問題。還是先從「道聽途書」講起。老家附近有位婦女,是「虔誠」的基督徒。
  • 宗教信仰和迷信的區別!
    又佛法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予以正信,豈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故知他人謂佛法為迷信者,實由誤會;倘能詳察,自不至有此批評。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宗教。此說不然。佛法與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茲不詳述。應知佛法實不在宗教範圍之內也。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哲學。此說不然。哲學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測而得之某種條件,即謂為真理。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亞拿是著名的七個女先知之一嗎
    摩西和亞倫的姐姐米利暗(出埃及記15:20 ),2.拉比多的妻子,底波拉,是一位士師(士師記4:4)3.恐嚇尼希米的女先知挪亞底(尼希米記6:14),4.掌管禮服沙龍的妻子戶勒大(列王紀下22:14),5.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
  • 沒有基督信仰,就沒有「現代科學」,而你卻因為科學不信上帝?
    言下之意是相信神與相信科學有衝突,或者甚至認為是迷信。我知道,科學不是萬能的,但應如何來看科學?如何向這些人傳福音?說到科學與信仰,我們深感其中的無奈,但其實,這是一個歷史的悲劇。在當時,神學家甚至用「婢女」這個詞來形容科學、哲學之於信仰的位置。什麼是婢女?就是為主人服務的,是因著主人的存在才有了價值。因此也沒有人認為婢女的出現,會是對主人的挑戰。但是我們都知道的,罪人的特徵就是矯枉過正。
  • 聖經人物 士師耶弗他的誓言
    勿錯過精彩內容~以色列的士師之一,屬於瑪拿西部族。(民26:29;士11:1)耶弗他在基列做士師六年,也許當時以利正擔任大祭司,撒母耳尚在童年。(士12:7)耶弗他曾提及,在他的日子,以色列人管治約旦河東地帶已有「三百年」之久。由此看來,他大概在公元前1173年開始做士師。
  • 基督信仰傳的是天堂的福音還是天國的福音?
    基督徒在教會裡一定會關心這個家。通常信徒來到神的家會經歷三個階段:一開始他關心神的祝福——神給他個人信主後有什麼祝福;第二個階段,在他得到很多祝福後,他可能會關心他身邊的人,特別是關心他的家、他的教會;到第三個階段,他會回應神對他的呼召,這個時候大概才進入到關心神的國的階段。所以,沒有家就沒有國,但是有家不等於就有國。國是什麼?
  • 【生命靈糧】士 師 記3章 使徒行傳13章2016.11.30
    舊約聖經士 師 記 Judges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聖經》中的人物,士師耶弗他和參孫
    耶弗他「他開路」,是聖經士師記中記載的,以色列民族的第八位士師。耶弗他是瑪拿西支派的基列人,他是父親(基列)的一個妾侍所生的,被同父異母的兄弟趕出家門。並不是它本身做錯了事,而是受兄弟們的欺負。儘管人們棄絕他,上帝卻使用他。
  • 從人類墮落到大洪水時期
    但在人類墮落之後,這光立刻就隱約顯現出來了。2. 在人類墮落之後不久,這一福音在地上首次用這些話顯明出來了:「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 3:15)。
  • 巫啟賢:新專輯傳福音 上節目見證信仰
    7月11日,巫啟賢在自己的微博中透露,這個月忙於在在臺灣各大媒體宣傳福音專輯「你愛永不變」。此專輯會率先在臺灣發行,之後會陸續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的教會出售。 11號當天巫啟賢的另一條微博也透露出,「你愛永不變」是他的第一張福音專輯,經過兩年時間完成。巫啟賢說他希望通過音樂榮耀並傳揚上帝的愛。
  • 同濟大學周邊竟然隱藏著一條「美食墮落街」!
    同濟大學周邊竟然隱藏著一條「美食墮落街」!張記油條 一口油條吃回小辰光///要是讓阿拉上海人評選早餐界的霸主,那油條一定佔有早餐江湖的一席之地。張記油條油條都是現做現炸,每天早上都會看到爺叔在油鍋前忙碌的身影。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下)
    就像我們前面讀過的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一樣,作者經常寫彼得和眾門徒不相信耶穌,後來在耶穌顯示神跡之後,這才相信,他們這麼寫都是暗示讀者:你們開始的時候不相信很正常,那時當事人都不相信,後來他們親眼見到、親身經歷之後,就相信了。那引動容易迷信的人,他們受了這樣的暗示之後,讀到後面故事的主人公相信了,他們也就相信了。
  • 受苦的教會 給士每拿教會的信‖啟示錄 15(下)劉東崐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所以一個說貧窮,說我們什麼都沒有,那倒是一個蒙福的法子。因為人窮極了呼天,疼極了叫娘;人若沒有患難困苦,人就不會找神。今天人吃飽了,喝足了,卡拉OK了,看電視了,跳舞了,下飯館了。神在哪裡?
  • 副市長搞迷信 評論:神佛若有靈也不會保佑貪腐之輩
    分管宗教事務的副市長為何搞迷信王石川單某,某市副市長,中共黨員,主管該市宗教事務。他痴迷某宗教信仰,每逢重要節日必到寺廟燒「頭香」,後來甚至到每天出行都要算一算,看往什麼方向走更「吉利」。從劉志軍的「靠山石」,到胡建學的「岱湖橋」;從朱明國向「大師」下跪,到李春城被指大搞封建迷信活動……參加迷信活動的官員可列出長長的清單。中紀委曾在通報中稱一些官員「長期搞迷信活動」,說明高級幹部中參加迷信活動的也不乏其人。與一般官員不同,這名副市長主管該市宗教事務。按說,這名副市長更能把握宗教活動與迷信活動的邊界,也更能明白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以及洞悉參加迷信活動的危害。
  • 海內外潮人對媽祖的信仰背後,隱藏的是怎樣的海洋文化?
    不管是潮汕本地的人們,還是身處在海外的潮人,都對媽祖有著深深的信仰。尤其是對於討海為生的漁民們來說,信仰媽祖有著很重大的意義,她可以保佑漁民們在海洋之上不會迷失方向,平安歸來。其實,在這樣的信仰背後,到底隱藏的是一種怎樣的海洋文化呢?
  • 福音使命與文化使命(上)
    這裡沒有為神的創造和作為留下空間。而基督教信仰所強調的恰恰不是人的活動與作為,而是神的創造與啟示,神對世界和人類歷史的介入和參與。這就是說,基督教已經越出了世俗文化定義的範圍,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內容是世俗文化定義所不能完全涵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