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河南省僑聯主辦,河南省外事僑務服務中心承辦的2019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河南武術營,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完美閉營。
當天下午,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近百名華裔營員,與活動中心學員一起研學優秀傳統文化,共話祖國美好未來,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在活動中心多功能廳,第一個推出的現學現跳中華民族舞蹈研學活動,瞬間便點燃了這些海外遊子們的激情。在舞蹈老師劉瑋和助手的帶領下,中外學子共學共跳漢族的東北大秧歌、藏族的踢踏舞、蒙古族的柔臂舞、維吾爾族的新疆舞和傣族的孔雀舞。在現場氣氛的感染下,這些來自海內外的華夏兒女很快便消除了陌生感。
接著,現場主持人戴佳儀為大家講解了漢字的源頭甲骨文、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蒜的醃製方法。同學們利用活動中心提前準備的大蒜、米醋、白砂糖和瓶子,做出了一瓶一瓶的臘八蒜。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開封木版年畫傳承人任濤給大家講的是《年畫中的吉祥如意》。他從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關於門神的故事導入,以提問和互動的方式,引領同學們了解中國傳統木版年畫的悠久歷史與基本製作技藝,並讓大家分組體驗,做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木版年畫,從中感受到了中華傳統吉祥文化在年畫中的體現,促進了海外遊子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歸屬感。
「尋根風光無限,親情大愛無疆」「心繫祖國,四海同心」。在當天晚上舉行的2019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閉營式上,營員代表向項目主辦方和活動中心有關領導分別送上錦旗、禮品,表達此行的收穫和感激之情。
海外營員和活動中心的研學隊員們還分別表演了精彩的歌舞節目。當研學隊員載歌載舞表演《我和我的祖國》時,大家手握國旗伴隨著旋律一起舞動,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
「我們這次冬令營活動從黃帝故裡啟程,歷經少林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最後選擇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參加研學活動,舉辦閉營式和聯歡晚會,就是考慮到活動中心是教育部命名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從營員們的表現看,收穫滿滿,遠超預期。」來自河南省外事僑務服務中心的冬令營領隊劉暉感慨地說。
「華夏文化孕育了華夏兒女。黑頭髮、黑眼睛都是龍的傳人。這些青少年代表著未來,預示著希望。海內外青少年在活動中心一起研學,共同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相信孩子們在這次特別的研學活動中,都會留下美好的記憶,結下永久的友誼。」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書記任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