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馬來西亞和尼泊爾氣象官員談南南合作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中國南南合作基金氣候變化國際培訓班在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舉行。培訓內容包括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解讀、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與行動、氣候變化監測預估及影響評估、氣候變化與能源、氣候變化與林業、城市氣候變化減緩與適應、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等,從業務、技術、政策及實踐等方面全方位講解氣候變化相關內容。來自衣索比亞、尼泊爾、馬爾地夫、馬來西亞、泰國等13個發展中國家的26名國際學員參加了培訓。培訓期間,來自衣索比亞、馬來西亞和尼泊爾的三名學員接受了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就此次培訓和氣候變化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

  

訪談現場。吳紫煜攝

  記者:您能簡要分享下參加此次培訓的收穫嗎?

  Mr. Dula Shanko Lebeta:這個課程加深了我對氣候變化的理解,包括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影響、適應、減緩和脆弱性。此外,通過培訓我對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參加此次培訓的學員來自很多不同國家,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情況,互相學習,非常感謝中國政府能提供這樣的培訓機會。

衣索比亞氣象局氣象教育與培訓中心副院長Mr. Dula Shanko Lebeta。吳紫煜攝

  Mr. Ibrahim Bin Johari: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氣候變化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對全球的氣候變化概況也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了許多國家都正在努力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風險。

  Mr. Akhanda Sharma:我認為這個課程恰逢其時,加強了我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從而使我們可以聯合起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我非常喜歡這次培訓,並受益匪淺。為參加此次課程,我甚至放棄了尼泊爾全國性的重大節日德賽節。此外,參觀野外氣象站很有意思,我們參觀了氣象雷達,了解了設備管理、數據處理和日常觀測預報活動等。我從IPCC報告中獲益很多,包括氣候變化談判和談判的歷史發展過程等。

  記者:從貴國自身的需求出發,您對於此次培訓有什麼建議?

  Mr. Dula Shanko Lebeta:這次培訓主要是講解性的,實踐內容較少,我希望有更多的練習或操作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就我們國家而言,我們迫切需要防災減災方面的支持,以減少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於如何建設災害管理系統方面的知識。

  Mr. Ibrahim Bin Johari:我也希望這個課程可以多增加些實踐性的內容。另外,我還希望可以加入解讀氣候模式方面的內容。我們有很多氣候模式,但一些預報員並沒有足夠的知識知道如何去運用它們。此外,氣候變化政策的實施也至關重要。

馬來西亞檳城氣象局官員Mr. Ibrahim Bin Johari。吳紫煜攝

  Mr. Akhanda Sharma:儘管尼泊爾受氣候變化影響很大,但很多人對此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更不知道如何去應對。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強能力建設,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技術、氣候模式、氣象專家,希望中國可以在這些方面為我們提供幫助。

  記者:貴國主要受哪些災害性天氣影響?

  Mr. Dula Shanko Lebeta:衣索比亞主要受乾旱、洪水、雷電和霜凍的影響,其中乾旱情況最為嚴重。至於防災基礎設施建設,現在主要依靠氣象站和灌溉系統。目前大約有1200個氣象站,在未來五年還將增加700個氣象站。

  Mr. Ibrahim Bin Johari:馬來西亞主要受季風影響,包括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其中,西南季風會減少降雨量,而東北季風會增加降雨量。去年,受季風影響,馬來西亞遭受嚴重洪澇災害,一些地區的三層樓房被完全淹沒。

  Mr. Akhanda Sharma:尼泊爾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是暴雨洪水,其引發的山體滑坡也很嚴重。

  記者:氣候變化對造成了哪些不利影響?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風險?

  Mr. Dula Shanko Lebeta:受氣候變化影響,衣索比亞的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不斷增多。一些地區因缺乏水資源引發的衝突也在增多。此外,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全球多地乾旱,尤其是非洲地區。2015年衣索比亞的雨季(6—9月)降水偏少,從而影響了11月開始的農作物收成,而牧區缺少雨水也使得家畜患病和死亡的比例上升,牛奶產量下降。

  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現在正不斷開發水力發電和風能等綠色能源,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認為農業、工業和經濟都需要走綠色發展道路。

  Mr. Ibrahim Bin Johari:受氣候變化影響,馬來西亞的氣溫也在上升。森林火災、驟發性洪水、乾旱和高溫事件都在不斷增多。此外,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 受強厄爾尼諾的影響,今年3月,馬來西亞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造成嚴重乾旱,多地水庫水位急劇下降,魚塘乾涸,多條河流由於水位下降,使羅非魚大量死亡。可見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加重。

  Mr. Akhanda Sharma:氣候變化對我們國家有不同的影響,主要是由於貧困問題和發展方面的投資比較少。事實上,許多領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比如說經濟、社會、生物、生態、農業、旅遊等。我想起前一陣在我國發生的山體滑坡,造成眾多遊客喪命。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進行更好的預報,這些人就不會死。所以,現在這樣的悲劇還時有發生。我們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這遠遠不夠。我們已經在一些地方實施比較小的發展計劃,發現當地的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

尼泊爾人口與環境部氣候變化管理處官員Mr. Akhanda Sharma。吳紫煜攝

  記者:您是否了解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加強中國與貴國氣象合作方面有何建議?

  Mr. Dula Shanko Lebeta:氣候變化沒有國界,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因此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與中國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希望我們國家能與中國開展更多的合作。我還想強調的是技術轉移的重要性。我希望我們國家和中國能在技術轉移、能力建設和經驗交流方面加強合作。事實上,在全球層面各國也應該加強經驗交流與合作。我認為能力建設很重要,知識和人才都是重要的因素,希望以後繼續學習借鑑中國在氣象服務、數值預報、氣候模式系統、信息發布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創造更多合作機會,加強該領域的專業知識交流與合作,促進氣象事業發展。

  Mr. Ibrahim Bin Johari:中國氣象局和馬來西亞氣象局在氣象衛星資料處理技術培訓、雷達氣象培訓、氣象研究合作計劃、人工影響天氣在職培訓等領域均有合作。2011年,中國氣象局向我們贈送了中國氣象局衛星數據廣播系統(CMACast)接收站和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MICAPS)。希望我國和中國能加強數據、衛星雲圖和相關模式的分享,分享先進經驗和專業知識。我們國家也需要相關領域的專家。我誠摯希望馬來西亞氣象局能夠與中國氣象局進一步深化合作。

  Mr. Akhanda Sharma:我認為該項倡議很重要,能夠促進基礎設施的發展。我們應該通過強化預報、採取相關措施來最小化災害風險。我認為該倡議能夠有效減少氣象災害風險,因此應該更好地結合這些舉措,做好防災合作。減少災害風險需要高精度的預警預報、氣候模擬和天氣模擬。尼泊爾與中國可以在模式等氣象相關領域進行合作,繼續發展能力建設和人員培訓。

  記者:今年年初,衣索比亞遭受嚴重乾旱。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乾旱情況可能越發嚴重。你們目前有哪些應對乾旱的措施?

  Mr. Dula Shanko Lebeta:在我們國家,雲量一般很少,這就給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造成一定困難,這也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目前我們主要通過開採地下水和調水工程來解決乾旱問題。

  記者:今年九月,首屆中國-東協氣象合作論壇在中國廣西舉辦,對於中國和馬來西亞加強氣象合作,您有哪些期待?

  Mr. Ibrahim Bin Johari:雖然我沒有參加這次論壇,但是我知道該論壇對地區氣象災害觀測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馬來西亞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的氣象觀測基礎設施和技術都需要進一步加強。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需要依靠其他國家的相關經驗技術幫助我們提高天氣預報水平和災害防禦能力。我們的發展需要合作,這是一個大工程。

  記者:您能簡要介紹下尼泊爾的天氣預報系統嗎?目前在天氣預報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Mr. Akhanda Sharma:在尼泊爾,我們每天都會進行降水、溼度、溫度等的預報,引進天氣預報系統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們還面臨著技術和技能不足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人力資源開發勢在必行,我們需要進行相關人員培訓計劃。另外,我們也需要更多的現代化設備。

相關焦點

  • 國際微笑兒童學校供餐項目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良好實踐案例集
    近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衣索比亞和蘇丹微笑兒童學校供餐項目作為促進零飢餓目標的優秀案例之一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評選的《基於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實踐(第三卷)》。本卷良好實踐案例集通過展示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最佳實踐案例豐富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南南知識庫,突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為通過南南合作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寶貴借鑑經驗。此前,案例集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別於2016年和2018年發布。
  • 預警|衣索比亞、馬來西亞、希臘、法國、黎巴嫩等|衣索比亞...
    / 01 /衣索比亞:宣布在提格雷州實施6個月緊急狀態2020年11月4日,衣索比亞部長理事會通過決議並發布聲明,決定在衣索比亞北部的提格雷州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近日,衣索比亞北部局勢日益緊張。
  • 預警|衣索比亞、馬來西亞、希臘、法國、黎巴嫩等
    2020年11月4日,衣索比亞部長理事會通過決議並發布聲明,決定在衣索比亞北部的提格雷州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 / 02 / 馬來西亞:政府關注馬印航空2600多人遭裁退 2020年11月4日,馬來西亞廉價航空公司馬印航空 (Malindo) 本月已經裁退超過2600人,引起馬國政府關注。
  • 「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揭牌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霖豪祝賀「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成立,並表示深化與UNDP的合作,在聯合國框架下開展南南可持續發展技術轉移不僅是我國積極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分享我國可持續發展經驗和解決方案,配合「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落地實施的有益探索。
  • 預警|衣索比亞、馬來西亞、希臘、法國、黎巴嫩等|提格雷州|埃塞...
    / 01 /衣索比亞:宣布在提格雷州實施6個月緊急狀態2020年11月4日,衣索比亞部長理事會通過決議並發布聲明,決定在衣索比亞北部的提格雷州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近日,衣索比亞北部局勢日益緊張。
  • 「氣象合作給我們帶來實惠」——非洲國家氣象部門官員談中非合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永非洲是全球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也是不發達國家最多的大洲。近年來,為提高非洲國家的防災減災能力,中非氣象合作開展有意義的探索。2013年,中國政府啟動向非洲國家援建氣象設施項目,辛巴威、葛摩、肯亞、納米比亞、剛果(金)、喀麥隆和蘇丹列入首批受援國家。援建項目包括風雲三號氣象衛星資料接收和應用處理系統、自動觀測站、氣象預報系統、預警發布系統、氣象預警收音機、氣象虛擬演播系統等成套設備和軟體。到2018年,援建項目已經全部完成。「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 中國南南合作促進會代表團訪問巴西 與當地企業家座談
    莫成雄 攝   中新網聖保羅5月9日電 (記者 莫成雄)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南南合作促進會會長呂新華率領由南促會和會員單位組成的47人考察團訪問巴西,並在聖保羅工業聯合會和當地企業家舉行座談。  中國駐聖保羅總領事宋揚、副總領事石雷克、商務參贊餘勇出席座談會。圖為座談會現場。
  • 非洲國家氣象行政官員訪問內蒙古氣象局
    非洲國家氣象行政官員參觀內蒙古氣象局業務平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乾 薛志華報導 6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迎來非洲英語國家氣象行政官員訪問團,來自衣索比亞、加納、埃及等十多個國家的非洲友人,對內蒙古氣象事業發展現狀進行參觀了解。
  • 白天大使會見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和文化部長南希·舒克裡
    9月22日上午,白天大使在馬來西亞旅遊諮詢中心會見馬旅遊、藝術和文化部長南希·舒克裡,雙方就促進中馬文化和旅遊合作等深入交換意見。文化參贊張振、馬旅遊、藝術和文化部秘書長努爾等陪同會見。白大使表示,中馬兩國是傳統友好鄰邦,雙方政府一貫重視兩國文化和旅遊合作,這一領域一直以來都是雙方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援衣索比亞衛星交付 開啟中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新篇章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援衣索比亞衛星交付儀式2日在北京舉行,這也是中國同非洲合作的第一顆遙感衛星。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和衣索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託加出席儀式並致辭。
  • 綜述:國際社會點讚「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在秘魯利馬出席世界銀行年會期間表示,中國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此前,習近平主席在訪美期間已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約31億美元)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最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增強發展中國家使用發達國家提供的氣候變化資金的能力。一些國家和國際機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官員和專家對這一舉措表示歡迎,認為中國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是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履行國際義務的表現,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支持,也為各國做出了榜樣。
  • 中國援助的氣象系統成為尼泊爾震區天氣預報「壓艙石」
    中國援助的氣象系統成為尼泊爾震區天氣預報「壓艙石」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28 15:01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記者 林暉、周盛平)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尼泊爾地震發生後當地網際網路中斷,由中國援助的氣象系統由於不依賴當地通信條件,成為震後24小時尼泊爾氣象部門的「壓艙石」。
  • 中國援助的氣象系統成為尼泊爾震區天氣預報"壓艙石"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林暉、周盛平)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尼泊爾地震發生後當地網際網路中斷,由中國援助的氣象系統由於不依賴當地通信條件,成為震後24小時尼泊爾氣象部門的「壓艙石」。  據了解,中國氣象局於2011年向包括尼泊爾在內的19個亞太國家贈送了集成化的中國氣象局衛星廣播系統(CMACast)。
  • 13國領事官員走進宜賓瀘州 品川酒訪新區看發展談合作
    11月13日至15日,來自韓國、波蘭、瑞士等13個國家的外國駐蓉、駐渝領事機構的領事官員,在宜賓、瀘州這兩座瀰漫著酒香、煥發著活力的川南城市,品川酒訪新區,看發展談合作。  體驗之旅 看到更加多元的四川  拿著足足有兩個巴掌大的特製菜刀,韓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張蹄壑嘗試將一塊五花肉切成薄片,卻讓他大呼「太難了」。
  • 王毅:將中國和巴西合作打造成中拉合作、新興市場合作、南南合作的...
    、南南合作的典範。中巴關係具有戰略性和引領性。無論國際風雲和兩國各自形勢發生什麼變化,中方都將繼續重視巴西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巴西政府帶領人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我們十分珍視與巴西建立起來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願不斷深化同巴西的全方位合作。  王毅介紹了全面戰略對話的成果。
  • 全國氣象部門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拉開帷幕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冰報導 11月21日,一年一度的全國氣象部門人才招聘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南信大」)拉開大幕,這是該招聘會連續第13年在南信大舉辦。
  • 中國氣象援外系統為尼泊爾地震救援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中國氣象援外系統為尼泊爾地震救援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中國日報網 2015-04-27 16:43:09 4月26日,尼泊爾加德滿都巴克塔普爾鎮,地震留下的裂縫讓人膽戰心驚。
  • 衣索比亞北部一洲發生政變 多名官員被殺害
    【環球時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李瀅嫣 丁雨晴】衣索比亞國家電視臺6月23日報導稱,該國北部阿姆哈拉州22日發生未遂政變,造成該國至少4名高級官員被殺害。據衣索比亞安納多盧通訊社報導,此次政變由阿姆哈拉州安全部長阿薩姆紐·齊蓋組織策劃,主要針對該州領導人安巴克休·梅孔嫩。
  • 馬來西亞說在南印度洋發現大量疑似物體
    馬來西亞說在南印度洋發現大量疑似物體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7 07:33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吉隆坡3月26日電(記者趙博超 劉美萱 王大瑋)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26日說,馬來西亞遙感機構分析了法國空中巴士防務與航天公司提供的最新衛星圖像後,確認在南印度洋發現了122個疑似與馬航失聯航班有關的物體。
  • 外媒:南印度洋搜尋「世上最難」 中國不放鬆
    【美聯社曼谷3月27日電】有泰國官員稱,該國一顆衛星在印度洋搜救區域附近發現了大約300個漂浮物。  泰國空間開發局局長阿儂·沙尼翁說,衛星圖像顯示,澳大利亞珀斯西南約2700公裡處的南印度洋上有「300個大小不一的物體」。他說,有些物體長約16米。  這些圖像是地球探測衛星Thaichote周一拍到的,經過兩天的處理後於昨天傳送給馬來西亞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