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下午,陽光明媚,天氣微涼 。
為促進兩區初中地理教研教學更上層樓 ,由包頭市青山區教研室組織與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地理教師,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地理大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由包頭市青山區一機四中承辦。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育就是要「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學習拓展視野。本次活動通過區際教研交流,互通有無,互相學習,為每個地理教師提供一個嶄新的學習平臺。
本次活動分為優質課展示、微講座以及課後交流評價三個部分。展示課的教學內容為八年級下冊《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省》和《「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由北重一中張琦老師和一機四中李小龍老師分別執教。隨後,由北重一中王靜老師進行了以《初中地理會考備考經驗交流——在教學中的注意事項》為主題的微講座。最後,參會老師在交流與討論後對兩節示範課進行了分析評價與感受分享。
示範課授課教師經過精心準備,給大家呈現出兩節各具特色的公開課。《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省》課堂中,張琦老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密室逃脫為任務主線,構建任務式課堂。李小龍老師採用案例式教學,化身成電影《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魚,以虛構的西虹市為案例出發,帶領學生在港澳投資的過程中探索港澳經濟發展的途經。課程中,兩位老師都將學生帶入了各自的情景,通過授課讓學生逐步認識到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中國的地圖,一點都不能少;中國的領土,一寸都不能丟。
王靜老師從培育地理核心素養、踐行「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注重學生的知識獲取過程和注重培養學生學科知識體系四個方面進行了中考備考方面的闡釋,讓教師們認識到中考備考功夫在平時。
在聽課過程中,老師們有收穫,有建議,也有困惑。在交流過程中,老師們分為三組,分別從講課教師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和推廣待提高的方面、教學評價任務設計的合理性進行整體分析和分析檢測與目標的對應情況(目標是否合理,檢測形式是否多樣化,檢測是否高效等)、教學過程中教師、師生、生生間互動情況和針對某一問題分析教師候答、理答情況,問題回答形式(單個學生回答、集體回答、討論後回答等)。在評課環節,幾位教師代表暢所欲言,在對兩位授課教師大力讚揚之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困惑,授課者和觀課者在碰撞交流中得到提升、解惑。
包三十六中的韓婷婷老師提出這兩節課有情境新、內容實、落實穩、用時準、情感深的共同特點,一機四中的邢豔玲老師認為兩節課設計合理,學生參與度高。在評價方面,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得出了結論並且分享給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落實到位即為課堂評價。北重四中的張陸強表示兩節課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運用發揮得很好。教師主要講解未知、難懂的知識,師生互動較為開放的話題,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結構。學生可以在課本中自學部分內容。在理答環節,教師時刻關注學生進程,採用幽默的方式增強學生回答的動力。
達拉特旗地理教研員曲合在觀摩青山區示範課及微講座後給予青山區地理教學及教研高度評價。她表示青山區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新穎,課堂活動生動精彩,以學生為主體,任務情境化 ,以自主學習,同桌互助,小組合作等不同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地理學科能力及地理思維。踐行教育新理念,提現「教學評」一致性,為達拉特旗地理教研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幾位達旗的教師也主動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提出了了自己的意見。
最後,青山區教研室教研員劉志忠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肯定了各位老師在交流過程中的意見與建議,認可了兩節課執教老師與講座老師的精心準備,兩位授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牢牢把握住情景線與知識線、知識線與情感線的兩對明線與暗線,體現了螺旋遞進的設計邏輯。李小龍老師從發展經濟的基礎出發,逐步展開發展什麼樣的經濟、發展經濟的條件、港澳與內陸的發展與合作,逐級遞進,最後以升國旗為情感態度價值觀升華。張琦老師則由在設計中先提出臺灣省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位置、自然環境單一要素、自然環境要素之間關聯性、人文層層遞進,體現地理的綜合性和系統性。青山區本次授課也給在場的各位兩區地理教師和師院在讀研究生展示了更先進的地理教學理念,也是對教師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此次教研活動促進了區際教研交流,既有課堂教學的具體操作,又有專題講座的理論引領,對於提升綜合實踐教師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青山區地理教研室帶領各校地理組,一直致力於紮實課堂教學,潛心校本教研。本次活動老師全程參與,相信經過這樣一個「教研味」十足的下午,兩區老師們收穫滿滿,師院學子也定能在日後的教學中有所應用,一起將青山區地理教育事業辦得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