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星文化昔日招牌成明日黃花,帳面還有逾16億商譽

2020-12-06 洞察IPO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時隔一年,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文化)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將目光鎖定在創業板,於2020年5月8日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此次募資擬用來製作綜藝節目,以及未來燦星可預見的重大資本性支出計劃,用於自用音樂大廈,及規劃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據《洞察IPO》研究發現,燦星文化在如今「同質化」節目泛濫的大環境下,難以再創佳績,核心綜藝《好聲音》也難逃綜藝節目生命周期詛咒,業績增長遇瓶頸。另外,公司還面臨大額壞帳損失與應收商譽雙高等問題。

風險隱患多

2012年的夏天,橫空出世的《中國好聲音》一夜爆紅,引發了全國性的收視狂潮。一句「I want you」不知點燃了多少平凡人心中夢的火苗。

其背後的製作公司燦星文化也因此在行業中名聲大噪,並在這之後又陸續製作出了像《金星秀》、《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中國達人秀》等優秀的熱門綜藝。

目前,燦星文化主要專注於綜藝節目內容的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並以內容為基礎開展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業務。報告期內,燦星文化製作的綜藝節目共有24部。其中,《中國好聲音》的收益貢獻持續超3成。

據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至2019年,燦星文化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及17.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68%、4.85%。淨利潤方面,分別實現4.55億元、4.50億元、3.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0%、-23.33%。

據數據可見,燦星文化營收在2018年下降近4億元,儘管2019年公司營收恢復增長,但同期的淨利潤卻不升反降,下滑近1億元。

對此,燦星文化稱,受視頻網站的節目授權金額下降及網絡綜藝招商規模尚不達到臺綜水平的影響,2019年綜合毛利率較上年下降,毛利率下降是2019年淨利潤較上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好聲音》第一季爆火之後,夢響強音也隨之誕生,其主營《好聲音》成名選手的藝人經紀業務,通過商演及代言、授權、演唱會等形式實現收入。截至報告期末,旗下包括吳莫愁、張碧晨、周深等162名藝人。

據悉,2016年燦星文化花費20.8億元從上海晝星、上海民星手裡收購了夢響強音100%股權。在併購夢響強音的過程中,燦星文化的支付對價與淨資產相差19.68億元,被確認為商譽。而在計提3.48億減值準備後,截至報告期末,燦星文化帳面上有16.36億商譽。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夢響強音怕是難以進行商演,燦星文化的業績難逃牽連。

另外,《洞察IPO》還發現,燦星文化的應收帳款較大,或有壞帳風險。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分別為其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7.07億元、8.81億元及10.36億元,流動資產佔比分別為63.28%、67.18%及58.12%。

燦星文化在招股書中也坦言稱,若個別客戶出現資信狀況惡化、現金流緊張、資金支付困難等不利情形,仍將可能給公司帶來壞帳風險,對公司的現金流和資金周轉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據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2019年壞帳損失為5657.32萬元。

燦星文化對此解釋稱,一方面是由於應收帳款餘額增加所致,另一方面公司應收金嗓子等款項帳齡已達2-3年,壞帳準備計提增加。其中,金嗓子的這筆欠帳,高達5167萬元。

對於金嗓子的這筆欠帳,燦星文化在招股書稱,是公司按約履行了廣告投放義務,金嗓子在支付了1300萬元廣告款後未再支付任何廣告費。經原告多次催討,仍不履行付款義務。並披露了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要求金嗓子支付剩餘廣告款和違約金。

版權風波不斷

無可厚非,《好聲音》在燦星文化的發展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從披露的數據來看,該系列節目的營收狀態卻是愈加低迷。

自2017至2019年,《中國好聲音》(報告期間曾用名:《中國新歌聲》)貢獻的營收分別為6.65億元、5.45億元、4.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05%、-15.23%。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初,燦星文化《好聲音》的版權突遭唐德影視半路截胡。據悉,唐德影視斥近4億元巨資在荷蘭Talpa公司手中拿下「The Voice Of...」五年的獨家版權。

因此,燦星文化不得不將《中國好聲音》更名為《中國新歌聲》。因節目內容並未有較大改動,唐德影視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燦星文化停止使用《中國好聲音》相關元素,並索賠5.1億元。

雖然在2018年,公司又將《好聲音》的版權買回,但換湯不換藥的燦星文化似乎迎來它的「七年之癢」,大眾的目光瞬間被源源不斷的新興節目所吸引。無法推陳出新的燦星文化難創往日輝煌。

除此之外,燦星文化旗下另一熱門綜藝《蒙面唱將猜猜猜》,原名《蒙面唱將》,版權來自韓國MBC電視臺。2018年2月,《蒙面唱將猜猜猜》被全面下架,疑與版權爭議相關。

2015年,燦星文化引進《無限挑戰》、《蒙面歌王》兩檔節目後,先後製作了《了不起的挑戰》、《我們的挑戰》以及更名後播出的三季《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綜藝節目。按照合約協議規定,燦星文化應當向MBC支付模式費和節目收益分成。據MBC內部知情人透露,燦星文化六檔節目都未按照合約規定的支付完整費用,按照節目版權推算,相關費用加違約金、滯納金數額或達上億元。

MBC方面表示,《蒙面歌王》結束後,燦星就拒絕支付合約中規定的收益。2019年1月,MBC向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

獲資本加持

其實,燦星文化的上市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早在2014年,燦星文化就提出分拆上市方案,表示將跟隨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而夢響強音則在A股上市,但後來由於星空傳媒股權架構大調整計劃被迫暫停。

但燦星文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17年12月完成首輪融資,估值210億元,相比於一年半前估值翻了3倍多。

2018年2月,燦星文化正式向上海證監局遞交IPO輔導備案資料,開啟IPO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燦星文化首次遞交招股書的前夕,阿里創投與齊鳴音樂等10家投資公司「突擊」入股。而齊鳴音樂的兩大股東分別為楊奇虎和胡敏。據悉,楊奇虎為騰訊音樂娛樂公司的董事,而胡敏是騰訊音樂的CFO。

招股書顯示,阿里科技與齊鳴音樂分別投資2億元、1.6億元,以44.44元/股的單價,分別獲得了1.17%和0.94%的股權,進而成為燦星文化的第7大股東與第9大股東。

目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田明、金磊、徐向東、華人文化天津。據悉,田明、金磊、徐向東為公司的核心管理層,華人文化天津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系一家從事股權投資管理業務的基金。

相關焦點

  • 綜藝內容製作商燦星文化擬上市 業績波動較大商譽高達16.36億
    業績波動較大,營收不穩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燦星文化營業收入分別是20.58億元、16.53億元、17.3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是4.52億元、4.53億元、3.45億元。應收帳款及商譽額度較高燦星文化應收帳款佔比相對較高,存在應收帳款壞帳的風險。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2017-2019年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7.07億元、8.81億元及10.36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3.28%、67.18%及58.12%。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文|GPLP犀牛財經 開心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燦星文化營業收入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17.33億元、3.4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 4.55億元、4.50億元、3.45億元、0.59億元。業績下滑的同時,燦星文化的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 燦星文化IPO天王山:商譽佔淨資產2/3,業績過度維繫獨木橋
    在透鏡公司研究看來,如果上市成功,燦星文化或將成為一光芒四射的創業板超級巨星,但前提是,走向這道光芒之前,燦星文化首先需要翻越IPO路上的兩座天王山:透鏡公司研究注意到,在燦星文化帳上30億元的淨資產中,有高達20億元為商譽,在當前資本市場談商譽色變的背景下,燦星文化未來能否管控好這項「有毒資產」,將是其IPO能否順利過關的關鍵;而讓人捏了一把汗的是,就在巨額商譽減值風險懸頂的同時,燦星文化的經營業績又過度依賴
  • 燦星IPO招股書更新:上半年淨利5944萬 併購夢響強音16億商譽埋雷
    ▼《中國好聲音》成燦星文化收入支柱2019年貢獻6.62億元在燦星發展歷史上,《中國好聲音》絕對是極富有開拓意義的現象級爆款綜藝。文娛商業觀察此前第一時間分析過這件事《燦星估值大降20%再獲3.6億融資,阿里、騰訊音樂入股》,當時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資金2億元獲得燦星1.17%的股權,成為燦星文化的戰略投資方。有了資本的鋪墊,優酷和燦星文化在業務上合作的也就越來越緊密。
  • 鄭重看股:燦星文化再闖A股還有兩個攔路虎
    之所以提到《中國好聲音》,是因為這個節目的製作運營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11月初又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差不多兩個月前(9月15日),燦星文化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緣由是「因發行人燦星文化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2018年初開始著手在A股IPO,2018年年底遞交招股書。
  • 憑藉《好聲音》五年賺38億 燦星文化卻難「C位出道」
    雖然近年來綜藝節目所產生的周邊業務佔比有所增加,但燦星文化的主營還是綜藝節目內容的製作。2012年燦星文化靠《中國好聲音》打響招牌,雖然在後來又製作了《蒙面唱將猜猜猜》系列、《中國達人秀》等節目,卻再也沒出現能匹敵《好聲音》的現象級綜藝,以至於《好聲音》都播到第八季了,還對燦星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 A股|《好聲音》步入中年,致燦星文化終將失去的青春
    2015年,時任燦星文化傳播公司製作總裁金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這句話不僅概括了當年《中國好聲音》大獲成功的部分原因,也一語成讖,變成了對燦星文化發展之路的預測。節目製作上的標準化,只能決定節目水平的下限,要提高節目水平的上限,還必須依靠當年製作《好聲音》時,一群專業人才的大膽創新和試錯,只是不知道2018年通過轉讓股權套現1.48億的田明是否還有這種拼勁?
  • 燦星文化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靠「好聲音」5年賺40億
    就是街舞》以15.96億的播放量位居2018年網綜播放量排行榜第10名,在口碑上也獲得了豆瓣8.7的高分。之後,燦星文化又趁熱打鐵先後推出了《即刻電音》《這!就是原創》《一起樂隊吧》、《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等6部網綜,均獲得了不錯的流量。
  • 《中國好聲音》製作方燦星文化IPO:3年半獲政府補助超3億
    《中國好聲音》製作方燦星文化IPO:3年半獲政府補助超3億中國網  作者:  2019-01-07 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近期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書
  • 《好聲音》製作方燦星文化欲IPO:15億募資投向何處?
    明星綜藝節目難以逃脫的生命周期,能否說明燦星文化成長性?又是什麼樣的募投項目,需要讓燦星文化投入15億金額?從燦星文化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來一探究竟。成長性能否延續?資料顯示,燦星文化是國內領先的綜藝內容製作和運營商,主營業務為綜藝內容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並以內容為基礎開展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業務。
  • 《好聲音》創收腰斬 燦星二度闖關IPO
    然而,在綜藝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昔日依靠《中國好聲音》聲名鵲起的燦星文化近年風光不再。2015年以來,公司營收及淨利潤不斷下滑,核心綜藝《好聲音》業績增長遇瓶頸。此外,燦星還面臨壞帳風險、商譽減值風險雙高以及多項法律糾紛等問題。
  • 燦星文化:不同版本利潤差距大 巨額商譽成暗礁
    雖然有所波動,《中國好聲音》及其衍生收入基本佔到了燦星文化營收的40%左右,2016年節目還能貢獻逾11億元的收入,2019年已經下降超過40%。   早在2018年披露的首份上市招股書(申報稿)中,燦星文化2016年營收達到頂峰27.06億元,2015年歸母淨利潤8.06億元已是公司披露財報以來的利潤高位了,真正的「出道即巔峰」。
  • 再次更新招股書,燦星文化為何此時向IPO發起衝擊?
    2017年底,燦星文化開始了Pre-IPO輪融資,在此次融資後,其估值一度超過200億。可見,從2014年到2017年,是燦星文化的高光時刻,但它卻錯過了衝擊IPO的最好時刻。可見,彼時燦星文化加快了IPO的步伐,似乎也是一種不得不為,而資本市場更加看重明明白白的數字收益,綜藝產量減低、近20億的高風險商譽值與不小的壞帳,燦星文化的故事真實卻很不動人,這也就註定了結局的不成功。
  • 留不住冠軍、《好聲音》老化嚴重 燦星拿什麼衝刺上市?
    除了《中國好聲音》外,燦星旗下還有《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這!就是街舞》《即刻電音》等多個節目,當然,《蒙面唱將》等綜藝同樣有相對老化的問題,而燦星自己也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招股書中燦星坦言——  「如果僅製作『綜N代』節目,公司的節目活力將逐步喪失。」
  • 《好聲音2019》收入4.62億持續下滑,燦星再衝擊創業板能成功嗎?
    手握IP,近年來逐漸嘗試網綜轉型的燦星會交出一份更好的成績單嗎?解讀招股書:「好聲音」吸金4.62億,「金嗓子」壞帳5000萬燦星文化的IPO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左右。2011年,燦星文化(燦星製作)獲得CMC資本1000萬元的A輪融資。
  • 燦星文化寒冬中再闖IPO:降薪、裁員難挽業績直降
    來源:斑馬消費原標題:燦星文化寒冬中再闖IPO:降薪、裁員難挽業績直降 綜藝行業寒冬,燦星文化也難獨善其身,業績連年下滑。裁員、降工資保業績5月8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文化」)更新IPO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資15億元,全部用於綜藝節目製作。
  • 燦星文化劍指創業板 「臺綜」向「網綜」轉型前景存疑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燦星文化營收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以及17.3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3.93%、-19.71%、4.87%。而同期,燦星文化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9億元、4.1億元以及3.0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1.14%、5.18%以及-26.84%。
  • 燦星文化衝IPO:黃曉明持股 半年扣非淨利虧2700萬
    外表鮮麗,頭頂中國綜藝一哥的燦星文化,層層剝開也是千瘡百孔:上半年扣非淨利潤虧損2700多萬,靠政府補助續命;高度依賴《中國好聲音》系列IP,新IP青黃不接;巨額商譽壓頂,隨時會減值
  • 燦星文化核心業務營收腰斬,應收激增壞帳風險攀升
    就是街舞》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能否披荊斬棘成為綜藝第一股?7月2日,燦星文化IPO申請獲受理。該公司擬登陸創業板,計劃募資15億元,將全部用於補充營運資金。時代商學院發現,該公司核心業務收入4年間縮水近6成,業績波動較為明顯。其中,2019年營收微幅上漲,但同期歸母淨利潤卻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