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內容製作商燦星文化擬上市 業績波動較大商譽高達16.36億

2020-12-21 GPLP

作者:九月

日前,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在證監會官網更新招股書,擬在深交所上市。燦星文化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15億元,主要投向「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燦星文化專注於綜藝內容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2017-2019年內,製作了包括《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蒙面唱將猜猜猜》《了不起的挑戰》《這!就是街舞》《這!就是原創》《即刻電音》《中國達人秀》等綜藝節目。

業績波動較大,營收不穩定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燦星文化營業收入分別是20.58億元、16.53億元、17.3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是4.52億元、4.53億元、3.45億元。

燦星文化經營業績波動較大,2018年營業收入出現比較大的下滑,淨利潤依然保持穩定;2019年營收有所回升,淨利潤卻下滑了近1億元。

燦星文化在招股書中稱,受視頻網站的節目授權金額下降及網絡綜藝招商規模尚不達到臺綜水平的影響,2019年綜合毛利率下降,淨利潤也下降。

燦星文化表示,近幾年綜藝節目行業快速發展,節目類型、觀眾審美、偏好變化迅速,視頻網站自製綜藝與採購電視綜藝版權之間此消彼長、宏觀經濟波動等原因均對經營成果和成長性造成了影響。如果外部環境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未來不能在節目研發、製作水準、營銷渠道、版權積累等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不能順應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進行合理的戰略布局,該公司將面臨成長性不足的風險。

應收帳款及商譽額度較高

燦星文化應收帳款佔比相對較高,存在應收帳款壞帳的風險。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2017-2019年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7.07億元、8.81億元及10.36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3.28%、67.18%及58.12%。

對此,燦星文化表示,若個別客戶出現資信狀況惡化、現金流緊張、資金支付困難等不利情形,仍將可能帶來呆壞帳風險,對該公司的現金流和資金周轉產生不利影響。

燦星文化商譽額度也不低。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燦星文化合併報表商譽帳面價值16.36億元,佔2019年非流動資產比例的60.47%。

對於形成如此高額的商譽的原因,燦星文化稱,因併購夢響強音形成,需要在未來每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夢響強音主要業務包括音樂製作及授權、衍生品開發及運營、演出活動、藝人經紀,以及其他以節目為依託的衍生產品運營。

燦星文化表示,目前夢響強音業務經營狀況符合預期,但是若未來宏觀經濟、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影響其經營情況,或其他參數變動影響商譽可收回金額,則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

相關焦點

  • 燦星文化昔日招牌成明日黃花,帳面還有逾16億商譽
    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此次募資擬用來製作綜藝節目,以及未來燦星可預見的重大資本性支出計劃,用於自用音樂大廈,及規劃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據《洞察IPO》研究發現,燦星文化在如今「同質化」節目泛濫的大環境下,難以再創佳績,核心綜藝《好聲音》也難逃綜藝節目生命周期詛咒,業績增長遇瓶頸。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燦星文化商譽帳面價值為16.36億元,主要系併購夢響強音形成。實際上,燦星文化商譽佔總資產的比重一直較高。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該比例分別為44.26%、42.01%、36.46%,37.83%。燦星文化表示,若未來經營出現狀況,可能存大額商譽減值風險,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燦星文化IPO天王山:商譽佔淨資產2/3,業績過度維繫獨木橋
    在透鏡公司研究看來,如果上市成功,燦星文化或將成為一光芒四射的創業板超級巨星,但前提是,走向這道光芒之前,燦星文化首先需要翻越IPO路上的兩座天王山:透鏡公司研究注意到,在燦星文化帳上30億元的淨資產中,有高達20億元為商譽,在當前資本市場談商譽色變的背景下,燦星文化未來能否管控好這項「有毒資產」,將是其IPO能否順利過關的關鍵;而讓人捏了一把汗的是,就在巨額商譽減值風險懸頂的同時,燦星文化的經營業績又過度依賴
  • 《好聲音》製作方燦星文化欲IPO:15億募資投向何處?
    來源:中國私募股權投資來源:翠鳥資本攝影:Bob君以往的拳頭節目產品面臨下滑風險,新節目難挑大梁,同時製作上重金投入、外債高築,加之不容忽視的商譽減值的風險,燦星文化的上市之路面臨著重重挑戰。資料顯示,燦星文化是國內領先的綜藝內容製作和運營商,主營業務為綜藝內容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並以內容為基礎開展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業務。公司擅長製作歌唱類綜藝節目,《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系列作品作為公司的王牌節目,具備很強的商業價值,為公司的收入和利潤作出了比較重要的貢獻。
  • 燦星文化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靠「好聲音」5年賺40億
    被港股煜盛文化搶道「中國綜藝節目第一股」後,《中國好聲音》背後的製作公司燦星文化正在試圖拿下「A股綜藝第一股」名號。近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上預先披露了其擬在A股創業板上市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書,宣布計劃募集15億元資金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A股|《好聲音》步入中年,致燦星文化終將失去的青春
    風格化、創新化的爆款可遇不可求,作為當之無愧的「綜藝一哥」,燦星文化不斷出品新作,但也擋不住業績的頹勢,2017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和17.33億元,淨利潤為4.52億元、4.53億元和3.45億元。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滑23%。
  • 燦星文化寒冬中再闖IPO:降薪、裁員難挽業績直降
    為了能扭轉頹勢、成功上市,公司使出渾身解數,戰略上聯合阿里、抱緊優酷,經營上繼續All in綜N代,降低產品風險,管理上一邊裁員,一邊降薪。但是,電視綜藝大勢已去,掌握了核心渠道的騰訊視頻、愛奇藝不斷進擊內容生產,此前依託電視臺的綜藝節目製作商日漸凋零,如何與優愛騰甚至是芒果TV相抗衡?
  • 燦星IPO招股書更新:上半年淨利5944萬 併購夢響強音16億商譽埋雷
    這說明即使能成功上市,過於依賴《好聲音》《蒙面唱將》等老IP的燦星文化,疊加上綜藝行業整體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其發展依然不容樂觀。《中國好聲音》的成功對於綜藝產業的發展具有多層次意義,其後不僅僅加速了中國電視制播分離改革步伐,還直接拉高了綜藝的製作成本,宣告綜藝製作進入到高投入、大製作的新時代,促進了綜藝市場的繁榮。
  • 《好聲音》創收腰斬 燦星二度闖關IPO
    然而,在綜藝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昔日依靠《中國好聲音》聲名鵲起的燦星文化近年風光不再。2015年以來,公司營收及淨利潤不斷下滑,核心綜藝《好聲音》業績增長遇瓶頸。此外,燦星還面臨壞帳風險、商譽減值風險雙高以及多項法律糾紛等問題。
  • 再次更新招股書,燦星文化為何此時向IPO發起衝擊?
    在整個影視行業中,綜藝內容製作本身就毛利不高,想要獲得更大的資金湧入也更難,而燦星文化這家專注於綜藝內容製作與產業鏈開發運營的公司,曾經被視為有望成為綜藝第一股,一旦成功對於整個綜藝市場而言無疑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但這一波三折的上市路,燦星文化真的能夠成功嗎?市場在期待什麼?
  • 上海燦星文化傳媒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綜藝內容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主要財務指標表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一)新產品偏離市場認可的風險綜藝節目是一種產品需求不確定性較強的文化產品
  • 燦星文化闖關A股:昔日「綜藝王者」能否重續輝煌?
    2012年,締造了《中國好聲音》收視神話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於8年後的2020年5月8日晚間在證監會官網更新了招股書,離A股更近一步。燦星文化表示,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計劃募資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的製作營運。
  • 憑藉《好聲音》五年賺38億 燦星文化卻難「C位出道」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燦星文化計劃募集資金1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燦星文化專注於綜藝內容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是國內少數具備運作特大型綜藝節目的專業製作公司之一,靠《中國好聲音》系列綜藝打響名聲,目前替換大千影業承制《創造營2020》。
  • 《好聲音2019》收入4.62億持續下滑,燦星再衝擊創業板能成功嗎?
    其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將不超過 4260 萬股,新股發行數量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擬募資15億元用於綜藝節目的製作與運營。從招股書中不難分析出以下關鍵信息:一、其營收結構對頭部IP依賴程度較大,2017至2019年,燦星文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及17.33億元,《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節目製作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32.33%、32.96%及 26.67%,從2016年到2019年,其收入分別為
  • 燦星文化:不同版本利潤差距大 巨額商譽成暗礁
    在因更新財務資料主動中止IPO不到兩個月後,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日前披露了最新的招股書(申報稿),公司一路下滑的業績何時才能迎來反轉?   憑藉著數年前一炮走紅的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背後的運營公司燦星文化也聲名鵲起。但從2018年年初遞交IPO輔導資料開始,近三年時間公司上市之路仍然遙遙無期。
  • 田明難尋上市好聲音:燦星文化營收利潤雙降 法律訴訟纏身恐被拒門外
    儘管曾經憑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綜藝被外界認知,但營收結構單一以及業績連年下滑等問題,勢必讓燦星文化衝刺IPO的路多一分荊棘。  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此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0%,共募集資金1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中國好聲音》製作方燦星文化IPO:3年半獲政府補助超3億
    《中國好聲音》製作方燦星文化IPO:3年半獲政府補助超3億中國網  作者:  2019-01-07 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近期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書
  • 燦星文化上市前頻繁騰挪資本 一年內公司新增10位股東
    在2017年底就宣布要申報IPO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燦星文化」),眼下終於披露招股書,正式推進上市日程。  業界普遍認為,在推出了《中國好聲音》這一現象級綜藝後,燦星已隱約坐上了國內綜藝節目製作商的頭把交椅。
  • 燦星文化上市前資本騰挪頻繁 近一年公司新增10位股東
    來源:證券日報在2017年底就宣布要申報IPO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燦星文化」),眼下終於披露招股書,正式推進上市日程。 業界普遍認為,在推出了《中國好聲音》這一現象級綜藝後,燦星已隱約坐上了國內綜藝節目製作商的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