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千多車位給自行車道騰地兒,今後路不夠寬不設路側車位

2021-01-20 騰訊網

路上騎行時,最反感的就是自行車道被停車位侵佔,騎著騎著路就變窄了,甚至要借道機動車道。這樣的窘境,將隨著北京市道路停車改革的推進,逐漸成為歷史。

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北京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通過採取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等方式,確保自行車道至少保證2.5米的寬度。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今後新增道路電子收費車位將事先進行審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才可設置。

坐標:朝陽區天力街

縮減一條車道為騎行人讓路

天力街,位於朝陽區富力廣場北側,緊挨著東三環中路。過去,由於商圈周邊停車資源緊張,本就不寬的非機動車道常被路邊雙排停車擠佔,甭說騎行人,就連公交車進站停車都很難,常常在機動車道上下客。

「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夠,只有一米八左右,因此列入了此次整改範圍。」朝陽區交通委交通科科長祖鋼介紹,這條街過去為雙向四車道,經過前期調研,自西向東去往東三環的車流量遠大於東向西方向,為了拓寬非機動車道,決定縮減一條東向西方向機動車道。

上午10點,記者在整改後的天力街看到,機動車道由四條變為三條,道路中心黃線向北移了一米五左右,這樣一來,兩側非機動車道拓寬至兩米五到三米。從流量上看,縮減了一條車道後,機動車通行依然較為順暢。對於騎行人來說,通行空間則更大了。

「路寬了,騎車也比以前痛快了。」家住富力城小區的居民張先生單位就在國貿,每天騎車上班,他指著拓寬後的非機動車道對記者說,「要是標線能再清晰一些就好了。」

記者了解到,出於耐磨、美觀的考慮,目前交通標線多採用熱熔膠材質,一旦涉及重新施劃,不易徹底清除舊有痕跡。對此,施工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儘快通過其他技術手段,完善整改路段的標線。

非機動車道寬了,如何阻止違停車「見縫插針」?祖鋼告訴記者,為了從源頭上杜絕違停車輛侵佔非機動車道,正在推動為路側電子車位的高位視頻設備「賦能」,增加違停抓拍的功能。同時,與屬地交通支隊配合,加強「鷹眼」執法,加大區屬交通協管員巡查巡視頻次,進一步擴充執法力量。

坐標:海澱區魏公村路

雙側停車改成單側停車

在無法縮減機動車道的路段,哪怕取消一側停車位,也要為騎行人讓路。海澱區魏公村路只有一上一下兩條車道,這條路在2017年試點設置了視頻樁電子收費車位,當時在南北兩側共設置了145個車位。

「魏公村路路寬15米,除去兩條3.5米的機動車道、兩側各2米的停車位後,非機動車寬度剩餘約2米。」海澱區城管委靜態交通科副科長劉洋介紹,雖然符合當時車位設置規則,但今年北京市印發了《城市慢行交通品質提升工作方案》,對道路停車位設置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像魏公村這種有獨立非機動車道的道路,如設置停車位,應確保剩餘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小於2.5米。因此,魏公村路的車位和慢行就產生了衝突。」

矛盾怎麼解決?管理部門多次到現場研究改造方案。起初,有一版方案是保留雙側車位,通過縮減機動車道寬度釋放空間,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要求。但在論證中發現,魏公村路還有幾條公交線路通過,如果縮減機動車道寬度,可能會影響公交車通行安全。因此,最終採取了取消一側車位的改造方案。

劉洋告訴記者,由於魏公村路南側車位多於北側,且距離居住區近,為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停車需求,取消了道路北側65個車位,將道路南側車位給予保留,並將車道線順序向北移1米。

記者昨日在魏公村路看到,改造後,兩側非機動車寬度均超過了2.5米,市民並排騎行或者「超車」,都不用再藉機動車道了,沿途還劃有多個醒目的白色自行車圖案。「根據交管部門意見,在重新施劃車道線之前,我們採用了霧封層技術,對原有標線、車位線進行徹底清除,不存在新舊標線共存情況。」劉洋告訴記者。

坐標:西城區南草廠街

兩類車道間「嵌」入停車位

在西城區南草廠街,過去設置在路側的停車位通過內嵌方式,重新施劃在了最外側機動車道上,自行車道空間被徹底釋放。

記者在南草廠街看到,內嵌式車位位於南向北機動車道外側,「嵌」於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內嵌車位兩側地面均劃有白色緩衝帶。

西城區城管委停車管理中心吳瑋頔介紹,按照規定,內嵌式停車位施劃標準為長6至6.5米,寬2至2.5米,原則上靠近非機動車道一側緩衝帶不小於0.75米,避免乘客在下車時對騎車人形成安全風險;靠近機動車道一側緩衝帶寬度不小於0.5米,保證停車人安全以及正常行車秩序。

「過去騎車,碰到有人停車入位,要麼停在車後頭等著,要麼繞到機動車道繼續騎。停車位從馬路牙子邊挪走後,騎車暢快多了,只有到了路口等信號燈才需要停車。」市民劉先生說,這些內嵌車位還能起到隔離機動車的作用,讓騎車人更安心,應該多加推廣。

記者了解到,內嵌車位不僅對道路寬度有要求,由於設置在路口會影響車輛拐彎,因此會比正常設置在路邊的車位數量少。拿南草廠街來說,改成內嵌停車後,減少了十餘個車位。「我們正在研究在周邊胡同設置夜間臨時車位,滿足居民停車需求。」

吳瑋頔告訴記者,西城區將結合正在打造的道路「林蔭計劃」,繼續選擇有林蔭覆蓋的道路設置內嵌車位。「過去,停車位在樹蔭下,夏天車曬不著了,騎車人還在太陽底下。改成內嵌車位後,非機動車道在樹蔭下,夏天騎車也不曬了,進一步提升騎行品質。」

據介紹,這個「林蔭計劃」將利用3年時間,打造99條慢行林蔭路,完成林蔭補種、樹池加篦子、無障礙設施優化,推進平房區停車綜合治理等慢行林蔭品質提升工作。在這些道路上,將實現「兩全」,即道路林蔭全覆蓋、慢行道路寬度全達標;「兩無」,即步道和非機動車道路權無侵犯,步道設施無佔用。

非機動車道寬度超4米

才能設置路側停車位

北京市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處處長趙震介紹,今年,市交通委和市公安交管局聯合制定了《保障慢行優先規範道路停車位設置條件的通知》,重新規定了道路停車位設置條件,將保證非機動車道通行寬度由兩米提升至2.5米。按照這個標準,全市各區對已經實施道路停車改革的電子車位進行了巡查,並列出了不合規停車位整改清單。

資料圖 曲經緯 攝

據介紹,2094個整改車位解決的是「存量」問題,今後隨著全市道路停車改革的深入推進,新增道路電子收費車位將事先進行審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才可設置,所以不會出現「增量」問題。

趙震告訴記者,《通知》還對車位類型進行了明確,北京市道路停車位主要有白實線的全時車位,以及白虛線的限時車位。其中,限時車位又分為夜間限時車位和尖峰時段限時車位,用於解決停車矛盾較大路段的停車需求。從設置思路上來說,今後北京市將以內嵌式作為全時停車位的優先施劃方式,以路側式作為限時停車位的優先施劃方式。

「並不是所有路段都適合設置內嵌車位。」趙震解釋道,設置內嵌車位首先要考慮整個車道分布和機動車流量,道路要足夠寬,至少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而且車流量不能非常大。此外,非機動車道寬度在4米以下的不能設置路側式停車位,4至4.5米寬度可以設置限時停車位,4.5米以上寬度可以設置全時路側停車位和限時停車位。

違停佔道高位視頻也能抓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部分完成整治的路段,「加寬」的非機動車道有時仍會被違法停車佔用。如何避免違停車侵佔非機動車道?

「北京市道路車位電子收費設備,也就是高位視頻,正在陸續實現對違法停車的拍照取證功能。」趙震介紹,目前東城區、昌平區高位視頻計費設備已經增加抓拍違停功能,各區計費設備也將逐步增加「電子警察」職能。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路邊停車敞開後備箱蓋、騎上人行步道、不停在車位線內這些「小心機」別再耍了。高位視頻設備運維方介紹,每個高位視頻設備可以覆蓋8至12個車位,同時每6個視頻設備組成一個區域網,也就是說,即使一個視頻設備沒拍到,車輛行駛及停車入位、出場過程也總能被拍到車牌。

除了「賦能」,還將進一步「賦權」。各區將賦予街巷長、停車管理員執法權,全面加強對違法停車、特別是佔用慢行系統違法停車行為的查處力度。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宏陽

監製:蘇越

編輯:張楊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出行服務」兩千多車位給自行車道騰地兒
    路上騎行時,最反感的就是自行車道被停車位侵佔,騎著騎著路就變窄了,甚至要借道機動車道。這樣的窘境,將隨著北京市道路停車改革的推進,逐漸成為歷史。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北京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通過採取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等方式,確保自行車道至少保證2.5米的寬度。 今後新增道路電子收費車位將事先進行審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才可設置。
  • 停車位給自行車道騰地兒!查違停與增車位應雙管齊下
    據北京晚報報導,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北京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通過採取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等方式,確保自行車道至少保證2.5米的寬度。同時,北京市道路車位電子收費設備,也就是高位視頻,正在陸續實現對違法停車的拍照取證功能。
  • 路側停車新規遇新問題:優惠落實不到位 虛線車位搶手
    優惠什麼時候能完全落實,他還不知道。街內的白虛線現在畫了,以後怎麼個停法居民們不知道,只知道現階段免費,於是已經停進這些車位的車,誰都不出來了,因為一旦開出來,這個位置就要被佔掉了。「好多外來的車輛,也都在這裡佔了車位,車好多天不敢動,成了佔位的器物,你說花幾十萬買了個車不開只為了佔個地方,圖什麼?」陶然北岸小區南側,是南橫東街,路側畫了白實線停車位,這裡停放的車輛大大減少了。
  • 車位長期佔,車道常年堵!朝陽路輔路等處路側停車有盼頭了
    大部分停在路北側的車都是沿著路側停放,但也有少部分車不守規矩,把車斜插著停上了人行道,導致行人必須從旁邊繞過。除了道路兩側,在路北人行道靠圍牆的區域,還密密麻麻地停著一排車。這些車輛屬於違停,還是正常停放呢?一位居民表示,這裡的人行道是規划過車位的,一年前也有人收費和管理,但後來不知怎麼人不見了,錢也不收了,這裡現在是誰先來誰先停,沒人管,也不貼條。
  • 北京48條道路路側車位推行移動拍照計費,「一人一車」可以管150個...
    今年開始,北京將重點推進支路以下道路停車改革,逐步將胡同停車位納入電子收費車位管理範疇。為了解決較窄、樹枝繁茂道路無法安裝高位視頻的問題,本市已經在海澱、豐臺、朝陽共48條道路應用移動視頻設備進行電子收費。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移動視頻技術通過圖像識別與北鬥定位、RFID等技術融合,可實現自動對車位坐標位置的精準定位停車牌和停車位置信息精準採集。
  • 為慢行優先創造條件2094個停車位整改 自行車道悄悄「長胖變寬」了
    原標題:為慢行優先創造條件2094個停車位整改 自行車道悄悄「長胖變寬」了路上騎行最反感的就是自行車道被停車位侵佔,騎著騎著路就變窄了,甚至要借道機動車道。這樣的情況將隨著道路停車改革的推進,逐漸成為歷史。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全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
  • 北京路側停車新規遇新問題:優惠落實不到位 虛線車位滿滿當當
    街內的白虛線現在畫了,以後怎麼個停法居民們不知道,只知道現階段免費,於是已經停進這些車位的車,誰都不出來了,因為一旦開出來,這個位置就要被佔掉了。「好多外來的車輛,也都在這裡佔了車位,車好多天不敢動,成了佔位的器物,你說花幾十萬買了個車不開只為了佔個地方,圖什麼?」陶然北岸小區南側,是南橫東街,路側畫了白實線停車位,這裡停放的車輛大大減少了。
  • 北京西外大街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了!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
    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今日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門前輔路時,這條鋪了「紅毯」的自行車道上,零星點綴著黃色落葉,十分漂亮。這條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通過人行步道隔離開,騎行不再受幹擾。過去,市民在西外大街騎行可沒這麼痛快。
  • 醫院騰車位方便患者停車就醫 寶山區街道精準補好交通短板
    九院北院附近新闢道路,方便患者停車就醫。「小區車位不夠,每天回家提心弔膽。」寶山區友誼路街道開展大調研以來,共收到問題338個,其中涉及交通問題106個。交通問題難點究竟在哪?街道調研後發現,主要有三個原因:長效管理機制缺失,交通環境「髒、亂、差」反覆回潮;交通整治力度迅猛,停車資源緊缺現象劇增;「無名路」責任主體不明,交通管理盲點成因複雜。  「既然群眾的痛點在此,不妨以此入手,精準補好交通短板,最大程度破解民生之困。」
  • 自行車道屢遭機動車侵佔 北京將打破常規還其路權
    見記者在測量自行車道,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大媽忍不住過來向記者「抱怨」。她說,自從法院蓋起來以後,這裡就有人畫了停車位收取停車費。「收費的人你也不知道『貓』在哪兒,有時候一天半天的也不見人,有時候又不知道從哪兒鑽出來收錢。遇上較真兒的車主,他也收不著錢了。」大媽說,「可是這樣的停車位壓根就是佔了自行車道,誰見過比自行車還窄的自行車道?」
  • 北京「道路爭奪戰」:機動車佔用自行車道
    孫鍵有一副能連續騎行幾十公裡的好身板,可腳蹬自行車行進在北京的街頭時,他時常覺得「心累」。他不得不從各色車輛的縫隙中擠過,警惕著路側突然彈開的車門、身後加速搶上的汽車,以及一路又一路駛進自行車道停泊的公交車。  「車太多了,騎一下就要停。」38歲的孫鍵感慨道,機動車已經嚴重擠壓了自行車的行動空間。
  • 福州江厝路車位與夜市之爭陷入拉鋸戰
    於是,交巡警在小區對面江厝路南側劃出了25個免費停車位,以緩解停車難題。不久,停車位的人行道上出現了夜市,一到晚上,就封堵了車輛的進出。原來,夜市是執法局審批的。就這樣,車位與夜市之爭進入拉鋸戰。法制今報記者在江厝路看到,中段至西段共有25個免費停車位,而與車位相鄰的夜市攤位共有78個。攤位用黃線劃著,與車位相鄰2米左右,每個攤位彼此緊鄰。
  • 北京將重點整治違法停車 立法規範路側停車亂象(圖)
    他稱,主要問題是執法主體不明確,停車場管理涉及市政行政管理部門、規划行政管理部門、價格行政管理部門等眾多部門,卻沒有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另外就是可以作為停車場的公共資源界定不明,加上相關部門重視不夠,利益多元、停車場權屬多元,執法依據和執法力度不夠。
  • 廈免費車位今後都劃藍線 停車位不再難辨認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9日訊(本網記者 呂寒偉 易福進/文) 「只要大家能方便識別那些免費車位,市民就能理直氣壯地把車停進去。」連日來,導報對霸佔公共停車位問題的報導,不僅激起讀者強烈共鳴,也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
  • 明明停在劃線車位中被貼條 鄭州多條路中招
    圖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車停在停車線內。 坐標:鄭州東三街(紅專路至紅旗路),罰金:200元。這不是個例,停車線內停車被貼條罰款的情況,在鄭州其他道路上也發生過。鄭州聚源路@冰魄i幽谷:@鄭州交警六大隊 停車位貼條,全國也沒誰了!就算是有人私劃的車位,不處理劃車位的,不處理亂收費的!停個車還要打110核實一下車位真假? 就好比緝毒的逮著吸毒的整一下,製毒販毒到沒人管了!
  • 北京海運倉小區殭屍地鎖隨處見 開陽裡小區搶車位「各顯神通」
    早在一個月前,記者走訪海運倉小區時,小區裡亂停的車輛遠比現在要多,居民們提到了外部車輛進入的老大難問題。小區北門外,隔著一條馬路便是醫院,需求停車位較多,路側停車費用不低,環比周邊地區,海運倉小區則成了外部車輛的低價停車場。 「大概十幾天前改的吧,現在好多了。」昨天二次走訪時,記者發現,小區已經有了新的停車管理規定。
  • 廣州中山大道-車陂路交界 20多萬元車位也常見
    周邊眾多中介人士一致指向駿景花園,據介紹,駿景花園每個二手車位的售價多在30多萬元-40多萬元之間。駿景花園之外,其他樓盤車位的售價怎樣?多在二三十萬元之間,20多萬元一個的車位很常見。中介人士感嘆,中山大道-車陂路交界一帶和天河公園之間距離不遠,車位價格卻差很遠。
  • 北京整改2094個停車位,為騎車人讓路,這些「小心機」別再耍了
    坐標:海澱區魏公村路取消一側停車位自行車道可並行海澱區魏公村路只有兩條車道,這條路在2017年試點設置了視頻樁電子收費車位,當時在南北兩側共設置了145個車位。「魏公村路僅寬15米,除去機動車道和兩側的停車位後,非機動車道只剩約2米寬。」海澱區城管委靜態交通科副科長劉洋介紹,「不能確保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小於2.5米,機動車道與慢行系統產生了衝突。」矛盾怎麼解決?管理部門多次到現場研究改造方案。起初,有一版方案是保留雙側車位,縮減機動車道寬度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要求。
  • 自行車道被佔用出行無路可騎 鄭淵潔發文抱怨引關注
    收費人員不知車位是否備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石佛營東路沒有單獨畫出非機動車道,道路兩旁則被畫上停車位,並有專人看管,每當有車輛停進停車位時,會有人記下停車時間,車主開車離開時上前收費。一名收費人員表示,車位由公司負責運營,不知道是否備案,也不能保證停在這裡的車不會被貼條或拖走,車輛被劃或被破壞,需要車主自己承擔所有責任。
  • 城市觀察:自行車道護欄保護不了騎車人
    自行車道隔離欄成了擺設  早晨7點多,從蒲黃榆路口沿安樂林路一路向西,路兩邊停滿了小汽車,幾乎每一處自行車道出入口,都堵著一輛或幾輛汽車,讓本就不寬的馬路變得更窄。騎車人遇到攔路虎,只好繞過隔離欄杆,直接騎到機動車道上。面對前面的騎車人,趕著上班的汽車在後面一個勁兒地按著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