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南方農村報組織的2016年臺灣休閒農業遊學團第二站抵達聞名遐邇的臺灣飛牛牧場。
何為飛牛?會飛的蝴蝶+會跑的牛!可愛的名字直接說明了飛牛牧場的主要觀光項目。
飛牛牧場是一家以乳牛養殖為主的休閒農場,地處臺中苗慄縣通霄鎮,坐落在遠離塵囂的山野之中,區內林木青蔥翠綠,繁花茂盛,更有一座種類眾多的蝴蝶園。最令人驚嘆的是,牧場將環境生態理念融入到各個旅遊環節(吃、住、遊、購)的那一份用心,其營造的寧靜和異域情調每年吸引了大約35萬名遊客。
飛牛牧場佔地寬廣,總面積約120公頃,包括了牧草種植、乳牛養殖及約50公頃的服務設施面積,分為遊客遊憩區和農業生產區。遊客遊憩區中有烤肉區、露營區、住宿區、餐廳、紀念品屋、乳製品專賣店、會議室等等,提供遊客來到飛牛牧場享受最完備的休閒服務;農業生產區出產乳牛牛乳之乳製品和牧草種植、有機園區種植花草和有機蔬菜區等。
牧場最具特色的自然生態區分為乳牛生態區、蝴蝶生態區、可愛動物區、自然步道和水域生態區。蝴蝶生態區廣植蜜源植物進行蝴蝶保復工作,約有10多種、150至200隻蝴蝶;可愛動物區中有許多例如綿羊、白兔、黑山羊等迷人的動物;自然步道分為數條,有垂榕步道、欖仁步道、樟林步道、叢林步道等等,步道大多以木棧空橋、碎石砂土、連鎖磚、紅磚以及枕木等自然材質所組成。走在小道上,遊客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植物和花朵。
飛牛牧場空間系採用美式牧場規劃,一眼放去,草坪遼闊無際,一派自然豪邁的恬適風情;蜿蜒的木圍籬、黑白相間的牛悠緩踱步,氛圍悠閒清新;空氣中的青草香,令人為之神清氣爽。矗立草原上的一棟棟紅頂小木屋,為牛兒們休息的牛舍;旅客服務中心及住宿木屋,也帶有濃厚的歐美農宅風味。以牧場風光馳名的飛牛牧場,處處散發著休閒環境設計的哲學思想,處處彰顯生態保育和生態商業價值,為臺灣西部首屈一指的休閒牧場。如今,在休閒農業的風潮下,牧場除了畜牧的本業外,也轉型成農村體驗、生態保育、自然休閒的渡假樂土。
據飛牛牧場董事長特助徐白龍介紹,最初農場在造景初期,當時的團隊也並不知道應該如何著手。於是,在董事長的組織下,大家一起到世界各地去學習,體驗最棒的設計和服務,後來邀請到日本著名的景觀哲學博士來總體規劃並設計。也就是那時,「環境倫理美學」成為了農場始終秉承的精神理念,後期包括產品開發和體驗活動創意,也都遵循這一設計理念。
另外,飛牛牧場的綜合開發利用能力非常強大。牧場管理團隊除了結合農產品的特點及園區的環境對園區進行合理的定位,同時將牧場的農業資源進行提煉變成農業遊憩資源,再將牛奶、奶牛、蝴蝶、有機蔬菜、中草藥等農產品通過生產、生活、生態的界面轉換成特色體驗活動或衍生出有創意的商品,遊客可以製作個人創意的奶酪產品,可參與泥塑奶牛彩繪肥牛或以飛牛為主題的創意繪畫等活動,還可參與有機蔬菜的種植澆水除草等活動。同時,牧場將自製牛奶與成熟的有機蔬菜作為綠色食品對外銷售,打造農產品品牌。牧場還設置蝴蝶、中草藥的養殖科研基地對外提供科普學習的場所。
近年來,集生產、生態、生活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農業休閒觀光項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我國內陸一些大城市陸續建設了許多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但由於其存在各種問題,如過多注重硬體設施建設和片面追求產值,導致農場可持續性發展能力不強。而臺灣飛牛牧場的建設丶管理經驗,對提高內陸城市都市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這環境~~~天然的美化修飾,拍照不費力)
下午,遊學團走訪了第三站:景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個環境工程與LED科技結合水耕栽培技術而成的植物工廠。景澤植物工廠主要向培育高效能、高經濟價值的植物方向發展,這是一項結合園藝、栽培等環境控制工程與生物科技的跨領域技術。
植物工廠是國際上公認的設施農業最高級發展階段,是一種技術高度密集、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的全新生產方式。植物工廠的出現,為休閒農場增加了新的特色場景化營銷項目,也被認為是我國現代農業園區必不可少的標配。
儘管植物工廠在產量和效率方面優點突出,但存在的問題也同樣明顯,那就是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推廣。一個一般規模的植物工廠,建成需要十幾萬元的投入,後期的運行和維護也是一筆花銷,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下一步所要面對的問題。
(品嘗一下植物工廠培育出來的蔬菜,別有一番滋味。)
更多精彩請關注後續播報!
專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資訊分享交流、產業資源對接、社交平臺搭建、行業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