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軟肋:停止大豆進口,我們將吃不起豬肉

2020-12-23 政經十三焗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大豆起源地,在古代我們稱稻、黍、稷、麥、菽為五穀,其中菽指的就是大豆,雖然大豆起源於中國,但大豆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每年都需要進口數千萬噸,我們有超級水稻解決糧食的問題,為麼沒有超級大豆解決這塊市場空缺呢,這其實取決於我們的耕地面積,2019年我國大豆的播種面積約1.3億畝,產量大約在1810萬噸,而我們每年消耗的大豆總量在1.06億噸,也就是說我們有83%的大豆需求量,需要通過進口解決。

如果將進口的這83%放到國內生產,那麼大豆播種的可耕地面積,就要擴大為7.6億畝,中國總耕地面積為21億畝,大豆要達到自給自足,需要佔用國內三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積,這將嚴重影響小麥和水稻的種植,所以進口是必須的,這也是我們的一項軟肋,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不就是一顆豆子嗎?既然無法種植,我們找其它農作物替補就好了。

想法是好的,但至今沒有農作物可以替代,大豆在農作物中擁有著不可替代性,首先我們來捋一捋大豆對於中國有多重要,大豆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與雞蛋一樣都是人類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孫老在《建國方略》中寫道,以黃豆帶肉中國人之發明,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 而無肉料之毒,最初大豆在中國是作為榨油的農作物,可供榨油的替代物非常多,例如花生、葵花籽都可以,但要靠大豆養活13億人,完全是天方夜談。

所以我們一直都是種植優質的水稻為主,可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肉類的消費需求也是猛增,家禽的飼養數量水漲船高,我們需要吃各種肉類補充蛋白質,家禽同樣如此,不僅需要主食,同樣需要補充蛋白質,而大豆的豆粕就是全球最優質的的蛋白質來源,對於進入養殖工業化的現代而言,豆粕顯得尤其重要.

假如我們停止從國外進口大豆,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養殖業,我國飼養的豬佔全球50%、蛋雞佔40%、魚蝦佔66%,這些養殖動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豆粕,我們總不能在飼料中加入蛋白粉,也不能像過去,在河邊割點草餵養,這樣的做法都是不現實的。

停止進口就會導致飼養成本提高,提高的成本最終只能消費者承擔,這兩年豬肉價格的瘋漲人人都以腰掛豬肉作為炫富的代表,什麼原因?你品,仔細品。

大豆的價值還遠非如此,大豆油對於我們而言同樣重要,2004年我們的榨油企業需產油7000萬噸,才能滿足全國老百姓的日常需求,但是我們的大豆產量只有1000萬噸,即使榨乾的大豆中所有的油脂,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所以不得不進口大豆,我們還因此在進口大豆這件事上摔過一跤,全球四大糧商,我們俗稱ABCD。即美國的ADM、美國邦吉、美國嘉穀,以及法國路易達孚,其中三個都是來自美國。

當時美國是我們頭號大豆進口大國,四大糧商看準了中國大豆市場,但並沒有老老實實的賺這份穩定錢,而是布局了一場收割陷阱,2004年美國傳出大豆普遍減產,大豆又是當時硬通貨,所以中國糧油企業聽聞之後,就開始瘋狂買進,市場營造出了供不應求的氛圍,大豆的價格持持續暴漲,你不買有的人是買,不買就沒有油吃,你只能硬著頭皮買。

正當中國糧企搶得火熱的時候,美國又宣布大豆沒有減產,反而大幅度增加,緊著著全球大豆價格呈現斷崖式下降,從1064美分跌到500美分,中國花大價錢買來囤貨的豆農豆商,全部血本無歸,糧油企業同樣遭到了重創,四大糧商藉此機會以超低的價格,收購國內的糧油企業或者參股,這一場布局,讓中國失去了大豆85%的實際加工能力。

我們可以拒絕他們的惡意收購嗎?答案是不能。2001年自從中國滿懷希望加入世貿組織後,在農產品領域做出了很多退讓,逐步向外貿開放了糧食市場,他們的做法在操作流程上名正言順,我們也沒有理由拒絕,這是我們在大豆上跌得最狠的一次,至今都沒有緩過來,不過截止去年,中國進口的8851萬噸大豆中,約有5756萬噸來自巴西,相當於同期中國大豆進口的65.2%。

我們正逐漸將重心從美國轉移向其它國家,規避風險,國家與國家之間物資相互依賴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依賴美國的大豆,美國依賴中國的輕工業產品 即中國製造,所以我們所有做的不是停止對外貿易,而是擺脫依賴性,這才是重中之重。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2020年中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王慶凱 杜佳卉)中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15日在北京表示,2019年1月至11月,中國累計進口大豆7904萬噸,同比下降4%。預計2020年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
  • 美國成為中國大豆第一大進口國
    市場消息Conifex公司暫時停止Mackenzie據木廠生產業務!Conifex木材公司將於2020年4月6日開始,暫時停止加拿大卑詩省麥肯齊鋸木廠的業務,為期兩周。Conifex的木材產品在美國、中國、加拿大和日本市場銷售。
  • 德國豬肉出現大事,韓國、日本之後,中國也宣布停止進口?
    而作為德國豬肉歐洲以外最大的買家——中國也開始行動,那麼這對於德國豬肉意味什麼?此外,停止進口德國豬肉,這對於中國有何影響?就在本周,據外媒報導稱,德國有人在德波邊界的斯普雷-尼斯縣(Spree-Neie-Kreis)發現一隻死去的野豬,取樣交送國家定點檢測機構做病毒學方面的檢測。
  • 中國因新冠停止進口荷蘭等歐洲國家豬肉,還能吃嗎?
    中新社·華輿訊 據荷蘭華僑新天地報導荷蘭媒體報導:中國暫停從四家荷蘭肉場進口豬肉,因為這些公司旗下的屠宰場曾「爆光」有新冠肺炎疫情。 根據荷蘭pigbusiness.nl網站的披露,這一禁令是針對Vion和Van Rooi等屠宰場發生的多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事件。
  • 進口格局已變!中國大豆"崛起",這些人受益……
    進口格局已變!中國大豆"崛起",這些人直接受益...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而我國大豆80%以上依賴進口。我國主要的大豆進口國為巴西和美國,近幾年我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佔美國大豆出口量的60%以上。
  • 農業農村部:2019/20年度中國大豆進口9400萬噸
    生意社07月13日訊   7月10日,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2020年7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  大豆:本月估計,2019/20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9400萬噸,比上月估計數調增300萬噸,主要原因是大豆壓榨需求持續向好,企業積極採購大豆,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繼續推進,大豆進口增加。近期,受中儲糧國產大豆競價銷售全部成交和高溢價影響,國產大豆期貨現貨價格繼續保持高位,國產大豆銷區批發均價中間價區間每噸4425-4625元,比上月估計區間上調150元。
  • 600萬噸大豆堆積,加拿大急了,客機連夜運輸至中國市場低價處理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發展,中國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和突破。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貿易領域,中國與許多國家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如與越南的水果貿易、與澳大利亞的牛肉貿易、與美國的大米貿易等等。過去,我們國家和加拿大之間有許多貿易關係。
  • 拿我們當軟柿子?巴西大豆對中國頻繁漲價,中國直接終止合作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是為了離開,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我國在發展的同時,也逐漸與各國建立外交關係,並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和我們合作,因為中國市場的龐大消費需求我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都很好,建立的貿易夥伴關係也很多,越南水果、加拿大豬肉、泰國大米等等,都是我國的主要進口商品。但是有些國家一邊與我們合作,一邊卻坐地起價,這讓我們氣憤不已。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拿我們當軟柿子?巴西大豆對中國頻繁漲價,中國直接終止合作。
  • 美國的農業養活了全球十幾億人口,糧食像山吃不完,逼中國進口
    很多人印象中只知道美國是一個工業強國,卻不知道美國也是一個農業強國,也是全球農業第一出口國。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像山一樣吃不完,然後非要逼著中國進口。中美貿易戰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希望中國加大對美國糧食進口。我們來看看美國的農業強在哪?
  • 人造肉來勢洶洶,2020我們真的吃不起豬肉了嗎?
    David團隊研製的人造肉原料為大豆、碗豆、香菇和大米在他們的餐廳裡,既可以吃到漢堡、肉醬意面等西方餐食,也可以選擇擔擔麵、鍋貼、水餃、小籠包、蒸肉餅等中式菜點,所有菜品都是素食,「裡面的豬肉是我們用黃豆、碗豆、香菇、大米做成的人造肉。」
  • 美國巴西大豆玉米「暴漲」不停,意外掀起中國豬肉價格「狂潮」
    據悉,由於巴西大豆價格上漲,我國中糧集團曾將一批巴西大豆賣回巴西。 我國對於大豆的需求量還是比較高的,據統計每年的大豆需求量在8000萬噸以上,可以說是每年都會從國外進口大豆到我們國家來,大豆在我國的使用範圍也是比較廣闊的,幾乎像油料,飼料等產品都是大豆為主原料
  • 美國豬肉才幾塊錢一斤,也不吃豬下水,為什麼我們不能進口
    豬肉的價格對我們的想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我們仍然負擔不起在這一天吃豬肉,我不知道你在哪裡,但是豬肉價格漲到多高了?在我的店裡,豬肉的價格是每斤36元,排骨的價格是每斤45元,這讓母親每天在家裡念叨,豬肉真的越來越貴了。
  • 中國為何進口轉基因大豆?農業部:世界大豆生產決定
    中國網財經4月13日訊 農業部今日就農業轉基因有關情況召開發布會。對於去年我國進口大豆大部分都是轉基因產品一事,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回應稱,是由世界大豆生產貿易決定的。中國每年對大豆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如果都由國內來生產,必會擠佔其他的作物,因此要靠進口來彌補;而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美國轉基因大豆種植比例為95%,阿根廷、巴西幾乎全部種植轉基因大豆。所以在全球大豆貿易中,主要是轉基因大豆。
  • 危中有機,大豆能否成為中國農業崛起的支點?談基因科技助力大豆...
    中國產業信息網的5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83%的大豆都用於壓榨大豆油,來源於美國、巴西等國的進口大豆出油率高,抗病性好,單產也高,且由於種植模式相對先進,生產人力成本相對更低,與國產大豆相比價格優勢明顯,因此成為中國長期依賴的大豆進口來源。以2018年數據為例,中國大豆進口量為8803萬噸,而年自產大豆總量僅為1600萬噸,不及年消費需求的1/6。
  • 我國首次批准進口國內開發的轉基因大豆
    6月28日,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日前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其中包括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轉基因大豆——DBN-09004-6,這成為了中國首次批准進口國內公司研發的轉基因大豆產品。農業農村部稱,這些批准進口的轉基因產品將用作加工原料。
  • 中國緊急叫停加拿大豬肉,豬肉進口格局將如何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官網26日消息,針對有加拿大媒體報導,中方自今日起暫停所有加拿大肉類對華出口,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回應稱,近期,中方海關部門在查驗一批來自加拿大的輸華豬肉產品時檢出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殘留。因此中方立即暫停了涉事企業豬肉產品輸華,並要求加方進行調查。
  • 進口俄羅斯非轉基因大豆:咱們東北大豆又要「遭殃」了
    據了解,2019年東北大豆將會迎來同行的競爭——也就是進口俄羅斯非轉基因大豆。因為我國已經全面放開對俄羅斯大豆等農產品進口區域限制,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俄羅斯大豆、豆粕、油渣進口至中國,並且和咱們的東北大豆爭奪非轉基因大豆市場。
  • 美國豬肉上周出口創年度新高 中國為最大進口國
    美國農業部(USDA)12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豬肉的一周銷售量躍升至一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得益於中國的大宗採購。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與消費國,自非洲豬瘟疫情以來一直在恢復國內生豬數量。中國農業農村部預計,到明年上半年中國生豬數量將全面恢復,加大供給。此前有分析師預計中國豬肉進口量將最多下降30%。
  • 農業農村部:預計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能夠滿足生豬...
    2020-01-15 16:16:18來源:FX168 農業農村部:預計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能夠滿足生豬產能恢復後的豆粕需求。
  • 中國為何會成為進口美國豬肉的最大買家?
    來源:不執著財經一直以來,由於中國人酷愛吃豬肉,自家產的豬肉存在缺口,所以就向包括歐盟、巴西、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進口豬肉。而美國的豬肉總是脫穎而出,受到國內消費者青睞。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截止到7月底,我國已經進口了200多萬噸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