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花木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管護
1 引言
傘花木又名白苦楝,是特產於我國的一種植物,屬於無患子科傘花木屬。傘花木是我國二級保護植物,其分布地點集中在中亞熱帶中部、南部以及南亞熱帶地區,中性或者偏酸性的肥沃溼潤的土壤適合傘花木的生長,傘花木在我國貴州地區由於土壤良好發育較好。傘花木可以食用,它是一種木本油料樹種,也可以從中提煉出工業用油。傘花木有著很強的涵養水源的作用,作為一個速生樹種,可以在綠化灰巖山地中發揮良好的效果。同時,傘花木的木材硬度高、木材輕、韌性強,多用來製作家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活動大幅度地改變著自然環境,傘花木分布區域的森林面積越來越小,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傘花木的分布地範圍驟減,植物資源逐漸減少。有的傘花木分布地區現在僅剩零星保存了,漸趨於滅絕,傘花木已經作為稀有物種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中,開展傘花木播種育苗技術的研究對傘花木的保護有著重要意義 。
2 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特性
2.1 形態特性
傘花木高度在6~20m 之間,屬於小喬木或喬木,其枝葉和葉柄上有灰黃色的絨毛覆蓋。葉子為偶數羽狀複葉,葉連柄長度在 15~45cm 之間。小葉柄長度在1.2mm 左右,比較短。小葉寬度4cm 左右,有5~9對,小葉多為圓狀披針形,頂端比較尖,底部為楔形。花序頂生,為圓錐形,傘房呈現半球形狀,寬度在15~18cm 之間,長度在10~30cm 之間。花朵為白色,很小,集中在一起開放。雌雄異株,雌花的花梗比較粗硬,雄花的花梗更為纖細柔軟,花萼被毛,花瓣呈現出長圓狀匙形。蒴果多為長圓形,直徑在5mm 左右,長度在7~9mm 之間,果皮上有褐灰色短絨毛覆蓋,呈現皮質,球形種子為有光澤的黑色,直徑在0.35cm 左右。
2.2 生物學特性
我國雲南省蒙自、貢山等縣是傘花木的主要分布區域,多生長於海拔高度在 1500~2300m 範圍內的常綠闊葉林中。傘花木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溼潤的中亞熱帶常闊葉林區,年降水量在 1000~2000mm 範圍內,最高達到了2800mm ,年平均氣溫在15~20 ℃ 。紅壤和黃壤是適合傘花木生長的突然。傘花木樹種偏陽性居多,有著很強的萌櫱力分枝能力。
種植在雲南省林科院內的傘花木,大約在每年的10月下旬就出現了落葉現象,第二年2月份育苗開始發芽,4 月中旬開花,待到 6 月份開始結果, 10~11 月中旬時果實逐漸成熟,開始了種子的繁殖。
3 種子採集與貯藏
傘花木在每年的10月初到11月中旬時,觀察其果實顏色由青綠色過渡到黑色後,便可以將其採摘。將果序剪下後進行揉搓,就能夠獲得種子了。一個果序大約能夠得到 98 粒種子。將種子放入布袋內,保證環境的乾燥通風狀態。單粒傘花木種子,其質量大約在0.08~1.0g 範圍內,每千例傘花木種子的質量大約為80~100g 之間,淨度為 99% ,傘花木種子的發芽率通常在80%~90%範圍內。
4 育苗
傘花木育苗過程應用到的育苗技術包括苗床播種以及芽苗移栽到容器。
4.1 播種床的準備
作苗圃地的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日照條件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對苗圃地進行深翻耙細,打造成寬度為 1m ,高度為 15cm ,步道寬 40cm 的高床,具體尺寸可以根據實際地形而定。
4.2 容器育苗基質的準備
選擇尺寸為10cm×16cm的塑料薄膜容器作為育苗容器。配 置 基 質:加 入 10% 的 沙 子、 50% 的 紅 土、40%的森林腐殖質土,將營養土碾碎後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
。
4.3 種子的處理
有兩種種子處理方法,處理前先將種子放入濃度為0.5% 的高錳酸鉀浸泡 30min ,然後放入清水中進行衝洗。方法一是將種子放入溫度為45℃的溫水中浸泡,3d後可以進行播種。方法二是混沙溼藏法:在方法一的基礎上,將河沙與種子進行混合,當用手握成團不出水時確定為沙藏的溼度,且把手鬆開後不會散沙。每周進行一次翻動保證其透氣性,根據情況調整溼度。
經過試驗對比後發現,溫水浸泡的種子的發芽時間在30d左右,發芽率約為80% ;而混沙溼藏種子在15d後就有了露白的現象,播種後 5d 時間內完成發芽,發芽率超過了90% ,且出苗整齊。
4.4 播種
最佳的播種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初,使用0.5%的高錳酸鉀在播種前 2d 對土壤消毒。將種子按照條播法進行播種,溝深 2cm 左右,行距保持在 10cm ,覆土厚度在 1cm 左右,最後用松針或草等將其覆蓋,減少土壤水分的流失。傘花木種子的播種量在9~ 10kg/畝範圍內 。
4.5 芽苗移栽
傘花木的子葉長度在 3~5cm 之間,窄長形。真葉大約6d可以出現,苗木大約45d可以出齊。到5月中旬,傘花木的真葉長至2~3cm ,芽苗為4~5cm 時,可以進行移栽。注意選擇陰天或者晴天的早晚進行操作,前1d將營養土和苗床打溼,促進起苗。移栽過程中在營養袋內進行插孔,將芽苗植入,每個袋子裡放入一株,然後將土壤進行壓緊處理,並配合對足定根的澆水處理。最後搭建遮蔭拱棚,防止幼苗在陽光下被灼傷,保持幼苗生長發育的是適宜溼度,透光度選擇在 50% 左右,拱棚的高度設置為55cm 左右。
5 管護
5.1 播種後及幼苗管理
完成播種任務後,應頻繁地檢查苗床的溫度和溼度,及時進行調整,等到種子發芽後可以一點一點的將苗床上的覆蓋物撤走,包括松針、草等覆蓋物。
5.2 容器苗的管理
完成了芽苗的移栽後,對芽苗進行遮陽處理,選擇的遮陽網遮陽率在50%即可,等到芽苗成活後再逐漸將遮陽網撤掉,這期間使用保持土壤的溼潤狀態,定期澆水,每隔4.5d澆水一次,如果天氣過於乾旱,可以在每天的清晨傍晚進行一次就澆水。芽苗的生長初期階段為4月中旬至7月上旬,生長生期階段為7月上旬至9月下旬。所以,每隔半個月應進行一次追溼,使用0.1%的磷酸二氫鉀配合 0.1%~0.2% 的尿素。生長後期階段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這一時期應停止施肥,保證苗木能夠順利度過冬天。傘花木 1 年生苗的根莖長度在1.05~1.35cm 之間,高度約為50cm 。
5.3 鬆土除草
傘花木育苗使用了容器,因此要定時除草鬆土。除草的時間選擇在雨後天晴或灌溉後,除草的原則為除早、除小、除淨。
5.4 病蟲害防治
在傘花木的幼苗階段,如果沒有發現病蟲害的存在,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病蟲害措施。待到幼苗發芽以後,每隔10d進行一次病蟲害的防治處理,選擇的藥物為 0.1% 的百菌清、 0.125% 的敵克松,或者是 0.12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每個月噴灑敵殺死和樂果一次,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以提高苗木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