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若傳位給武三思,她能以「皇太姑」身份入太廟嗎?你怎麼看

2020-12-10 李時針的時針

文/時針

今天時針和大家一起嘮一嘮唐朝的那些事兒,唐朝在我的印象裡和其他的朝代真的不一樣,其餘的宋、元、明、清等可以說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外來入侵,然後統治被掀翻,完成了改朝換代。

可是時針認為唐朝並不是這樣,唐朝雍容華貴,崇尚武力,從唐初到唐末,哪怕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唐朝的名將從沒有斷過,這個朝代是被自己從內部瓦解的,因為他強大到只能自己走向滅亡的地步了。

唐代的文化是一種開放式的文化,在唐朝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極大地提高,湧現出一批傑出的女性,而站在這個金字塔頂端的就是武則天。並不是說武則天當上了皇帝才使得唐朝女性的地位得到發展,而是唐代女性的發展使得武則天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

武則天手中的皇位該何去何從?

武則天從李治的手裡,一步步的掌握了朝堂的實權,之後乾脆登上了皇位,建立大周。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這成就是可以拿出來說道說道的。但是女皇帝有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如何傳位的問題。

按照中國古代傳統思想,父業子承,天經地義。幾千年的觀念就是這麼傳承下來的,但是強勢的武則天打破了世俗的偏見,成了第一個女皇帝。她建立的武周,也想一代代傳下去。可是女子不方便的地方在於,她的兒子還是姓李,沒有周氏什麼事。

如果傳給兒子,那麼將來還是李唐的江山,自己在兒子手裡將江山搶過來折騰一圈,然後又還回去,對於強勢的武則天來說,是有點不樂意的。那麼最終為何她又將江山還回去呢?據記載是狄仁傑一句話,改變了武則天的主意。

且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狄仁傑

意思是這樣的,老媽和姑媽到底哪個關係近呢?如果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您可以永享太廟,如果立自己的侄子呢?我從沒聽說過誰將自己的姑媽供奉在太廟的。

如果當時武則天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在武周的初年,武三思為了堵住天下之口,必然會將武則天放入太廟之中。那麼將以什麼身份,的確是一個傷腦筋的事情。

一般太廟會供奉祖和宗,武則天創立武周,屬於開國高祖,但是武三思即位,又涉及到該怎麼安置自己父母這一問題。按照以往的慣例,都會追封自己父母一稱號,並且供奉入太廟。這樣她一個姑媽就顯得有點尷尬了,放在那裡總會顯得有點不倫不類。「皇太姑」的稱號也有些不倫不類。本來是武周高祖的功績,結果換來一個「皇太姑」的名頭實在是委屈。

一般給祖宗上香,都是自己的直系後代,武則天本來有自己的而已,但是如果被供奉在武家的祖廟裡,那麼她就沒有了直系後代,這樣隨著時間的發展,她的位置就會變得越來越尷尬,不出幾代,她就會被武家的後代給踢出祖廟,誰會在意一個去世了的人呢?況且過了幾輩之後,與她的血緣關係淡的幾乎沒了。

如果當時武則天傳位給侄子,如果武三思願意,她應當以高祖身份入太廟,而不是什麼「皇太姑」,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她會很快就被踢出太廟,哪怕是不被踢出,也沒辦法享受自己後代的祭祀,這對一個老人來說,真的是一個很難接受的現實。

時針說

其實想一想狄仁傑的這一句話直接戳到了一個老母親的痛處,自己的侄子怎麼可能比自己的兒子還親。哪怕是自己再有本事,在中國傳統思想上,自己的家業還是想完全交給自己的兒子傳承下去。這符合傳統,也符合人性。

正因為如此,武則天選擇最終將皇權再還給自己的兒子,然後以皇后的身份陪葬,永遠享受後代的祭祀與香火,不得不說這個選擇真的很明智。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收容男寵是為了快活?不,她甘願遭受汙名,是為了下一盤棋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奪得大統時已是暮年(69歲),擺在她面前最憂心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就是皇位的傳承。她有兩種選擇,傳給兒子李顯,亦或者侄子武承嗣,這讓她難以抉擇。陛下若傳位於兒子,則在千秋萬歲之後,仍能配享於太廟,享受萬世香火;若傳位於侄子,我可是沒有聽說過,有人將姑姑祭祀於家廟之中。武則天聽了狄仁傑的話,思慮良久,最終決定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這也就使得唐朝社稷能夠得以延續。
  • 一代女皇武則天,最後把皇位還給了李家,只因此人道出一句話!
    武則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一生為李治所存在,因為李治性格懦弱,漸漸朝廷的大權都落在了武則天的手上,武則天開始換掉了對李唐忠心的人,提拔了效忠她的人,比如最出名就是她的武氏家族,當然武氏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三思了。武三思初被封為梁王,親王品級,位置離太子之位很近。
  • 武則天臨死前被囚禁,卻還能與李治合葬,李家人不恨她嗎?
    武則天67歲登基,82歲被逼退位,在位整整15年,對於李唐皇室來說,就是整整15年的噩夢。武則天壞事做盡,為什麼退位後還能與唐高宗李治合葬呢?難道老李家的人不恨她嗎?
  • 武則天夢見鸚鵡斷了翅膀,狄仁傑的一句解釋,讓李世民死而瞑目了
    導讀:唐太宗李世民英明一世,卻在臨死前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沒能管住自己的女人武媚娘,讓她在自己的病床前與太子李治眉來眼去,結果自己剛斷氣,繼位的太子李治就迫不及待的將出家為尼的武媚娘接回了皇宮。
  • 呂后死後呂家被滅族,武則天死後為什麼武氏能夠保全?
    (武攸暨、武三思、武崇訓劇照)除了這層聯姻關係,武三思畢竟在武則天時代位高權重,黨羽遍布朝野,有人說因為李顯昏庸才又重用武三思,其實認真想來,政變得來的皇位,又怎能不安撫人心,穩定朝局?李顯將親家武三思大表為神龍政變的功臣,並委以重任,不就是想收攏人心,穩定政局嗎?但武三思並沒有收斂,反倒是狗仗人勢,變本加厲的擾亂朝政。
  • 狄仁傑晚年做了2件大事,一件光復大唐王朝,一件讓武則天退位
    聽完之後武則天擺擺手說,這是他另外的一個陳詞,如果不認罪就會被你打死,他是不得已才認罪的。後來武則天免了狄仁傑的罪,放了他出來,貶為彭澤縣令。5年後,狄仁傑被武則天再次任命為宰相。狄仁傑繼位為宰相,在位後做了兩件影響大周國運的事。首先要讓武則天立太子。
  • 呂后亂政,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都稱帝了,為什麼武家卻沒事?
    武則天雖然去世,政權回到了李唐手中,但武家的勢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舊活躍在政治舞臺。那麼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安然無恙呢?顯而易見,武則天的政治覺悟要高於呂雉,武則天雖說也進行了大清洗,但她可以做到知人善任,也提拔了很多賢臣、能臣,為國家做出了相應的貢獻。在武則天晚年,他聽從了狄仁傑建議,將李顯立為太子,也就是說武則天已經決定還政李唐,哪怕沒有神龍政變,李顯仍會成為天子。
  • 武則天即位後,遂把李旦軟禁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每日天天來,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中國武周時期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即位後,遂把李旦軟禁起來,這是為什麼呢?長壽二年(693)正月初一,武則天在萬象神宮舉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動,她自己執鎮圭為初獻,以魏王武承嗣為亞獻,梁王武三思為終獻。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武則天處斬,群臣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
    陪伴在皇帝身邊的臣子,固然能近水樓臺先得月,但若一句話說不對,便會成為皇帝刀下的亡魂。在唐朝時期,有位宰相就因為在信中寫了「青鵝」二字被武則天斬殺。群臣為宰相喊冤,武則天卻淡淡地回復道:「你們把這兩個字拆開看看,就知道他死得冤不冤了。」那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位宰相又是誰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觀唐習律四 武則天石淙詩會 16位詩人或氣焰囂張或如履薄冰
    李顯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記住,他可是武則天親生的兒子喲。但是太子的位置如同坐在火山口上,性命都未必有保障。這時的李顯對於自己能否繼承皇位可沒有什麼信心。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李顯曾經兩度在位。第一次繼皇帝位才55天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並被貶出長安。 這次詩會時,他已經退位6年,重新被立為太子還不到2年。
  • 武則天當年是如何稱帝的?她又建立什麼國號?
    影視劇武則天武則天年十四歲時,太宗李世民聽說她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才人。高宗李治即位後,高宗在寺中見到她,被她的聰慧美貌吸引,再次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她非凡的人生旅程。高宗封她為昭儀。當時王皇后、妃子蕭良娣經常與武昭儀爭寵,互相說壞話,高宗都不聽,晉封武則天為宸妃。永徽六年(655),高宗力排眾議,廢除王皇后而立武宸妃為皇后。
  • 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五位忠臣,其結局之悲慘令人心寒,都沒得到善終
    長安四年,八十歲的武則天病重,在迎仙宮休養。她的病情每況愈下,甚至,連宰相也很難見到女帝了。在這裡,只有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二人侍奉女帝。男寵的介入引起了武則天母子、君臣關係的緊張,武周政權也因此陷 入動蕩,人心不穩。兩人是否有謀反計劃?這也很難得知,沒有具體的證據。
  • 韋皇后:武則天第二,垂簾聽政,高調出場
    在歷史上,武則天之後,她的兒媳婦韋皇后也想當武則天第二,那她是為什麼有了這樣的心思,又是如何開始走入權利的中心呢?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其實唐朝的政變很多,韋皇后和唐中宗李顯當年被流放到房州的時候,不僅衣食不飽,甚至連生命都沒有保障,但兩個人同甘共苦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後來唐中宗李顯重新翻身第二次做上了皇帝的寶座,韋皇后和唐中宗李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 武則天稱帝後磨掉碑文?破譯乾陵無字碑,原本有字,傳統說法錯誤
    「仿始皇帝說」不可信,現在的秦陵前有無字碑嗎?沒!在泰山有一通秦朝無字碑,傳是嬴政所立,但由於年代久遠,當年到底有無刻字難說,甚至是不是嬴政所立也無法確認。實際上,秦始皇當年在秦山封禪時是刻石以記的。還有一種觀點,武則天立碑原本就沒有打算刻字,這叫「貞碑」。此「貞碑說」似有道理,但依據在哪?
  • 武則天禁貓的背後,隱藏的歷史真相
    王皇后為了幹掉情敵蕭淑妃,就慫恿唐高宗把武則天接回皇宮,企圖聯手對付蕭氏,想不到此舉如同引狼入室。王皇后非但沒有得到武則天的幫助,反而被武則天設計陷害,丟了皇后之位,蕭淑妃也漸漸失寵。傳看未遍,貓兒飢,遂咬殺鸚鵡以餐之,則天甚愧。武者國姓,殆不祥之徵也。」這段文字非常有趣:武則天在位時期,派人訓練貓和鸚鵡在一個食器中吃食,那意思是讓臣民瞧瞧,女主天下,沒什麼不可能的事兒,在女皇的感化下,萬物和諧,貓和鸚鵡可以和平相處。武則天命御史彭先覺監督,京城百官和監中外官考使一個接一個參觀。
  • 武則天:我比不過婉兒;太平公主:她比我厲害
    夫人高興不已,大加賞賜,並把這個消息傳遍了全府,人人都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跟他爺爺一樣能當宰相。結果一個月之後,大伙兒都傻眼了,一個女孩兒降生,這個女孩兒就是上官婉兒。那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如算命先生所說的那樣能夠稱量天下的人才呢?
  • 武則天在去世時,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李家,而不是自己的本家
    武則天在去世時,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李家,而不是自己的本家。在所有的朝代中,唐朝可謂到了頂峰,尤其是在女皇武則天的治理下,唐朝的經濟又上了一個臺階,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唐朝做文化交流。她也是非常有手段的,她為唐朝做了很大的貢獻。
  • 武則天妙用小情人,驅虎吞狼
    但是,李顯,你能夠狠下心來,殺掉你的親外孫嗎?哪怕永泰公主和安樂公主只有一個兒子能夠活下來,那就是武家人的血脈,就對得起了武則天的安排。仇恨是會被時間衝淡的,有了星星之火,武家人早晚還會起來。當面對強大敵人的時候,君臣可以一心,兄弟可以齊力,但是,當敵人被打敗之後,別人給你杯酒釋兵權,你還得誇他一千年。武則天深知這個道理,為了讓李武兩家齊心協力,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裡,她充分發揮了攪屎棍精神,不斷地挑撥離間,讓張易之兄弟,成了李武兩家極為痛恨的敵人。
  • 與武則天相比,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劉娥為何不稱帝
    然而武則天最終突破社會傳統,以女子身份登上皇帝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帝。 而劉娥卻始終沒有稱帝,以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的身份載於史冊,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我們一起看一下。
  •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顛覆想像,深度剖析控鶴府
    口臭都能聞到,可見武則天與控鶴府成員交往何其親密。 關於控鶴府的前身------控鶴監,狄仁傑也曾經上疏,直言你是要創立千秋偉業的,二張侍候左右,這不是影響你的盛名嗎?留下這個汙點,豈不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