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
大家也許會馬上想到安東諾夫設計局,想到其為運輸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而設計的安-225大型運輸機。但實際上,就飛機總體尺寸,特別是翼展和機高來說,比起美國上世紀四十年代研製的H-4運輸機,安-225無疑要「甘拜下風」。H-4高24.18米,同空中巴士A380相同,為並列世界第一;翼展達到了97.54米(安-225翼展為88.4米),至今還保持著最大翼展的世界紀錄。
俄羅斯安-225運輸機
「天方夜譚」的想法
上世紀三十年代末,美國作為同盟國一方同時要在亞歐兩地作戰,運送兵員、武器、彈藥等人員或物資時面臨巨大困難。特別是歐洲戰場,由於二戰初期德國潛艇幾乎控制了大西洋和相鄰大陸海域,盟軍海上運輸線常遇敵人襲擊而中斷,戰略物資和美國大兵不得不經常依賴空中運輸。但美國當時廣泛使用的空中運輸工具,是洛克希德公司「超級伊萊克特拉」旅客運輸機,只有區區十幾個座位,運載能力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為跨洋運輸問題大傷腦筋的美國軍方於是提出了一種巨型飛機的研製設想:能從美國本土飛向大西洋沿岸或太平洋沿岸任何地點,一次性空運一個整建制營,即500名全副武裝士兵或同等重量軍事裝備。
H-4巨型水上運輸機,人在它旁邊都成了小不點
「巨鳥」引圍觀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為提高飛機載重能力,當時的飛機設計師都會選擇增加機翼面積的辦法。按照當時的航空技術理論,要增加機翼的面積,必須加大飛機機翼的長度。因此H-4 巨型運輸機的機身上被裝上了一對翼展長達97.6米的巨大「翅膀」,這使它的機翼總面積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寬大,比後來的大型民用客機波音747(翼展為64.4米)以及美國現役巨型軍用運輸機C-5(翼展為67.88米)都要長得多。在當時,為建造這架巨型飛機,休斯公司特意修建了一個巨大的臨時性木質廠房,但到最後總裝時,因為H-4 實在太大,這座臨時廠房也「容」不下它,最後只好將飛機拖到長灘港的一個平船塢裡進行。新工地離飛機製造廠有好幾十公裡遠,只能把整架飛機拆分成幾大部件來運。在運送飛機部件的車隊前後,還跟著許多電工和電話線工,因為車上的飛機部件有些實在太大,一路上只好先把礙事的電線和電話線臨時剪斷,等車隊過去後再接上,整個運輸場面極為壯觀。在運送飛機的沿途,都聚集了許多人觀看,尤其是一些學校,為讓孩子們看到這一盛況,有的還特意放假一天。
看看那些車和船,就知道H-4是多麼的大了
曇花一現的命運
H-4運輸機歷史上僅造一架,而且最戲劇性的是,該機首飛後不久便被隱藏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一個巨大的飛機庫中。這一存,就是30餘年。
1947年11月H-4首次試飛成功。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H-4巨型運輸機的首次試飛卻成了它惟一的一次飛行。因為當時二戰已結束兩年,像H-4這樣的巨型運輸機已沒有服役的必要。試飛工作告停後,H-4被送進長灘港一個特意為它準備的大機庫,機庫特別安裝了良好的空調設備。當時的美國國防部之所以要以這種方式保存H-4,主要是考慮到未來需要時,還可以讓它迅速投入使用。由於嚴令禁止參觀,這個龐然大物很快便歸於沉寂。直到1977年,美國國防部整理二戰情報時「發現」了H-4,並認為以後不再會有機會起用這樣的老式巨型運輸機,才把機庫裡的空調關掉。1981年時又拆掉了飛機所佔的大機庫,隨後H-4先是被拖出轉移到長灘港東面的皇后道海灣供遊客參觀賞玩,後來又被送進了美國西部航空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