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以提高社區治理能力促民生服務

2020-12-12 公益時報網
金慧:以提高社區治理能力促民生服務

2018-12-11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金慧,女,197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市朝陽區團結湖街道中路北社區黨委書記,先後榮獲北京市優秀居委會主任、朝陽區優秀共產黨員、朝陽區社會領域紅色頭雁等榮譽。中路北社區先後創建為首都花園式社區、北京市社區規範化建設示範點、北京市六型社區、朝陽區綠色智慧平安社區等。社區社會組織司堃範愛心工作室榮獲首都社區志願服務組織之星、首都學雷鋒志願服務示範崗等榮譽。榮獲2008年國務院頒發優秀志願團隊獎的團結湖街道外語協會也是從中路北社區發展而來。

回顧十二年的社區工作,金慧書記始終本著「黨建統領、自治共享、服務居民」工作理念,堅持做到「四加強四提高」,以提高社區治理能力促民生服務。

一、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

抓好班子思想建設。她帶領班子以強化理論學習以及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強化「四個意識」,依託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分會,組織各個層面的黨員、群眾、志願者、和諧促進員座談、交流,提高了居幹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升了服務居民的質量。

抓好黨員教育管理。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組建百姓宣講團,黨委書記帶頭宣講,開展「黨課大家講」活動,讓黨員從「課桌後」走到「講臺前」。帶頭開展「雙承諾」,集中拆除130戶樓體一層外接超大陽臺及違建。社區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凸顯。

抓好平臺載體建設。規範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分會、居民議事廳等共商共治平臺。2017年新增黨建活動陣地17個。打造黨群信息平臺,利用街道的智慧黨建、彤馨黨社互動站及社區微信公眾號等數位化平臺,設立黨建專版,老黨員們過上了線上黨組織生活。

二、加強社區組織建設,提高社會動員能力

建陣地規範有序發展。金慧書記利用街道收回的出租房屋,建設了「團YI」空間。採取品牌組織輪值託管制度,司堃範志願者愛心工作室在「團YI」空間駐守,並輻射帶動其它社會組織發展,協助社區開展公益服務,滿足群眾多元需求。成立「彤馨黨社互動站」,開展彤馨黨建、彤馨益民等六大服務內容,提升了社區服務的精準化。

樹品牌引領發展方向。「司堃範志願者愛心工作室」於2005年成立,是在已故國際紅十字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司堃範倡導下成立的。工作室開通了「為老服務熱線」,累計接聽熱線電話3000多個,義務開展家庭護理達9800餘次。金慧書記經常思考如何擦亮老品牌,如何在新形勢下發揮新作用。她積極連結資源,引入朝陽醫院、團結湖醫院的專業力量,醫護人員定期到社區服務,使工作室向專業化發展。

重文化凝聚社區力量。金慧書記藉助街道文化中心坐落於社區內的優勢,突出文化引領,指導社區成立了9支文體隊伍。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我們的節日」、「未成年人教育」為主線,開展各類傳統文化活動,提升居民的參與度歸屬感,並逐漸從自益型組織向互益型組織轉變。

三、加強社區協商民主建設,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共商共治解出行難題。針對社區交通問題,在街道工委、辦事處的指導和幫助下,社區黨委依託黨政群共商共治工程確立了社區交通微循環項目。召開十餘次「居民議事廳」會議,跟隨專家進行調研,發放三千餘份調查問卷,最終形成了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並予實施。通過拆除私裝地鎖、機動車單向行駛、增加隔離設施等措施,實現了小區內行車規範,交通有序。社區還組織交通志願者定時在社區內引導司機和行人文明出行。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市公安局局長王小洪等領導先後到中路北社區調研。全市緩堵工程亮點推廣會在中路北社區召開。

四、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團隊服務能力

金慧書記將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滲透到社區服務管理的全過程中,她在社工中提出「八個字」服務承諾,即「及時、具體、有效、持久」,其中「及時」指社工發現、了解居民需求要及時,回應居民期盼要及時,解決問題要及時;「具體」指社工針對不同的居民訴求和願望,要積極提供具體服務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滿足居民個性需求;「有效」指社工要把是否解決好居民問題、保障好居民利益作為服務居民的標準,要出實招、辦實事;「持久」指社工要把為居服務理念一以貫之,堅持不懈的做好、做實、做細,不斷提升居民的滿意度。

2010年,金慧書記取得了社會工作師資格,她將社會工作方法運用到工作中,利用小組工作法指導好姐妹聊天組的活動,使獨居老人晚年生活更幸福。結合彤馨黨社互動站,在服務站設立綜合窗口,抽調人員與專業社工組成服務團隊,採取「團隊+項目」的方式,以專業社會工作支持社區服務,開展了為老助殘等系列活動,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

十二年的社區工作,金慧書記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用自己的愛心和實際行動,默默耕耘,忠誠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為社區建設構築了精神高地,為社區和諧穩定揚起心靈風帆,展現了新時代社區工作者的風採。

團結湖街道辦事處

2018年8月17日

相關焦點

  • 固原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提升民生服務能力
    人民網銀川7月4日電(高嘉蔚)今年以來,固原市以城市基層組織建設統領社區治理,不斷健全組織體系,建強活動陣地,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服務民生水平。 強化黨建引領,健全服務體系。
  • 提升社區公共衛生治理能力
    當前,以社區黨員幹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物業公司、自治組織、居民組成的社區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還不夠系統嚴密,要建立強大的社區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還需更系統的政策支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實到社區,讓社區居民對公共衛生治理有著更好的體驗、對「健康中國」建設有著切實的感知。  社區公共衛生治理須兼顧常態服務和應急管理。
  •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模式
    央廣網天津12月16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劉陽)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近日,中新天津生態城社會黨委指導海博社區建立起了「黨建引領、警社聯動、共同締造」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打造了生態城基層社會治理新亮點。
  • 積極創新社區治理模式 切實做好民生服務工作
    市北區政府副區長曹鎮說,總書記視察山東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青島改革發展指引方向,特別是對社會治理、服務民生的重要指示,對我們是有力鞭策、巨大鼓舞。「市北區作為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結項驗收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按要求完成,正在進一步完善提升。
  •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模式-新聞中心-北方網
    中共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也明確要求,要將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與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緊密聯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  經過半年的探索創新,生態城社會黨委指導海博社區建立起了「黨建引領、警社聯動、共同締造」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機制。
  • 後疫情階段社區治理 和民生服務的思考與建議
    後疫情階段社區治理 和民生服務的思考與建議 2020-04-2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盧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攻堅戰中,社區基層組織與社區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與志願者、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者等社區內外的多元主體都發揮了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社區疫情防控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 張敬華專題調研社區民生服務工作
    本報訊(記者 劉曉) 3月3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專題調研社區民生服務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完善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
  • 「振大模式」探索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社區服務模式的創建是一個十分複雜繁瑣又艱苦的系統工程,為了做好振大社區,並作為一個模式進行推廣,付振玉董事長為社區事業的發展用心用情用力,響應政府對民生項目推廣和發展要求,在民生事業上做出了標杆和典範。
  • 嶽華峰調研西鹹新區基層治理和社區建設情況
    12月9日,西安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嶽華峰調研西鹹新區基層治理和社區建設情況。他強調,要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不斷完善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 提高社會服務項目運營管理能力,促進社區發展治理
    為了增加社區居民及社區社會組織對社會服務項目的運營管理,有效促進社區社會組織有序參與到社區發展治理之中。12月3日,由資陽市民政局主辦,資陽市心公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鴻豐社區居委會協辦的「資陽市雁江區鴻豐社區營造服務採購項目——社會服務項目的運營管理」講座,在鴻豐社區會議室順利開展,鴻雁合唱隊、夕陽紅健身舞隊、鴻豐社區太極隊合計33名,1名黨員社工、1名社工助理參與。
  • 民生實事「百姓點單」 昆明盤龍推行社區創新治理模式
    在全省率先推行民生小實事方案,盤龍區此舉以民生小實事為抓手,以挖掘居民需求作為核心,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推動社區自組織、自治理、自發展,打造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社區黨組織牽頭根據群眾商議情況,召集居民群眾及相關方反覆討論、充分聽取民意,進行決議。居民群眾自願成立項目小組負責組織實施。評議。民生小實事項目實施過程中及實施完畢後,街道、社區組織相關群眾進行滿意度評議。提高群眾自治能力,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這是好事。
  • 社區「微」治理 服務「大」民生
    一大早,社區網格微信群就熱鬧了起來。近年來,柳巷街道起鳳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始終以關注「不滿意」、解決「最急需」、追求「更滿意」為工作目標,為居民做好每一件小事,讓社區更加文明和諧,安全宜居。「微」平臺 「大」作為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起鳳街社區高度重視社區治理,利用「微」平臺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加以解決。建立溝通「微」平臺。
  • 智慧化民生治理——屏峰社區
    智慧化民生治理——屏峰社區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1-24 14:50:17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屏峰社區流動人口眾多,農民出租房帶來的是關乎社區安穩大問題。但是屏峰社區近年來一直在「出租房旅館式」管理方向上進行探索,引入屏峰鄰裡中心和德信長租公寓,執行出租房旅館式管理,打造社區+房屋智慧管理平臺+實體和虛擬程序兩個總臺的「1+1+2」網際網路管理新模式,極大程度上緩解了出租情況難以管理的問題。
  • 新鄉紅旗區西街街道:基層治理「小網格」 託起民生「大服務」
    科學建網「小網格」變身黨建工作「大平臺」西街街道堅持科學建網,按照黨建工作到網格、服務群眾到網格、社會治理到網格的要求,依託黨群服務中心,搭建基層治理的網格框架,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實行網格化層級管理,即把「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劃分為四個層級網格,街道層級由辦事處書記擔任二級網格長;社區主任擔任三級網格長;小區層級按照專職配備
  • 民生智庫 | 從老舊小區改造,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提升
    原創 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民生智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 小網格服務大民生,煙臺高新區馬山街道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有方法
    21日,記者從煙臺高新區馬山街道獲悉,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馬山街道推行社區「網格化」疫情防控,建立健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確保責任到人、聯繫到戶,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馬山街道注重總結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經驗做法,努力實現社區網格化「管理全覆蓋、資源共分享、信息網絡化、服務零距離」,打造有溫度的城市社區管理模式,不斷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 「小網格」服務「大民生」,這個社區有妙招
    「小網格」服務「大民生」,這個社區有妙招 2020-12-05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創新方式提高基層治理水平
    11月5日,《新店子社區報》「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刊」送到了轄區群眾和商戶的手中。這份社區報已經辦了10年,是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舟水橋街道新店子社區宣傳黨的政策、提高社區治理水平、服務社區居民的好幫手,老住戶們閱讀它已成了習慣。
  • 濰坊昌邑下營鎮以轉型促發展 以發展促民生
    今年以來,尤其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濰坊昌邑市下營鎮堅持以轉型促發展,以發展促民生,以民生促和諧,創新思路踐行群眾路線,統籌推進工業園區、鎮區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加快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發展步伐,取得良好成效。  項目推進,工業經濟躍上新臺階。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下營鎮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全面增強產業競爭力,在產業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 民生微實事怎麼辦?社區群眾提意見
    據了解,觀瀾辦事處通過居民議事的形式,將全面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管理的熱情,充分發揮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自治作用,做到民生工作服務民需、尊重民意、體現民願,不斷增強基層公共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努力建設更高質量的民生幸福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