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這道「釀春」的菜,是客家釀菜之一,究竟有多好吃呢?

2020-12-14 魅力時尚說

世界上的吃貨如此之多,每一個吃貨都有心目中屬於自己喜歡吃的美食。而且在中國吃貨是更加多的,因為中國的人口多,並且中國的美食就非常多,甚至對於吃貨來說,中國就是一個美食天堂,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覺得?

說到中國的美食,大家肯定吃過不少,而且在中國的菜系有很多,比如八大菜就非常有名氣。除了八大菜系,還有很多地方菜系。從廣義上來說,粵菜是由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樣構成的。前面兩者最近都有經常吃到,獨獨正宗的客家菜久違多時了。

說起客家菜,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各種釀菜,比如市場上常見的「煎釀三寶」。這一次,小吳要去客家人很多的惠州,去找一款已經沒什麼人做的客家釀菜,它的名字叫——釀春。小吳找到了一家店,這家店有點像去吃農家樂的感覺。

來吃的顧客非常多,幾乎都坐滿了人,而且每一個桌子底下,有一個可以燒柴火的缺口,沒想到還需要客人自己燒柴,這是什麼體驗?小吳直接就點了幾道菜,這釀春肯定是要點的,是這家店的招牌菜,也是特色菜來著。

小吳先是喝上一碗豬紅湯,是豬雜和豬紅一起煮的,湯的味道豬雜味比較濃鬱些,食材吃起來都是很細的,特別是豬血,很滑嫩。然後要吃的就是傳統小吃,叫做阿嫲叫,意思就是奶奶叫的意思。裡邊的餡料的蘿蔔、蝦米。豬肉和冬菇。

外皮還是很酥脆的,餡料很入味,頗有風味,但還是有點普通的。最後要吃的就是釀春了,其實就是雞蛋做成的美食。在一塊雞蛋裡,居然還包著肉,一口吃下去,味道是好玩,三種味道遞進,鹹淡的味道,肉也是很緊實,肉泥的狀態。非常有誠意和美味的菜。不知道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客家「釀」菜文化:幸福是「釀」出來的
    煮的過程,就是三層食材之間的「釀」。客家人傳統中又把這道菜叫作「鳳凰投胎」。實際上,客家人傳統豬肚雞,釀的層次可以更多,雞裡面包鴿,鴿裡面再包鵪鶉蛋。當然,釀講究食材味道的調和,要葷素結合,性質相近,陰陽相和,達到溫補的作用,味道要成體系,比如,客家人不會在豬肚雞裡面包一條魚,那樣子,客家人叫「隔味」,那是不相宜、不好吃的。怎樣做到相宜?
  • 客家菜煎釀豆腐
    第一次接觸到這道菜是在漳州的客家樓酒店,非常的慚愧!第一次吃竟然沒有吃出夾心,還以為就是家常豆腐。心想還是俺豆腐之鄉淮南的釀豆腐做的好吃,技術水平也高。兩片嫩豆腐中間夾肉泥,外層裹上蛋清糊炸至焦黃,然後用番茄酸甜汁烹飪,色如金桔,開胃解酒,大人小孩都愛。
  • 客家釀菜——無所不釀
    在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的古代,因為嶺南少產小麥,遷居嶺南的客家先民沒有條件包餃子,祖祖輩輩形成的飲食習慣促使他們將包餃子的技巧加以改造,以豆腐代替麵粉,把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這就是釀豆腐的由來,後來逐漸形成了釀菜卷、釀豆皮、釀苦瓜等以釀為特色的客家系列食品。
  • 萬物皆可釀 | 客家「釀」文化
    那麼,為什麼釀菜那麼鮮美?能釀些什麼呢? 餃子有餡,釀菜有釀心。畢竟是難民,早期在山區居住的客家人用肉做釀心比較奢侈,所以選擇了便宜又管飽的糯米作為餡料。後來富裕了,以韭菜和豬肉魚肉為主的釀心多了起來。但很多家庭仍然保留著以糯米入釀的習慣。
  • 客家人有多愛吃釀菜?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
    而客家菜,也同廣府菜,潮汕菜一同被稱之為廣東「三大菜系」。每當過年過節,或者有客人到來之時,也定會拿出自己的招牌菜「釀豆腐」來一表心意!客家人對釀菜有著情有獨鐘的熱愛,尤其是在農村中更是享有著「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的美譽。每當經過客家菜市場的時候,你也定會發現很多熟食攤位上會擺著各種各樣的釀豆腐,釀辣椒,釀茄子等等五花八門的釀菜,而且生意都特別興隆,選擇困難症的人往往不知從何下手。
  • 客家釀菜:簡直好吃到讓人不要不要的...
    客家釀菜得名取「釀」的「包裹」、「內中」 之義,符合它的製作方法,即將肉餡放入豆腐或者蔬菜之中。釀菜又分為豆腐釀和蔬菜釀,例如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等等,釀菜多採用蒸、燉、煎、炸等烹調方法。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將餡泥釀進火柴盒大小的豆腐塊中,用植物油熟炸再轉煲即可食用。釀豆腐可以說是客家飲食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原文化的象徵。
  • 江西客家人的釀菜:萬物皆可釀!
    釀茄子 這道菜在客家很常見,做法簡單 汁濃肉多,百吃不膩 當然啦,客家的拿手釀菜遠遠 不止3道招牌,多得去啦 善良手巧的客家妹子們
  • 客家釀菜新吃法,教你詳細調餡技巧,學會了不管做什麼釀菜都好吃
    客家人很喜歡做釀菜吃,比如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辣椒等,而且逢年過節時都喜歡做幾道來待客。說起做釀菜,大家都知道要用到餡,餡調不好的話,做出來的釀菜也就不受歡迎了。那麼,怎樣調餡才好吃呢?這裡有一個小技巧,也是非常簡單,看一遍就可以學會,學會後不管做什麼釀菜都好吃哦。今天鐵頭也順便跟大家分享一道客家釀菜的新吃法,不釀豆腐和苦瓜那些了,咱們釀草菇,以前我們的草菇應該都是炒著吃吧,或許偶爾也會用來煲煲湯,但是釀來吃,應該很少人試過,沒試過的朋友,不妨試試哦。
  • 客家釀菜,不放過每一種食材
    鯛魚、銀魚、香魚、大蝦、花菜、春菊葉、櫻花葉、鮮筍、蘆筍、洋蔥、茄子、毛豆、南瓜、冬瓜、紫蘇葉、莧菜葉、銀杏、鮮貝、海螺、海鰻、墨魚、牡蠣、幹柿子、香蕉幹、大蟹肉……從春至冬,四時各有應季食材,應接不暇。很多人不熟悉的是,在粵菜的客家菜分支中,有一種醇厚鮮香,又不失家常質樸的烹飪方式——釀菜。
  • 惠州味,釀出來
    釀春即為釀蛋,原本主要用於孩子生日時加是一道菜,平時不太常見。舊時家中孩子過生日,大人都會煮兩個蛋用於慶生,但只是蛋又單一了些,所以惠州人愛釀的本領又發揮出來了,居然想到了往蛋裡釀些肉餡。釀春是個技術活,即使是熟手釀一個也要幾分鐘。做了幾十年惠州菜的高記老闆高燕來,就有一手釀春的技術。用他的話說,在娘胎裡就跟母親學了這技術。
  • 廣西客家6款釀菜,客家菜的經典釀菜,客家人來說說最喜歡哪一款
    無菜不能釀,客家人對釀菜的食材選擇種類之多到無法估計,豆芽、小蔥、菜葉、豬大腸、田螺、豆腐等等,常見的食材客家人都能做成釀菜,對客家人來說,萬物皆可釀!下面介紹6款釀菜,款款是客家釀菜的經典菜,如果你是客家人,我想最少吃過其中兩種。
  •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釀三寶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傳說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是餃子的情結造就了客家釀菜。釀就是把類似餃子餡料的釀醬釀進豆腐等主料裡。有釀豆腐、釀苦瓜等等。3、將醃製好的肉餡釀入豆腐裡。4、平底鍋熱油,放入豆腐塊小火煎制。將每一面都煎至金黃。5、取一小碗,再倒入適量的生抽,糖和澱粉和適量的水,調成醬汁。6、將調好的醬汗倒入煎至金黃的豆腐裡,加蓋燜2分鐘收濃汁,最後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 教你煎釀三寶之一,客家釀豆腐,鮮嫩醇香又下飯
    大家好,我是晶晶,廣東美食甲天下,惠州自然不能例外。說起惠州客家美食可以說數不盡數,但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客家釀豆腐」。除了自己在家經常可以吃到之外,也包含了很多小時候的回憶在裡面。一般客家人有好事、或者過年有親戚探親的日子,釀豆腐是一道必不可少上臺的特色菜!
  • 釀菜這麼做超好吃!
    釀菜起源於客家文化,從中原遷徙至南方的客家人,思念家鄉味道和製作節日食品時,苦於當地沒有包餃子的麵粉,只好就地取材,用不同的原料來代替餃子皮包裹餡料。其實,討厭一樣食物也許是沒有吃到更好吃的版本,就好像最開始不喜歡吃香菇一樣,自從接觸到「蝦釀香菇碗」的做法,秒變大型真香現場~做法也很簡單,把香菇作為容器,在上面釀蝦肉泥。還在蝦泥裡還放了玉米粒、馬蹄碎和胡蘿蔔碎,顏色搭配更有食慾,口感上層次也豐富。
  • 來到廣東,不要錯過客家風味的幾道釀菜,滋味可口讓人回味
    有客家人就會有客家美食,客家美食有很多並且有些美食在我們聽來會有些奇怪。我們很少會吃到。客家人對一種菜特別迷戀,就是釀菜。什麼食材他們都能做成釀菜,而且什麼場合都不會少了這道樣菜。這種飲食習慣,一開始這屬於廣東那些客家人,但是時間走了之後整個廣東有非常多的人都喜歡上了釀菜。今天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用各種各樣食材做成的釀菜。
  • 粵菜大廚分享~客家釀菜做法大全!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傳說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是餃子的情結造就了客家釀菜。
  • 老闆請吃客家菜,這道「雞蛋卷」一上桌就一掃而光了,超讚!
    老闆請吃客家菜,這道「雞蛋卷」一上桌就一掃而光了,超讚!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特色,而客家菜也是中國飲食較為古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客家菜口味偏鹹,但是卻深受很多人的喜愛。正好最近公司老闆請客吃飯,當時也是想了很久菜決定去吃客家菜的,結果在吃飯的中途,忽然上來一道類似「雞蛋卷」的客家菜,餐廳服務員說這是他們家的招牌菜,很多人都是專門吃這道菜才來他們家的,同事們嘗了一口,都讚不絕口,沒一會兒就將它一掃而光了。
  • 微➲美食 舌尖上的客家:客家菜大全(釀菜)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飯有飯香,肉有肉味」。有所謂「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鵝不濃」的講法。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釀見長,尤以砂鍋菜聞名。客家菜講求四時節氣,有「冬羊、夏狗、春雞、秋鴨」之說。小編會不斷精選、整理一些客家菜,供喜歡客家菜的朋友們參考。
  • 分享「客家菜煎釀豆腐「教程 不會的快進來學吧!
    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的名菜。久負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釀豆腐是中原傳統飲食習慣與遷徙地特殊產生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典範食品。釀豆腐又稱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人的傳統菜式,屬於廣東菜、客家菜系。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也是客家人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之賓客菜。客家人將豆腐挖個小洞,將調了味的肉泥釀入,先將豆腐兩面煎黃,然後再加醬汁燜至入味,最後澆上薄薄的澱粉芡汁,點綴些紅綠。
  • 煎釀三寶之一:煎釀辣椒
    煎釀三寶,是廣東、香港、澳門地區常見的一種特色小吃菜餚。三寶,通常指的是釀辣椒、釀茄子和釀苦瓜。釀,是指的將肉餡放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