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廣東,不要錯過客家風味的幾道釀菜,滋味可口讓人回味

2020-12-14 皮皮熊美食

導語:提到廣東我們就會想起一年四季溫度都比較高的氣候,提起廣東的美食,我們應該就會想起他們的早茶,但是廣東的美食,絕不僅僅只有早茶這一項。廣東那邊的方言有很多,不僅有粵語,還會有客家話,這是因為有客家人。有客家人就會有客家美食,客家美食有很多並且有些美食在我們聽來會有些奇怪。我們很少會吃到。客家人對一種菜特別迷戀,就是釀菜。什麼食材他們都能做成釀菜,而且什麼場合都不會少了這道樣菜。這種飲食習慣,一開始這屬於廣東那些客家人,但是時間走了之後整個廣東有非常多的人都喜歡上了釀菜。今天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用各種各樣食材做成的釀菜。

第1個就是釀豆腐,其實各種釀菜的做法聽起來並不是很複雜,就是把各種食材挖空,然後放上做好的餡料就可以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有些食材在中間挖空的時候很容易會碎掉,煮熟的過程中更難把它做的完整,就像豆腐一樣,豆腐本身就很酥很軟,想在中間挖空放上餡料,是一件很考驗手法的事情。要很有經驗的人才能做好這道釀豆腐並且在選取食材上,也不是隨意的任何食材就可以,豆腐的選擇和豬肉的選擇都有講究,很多人喜歡吃瘦肉不喜歡吃肥肉,但是如果釀豆腐裡全是純瘦肉的話,就會影響口感,這個時候一定要放上五花肉做好的肉餡,口感會比較好。

第2個就是釀豆芽,雖然釀菜大多數都是把食材中間挖空之後放上做好的肉餡,但是豆芽這個如果把豆芽挖空,難度就太大了,所以就有一種新的做法,就是把豆芽和火腿絲穿起來。就算改良過後的方法做起來也依然非常複雜,首先就要考研做菜人的刀功了,要把火腿切成和豆芽一樣細的火腿絲,然後還要把火腿絲和豆芽一個一個的穿起來,想吃到這道美食也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可能做上這一道菜要花上幾個小時。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客家人為了吃上一道美食也是費了很大的功夫。可能釀豆芽的出名,更多的就在於它的做起來比較困難。

第3個是釀苦瓜,很多人對苦瓜知道才不怎麼感興趣,因為他吃起來口味並不怎麼好,如果苦瓜沒有經過處理直接來炒的話,炒出來的苦瓜就會又苦又澀。但是苦瓜經過一定的處理之後,做出來了就會帶著一股清香的味道,現在這個季節吃苦瓜非常合適清熱解火。釀苦瓜相對上面兩道菜來說做起來就比較容易了,直接把苦瓜切成段,然後挖空就好了放上肉餡就好了。做成了的釀苦瓜,苦瓜微苦又滲入了肉末的香味,肉末中也滲透了苦瓜的清香,兩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我們就會忽略掉苦瓜那略微的苦味。很多不太喜歡吃苦瓜的人都會喜歡吃釀苦瓜這道菜,因為它跟普通炒苦瓜比起來口感有非常大的區別。

第4個是釀黃粄,上面給大家介紹了三種釀出來的菜,而這個美食可以算作是糕點類的。釀黃粄做起來到複雜程度,跟上面三種比起來更甚。因為它需要準備的材料比較多,不僅要把皇粄挖空放上準備好的肉餡。還要準備一種草藥,因為釀黃粄中的黃色並不是這種食材原本的顏色。它是用梗米的做的,泡過水的梗米本身的顏色並不是黃色,它的黃色是來自於一種草藥。把草藥煮出黃色的水之後把梗米泡在裡面,直至梗米變成黃色。然後才能把梗米做成長條之後,再把肉餡放在中間,再次煮熟,才能做好這個釀黃粄。就算客家人很願意在吃東西上費工夫,但是因為這個製作過程太過複雜了,還需要去找草藥,所以現在平常的日子裡,客家人很少會吃這個釀黃粄。

第5個是釀鯪魚,釀鯪魚這道菜,如果我們第1次吃的話,一定會給我們非常大的驚喜,因為它的做法太過精細了。根據以上幾道菜的做法,普通的釀鯪魚,我們可能會覺得就是把魚的肚子剖開放上肉餡之後做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它是首先要把魚的魚皮包下來,然後把裡面的魚肉整塊取出來,保留完整的魚皮,然後把魚肉剔除魚刺之後,把魚肉剁成餡,再混合一些其他的食材,再放回魚皮裡做成魚的形狀。這個這道菜的時候稍微有一點不慎,就會破壞這條整條魚的美觀,就不是一道完美的菜了,所以做起來要非常小心,而且鯪魚的魚刺非常多,剔除魚刺的過程也非常麻煩。吃這道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魚皮下是完整沒有刺的彈滑的魚肉是什麼感覺了。

第6個是釀雞蛋,釀雞蛋這個做法就非常日常和簡單了,就是把雞蛋放在鍋中攤開之後,做成類似雞蛋餅的樣子,然後再把肉餡放在裡面,繼續把肉餡做熟就可以了。釀雞蛋做好之後會跟蛋餃有點相似。釀雞蛋可能是所有釀菜中最為普通,做法最為簡單的一道菜了,所以它會經常出現在廣東人的日常生活裡,雖然它的做法很簡單,但並不影響它的好吃。

結語:我們再想起廣東的美食,就不會僅僅局限於它的早茶了,而還會有這些做法聽起來就非常複雜的釀菜。雖然一開始是起源於客家人的特色美食,但後來逐漸發展到了整個廣東地區,現在全國各地區也都會有釀菜。大多釀菜才做起來都非常複雜,但是做好之後的成就感和它的美味就可以抵消這些做菜時的不容易。這些釀菜雖然是起源於廣東客家人,但是我們在自己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嘗試來做一下。因為它的食材並不特殊,只是做起來需要一點耐心。還有很多用更奇特的食材做出來的釀菜就不在這裡一一介紹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發掘一下。

相關焦點

  • 客家釀菜:簡直好吃到讓人不要不要的...
    「Hakka百科」」釀,即指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後加熱成菜的方法。」「釀菜」是廣東客家人最普遍又最聞名的佳餚,凡來到廣東的外地人,在各大小餐廳都能品嘗到客家釀菜。在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的古代,因為嶺南少產小麥,遷居嶺南的客家先民顯然沒有條件包餃子,可是祖祖輩輩形成的飲食習慣卻促使他們將包餃子的技巧加以改造,思鄉的中原移民便以豆腐代替麵粉,把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發展為釀豆腐,後來又逐漸產生了釀菜卷、釀豆皮、釀苦瓜等以釀為特色的客家食品系列。客家釀菜是中原文化與嶺南土著文化及其自然環境相融合相適應的產物。
  • 客家煎釀三寶
    我想,這大概就是家鄉菜的味道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鄉的味道,我也不例外。作為一個生在廣州的客家人,家鄉的味道莫過於逢年過節時那熟悉的肉香味。而我最想說的,就是著名的客家菜式—煎釀三寶。客家煎釀是客家人在重要日子裡不可少的傳統菜式,而釀豆腐在釀菜裡當屬最絕。以鮮嫩滑香、營養豐富聞名,深受客家人和外地人的喜愛。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咬一口正宗釀豆腐,客家人就像回了家。」
  • 到廣東梅州遊玩賞美景勿忘品美食,這5道美食小吃一定不要錯過
    大家好,咱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廣東梅州美食。梅州是廣東省的地級市,其境內名勝古蹟眾多,風景優美,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地方。您到梅州賞美景的同時還能吃到極具當地特色的美食小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5道梅州美食小吃,您到這裡遊玩一定不要錯過哦。
  • 在廣東,飯桌上的客家菜被嚴重低估了...
    在廣東,粵菜一直以廣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足鼎立其中廣府美食最先被眾人熟知廣東的客家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深圳龍崗等地最主要,客家美食可不只有「釀」菜而釀的做法,也能延伸到茄子、苦瓜上,再加上釀豆腐,這三道釀菜一起被稱為「煎釀三寶」。
  • 惠州這道「釀春」的菜,是客家釀菜之一,究竟有多好吃呢?
    從廣義上來說,粵菜是由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樣構成的。前面兩者最近都有經常吃到,獨獨正宗的客家菜久違多時了。說起客家菜,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各種釀菜,比如市場上常見的「煎釀三寶」。這一次,小吳要去客家人很多的惠州,去找一款已經沒什麼人做的客家釀菜,它的名字叫——釀春。小吳找到了一家店,這家店有點像去吃農家樂的感覺。
  • 美食 | 客家風味小記
    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省的本地人之一,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風俗,當然,隨之產生的也有許許多多的客家美食。今天,糰子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客家美食,一起領略美食的魅力~客家菜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州菜、潮菜並稱廣東三大菜系。
  • 在廣東,客家美食被低估了!
    本文轉載自:深圳達人說(ID:szdrs0755)粵菜,主要由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三種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組成廣府美食被不少外地遊客熟知潮汕美食也是很多人的其實,客家菜如同客家話一樣古老,在粵菜的三大流派中,可謂是最原始的廣東「土」菜。廣東的客家,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深圳龍崗等地。
  • 客家釀菜——無所不釀
    「釀菜」是廣東客家人最普遍又最聞名的佳餚。客家人的先祖大都來自中原地區,黃河中下遊有悠久的小麥種植小麥歷史,百姓習慣吃麵食,並且樂於吃包餡的食品。在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的古代,因為嶺南少產小麥,遷居嶺南的客家先民沒有條件包餃子,祖祖輩輩形成的飲食習慣促使他們將包餃子的技巧加以改造,以豆腐代替麵粉,把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這就是釀豆腐的由來,後來逐漸形成了釀菜卷、釀豆皮、釀苦瓜等以釀為特色的客家系列食品。
  • 40款客家美食匯總,清遠人你吃過幾種?
    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製法獨特、味香濃鬱、色澤微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客家釀三寶是一道廣東省的漢族名菜,包括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具有色澤各異、形狀美觀、味道獨特的特點。
  • 客家菜煎釀豆腐
    第一次接觸到這道菜是在漳州的客家樓酒店,非常的慚愧!第一次吃竟然沒有吃出夾心,還以為就是家常豆腐。心想還是俺豆腐之鄉淮南的釀豆腐做的好吃,技術水平也高。兩片嫩豆腐中間夾肉泥,外層裹上蛋清糊炸至焦黃,然後用番茄酸甜汁烹飪,色如金桔,開胃解酒,大人小孩都愛。
  • 客家風味,食在綠葉家.
    不畏艱辛,自食其力,是客家人的生存之道。在物質條件好轉的現代,我們父母一輩的客家人,仍保留著勤懇耕種,踏實過日子的習慣,而他們的子女,也在努力克服各種困難,適應自然。 動蕩之下,為了生存,一切從簡,流傳下來的客家菜,烹飪的方式普遍簡單,口味相對清淡。近些年,客家餐館在市面上開始佔有一席之地,其中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等代表菜也廣為人知。
  • 大埔美食是「客家美食」的代表 還保留著中原風味(組圖)
    1000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跨山涉水而來,來到南方並從此定居在大山中,1000多年來,他們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美食,他們的鹽焗雞、釀豆腐和紅燒肉,已經走遍全球,成為最具客家特色的美食,而且,他們的美食文化,依然保留著點點滴滴中原的印記。
  • 用地道客家菜將惠州人折服,這家店來頭真不小...
    客家老師傅堅持用純手工去製作每一道釀豆腐,時間和手藝成為了風味的「催化劑」。從磨漿到豆腐成型,每一步都需要滿滿的用心才能做出完美的豆腐。讓人驚喜的是,沒想到在永安客家王也能吃到正宗的烤羊排。大塊羊排,肥瘦相間,嫩而入味,咬一口滿嘴肉香,全無想像中的羶味。
  • 廣東客家名菜10款
    然後把燒好的五花肉拿出來,逐漸將內(有皮的在底)平整地放了碗裡,上面鋪上一層梅菜段,再倒入原湯,上籠蒸透。走菜時潷出原湯,把肉反轉扣在盤中,原湯嘗好味燒開,用水澱粉勾芡,澆在肉上即可。釀苦瓜有清熱解毒、明目敗火、開胃消食之效。客家菜有很多菜式,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就是釀式菜,即將剁好的肉餡釀進各種材料中,然後煎(或者燜)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煎釀三寶,也就釀苦瓜、釀辣椒和釀茄子。做這道菜的程序是:首先將豬肉、牛肉和魚肉剁碎,加入調味料拌勻。
  • 這一客家美食,綜合了中原地帶和廣東嶺南文化的特色,很有風味
    對於廣東的客家文化,小編先跟大家簡單談一談歷史吧,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客家並不是廣東的原住居民,他們以前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後來因為戰亂的一些原因,就有一部分人從中原地方遷徙到了南方,生活在廣東的北方一帶。在廣東,大部分正宗的當地居民都是說粵語的,但是在廣東北方那一帶,比如梅州,河源那一帶,說的是客家話。
  • 在廣東,客家美食嚴重被低估!
    反而客家美食,總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甚至還經常會有疑問~廣東還有客家美食嗎?客家不是在福建廣西嗎?客家菜就是釀豆腐吧?其實,客家菜又稱東江菜,如同客家話一樣古老,在粵菜的三大流派中,可謂是最原始的廣東「土」菜。
  • 不能錯過的龍巖客家美食,嘗盡山珍海味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
    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館裡,幹蒸雞、釀豆腐、芋仔包等客家菜也頗受青睞……先來一張全家福吧...
  • 客家美食,你吃過幾種?
    很多的美食,也許沒有被大多數人知道和品嘗過,這次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經典客家美食,你吃過幾種,與記憶裡的味道是否一樣
  • 經典釀菜——油豆腐釀肉
    釀菜是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後加熱成菜的方法。釀菜做法,民間素來處處有之,客家菜中尤為常見,八大菜系中蘇菜、湘菜、粵菜等菜系中皆有釀製菜餚,各地釀菜風味皆具特色。油豆腐釀肉就是釀菜中的一道經典菜餚,做法簡單,味道卻相當的驚豔!
  • 【走起】這條美食自駕線,帶你從江門出發吃遍廣東三大菜!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條尋味廣東地道美食的自駕線路,一路吃遍廣東三大「菜」——地道廣府菜、精細潮汕菜和獨具特色的客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