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5月16日,鳩山由紀夫在日本民主黨國會黨員會議上向人們致意。 |
資料圖:5月16日,在民主黨國會黨員會議上,鳩山由紀夫向黨員們鞠躬致意。 |
特約記者 呂建鵬 發自上海
一個月前,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迎來了新黨魁鳩山由紀夫,向首相麻生太郎發出了「宿命挑戰」;一周前,擔任麻生政府總務大臣的鳩山邦夫辭職,沉重打擊了搖搖欲墜的自民黨政府。這對親兄弟在日本政壇翻江倒海式的舉動,似乎表明,重返家族政治巔峰已是指日可待。
鳩山家族與小泉、安倍以及麻生家族並稱日本政界四大家族,政治權勢和經濟實力相當了得。在鳩山由紀夫和弟弟鳩山邦夫爭雄日本政壇之前,鳩山家族的政治高峰是其爺爺鳩山一郎的首相之位。
現在,鳩山兄弟有望帶領家族重返這一巔峰。
兄弟「裡應外合」奪權?
6月12日,身為麻生內閣總務大臣的鳩山邦夫突然辭職,麻生內閣支持率隨即大幅下滑。據稱,鳩山邦夫在西川善文去留問題上與麻生發生了分歧,儘管這也許只是表象而已。人們關注的是,當前的形勢會不會激發鳩山邦夫再次推動日本政局重組的雄心壯志?鳩山邦夫將另立山頭還是與哥哥鳩山由紀夫合作對自民黨反戈一擊?毋庸諱言,鳩山兄弟兩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日本政局未來的走向。
鳩山由紀夫和鳩山邦夫兄弟兩人在日本政壇分合浮沉幾十年,目前已然是牽一髮動全身的要害人物。
哥哥鳩山由紀夫,現年62歲。鳩山由紀夫39歲時才首次當選眾議員,比弟弟鳩山邦夫當選眾議員整整晚了10年。但是他後來居上,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政界重組中大放異彩。1993年,他脫離自民黨,與武村正義等人組建先驅新黨,並在大選後成立的細川護熙內閣中擔任內閣官房副長官。1996年,鳩山由紀夫離開先驅新黨。民主黨1998年與另外3個小黨合併成新的民主黨後,他曾任幹事長代理,1999年成為民主黨黨首,2005年9月起任民主黨幹事長。5月16日,鳩山由紀夫擊敗副代表岡田克也當選為民主黨這一日本最大在野黨的黨首,日本首相的寶座近在咫尺。
弟弟鳩山邦夫,現年61歲,比哥哥晚出生19個月。鳩山邦夫上學期間成績優異,在政界也是年少成名,1976年便當選眾議員,而且,擔任田中角榮的秘書為他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他曾任自民黨外交部會副部會長、文教部會部會長等職,1992年任宮澤內閣文部大臣。鳩山邦夫與哥哥一樣,因為政治改革問題於1993年脫離自民黨,並成為政界重組的關鍵人物。1994年任羽田內閣勞動大臣,同年12月參與組建新進黨。1996年鳩山邦夫脫離新進黨,與哥哥鳩山由紀夫等人組建舊民主黨並任副代表。1998年,新民主黨組建後擔任總部副代表。但是在民主黨的路線問題上,兄弟兩人的對立愈演愈烈,鳩山邦夫脫離民主黨,兩人分道揚鑣。1999年鳩山邦夫競選東京都知事,但惜敗於石原慎太郎手下,不久返回自民黨,兄弟兩人從此各為其主。2006年鳩山邦夫曾四處活動意欲競爭自民黨總裁的寶座,但終因得不到推薦人的支持而放棄,轉而支持麻生太郎。2007年任安倍內閣法務大臣。麻生太郎的競爭對手福田康夫組閣後,鳩山邦夫意外地繼續留任法務大臣。
鳩山邦夫在與哥哥所領導的民主黨的鬥爭中為自民黨立下汗馬功勞,兄弟兩人可謂針鋒相對。作為麻生內閣的總務大臣,鳩山邦夫在日本郵政株式會社社長西川善文的去留問題上與麻生太郎存在嚴重分歧。哥哥鳩山由紀夫發現自民黨破綻,立刻拋出「雙鴿論」(「鳩」在日文中意為鴿子):一隻鴿子從正面進攻自民黨,另一隻從自民黨內部蠶食。
家族榮耀:四世五公
領先者乃是明治時代的鳩山和夫,即鳩山由紀夫和鳩山邦夫的曾祖父。鳩山和夫早先是東京法科大學教授,後投身政界,戰前官至眾議院議長,並擔任過東京專門學校(現今的早稻田大學)的校長。鳩山和夫的夫人春子是共立女子大學的創立者。鳩山和夫的小兒子鳩山秀夫不辱父親在法學界的威名,成為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大兒子則將父親在政界的事業推向巔峰,他便是日本赫赫有名的政治家鳩山一郎,即鳩山由紀夫和鳩山邦夫的祖父。鳩山一郎在二戰結束後組建自由黨,並率領自由黨在日本戰後第一次大選中奪魁。正當鳩山一郎雄心勃勃著手組閣時,被盟軍總司令部以戰爭期間曾與軍部合作為由開除公職,其從政的權利被剝奪。1951年,鳩山一郎意欲東山再起之際,雖曾因突發腦溢血導致半身癱瘓,但其仍然頑強地重返政壇,於1954年當選首相,並在第二年促成自由黨與民主黨這兩大保守勢力的合併(即現今的自民黨)。在1954—1956年,鳩山一郎先後三次組閣,是日本第52、53、54任首相。鳩山一郎的夫人燻子擔任過共立女子大學的校長。鳩山一郎的兒子,即鳩山由紀夫和鳩山邦夫的父親鳩山威一郎亦非泛泛之輩,他曾連續3次當選參議員,並在福田糾夫內閣中擔任外相。鳩山威一郎的夫人安子是著名企業普利司通創始人石橋正二郎的長女。1986年,鳩山威一郎和兩個兒子父子三人同時進入國會創造了日本歷史。鳩山家族「四世五公」廣為人知,甚至有人將鳩山家族與美國甘迺迪家族相提並論。
鳩山由紀夫的兒子鳩山紀一郎是前東京大學助教。鳩山邦夫的大兒子鳩山太郎也是政治家,當選過東京都議會議員;二兒子鳩山次郎是前法務大臣政務秘書官;女兒鳩山華子是有名的歌手。
鳩山家族四世為官,在日本經百年而未衰。家族後代繼承的不僅僅有不菲的物質遺產,還有強大的精神遺產。
太子如何應對「太子政治」
鳩山由紀夫和鳩山邦夫兄弟在日本政壇呼風喚雨,並不令人驚訝。鳩山家族顯赫的歷史和巨大的政治遺產是兄弟兩人泛舟政海的基礎和動力。當然,這一切對兄弟兩人而言,也是難以逃避的責任和壓力,甚至糾結之所在。
鳩山家族是日本世襲政治中的典型一例。所謂「世襲政治」(亦稱「太子政治」)是指當選政治家的父輩或者祖父輩也是政治家的一種現象。據統計,自民黨國會議員中,這種世襲議員佔了將近半壁江山。為什麼政治家的後代容易成為政治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日本家族觀念強烈,政治家傾向於讓自己的後代繼承家業,因此從小便對他們進行言傳身教,培養他們的政治能力。一般而言,政治家的後代自身能力和經驗強於普通平民的後代。第二,政治家為後代留下了巨大的人脈遺產。年輕的政治家得到先輩政治家的提攜便可平步青雲。而且,父輩或者祖父輩當年的票倉是後代競選時重要的選票來源。第三,經濟實力是政治命運的重要決定因素,上一代政治家往往為後代留下不菲家資。2008年10月,日本公布內閣官員個人財產,鳩山邦夫以7.646億日元排名首位。鳩山由紀夫在1993年先驅新黨成立時,拿出2億日元作為運營經費,1996年民主黨成立時又拿出17億日元。
世襲政治在為政治家後代從政提供便利條件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責任、壓力。鳩山由紀夫當選民主黨黨首後,其與麻生太郎的首相之爭便被認為是日本政壇兩大家族的世襲之戰。鳩山由紀夫的祖父鳩山一郎和麻生太郎的外祖父吉田茂當年乃是一對政敵,展開過激烈的權力鬥爭。1946年鳩山一郎遭盟軍放逐,代替他出任首相的是吉田茂;而1954年吉田茂內外交困黯然下臺,代替他的正是臥薪嘗膽多年的鳩山一郎。此番鳩山由紀夫和麻生太郎的競逐,不僅事關兩人、兩黨的前途命運,而且被賦予了捍衛家族榮譽的內涵。更有意思的是,麻生太郎現在所屬的自民黨是鳩山由紀夫的祖父鳩山一郎當年一手開闢的事業,況且此前作為弟弟的鳩山邦夫忠誠於祖父的事業,為自民黨效力。鳩山邦夫辭職後,確實要費些腦筋思考何去何從的問題了。
世襲政治對日本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它又使整個社會缺乏活力,因此頗受詬病,何時消失還是未知數。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下,鳩山家族將往何處去,又會給日本政治帶來什麼,人們不妨拭目而觀。